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盟地区盐碱地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磊 孙乌日娜 +8 位作者 梁爽 薛海楠 梁依 白璐 崔雪 阿拉坦·琪琪格 冯建军 李凤娇 李晴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2期153-156,共4页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其西南部的主要耕作区为苏打型盐碱地。相较于其他作物,水稻在盐碱地具有天然的耕作优势。从盐碱地水稻整地、排盐、育秧、插秧、施肥、用药等方面入手,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其西南部的主要耕作区为苏打型盐碱地。相较于其他作物,水稻在盐碱地具有天然的耕作优势。从盐碱地水稻整地、排盐、育秧、插秧、施肥、用药等方面入手,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已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盐碱地进行示范推广,试验示范区2019-2023年连续5年产量超过500kg/667m2,增产超过4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盟地区 盐碱地 水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所医院参研护士识别老年皮肤损伤知识现况及培训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琪霞 王祖晶 +12 位作者 康宙清 王学红 张燕双 潘迎春 高艳红 彭青 陈锐 王光扬 赵会莲 孙颖 王敏 刘相云 朱冬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老年人是皮肤损伤的高发群体,护士对皮肤损伤的识别能力是有效护理的关键,如何提高护士的识别能力是一个研究重点。文章分析、比较52所医院中参研护士掌握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现况和培训效果。方法课题组对来自全国52所参与多中心研... 目的老年人是皮肤损伤的高发群体,护士对皮肤损伤的识别能力是有效护理的关键,如何提高护士的识别能力是一个研究重点。文章分析、比较52所医院中参研护士掌握老年人皮肤损伤知识现况和培训效果。方法课题组对来自全国52所参与多中心研究医院的1067名参研护士先线上测评其皮肤损伤知识,再采用线上统一培训和组织受训护士在1 h内对20张皮肤损伤照片为题干的60个问题进行在线答题和提交。采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参研护士培训前得分(79.76±9.14)分,培训后得分(93.07±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分优秀率83.13%,较培训前提高了25.21%。其中三级医院护士得分明显高于二级医院(P<0.01)。结论52所医院参研护士在培训前的皮肤损伤相关知识得分均偏低,线上培训可作为多中心研究中有效的同质化培训方法,能提升护士的相关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多中心研究 伤口和损伤 皮肤护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医疗相关法律问题浅析
3
作者 吴喜 李洪岩 +7 位作者 张新博 郭松韬 李智强 杨军 郭伟 郭秀海 张洪钿 徐如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已应用于临床诊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其应用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被探讨。本文依据医事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合规管理经验,对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的医疗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医疗活动的依法合规开展提供... 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已应用于临床诊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其应用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被探讨。本文依据医事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合规管理经验,对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的医疗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医疗活动的依法合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车载 移动卒中单元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
4
作者 宋晓 刘文佳 +2 位作者 李新星 王超 李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采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PNST)。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经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MRI资料,比较恶性PNST(MPNST,n=31)与良性PNST(BPNST,n=88)病灶直径、MRI表现及DWI所示实性部分表观弥散系数(ADC)... 目的采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PNST)。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经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MRI资料,比较恶性PNST(MPNST,n=31)与良性PNST(BPNST,n=88)病灶直径、MRI表现及DWI所示实性部分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以病灶实性部分ADC鉴别诊断良、恶性PNST的价值。结果MPNST病灶直径大于BPNST,T1WI、T2WI信号不均、形状不规则、瘤内出血及囊变、边缘不清、瘤周水肿及骨破坏占比均高于BPNST(P均<0.05),而脂肪分裂征、脂肪环征、靶征及骨重塑占比低于BPNST(P均<0.05)。共于12例MPNST及27例BPNST测得病灶内实性部分ADC,MPNST最小ADC及平均ADC均低于BPNST(P均<0.05)。以最小ADC 1.27×10^(-3)mm^(2)/s、平均ADC 1.38×10^(-3)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PNS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55。结论良、恶性PNST常规MRI及DWI表现存在差异;病灶直径、形状、信号、实性部分ADC及瘤周改变等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蕊 陈微 李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3-499,共7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遗传易感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常伴有皮肤干燥和瘙痒的慢性湿疹样皮疹。因疾病可反复发作,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准确掌握疾病的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评估方法非常重要,有助于避免误诊或漏诊,制...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遗传易感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常伴有皮肤干燥和瘙痒的慢性湿疹样皮疹。因疾病可反复发作,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准确掌握疾病的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评估方法非常重要,有助于避免误诊或漏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反应和病情控制情况酌情调整方案。本文对AD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诊断标准 严重程度 评估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部分地区大众急救现状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2
6
作者 何忠杰 姚卫海 +17 位作者 张志成 宁波 何春来 陈彦 路晓光 朱正 姚建 宋榕 李新志 胡艳娟 阮小莲 刘永庆 李文峰 姜伟 郑艳杰 王永春 陈大庆 蒋崇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与调查者年龄14~83(40.2±19.4)岁;男483人,女703人,其中64.7%(767人)听说过急救"白金十分钟"。有57.8%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由大众自己进行现场急救。52.0%的大众遇到紧急情况会呼叫急救系统;83.8%的群众没有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治过程;仅有53.2%的群众主动学习过互救知识;接受知识的方法有电视学习、学校培训、报纸学习、课外培训和其他方法等;家人遇到紧急意外的伤病,27.2%的群众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现场意外伤病,30.4%的群众选择在有人呼叫时参与。中部、东北、沿海、西北地区得分分别为80、70、60、50分(P〈0.05)。男性、女性得分分别为70、80分(P〈0.05)。21~40岁、〈20岁、41~60岁、〉60岁得分分别为90、80、70、50分(P〈0.05)。进行过自救互救学习或培训的得分(90分)高于未培训者(70分,P〈0.05)。听说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71分)高于没听说过者(63分,P〈0.05)。自救和"白金十分钟"培训都学过的得分(77分)最高,没学过自救,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9分)次之,学过自救,没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7分)较低;两者均未学过者得分(64分)最低(P〈0.01)。88.2%的人觉得此项培训很实用,20.2%的人认为能独立教会别人急救,5.0%的人认为只能教心肺复苏,83.2%的人认为这种科普培训非常必要。结论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和意识,提高大众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对构建自救互救体系、战场救护体系、平战结合的战创伤救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白金十分钟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比克白芷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滕晓鹏 任婷 +3 位作者 恽鸿博 时建伟 滕晓旭 曹团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79-2185,共7页
利用光谱法在不同温度和模拟生理pH条件下,研究了比克白芷素(Byakangelicin,BYA)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通过静态猝灭机制,BYA使HSA内源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两者的结合常数K_... 利用光谱法在不同温度和模拟生理pH条件下,研究了比克白芷素(Byakangelicin,BYA)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通过静态猝灭机制,BYA使HSA内源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两者的结合常数K_(a)>1×10^(4) mol·L^(-1),结合位点数n接近于1。BYA与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G<0、△H>0、△S>0,表明BYA与HSA的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由Förester非辐射转移理论计算出不同条件下BYA与HSA的结合距离r为2.95~3.20 nm。BYA使HSA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导致HSA肽链结构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克白芷素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相互作用 静态猝灭 疏水作用力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位泪囊鼻腔吻合术28例报告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诗恩 徐景利 +5 位作者 张钦 王旻 吕志刚 史慕寒 李辉 吴雨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位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治疗单纯性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9年6月我院采用高位DCR治疗28例(32眼)慢性泪囊炎,术中通过定位泪囊于中鼻甲腋上方8 mm,咬除上颌骨额突,暴露Rosenm&...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位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治疗单纯性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9年6月我院采用高位DCR治疗28例(32眼)慢性泪囊炎,术中通过定位泪囊于中鼻甲腋上方8 mm,咬除上颌骨额突,暴露Rosenmüller瓣膜以充分暴露泪囊,制备黏膜瓣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机会。术后采用Munk评分评估患者主观溢泪情况,泪道冲洗及鼻内镜下观察以评估吻合口通畅情况,综合评估手术疗效及随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术中均可顺利定位泪囊,27例(31眼)切开泪囊后可明确暴露Rosenmüller瓣,其中1例(1眼)经二次手术后才可暴露Rosenmüller瓣。28例术后随访9~48个月,中位数22个月。溢泪Munk评分中位数由术前4分(2~5分)降至术后1个月0分(0~3分)(Z=-4.987,P=0.000)和术后3个月0分(0~3分)(Z=-4.998,P=0.000);术后3个月后吻合口逐渐稳定,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Munk评分无明显变化(Z=-0.850,P=0.395)。鼻内镜下见96.9%(31/32)患眼泪囊吻合口通畅且上皮化良好,泪道冲洗通畅。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5分占92.9%(26/28)。结论高位DCR通过准确定位泪囊、暴露Rosenmüller瓣膜,明显改善单纯性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溢泪情况,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Munk评分 泪道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出院结局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萍 李志杰 +6 位作者 吕利英 马龙 杨丽荣 国钰梅 白文婷 包成月 佟伟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3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与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2009年6月1日-2012年5月31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3351例。结局不良组定...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与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2009年6月1日-2012年5月31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3351例。结局不良组定义为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3分,对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患者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用四分位数法将患者入院时血浆TG水平分为4组,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T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研究对象中发生结局不良的共341例,发生率为10.2%。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相对最高分位数组(TG〉2.12 mmol/L),第1、2、3分位数组(TG分别为≤1.06 mmol/L、1.06-1.46 mmol/L、1.46-2.12 mmol/L)的结局不良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调整了年龄、住院天数、发病到入院时间、缺血性卒中首发、吸烟、饮酒、心脏病史、心房颤动史、高血压、高血糖和心率后,相对于最高分位数组,第3分位数组的结局不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758),而第1、2分位数组结局不良发生率升高(均P〈0.0001),其OR(95%CI)分别为11.883(1.307-2.714)和2.063(1.436-2.963)。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低水平TG可能独立地增加出院结局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缺血性卒中 甘油三酯 出院 结局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松韬 额布 +6 位作者 李智强 姜昊 许玉柱 孙舰 史建民 吴喜 郭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相结合构成了5G移动卒中单元(5G MSU),其在卒中急救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5G MSU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相结合构成了5G移动卒中单元(5G MSU),其在卒中急救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5G MSU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MSU、急救中心、卒中中心和医疗机构等各模块有效地连接起来,改变了传统的卒中院前救治模式,将急救工作前移,实现"上车即入院"的目标,显著缩短了患者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在早期研究中,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MSU在急性卒中救治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但其能否改善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尚未明确。本文就5G MSU的概念、发展、国内外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卒中单元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卒中单元车载手术1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松韬 李洪岩 +3 位作者 张洪钿 李方睿 吴喜 郭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7岁,主因"突发头痛、头晕2 d,意识障碍5 h"于2021年5月26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该患者就诊前两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在家中观察逐...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7岁,主因"突发头痛、头晕2 d,意识障碍5 h"于2021年5月26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该患者就诊前两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在家中观察逐渐加重,就诊当日中午出现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卒中单元 车载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胞杆菌BC307的分离鉴定及其RsiP蛋白的抗体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庆芳 刘丽娜 +4 位作者 刘先凯 吕宇飞 王恒樑 王东澍 邱泽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3-58,共6页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从食物中毒病人的食物残渣中分离到1株产呕吐毒素的蜡样芽胞杆菌BC307,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性。抗SigP因子RsiP是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细菌...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从食物中毒病人的食物残渣中分离到1株产呕吐毒素的蜡样芽胞杆菌BC307,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性。抗SigP因子RsiP是蜡样芽胞杆菌族(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细菌青霉素耐药的重要调控因子。该实验利用原核系统表达RsiP蛋白并利用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RsiP蛋白在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中高度同源,在Western Blotting实验中RsiP抗血清与这3种菌的全菌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研究结果为探究RsiP对蜡样芽胞杆菌群细菌的青霉素耐药性调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分离鉴定 青霉素耐药 RSIP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皮肤损伤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蒋琪霞 解怡洁 +27 位作者 白育瑄 封海霞 陈倩竹 陈德凤 高艳红 王学红 张燕双 潘晓红 潘迎春 赵静 于金美 索惠娟 洪艳燕 展颖颖 李冬梅 刘海燕 李霞 匡丹 彭青 王静 俞萍 陈锐 蔡蕴敏 黄玲 王祖晶 王光扬 郝景平 朱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9-2576,共8页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不同等级医院作为多中心调研单位,1067名护士经过课题组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2~3人一组采用相同工具和方法对参研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发现皮肤损伤者,分别按照国际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PI定义和分期、IAD定义和分级、ST定义和分级进行识别,同时获取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既往慢性病史、近1个月用药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有无PI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估)等资料,每组双人签名确定结果,原始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上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研14675例老年患者,问卷有效率100.0%。男、女分别占56.3%(8262/14675)和43.7%(6413/14675);平均年龄(73.5±9.0)岁;中位住院时间7(4,13)d;汉族和19个少数民族老年患者分别占95.5%(14020/14675)和4.5%(655/14675)。PI、IAD、ST及其多种皮肤损伤的总患病率为6.0%(881/14675),其中PI、IAD和ST患病率分别为3.3%(484/14675)、1.4%(199/14675)和0.8%(110/14675),多种皮肤损伤(≥2种共存)患病率为0.6%(88/14675)。流行特征: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6.2%vs 2.9%,P<0.05),>80岁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10.2%vs 6.1%vs 3.8%,P<0.01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5.7%~12.0%vs 2.9%vs 4.4%,P<0.005),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未用药和使用1种药物者(6.1%~10.2%vs 2.7%vs 4.6%,P<0.005),住院时间>30 d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10.7%vs 4.4%vs 7.1%,P<0.0167),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20.5%vs 1.6%,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7.0%vs 0.9%,P<0.05)。损伤部位:PI多发于尾骶部(57.9%)与足跟(14.3%),IAD多发于肛周(68.3%)与臀裂(24.6%),ST多发于下肢(38.2%)与上肢(28.2%),PI合并IAD多发于骶尾部(71.0%),PI合并ST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足跟(35.7%),ST合并IAD多发于尾骶部(33.3%)、肛周(33.3%)和臀裂(33.3%),PI、IAD和ST共存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臀裂(50.0%)。结论我国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有慢性病、全身用药、生活不能自理和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重损伤和多部位损伤是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重要特征,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时应关注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老年人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老年压力性损伤 失禁相关性皮炎 皮肤撕裂伤 多中心研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4
作者 邢国权 严天卿 +1 位作者 贾智硕 康铁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10-2113,共4页
胰瘘是胰肠吻合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因而早期发现并给予有效的预防、治疗至关重要。针对胰瘘的诊断标准、影响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胰瘘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渴乐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莉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671-672,共2页
目的:观察渴乐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7年6月期间,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200例,在相同的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包括目前使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以渴乐宁联合... 目的:观察渴乐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7年6月期间,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200例,在相同的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包括目前使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以渴乐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100例,以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FPG、PPG2h、HbA1C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均有明确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渴乐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单纯口服二甲双胍,进而证明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渴乐宁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型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晓颖 吴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的疗效及对炎症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滴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观察组加服妇可靖胶囊,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经期暂停使用。比较两... 目的观察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的疗效及对炎症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滴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观察组加服妇可靖胶囊,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经期暂停使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输卵管通畅程度、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含量及临床疗效,HAMA、HAMD分别评价焦虑、抑郁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有异味、经行腹痛加剧、肢体困倦、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的积分,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HAMA、HAMD评分均明显较低;输卵管通畅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安全有效,且可改善患者情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不孕 湿热瘀毒蕴结证 妇可靖胶囊 疗效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全秀英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磺胺嘧啶银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Ⅲ期压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66例)采用磺胺嘧啶银与生肌象皮膏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感染控制时间、肉芽组织形... 目的探讨应用磺胺嘧啶银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Ⅲ期压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66例)采用磺胺嘧啶银与生肌象皮膏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感染控制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磺胺嘧啶银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Ⅲ期压疮,可祛腐生肌,有效控制感染创面,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磺胺嘧啶银 生肌象皮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智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57-658,共2页
目的分析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69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对其在实施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前提下开展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术后给予有效的术后处理和康复治疗... 目的分析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69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对其在实施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前提下开展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术后给予有效的术后处理和康复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9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康复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33.49±3.17) min,同时泡沫硬化剂用量平均为(21.44±2.02) ml,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0±1.10) d.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后,实现了创伤小、手术疗效高、时间短的优势,进一步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 泡沫硬化剂 大隐静脉曲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袋鼻导管给氧管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静 张晓慧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氧气袋 鼻导管给氧管 湿化装置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腹带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力枝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8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腹带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