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尔马林致痛和针刺镇痛时大鼠脑内孤啡肽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金兰 娄季宇 王建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观察福尔马林致痛和针刺镇痛时大鼠脑内孤啡肽免疫阳性物质和孤啡肽mRNA的变化情况。方法:大鼠80只,分为4组:①生理盐水组,在动物右后脚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②电针组,在大鼠右后肢的“足三里”和“昆仑”2穴上给以电针;③福尔马林... 目的:观察福尔马林致痛和针刺镇痛时大鼠脑内孤啡肽免疫阳性物质和孤啡肽mRNA的变化情况。方法:大鼠80只,分为4组:①生理盐水组,在动物右后脚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②电针组,在大鼠右后肢的“足三里”和“昆仑”2穴上给以电针;③福尔马林组,在动物右后脚掌皮下注射 5g/L福尔马林;④电针+福尔马林组,给大鼠电针第 10 min时,在同侧后脚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大鼠脑内孤啡肽的变化。结果: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 30 min时脑内孤啡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电针后再给动物注射福尔马林,孤啡肽免疫阳性细胞数介于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镇痛组之间,而不是进一步减少。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10h后,脑内孤啡肽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电针后再给动物注射福尔马林,孤啡肽mRNA的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均可促进孤啡肽的释放及合成,激活内源性的孤啡肽能系统。提示电针镇痛时脑内孤啡肽的释放及合成的增加可能是针刺效果不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针刺 镇痛 福尔马林 原位杂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