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江西省莳山钨矿中的应用及找矿效果
1
作者 曾昭法 雷建 张浪汉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9-998,共10页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的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中,但老矿山应用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却鲜有报道。为探索有效的技术方法以实现老矿区的资源增储,本文以江西省莳山钨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表土覆盖及基岩出露不佳的情况,尝...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的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中,但老矿山应用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却鲜有报道。为探索有效的技术方法以实现老矿区的资源增储,本文以江西省莳山钨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表土覆盖及基岩出露不佳的情况,尝试应用1∶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采集的样品分析主成矿元素W及关系密切的Sn、Mo、Bi等11种元素,利用数理统计软件进行元素相关性分析,进而圈定单元素及多元素异常。结果显示:该矿床内圈定的ZH-2异常区三级浓度分带明显,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经深部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验证初期以矿区原有的石英脉型钨矿体为找矿重心效果欠佳,经反复观察及对比研究后转而以石英细脉带型钨矿体为突破,最终新发现12条细脉带型钨矿体,实现了老矿区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异常评价 找矿效果 钨矿 莳山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中新生代沉积盆地CO_(2)地质储存潜力及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肖富强 章双龙 +4 位作者 夏为平 陈富贵 祁星 肖卫东 邹勇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6-337,共12页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CO_(2)地质储存被认为是降碳减排、减缓温室效应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笔者聚焦江西省CO_(2)减排需求,以江西省内发育的9个重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提出的方法,计算得...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CO_(2)地质储存被认为是降碳减排、减缓温室效应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笔者聚焦江西省CO_(2)减排需求,以江西省内发育的9个重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出江西省中新生代沉积盆地CO_(2)有效储存量为18226.3×10^(6) t,束缚气储存机理有效储存量为16869×10^(6) t,溶解气储存机理有效储存量为1357.3×10^(6) t。构建了以地质安全性、储存规模、社会经济性为核心,涵盖19项评价指标的CO_(2)地质储存潜力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客观地评价江西省中新生代CO_(2)地质储存潜力及其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江西省CO_(2)地质储存适宜性优先顺序分别为:鄱阳盆地、清江盆地、信江盆地、抚州盆地、赣州盆地、锦江盆地、吉泰盆地、版石盆地和会昌盆地。其中,鄱阳盆地、清江盆地储存潜力分别达到适宜、较适宜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沉积盆地 CO_(2) 储存潜力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丰城矿区二叠系乐平组B_(4)煤层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富强 夏为平 +5 位作者 肖卫东 邹勇军 章双龙 陈富贵 祁星 黄欣雨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丰城矿区二叠系乐平组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低,为揭示该区B_(4)煤层气基础地质条件及煤层气勘探前景,基于以往煤田钻孔、煤层气井获取的参数和相关实验测试数据,对B_(4)煤层煤岩煤质、发育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特征进行分析,并评价了煤... 丰城矿区二叠系乐平组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低,为揭示该区B_(4)煤层气基础地质条件及煤层气勘探前景,基于以往煤田钻孔、煤层气井获取的参数和相关实验测试数据,对B_(4)煤层煤岩煤质、发育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特征进行分析,并评价了煤层气勘探效果与勘探前景。结果表明,乐平组B_(4)煤层具有发育稳定、变质程度较高、厚度较大、埋藏适中的总体特征;渗透率为0.024~4.980 mD,孔隙结构以利于煤层气吸附保存的微、小孔隙为主;储层压力梯度为0.921~1.056 MPa/hm,与埋深呈显著正相关性;含气量为5.00~17.82 m^(3)/t,气体组分以甲烷为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平均含气饱和度达到70%。曲试1井、赣试2井的煤层气抽采试验表明,B_(4)煤层具备较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采用多因素叠加法优选出曲江有利区、石上有利区,可作为下一步煤层气重点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前景 地质特征 煤层气 B_(4)煤层 乐平组 丰城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姚家岭矿床为例
4
作者 熊燕云 周涛发 +5 位作者 朱志成 范裕 李政 王彪 贺彬 汪明有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53-2570,共18页
姚家岭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中除锌、金、铜等主要金属富集成矿之外,还伴生钴、镉、硒、碲等关键金属元素,但目前矿床中钴、镉、硒、碲等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定量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 姚家岭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中除锌、金、铜等主要金属富集成矿之外,还伴生钴、镉、硒、碲等关键金属元素,但目前矿床中钴、镉、硒、碲等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定量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次工作系统采集了姚家岭矿床脉状铅锌矿体、矽卡岩型铜锌矿体、层间裂隙型铜锌矿体和层控矽卡岩型铜矿体中的代表性岩矿石样品,利用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和矿物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方法,查明了矿床中钴、镉、硒、碲等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姚家岭矿床中钴和硒独立矿物较少,钴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闪锌矿中,硒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铜矿和黄铁矿中;镉几乎全部赋存于闪锌矿中,不形成独立矿物;碲主要形成辉碲铋矿、碲铋矿和碲银矿等独立矿物(占比>90%),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不同类型矿石中关键金属含量各有不同,脉状铅锌矿石中具备伴生硒、镉综合利用潜力,矽卡岩型铜锌矿石和层间裂隙型铜锌矿石具有相对较高的钴、镉、硒、碲含量,具备综合利用潜力。姚家岭矿床成矿元素在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近端矿石中呈高Cu/Zn比值和低Pb/Zn比值,远端Cu/Zn比值逐渐降低、Pb/Zn比值逐渐升高;从近端到远端,钴含量整体呈降低趋势,硒、镉含量呈升高趋势,S/Co比值逐渐升高表明远端硫化物相对贫钴,碲主要富集于矽卡岩带中部,向两端碲含量则呈降低趋势。矿石中钴、镉、硒、碲等元素含量与铜、锌、硫等主成矿元素含量具有较强相关性,相关性差异主要与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的含量(如闪锌矿、黄铜矿、磁铁矿、方铅矿等)、载体矿物中关键金属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独立矿物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 分布规律 矽卡岩锌多金属矿床 姚家岭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石坞金矿床地质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及对选矿工艺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饶峥 赵立民 +5 位作者 潘永盛 林忠良 黄美俊 郝斌斌 刘义真 巫志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9-1798,共10页
石坞金矿床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北部万年推覆体中金山推覆构造的中部位置,矿体严格受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scanni... 石坞金矿床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北部万年推覆体中金山推覆构造的中部位置,矿体严格受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等手段,对石坞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粒径范围0.04~0.4 mm。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金矿物只有自然金一种。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64.92%)和粒间金(23.99%)为主。按粒度分类,以细粒金(57.24%)和微粒金(27.01%)为主,粒径范围0.005~0.037 mm。在0.074 mm的磨矿细度达到75%的情况下通过全硫化物浮选,可以较好地对金矿物进行富集和回收。通过选矿工艺对比研究,“快速浮选-快浮尾矿再浮选”的选矿工艺的金回收率最高,达到9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石特征 赋存状态 选矿工艺 石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珠坑钨矿赋矿花岗岩独居石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究
6
作者 高原 王颖 +8 位作者 王海 徐喆 张勇 周渝 张芳荣 孙超 贺彬 张思远 张福神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9,共15页
珠坑岩体为赣南地区与钨矿和铌钽矿密切相关的由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构成的复式岩体。通过对赣南广昌县珠坑钨矿赋矿岩体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成岩时代研究,结合区域成岩成矿研究结果,探讨岩... 珠坑岩体为赣南地区与钨矿和铌钽矿密切相关的由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构成的复式岩体。通过对赣南广昌县珠坑钨矿赋矿岩体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成岩时代研究,结合区域成岩成矿研究结果,探讨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LA-ICP-M_(S)分析结果显示,细粒白云母花岗岩中的独居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6.7±1.3 Ma,主量元素具有典型的富硅(SiO_(2)含量为65.54%~74.95%)、富碱(Na_(2)O+K_(2)O含量为8.48%~12.85%)、高铝(A/CNK介于1.10~1.22)和贫Mg特征,稀土元素总量(ΣREE)介于61.12×10^(-6)~173.98×10^(-6),显示弱富集轻稀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右倾,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Rb、Ta、Th、Pb、Nd、Hf富集,Ba、Nb、Sr和Ti亏损,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中的独居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5±0.9 Ma,主量元素具有典型的富硅(SiO_(2)含量在75.02%~77.03%)、富碱(Na_(2)O+K_(2)O含量为5.92%~8.58%)、高铝(A/CNK=1.14~1.65)和贫Mg特征,稀土总量ΣREE介于106.86×10^(-6)~124.24×10^(-6),显示轻稀土富集,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斜,具有明显负铕异常;Rb、Ta、Th、Pb、Nd、Hf富集,Ba、Nb、Sr和Ti亏损,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综合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珠坑钨矿花岗岩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为俯冲背景下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作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珠坑岩体 花岗岩型钨矿 独居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
7
作者 刘冠宇 范裕 +5 位作者 李政 熊燕云 周涛发 孔若颜 王会敏 晏鸿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1-2647,共17页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中段,矿床中产出高品位钴矿石和大量钴独立矿物,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热液型钴矿床。本次工作以七宝山钴...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中段,矿床中产出高品位钴矿石和大量钴独立矿物,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热液型钴矿床。本次工作以七宝山钴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借鉴地质冶金学研究思路,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样品,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电子探针、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和原位硫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方法,定量分析了矿石中钴的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钴的来源和富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七宝山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中钴含量差异极大,其中石英砂岩型钴矿石具有最高的钴含量(4.52%),浸染状铜钴矿石和团块状铜矿石钴含量较高(0.85%和0.56%),块状铅锌矿石中几乎不含钴(<0.1%)。钴的赋存状态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矿床中87.9%~95.3%的钴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主要为辉砷钴矿,其次为铁硫砷钴矿、斜方砷钴矿、方钴矿和硫铜钴矿等,少量钴以类质同象存在于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镍矿物中。硫同位素分析表明七宝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富As-Co-Ni的岩浆热液。钴的富集沉淀可能受成矿流体温度、As/S比值和氧逸度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热液型富钴矿床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寻乌—石城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富强 邹勇军 +2 位作者 章双龙 祁星 肖卫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寻乌—石城断裂带是赣南东部发育的一条NNE向深大断裂带,温泉发育密集且地震活动频繁,以往关于其温泉流体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甚少,制约了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了揭示该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和来源,更好地开展地... 寻乌—石城断裂带是赣南东部发育的一条NNE向深大断裂带,温泉发育密集且地震活动频繁,以往关于其温泉流体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甚少,制约了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了揭示该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和来源,更好地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研究,采集了断裂带上9组温泉气、水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等进行了水化学组成、气体组分、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寻乌—石城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Na·Ca型和HCO_(3)—Na型;温泉是大气降水沿断裂带渗入深部热储结构加热形成;温泉水为水岩作用未达到平衡的未成熟水,通过SiO_(2)温标估算的热储温度在99~143℃之间。(2)温泉气体组分以CO_(2)和N_(2)为主,普遍含有He;CO_(2)主要是无机幔源成因,He以壳源成因为主、幔源成因为辅,幔源CO_(2)、He具有显著成因联系,为断裂带沟通深部流体上涌形成。(3)在寻乌—石城断裂带地幔深源流体异常释放作用下,热储温度、幔源气体参数等温泉流体特征与构造和地震活动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断裂带南段是探寻中高温地热资源的有利区。研究结果对指导寻乌—石城断裂带下一步地热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石城断裂带 温泉流体 水化学组成 气体化学组成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加里东期伟晶岩型锂矿成因:来自锡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9
作者 高原 徐喆 +10 位作者 唐石 宛胜 张芳荣 张勇 周渝 贺彬 符海明 孙超 张福神 吴正昌 钟福军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3-733,共21页
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重要的锂矿床类型之一,在赣南广昌—石城地区加里东期会同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分布有伟晶岩型锂矿床,开展该地区锂矿床中伟晶岩的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赣南宁都河源和广昌西港锂矿床中伟晶岩为研究... 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重要的锂矿床类型之一,在赣南广昌—石城地区加里东期会同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分布有伟晶岩型锂矿床,开展该地区锂矿床中伟晶岩的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赣南宁都河源和广昌西港锂矿床中伟晶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宁都河源伟晶岩中锡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25.0±10)Ma,归属于晚志留世。河源和西港矿区伟晶岩内部结构分带特征明显,富硅、铝、磷,贫钛、铁、镁、钙等,铝饱和指数均在1.1以上(A/CNK值为1.13~3.47),属强过铝质岩石。伟晶岩Li(均值为8425×10^(–6))、Nb(均值为98.8×10^(–6))、Ta(均值为25.6×10^(–6))、Be(均值为171×10^(–6))、Rb(均值为616×10^(–6))、Cs(均值为42.38×10^(–6))等稀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Sr/Rb(0.07~0.35,均值为0.14)、Nb/Ta(1.94~7.56,均值为4.43)、Zr/Hf(7.81~12.40,均值为9.74)、K/Rb(25.45~44.64,均值为32.93)值较低。稀土元素总量低(1.31×10^(–6)~6.78×10^(–6),均值为2.96×10^(–6)),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负铕异常(δEu为0.10~0.46,均值为0.25)和一定程度的“四分组”效应(TE1,3为1.13~1.50,均值为1.31),具有LCT型伟晶岩的特征。研究表明,河源和西港矿区伟晶岩与会同花岗岩在时空分布上密切相关,具有同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特点,指示会同花岗岩是该地区含锂矿伟晶岩的母岩。加里东晚期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为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围绕赣南地区加里东晚期会同、大沽、鹅婆、营上等岩体及其外围伟晶岩密集分布区具有良好的锂等稀有金属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伟晶岩 锡石 U–Pb年龄 地球化学 赣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锂矿主要类型、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10
作者 李政 楼法生 +3 位作者 熊燕云 王会敏 张福神 高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4-266,共13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锂矿资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全球锂资源争夺态势愈发激烈。华南是我国锂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一步厘清该地区的锂矿主要类型和成矿规律对提升我国锂资源的自给能力至关重要。本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锂矿资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全球锂资源争夺态势愈发激烈。华南是我国锂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一步厘清该地区的锂矿主要类型和成矿规律对提升我国锂资源的自给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华南地区的锂矿床划分为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细晶岩型和卤水型四种类型。华南地区的锂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空间上多分布在武夷成矿带、南岭成矿带和九岭隆起等地区,与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区内锂等稀有金属的富集与碰撞造山作用和频繁的岩浆活动紧密相关,高成熟度的地壳、高分异演化的花岗岩、富含挥发分的流体交代蚀变是成矿物质富集的三大要素。前侏罗纪再造的大陆地壳是锂等稀有金属富集的重要基础,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发的构造和岩浆作用进一步凝聚了这些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花岗质岩浆的源区、岩浆上侵过程中部分熔融作用、结晶分异作用、热液交代作用的程度密切相关。燕山早期形成的花岗岩体分异演化程度较高,初步富集了锂等稀有金属元素,但成矿的主要机制是岩浆演化晚期发生的强烈的交代蚀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锂矿床 华南地区 稀有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的村庄规划——以抚州市店元村为例
11
作者 程震 涂晨雨 +1 位作者 宁亚心 肖玉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0期19-23,32,共6页
村庄规划是开展乡村建设的法定依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低空遥感兼具传统遥感测量技术的低成本、综合性和高时效性等优势,具有易操控和直观性强等特点,可提取规划要素专题信息,满足村庄规划的基础数据需求。稳步推进“... 村庄规划是开展乡村建设的法定依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低空遥感兼具传统遥感测量技术的低成本、综合性和高时效性等优势,具有易操控和直观性强等特点,可提取规划要素专题信息,满足村庄规划的基础数据需求。稳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对于优化乡村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江西省抚州市店元村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开展影像数据采集工作,并处理生成正射影像图和地形图,以充分解析村庄空间资源现状,明确村庄发展目标和方向,合理统筹规划。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对地形地貌和村庄现状要素等信息进行精准识别,具有现势性、直观性和高分辨率等特点,与村庄规划有机融合,进一步降低了规划成本和识图门槛,提高了实践效率,保障了规划在空间层面的精准落地,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遥感 村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武夷上水桥萤石矿区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成因:来自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制约
12
作者 曾祥辉 孟德磊 +2 位作者 曾闰灵 蒋起保 欧阳永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9-576,共18页
上水桥萤石矿是北武夷地区近些年来新探明的一处极具开采前景的中型萤石矿床,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极为薄弱。该项工作以矿区赋矿岩体黑云母石英二长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 上水桥萤石矿是北武夷地区近些年来新探明的一处极具开采前景的中型萤石矿床,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极为薄弱。该项工作以矿区赋矿岩体黑云母石英二长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上水桥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成岩年龄为235~236 Ma,为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具有富碱、贫磷钛的特征,具有较高的σ值(2.59~3.61)和偏低的A/CNK值(0.96~1.16),属钾玄质、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及稀土元素方面,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和LREE,亏损Ba、Sr、Nb、Ta、P、Ti、HREE等元素,同时整体具有较高的稀土含量(ΣREE=356×10^(-6)~448×10^(-6))和弱负铕异常(Eu/Eu*=0.61~0.76)。此外,岩石整体具有较高的Zr+Nb+Ce+Y含量(381×10^(-6)~546×10^(-6))和Ga/Al比值(10^(4)×Ga/Al=2.60~3.07),以及较低的Rb/Sr(0.31~0.82)、Rb/Ba(0.11~0.18)和TFeO/MgO比值(2.02~2.22),属后造山型(PA型)铝质A型花岗岩。综合地球化学投图判别结果及区域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特征,文章认为上水桥矿区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可能为多板块汇聚模式下陆内造山作用末期后造山伸展的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成矿阶段岩石中黑云母的水解及斜长石的绢云母化作用可能为萤石成矿提供F和Ca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武夷 上水桥萤石矿 印支期 铝质A型花岗岩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市安源区废弃煤矿周边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
13
作者 赵均 宋炉生 +1 位作者 胡晶 朱满怀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4-591,共8页
为查明萍乡市安源区煤矿区周边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在废弃煤矿区采集煤矸石、底泥沉积物、土壤、地下水及地表水样品,开展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江西... 为查明萍乡市安源区煤矿区周边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在废弃煤矿区采集煤矸石、底泥沉积物、土壤、地下水及地表水样品,开展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江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煤矸石中Cd、Hg、Cu、Ni、Zn较富集,底泥沉积物中Cd、Hg、As、Cu、Ni、Zn较富集,土壤中Cd、Hg、As、Pb、Cu、Ni较富集,地下水和地表水分别呈现弱酸-弱碱性和弱碱性,均符合相应的Ⅲ类水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煤矸石中Ni、Cd、Cu属于重度污染,底泥沉积物中Cd、Hg属于重度污染,土壤中Cd、Ni属于重度污染,地下水中Pb属于轻度污染,地表水中重金属元素均属于未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底泥沉积物、煤矸石属于重度污染,地下水属于轻度污染,地表水属于警戒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离煤矸石的距离增加,底泥沉积物中的Cd和Ni质量分数以及土壤中的Cd、Hg和Pb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底泥沉积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主要受到煤矸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规律 分布特征 重金属 煤矸石 萍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