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在“两个结合”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丽嵩 范晓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8,共10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此论断的提出为世界发展模式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彰显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此论断的提出为世界发展模式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已然开启,我们更应在"两个结合"理论指导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六中全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倪邦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50,37,共8页
培养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500年及其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大力培养青年马克... 培养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500年及其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把握全球化大势,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能力,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时代特点。新时代,应该以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为统领,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 四个伟大 意识形态 执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的世界共性与中国特色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59,共2页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是防止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发展之匙。
关键词 全球视阈 五大发展理念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 被引量:7
4
作者 廉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8,共7页
立足当代青年的成长背景和代际特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主要底色在国家层面主要表现为高度认同发展道路,自我建构“国家”想象;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光谱分布拉长,青年亚文化日趋流行;在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竞争压力较大,奋斗叙... 立足当代青年的成长背景和代际特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主要底色在国家层面主要表现为高度认同发展道路,自我建构“国家”想象;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光谱分布拉长,青年亚文化日趋流行;在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竞争压力较大,奋斗叙事张力凸显。当代青年价值观蕴含后现代价值观、网络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三个潜在风险。为此,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加强高质量青年理论产品供给,帮助青年养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精准把握青年思想变化,打造“政治型+组织型+思想型”青年工作队伍;聚焦青年成长的核心权益,加大力度解决影响青年发展的关键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发展 思想状况 价值观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青少年节约观念的树立和引导
5
作者 何玲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59,共3页
节约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活观念、价值追求。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引导青少年树立节约观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应有之义。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 节约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活观念、价值追求。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引导青少年树立节约观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应有之义。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节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导青少年树立节约观念,不仅需要外在制度规矩的规范引导、节约型社会文化环境的浸润影响,更需要对青少年进行价值引领,帮助青少年深刻理解节约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内涵、实现节约动机的自觉觉醒、节约过程的理性分析和节约意义的自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节约观念 传统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赶考:新百年如何赢得新青年--对未来30年中国青年发展的研判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廉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14-19,共6页
中国青年群体可分为八类,推算出每类群体的人口规模和所占比重,从五个方面剖析每类群体的社会政治态度,并研判各群体的功能结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抽象的政治优越、体制优越的表现,而且要能把政治上的优越性转化为治国... 中国青年群体可分为八类,推算出每类群体的人口规模和所占比重,从五个方面剖析每类群体的社会政治态度,并研判各群体的功能结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抽象的政治优越、体制优越的表现,而且要能把政治上的优越性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青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发展 社会态度 治国理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粹主义的理性审视、传播过程与积极防范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超民 周丽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8,共7页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历经"酝酿期—重设议程期—亢奋期—沉默期—蛰伏期"五个传播阶段,其传播时间取决于官方权威的反应处置速度、程度及非理性网民退出网络舆论的时间。积极防控网...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历经"酝酿期—重设议程期—亢奋期—沉默期—蛰伏期"五个传播阶段,其传播时间取决于官方权威的反应处置速度、程度及非理性网民退出网络舆论的时间。积极防控网络民粹主义需要努力消除其社会根源,拓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提升网络舆情事件处置水平,增强网络媒体人职业道德,切实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粹主义 网络暴力 传播过程 防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超民 谭拼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1,共5页
“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形式多样、内容权威,与高中思政课内容需求有着一定契合性。研究认为,“学习强国”权威的资源内容强化高中思政课引领力、丰富的资源内容激活高中思政课亲和力、资源融合性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针对性、便捷的资源应... “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形式多样、内容权威,与高中思政课内容需求有着一定契合性。研究认为,“学习强国”权威的资源内容强化高中思政课引领力、丰富的资源内容激活高中思政课亲和力、资源融合性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针对性、便捷的资源应用性增强高中思政课时效性。为了有效应用“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切实提升高中思政课实效性,学校需要多措并举创设良好的应用环境,教师应积极主动提升有效应用的能力,学生提升主体意识促进平台资源内化,平台优化功能设置强化资源融合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强国”平台 高中思政课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人格”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庆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81-82,共2页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完整人格”理论从人的生命本体和社会实践出发,强调人格“结构与选择”的整体性,对推进高校人格教育范式变革具有参考借鉴意义。高校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完整人格”理论从人的生命本体和社会实践出发,强调人格“结构与选择”的整体性,对推进高校人格教育范式变革具有参考借鉴意义。高校人格教育应立足于有根的教育、有机的教育、整合的教育理念,从民族创新、国民素质提升、个体幸福角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教育 “完整人格”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理念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子社交”:青年社交模式的新表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廉思 刘言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群体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出现了新变化,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搭子社交”悄然兴起。年轻人由“社恐”转变为主动找“搭子”,是一种缓解社交焦虑的“浅社交”。本文分析“搭子社交”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群体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出现了新变化,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搭子社交”悄然兴起。年轻人由“社恐”转变为主动找“搭子”,是一种缓解社交焦虑的“浅社交”。本文分析“搭子社交”的四个特点:“弱关系”的强需求、“空巢期”的新想象、有分寸的边界感、无负担的自由度,进而对“搭子社交”背后的个体化进程加速和网络新技术赋能展开阐述,最后提出对这种新型社交方式的思考和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子社交” 当代青年 弱关系”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小镇青年的微观实践及其底层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东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7,87,共9页
小镇青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微观缩影。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小镇青年的微观实践,既有城镇化的个体期待及其矛盾,也有逆城镇化的社会关联及其调适,更有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及其吸引,其产生、存在与发展始终受到“城镇化-逆城镇化-乡村振兴”... 小镇青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微观缩影。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小镇青年的微观实践,既有城镇化的个体期待及其矛盾,也有逆城镇化的社会关联及其调适,更有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及其吸引,其产生、存在与发展始终受到“城镇化-逆城镇化-乡村振兴”的结构制约。从这个角度看,小镇青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底层逻辑,一要顺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二要强化逆城镇化的理性选择,三要立足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城镇化→逆城镇化→乡村振兴”的结构关联与战略衔接。因此,明确主力军作用,构建准入性机制,搭建服务性平台,成为小镇青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镇青年 城乡融合发展 城镇化 逆城镇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全球胜任力的理念框架与实践进路
12
作者 李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全球胜任力作为一种创新人才理念,影响愈发深刻,逐渐成为领导干部的关键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全球胜任力的理念框架要在借鉴国内外全球胜任力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价值立场和使命担当,搭建起从个体到社会、国家、... 全球胜任力作为一种创新人才理念,影响愈发深刻,逐渐成为领导干部的关键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全球胜任力的理念框架要在借鉴国内外全球胜任力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价值立场和使命担当,搭建起从个体到社会、国家、世界贯通式一体化的全球胜任力理念体系。在此建构逻辑下,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全球胜任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价值坐标与导向引领,以全球意识为思维模式与心智模型,建构起“冰山下”的内驱力。同时,以认知力、文化力和行动力为能力坐标,建构起“冰山上”的认知、文化、技能与行为。领导干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心理资本、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嵌合与相互作用。要以自我效能为基座,不断赋能全球胜任力的理念养成与躬身践行;以培训体系为抓手,搭建起适用于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全球胜任力教育平台;以交流实践为主轴,营造全球胜任力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领导干部 全球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升即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及反思 被引量:13
13
作者 沈东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38,共8页
以“准聘-长聘”为特征的“非升即走”制度设计,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焦点议题。“非升即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面临三重难题:一是“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及其执行,二是学术生态的现实结构及其制约,三是理想生活的个体期... 以“准聘-长聘”为特征的“非升即走”制度设计,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焦点议题。“非升即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面临三重难题:一是“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及其执行,二是学术生态的现实结构及其制约,三是理想生活的个体期待及其冲突。“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其初衷是为了提升高校教师人事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受到学术生态的消极制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瓶颈。改革“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需要强化“学术中心”的制度理念,完善“青年为本”的制度程序,增强“青年发展”的制度保障,从而促进“非升即走”制度设计的科学落实以及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职业发展 “非升即走” 学术生态 理想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与平衡:算法推荐场域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权力建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4,共9页
算法推荐带来的传播革命改变了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媒介环境和权力生态,实现了从“权力分配信息”到“信息分配权力”的历史性转向。公权私有化、渠道平台化、把关算法化、议题弥散化带来了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转移、分化和重组。主... 算法推荐带来的传播革命改变了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媒介环境和权力生态,实现了从“权力分配信息”到“信息分配权力”的历史性转向。公权私有化、渠道平台化、把关算法化、议题弥散化带来了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转移、分化和重组。主导意识形态要想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传播权力的重塑,既要在统筹传播公权与算法私权的基础上平衡价值逻辑与流量逻辑以提升传播的意义建构,又要在统筹一元主体与多元主体的基础上平衡引领逻辑与协同逻辑以拓展传播的关系连接。同时,还要在兼顾“传者思维”与“用户思维”的基础上平衡供给逻辑与需求逻辑以提升传播的场景渗透;要在兼顾抽象思辨与具象教化的基础上平衡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以增强传播的情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主导意识形态 权力分化 权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学生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15
作者 刘长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119,共2页
多数青年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关注度高,肯定党和政府对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相信中国力量,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也有不少青年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各高校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舆情管控,做好正面引导,抵御、防止各种歪理邪说对... 多数青年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关注度高,肯定党和政府对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相信中国力量,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也有不少青年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各高校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舆情管控,做好正面引导,抵御、防止各种歪理邪说对青年学生的蛊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青年学生 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