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物对长雄野生稻及其化感潜力后代抑草作用的影响
1
作者 徐高峰 申时才 +6 位作者 张付斗 杨韶松 金桂梅 郑凤萍 温丽娜 张云 吴冉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62-2571,共10页
明确土壤微生物对化感作物田间抑草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对农田杂草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是培育化感水稻的优良抗原,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土壤微生物对该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抑草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以非化... 明确土壤微生物对化感作物田间抑草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对农田杂草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是培育化感水稻的优良抗原,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土壤微生物对该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抑草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以非化感亚洲栽培稻(RD23)作为参照,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对长雄野生稻及其中化感潜力后代(RL169)的抑草效应,并分析了与其共培稗草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对稗草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显著增强了长雄野生稻及其化感后代(RL169)的抑草效应(P<0.05),而对非化感亚洲栽培稻(RD23)则无明显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根系分泌物和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互作(土壤微生物×根系分泌物×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对稗草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2)长雄野生稻及其化感后代(RL169)改变了稗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降低了稗草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水平和丰富度,与其共培稗草的根际细菌在科、属和种水平的数量显著低于非化感亚洲栽培稻(RD23)处理组(P<0.05)。3)长雄野生稻及其化感后代(RL169)显著降低了共培稗草对N、P和K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且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长雄野生稻处理组稗草对N和P的吸收和中化感潜力水稻(RL169)处理组稗草对N的吸收显著降低;方差分析也显示,土壤微生物和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极显著或显著影响稗草对N元素(P<0.01)或K元素(P<0.05)的吸收,但对P元素的吸收却无显著影响;另外,稗草养分的利用仅受到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的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长雄野生稻及其化感后代(RL169)改变了稗草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降低了其对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和利用,其化感抑草效应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清土壤微生物对水稻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及对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化感作用 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化感抑草效应 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金钮扣水提液对4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轲欣 吴晓涵 +7 位作者 郑凤萍 范泽文 吴冉迪 徐高峰 杨云海 张付斗 杨韶松 申时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59-3767,共9页
为了解云南新发入侵植物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Jacquin)R.K.Jansen)化感潜力,本研究采用该物种地上以及地下部水提液测定对4种主要伴生物种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马唐(Digitaria sangu... 为了解云南新发入侵植物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Jacquin)R.K.Jansen)化感潜力,本研究采用该物种地上以及地下部水提液测定对4种主要伴生物种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金钮扣地上/地下部水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生物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0.0125~0.025 g·mL^(-1)时对马唐和虎尾草出现“低促高抑”现象。白花金钮扣地上部水提液对4种伴生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率明显大于地下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提高,抑制率总体上依次为根长>茎长>生物量>发芽率。从化感响应指数和综合化感指数对比看,白花金钮扣对胜红蓟抑制率最大,其次为马唐和三叶鬼针草,最差为虎尾草。本研究首次表明白花金钮扣具有的化感潜力可能有助于其入侵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金钮扣 杂草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