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发酵剂对牦牛乳硬质干酪蛋白降解和苦味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瑛
梁琪
+2 位作者
宋雪梅
张炎
黄绍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2-117,共6页
用甘肃天祝新鲜牦牛乳为原料分别添加嗜温、嗜热和混合发酵剂制作硬质干酪,以pH 4.6-可溶性氮(soluble nitrogen,SN)、12%三氯乙酸氮(trichloroacrtic acid-N,TCA-N)、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和疏水性肽/亲水性肽(...
用甘肃天祝新鲜牦牛乳为原料分别添加嗜温、嗜热和混合发酵剂制作硬质干酪,以pH 4.6-可溶性氮(soluble nitrogen,SN)、12%三氯乙酸氮(trichloroacrtic acid-N,TCA-N)、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和疏水性肽/亲水性肽(S/Q)为蛋白水解度指标,研究3种牦牛乳硬质干酪在6个月内成熟过程中苦味和蛋白质降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干酪在成熟过程中pH 4.6-SN、12%TCA-N和FA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苦味值与pH 4.6-SN、12%TCA-N和FAA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412和0.458。3种干酪成熟过程中S/Q的变化趋势和程度不同,嗜温发酵剂干酪中S/Q呈现降低趋势;嗜热和混合发酵剂干酪中S/Q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但在这两种干酪中S/Q的变化程度不同,嗜热发酵剂干酪在1~3个月S/Q略有降低,在3~6个月S/Q快速增大,而混合发酵剂干酪正好相反。S/Q与苦味值成极显著正相关(r=0.895),S/Q可很好地反映干酪中苦味的强弱。而干酪中苦味强弱与蛋白质降解强弱密切相关,对蛋白降解程度越大的发酵剂制作的干酪越容易产生苦味,其中,嗜热发酵剂对干酪蛋白降解程度最大,混合发酵剂次之,嗜温发酵剂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值
牦牛乳
硬质干酪
蛋白质水解
疏水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鹏
黄绍海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对膜分离技术的分离特征、分类、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同时从理论上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品除菌、乳蛋白质的分离浓缩、分离脂肪、乳清脱盐、牛奶浓缩、乳品标准化及乳品生产企业废水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膜技术
乳品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乳中脂肪球粒径、脂肪酶活性以及游离脂肪酸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风梅
梁琪
+2 位作者
文鹏程
张炎
黄绍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5-100,共6页
以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为研究对象,用罗兹哥特法和激光动态散射仪分别测定了两种乳的脂肪含量、脂肪球粒径大小以及分布;用脂肪酶活性的临床分析方法测定了脂蛋白脂肪酶在乳脂肪和脱脂乳中的分布;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脂肪酸...
以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为研究对象,用罗兹哥特法和激光动态散射仪分别测定了两种乳的脂肪含量、脂肪球粒径大小以及分布;用脂肪酶活性的临床分析方法测定了脂蛋白脂肪酶在乳脂肪和脱脂乳中的分布;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两种乳中游离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中的脂肪含量分别为4.04、3.55 g/100 m L;平均脂肪粒径为3.46、3.16μm;脂肪球粒径与脂肪含量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分别为229.62±9.31、(366.81±24.33)U/L,其中乳脂肪中脂蛋白脂肪酶的含量分别为51.35%、27.09%,脱脂乳中含量分别为48.65%、72.91%;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中总的游离脂肪酸分别为211.38、717.02 mg/kg;短链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5.51、20.05 mg/kg;其中辛酸和癸酸是影响萨能奶山羊乳风味的主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
脂肪球粒径
游离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牦牛乳源乳糖水解工艺及美拉德反应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常浩祥
杨敏
+4 位作者
张炎
郭万佳
张珍珍
黄绍海
梁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5-99,共5页
以甘肃天祝牦牛乳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改变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以70%乳糖水解率为试验指标,优化了牦牛乳乳糖水解条件;以5-羟甲基糠醛(5-HMF)作为美拉德反应指示物,添加不同种类的抑制剂,通过测定5-HMF的抑制率评价抑制剂的抑...
以甘肃天祝牦牛乳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改变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以70%乳糖水解率为试验指标,优化了牦牛乳乳糖水解条件;以5-羟甲基糠醛(5-HMF)作为美拉德反应指示物,添加不同种类的抑制剂,通过测定5-HMF的抑制率评价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40℃条件下,酶添加量为0.15%,水解3h,可使乳糖水解率达到71.1%;在6℃条件下,酶添加量为0.20%,水解20h,可使乳糖水解率达到71.3%。在85℃加热10min热处理条件下,除抗坏血酸对美拉德反应有促进作用外,维生素E、BHT、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均能对低乳糖牦牛乳中美拉德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乳糖
酶解
美拉德反应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蕨麻果粒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立功
李雪雁
+1 位作者
黄绍海
王媛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3-194,共2页
研究了以蕨麻和新鲜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蕨麻果粒酸奶的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蕨麻酸奶用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7%白砂糖、0.15%明胶、0.4%变性淀粉、0.1%果胶,投入150DCU/t直投式乳酸菌种,...
研究了以蕨麻和新鲜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蕨麻果粒酸奶的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蕨麻酸奶用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7%白砂糖、0.15%明胶、0.4%变性淀粉、0.1%果胶,投入150DCU/t直投式乳酸菌种,在43℃发酵3-5h,然后加入7%处理好的蕨麻果,搅拌冷却后得到风味独特的蕨麻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酸奶
稳定剂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优良乳酸菌及其组合发酵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亚
梁琪
+2 位作者
张炎
黄绍海
秦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1-196,共6页
通过对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5株性状优良乳酸菌间进行组合发酵筛选,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并进一步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Q4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4为最佳组合,且其发酵性能优于单菌,即在冷藏期间,组合菌株Q4-G4所发...
通过对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5株性状优良乳酸菌间进行组合发酵筛选,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并进一步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Q4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4为最佳组合,且其发酵性能优于单菌,即在冷藏期间,组合菌株Q4-G4所发酵的酸奶的抗后酸化能力增强,活菌数(大于109 CFU/m L)、黏度(7.4~8.61 Pa·s)均大于单菌株且变化幅度小,产香能力增强、风味更佳,胞外多糖含量(129.28 mg/m L)显著高于单菌株Q4、G4(p〈0.05);与商业发酵剂YO-MIX300的发酵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菌株Q4-G4可以作为混合发酵剂投入到酸奶的工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乳酸菌
组合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酵剂对牦牛乳硬质干酪蛋白降解和苦味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瑛
梁琪
宋雪梅
张炎
黄绍海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2-11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260383)
兰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011-1-144)
文摘
用甘肃天祝新鲜牦牛乳为原料分别添加嗜温、嗜热和混合发酵剂制作硬质干酪,以pH 4.6-可溶性氮(soluble nitrogen,SN)、12%三氯乙酸氮(trichloroacrtic acid-N,TCA-N)、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和疏水性肽/亲水性肽(S/Q)为蛋白水解度指标,研究3种牦牛乳硬质干酪在6个月内成熟过程中苦味和蛋白质降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干酪在成熟过程中pH 4.6-SN、12%TCA-N和FA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苦味值与pH 4.6-SN、12%TCA-N和FAA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412和0.458。3种干酪成熟过程中S/Q的变化趋势和程度不同,嗜温发酵剂干酪中S/Q呈现降低趋势;嗜热和混合发酵剂干酪中S/Q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但在这两种干酪中S/Q的变化程度不同,嗜热发酵剂干酪在1~3个月S/Q略有降低,在3~6个月S/Q快速增大,而混合发酵剂干酪正好相反。S/Q与苦味值成极显著正相关(r=0.895),S/Q可很好地反映干酪中苦味的强弱。而干酪中苦味强弱与蛋白质降解强弱密切相关,对蛋白降解程度越大的发酵剂制作的干酪越容易产生苦味,其中,嗜热发酵剂对干酪蛋白降解程度最大,混合发酵剂次之,嗜温发酵剂最小。
关键词
苦味值
牦牛乳
硬质干酪
蛋白质水解
疏水性肽
Keywords
bitterness value
yak milk
hard cheese
proteolysis
hydrophobic peptide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鹏
黄绍海
机构
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
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文摘
对膜分离技术的分离特征、分类、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同时从理论上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品除菌、乳蛋白质的分离浓缩、分离脂肪、乳清脱盐、牛奶浓缩、乳品标准化及乳品生产企业废水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膜技术
乳品工艺
应用
Keywords
membrane technology
dairy industry
application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乳中脂肪球粒径、脂肪酶活性以及游离脂肪酸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风梅
梁琪
文鹏程
张炎
黄绍海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省功能性
乳
品实验室
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5-100,共6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11DFA32550)
兰州市研政产合作项目(2012-2-87)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31301457)
文摘
以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为研究对象,用罗兹哥特法和激光动态散射仪分别测定了两种乳的脂肪含量、脂肪球粒径大小以及分布;用脂肪酶活性的临床分析方法测定了脂蛋白脂肪酶在乳脂肪和脱脂乳中的分布;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分离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两种乳中游离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中的脂肪含量分别为4.04、3.55 g/100 m L;平均脂肪粒径为3.46、3.16μm;脂肪球粒径与脂肪含量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分别为229.62±9.31、(366.81±24.33)U/L,其中乳脂肪中脂蛋白脂肪酶的含量分别为51.35%、27.09%,脱脂乳中含量分别为48.65%、72.91%;萨能奶山羊乳和荷斯坦牛乳中总的游离脂肪酸分别为211.38、717.02 mg/kg;短链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5.51、20.05 mg/kg;其中辛酸和癸酸是影响萨能奶山羊乳风味的主效成分。
关键词
乳
脂肪球粒径
游离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Keywords
milk
fat globule size
free fatty acids
gas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牦牛乳源乳糖水解工艺及美拉德反应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常浩祥
杨敏
张炎
郭万佳
张珍珍
黄绍海
梁琪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5-9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60383)
文摘
以甘肃天祝牦牛乳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改变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以70%乳糖水解率为试验指标,优化了牦牛乳乳糖水解条件;以5-羟甲基糠醛(5-HMF)作为美拉德反应指示物,添加不同种类的抑制剂,通过测定5-HMF的抑制率评价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40℃条件下,酶添加量为0.15%,水解3h,可使乳糖水解率达到71.1%;在6℃条件下,酶添加量为0.20%,水解20h,可使乳糖水解率达到71.3%。在85℃加热10min热处理条件下,除抗坏血酸对美拉德反应有促进作用外,维生素E、BHT、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均能对低乳糖牦牛乳中美拉德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抑制效果明显。
关键词
牦牛乳
乳糖
酶解
美拉德反应
抑制剂
Keywords
yak milk
lactose
enzymolysis
Maillard reaction
inhibitor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蕨麻果粒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
10
5
作者
王立功
李雪雁
黄绍海
王媛哲
机构
兰州
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技术部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3-194,共2页
基金
兰州市星火计划项目(05-XH-07)资助
文摘
研究了以蕨麻和新鲜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蕨麻果粒酸奶的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蕨麻酸奶用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7%白砂糖、0.15%明胶、0.4%变性淀粉、0.1%果胶,投入150DCU/t直投式乳酸菌种,在43℃发酵3-5h,然后加入7%处理好的蕨麻果,搅拌冷却后得到风味独特的蕨麻酸奶。
关键词
蕨麻
酸奶
稳定剂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Keywords
potentilla anserine
yogurt
stabilizer
DVS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优良乳酸菌及其组合发酵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亚
梁琪
张炎
黄绍海
秦虹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功能
乳
品工程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1-196,共6页
基金
兰州市研政产合作项目(2012-2-87)
兰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011-1-144)
文摘
通过对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5株性状优良乳酸菌间进行组合发酵筛选,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并进一步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Q4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4为最佳组合,且其发酵性能优于单菌,即在冷藏期间,组合菌株Q4-G4所发酵的酸奶的抗后酸化能力增强,活菌数(大于109 CFU/m L)、黏度(7.4~8.61 Pa·s)均大于单菌株且变化幅度小,产香能力增强、风味更佳,胞外多糖含量(129.28 mg/m L)显著高于单菌株Q4、G4(p〈0.05);与商业发酵剂YO-MIX300的发酵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菌株Q4-G4可以作为混合发酵剂投入到酸奶的工业化生产中。
关键词
牦牛乳
乳酸菌
组合
发酵性能
Keywords
yak milk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bination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发酵剂对牦牛乳硬质干酪蛋白降解和苦味关系的影响
刘瑛
梁琪
宋雪梅
张炎
黄绍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张鹏
黄绍海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乳中脂肪球粒径、脂肪酶活性以及游离脂肪酸的比较分析
王风梅
梁琪
文鹏程
张炎
黄绍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牦牛乳源乳糖水解工艺及美拉德反应抑制剂的研究
常浩祥
杨敏
张炎
郭万佳
张珍珍
黄绍海
梁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蕨麻果粒酸奶的研制
王立功
李雪雁
黄绍海
王媛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优良乳酸菌及其组合发酵性能研究
陈亚
梁琪
张炎
黄绍海
秦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