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区隧道冻胀力的粘弹性解析解 被引量:63
1
作者 赖远明 吴紫汪 +2 位作者 朱元林 令锋 朱林楠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74,共5页
利用弹性粘弹性相应原理,导出了衬砌-正冻围岩-未冻围岩系统冻胀力在拉氏象空间中的有关算式,然后采用数值逆变换的方法,求得了寒区隧道的冻胀力和衬砌应力。
关键词 寒冷地区 隧道 围岩 冻胀力 粘弹性解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与石灰、水泥拌合料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杨有海 梁波 丁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用粉煤灰填筑公路、铁路路堤有许多优点。但由于粉煤灰颗粒较细 ,在含水率较小时 ,常处于松散状态 ,粘聚力小 ,结构容易破坏 ,整体性差。在粉煤灰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固化剂 ,可以显著提高其抗剪强度、整体性和稳定性。本文系统研... 用粉煤灰填筑公路、铁路路堤有许多优点。但由于粉煤灰颗粒较细 ,在含水率较小时 ,常处于松散状态 ,粘聚力小 ,结构容易破坏 ,整体性差。在粉煤灰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固化剂 ,可以显著提高其抗剪强度、整体性和稳定性。本文系统研究了掺入石灰、水泥的粉煤灰的强度特性 ,以及配合比、龄期、养护条件、含水率等因素对混合料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 ,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石灰 水泥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公路 路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铁基烧结闸片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杜心康 石宗利 +1 位作者 叶明惠 李重庵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 ,通过对材料组成和工艺等的实验研究 ,获得了一种铁基烧结闸片材料 ,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测试 ,探讨了烧结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之间...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 ,通过对材料组成和工艺等的实验研究 ,获得了一种铁基烧结闸片材料 ,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测试 ,探讨了烧结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该材料摩擦系数较高 (0 .31) ,磨损率低 (0 .0 0 2 2 mm/次 ) ,摩擦稳定性优良 ;同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是一种潜在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材料 .烧结摩擦材料的摩擦机理归于啮合和粘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铁基烧结 摩擦材料 摩擦 磨损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东生 劳远昌 +1 位作者 沈大元 李乔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当前桥梁地震时程反应分析中 ,只重视计算方法、计算模型的研究 ,忽视输入地震波的情况 ,研究了进行时程分析时 ,确定输入地震波的原则和方法 ,推荐了
关键词 桥梁 时程分析 地震波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工作机理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孟喜 孙遇祺 李国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9-82,共4页
通过室内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对墙面土压力及筋条拉力的测试,探讨了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上所受的土压力并不是传统的“主动土压力”,在一定的加筋率及加筋长度条件下,墙面板的侧向变形能有效减小墙面板... 通过室内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对墙面土压力及筋条拉力的测试,探讨了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上所受的土压力并不是传统的“主动土压力”,在一定的加筋率及加筋长度条件下,墙面板的侧向变形能有效减小墙面板土压力,有可能实现“零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墙面板 土压力 筋条拉力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垂向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梁波 蔡英 朱东生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5-71,共7页
针对列车走行的实际情况 ,将轨道 -路基作为参振子结构纳入车辆计算模型 ,建立了车辆 -路基系统的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从系统的观念和体系匹配的角度研究了路基尤其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参数与车辆运行品质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车辆 路基 垂向耦合系统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在高速铁路桥路过渡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梁波 蔡英 +1 位作者 罗强 曹新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4-67,共4页
从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相互作用的工作原理出发,探讨了筋土复合体增加刚度、减少沉降的机理。并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提出了高速铁路桥路过渡段使用加筋土结构形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高速铁路 过渡段 加筋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顺条件下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202
8
作者 梁波 蔡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4-88,共5页
从引起车辆振动的几何不平顺条件入手,用一与不平顺管理标准相应的激振力来模拟列车竖向动荷载。通过非线性数值分析,探讨了路基在不平顺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揭示了路基不同部位刚度变化对基面变形、动应力及加速度的影响规律。并与部... 从引起车辆振动的几何不平顺条件入手,用一与不平顺管理标准相应的激振力来模拟列车竖向动荷载。通过非线性数值分析,探讨了路基在不平顺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揭示了路基不同部位刚度变化对基面变形、动应力及加速度的影响规律。并与部分实测、计算资料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 几何不平顺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箱梁静动力特性的有限段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吴亚平 赖远明 +1 位作者 张学富 朱元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以能量原理为基础 ,考虑剪力滞后效应和翘曲扭转 (包括二次翘曲剪切 )的影响及转动惯量对质量矩阵的贡献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单室或多室曲线薄壁箱梁桥静力及动力学特性的曲梁单元法 ,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节点荷载列阵。作... 以能量原理为基础 ,考虑剪力滞后效应和翘曲扭转 (包括二次翘曲剪切 )的影响及转动惯量对质量矩阵的贡献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单室或多室曲线薄壁箱梁桥静力及动力学特性的曲梁单元法 ,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节点荷载列阵。作为验证 ,在算例中对一曲线薄壁箱梁模型的静力及动力特性 (包括正应力、竖向位移、自由振动特性、结构对移动荷载及地震荷载的响应 )进行了分析 ,并将本文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板壳有限元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证明了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箱梁 剪力滞后 翘曲扭转 曲梁单元 动力学 桥梁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东生 虞庐松 陈兴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场地地震反应的研究发现,地震动强度不同,同样的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也不同,得到的反应谱形状也不同。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不同烈度下的设计反应谱形状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地震动强弱对相同场地反应谱形状的影响。
关键词 场地地震反应 地震动强度 抗震设计规范 设计反应谱 形状 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疲劳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东鹏 张克华 +3 位作者 葛宝丰 陈东安 刘兴炎 苗国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了解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力学变化。方法: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疲劳骨折的载荷状态。结果:骨折后各结构位移增加,椎间盘膨出半径增大,皮质骨,松质骨,裂纹两端应力增加。结论: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应力增加,小... 目的:了解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力学变化。方法: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疲劳骨折的载荷状态。结果:骨折后各结构位移增加,椎间盘膨出半径增大,皮质骨,松质骨,裂纹两端应力增加。结论:腰椎疲劳骨折后各结构应力增加,小梁裂纹表现出明显的裂纹扩展趋势,增大的椎间盘膨出半径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疲劳骨折 有限元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建昌 王起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9,共5页
通过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实验研究 ,给出了不同龄期下张拉预应力筋所需克服的摩阻力范围 ,从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裂缝形式和荷载 -挠度曲线等各个方面 ,把缓粘结预应力构件与传统的后张法 (有粘结、无粘结 )预应力构件进行了对... 通过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实验研究 ,给出了不同龄期下张拉预应力筋所需克服的摩阻力范围 ,从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裂缝形式和荷载 -挠度曲线等各个方面 ,把缓粘结预应力构件与传统的后张法 (有粘结、无粘结 )预应力构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得出缓粘结预应力构件在张拉两个月后 ,其工作性能可等同于有粘结预应力构件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粘结 预应力混凝土梁 实验研究 张拉摩阻力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三维地震反应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高峰 李德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3,共6页
采用惯性力法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列出体系的运动方程组,对一隧道洞口段进行了三维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边界约束条件、地震激振方向、隧道周围介质的阻尼常数、横向边界计算范围、抗震缝等因素对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地震 隧道 结构动力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坡稳定分析的有限元追踪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孟喜 陈炽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41,共7页
本文采用有限元追踪分析方法,考虑破裂点的应力迁移,对土坡稳定这一传统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土坡是否稳定与应力状态联系起来,最后探讨了土坡失稳的机理,并提出了确定滑动面空间位置的方法。
关键词 土坡 稳定性 有限元 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作为填料的水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梁波 丁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粉煤灰 填料 抗剪强度 水稳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铁基金属陶瓷制动闸片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宗利 杜心康 +1 位作者 李重庵 黄元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 ,通过对材料组元、成分、工艺等的实验研究 ,研制出铁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用 J0 2型摩擦实验机测试了该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和摩擦稳定系数 ;用 MTS材料实验机、洛氏硬度计测试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硬度...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 ,通过对材料组元、成分、工艺等的实验研究 ,研制出铁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用 J0 2型摩擦实验机测试了该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和摩擦稳定系数 ;用 MTS材料实验机、洛氏硬度计测试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硬度。结果表明 :材料具有高的摩擦系数 (0 .31) ,低的磨损率 (0 .0 0 2 2 mm/面次 )和高摩擦稳定系数 (88.9% ) ,以及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2 1.4MPa)、抗压强度 (133.5 MPa)和硬度 (4 5~ 6 5HRF)。因此 ,是有希望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性能 高速列车 铁基金属陶瓷 制动闸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装式双柱桥墩抗震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兴冲 虞庐松 +1 位作者 田琪 朱东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三线型滞回模型,对拼装式双柱桥墩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分别对常遇小震、中震及罕遇大震时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定型设计的拼装式双柱桥墩,能满足在设计烈度为7~9度地震区“小震不坏”、“中震可... 采用三线型滞回模型,对拼装式双柱桥墩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分别对常遇小震、中震及罕遇大震时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现有定型设计的拼装式双柱桥墩,能满足在设计烈度为7~9度地震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以及在7~8度地震区“大震不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桥墩 抗震能力 桥墩 拼装式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牧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浩文 陈全功 梁天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6-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 GIS的农牧业信息系统思想 ,把农牧业信息统一到地理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处理 ,并给出了一个基于
关键词 GIS 农牧业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开发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钢箱梁的极限强度及有效宽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亚平 赖远明 王步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7-80,共4页
对由线应力性强化材料制造的薄壁钢箱梁在弯曲极限状态下的强度及有效宽比进行了分析。基于弹塑性应力-应变理论及箱梁剪滞效应的分析结果,本文推导出在有限塑性变形条件下,箱梁的极限强度增大系数及翼缘有效宽比与跨宽比及允许塑性... 对由线应力性强化材料制造的薄壁钢箱梁在弯曲极限状态下的强度及有效宽比进行了分析。基于弹塑性应力-应变理论及箱梁剪滞效应的分析结果,本文推导出在有限塑性变形条件下,箱梁的极限强度增大系数及翼缘有效宽比与跨宽比及允许塑性变形值之间的关系及剪滞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为实际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有关计算方法、准则及可供参考的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形梁 极限强度 有效宽比 薄壁钢箱梁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道岔温度力特性及实例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固敏 刘彦平 潘锦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无缝道岔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显著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平稳性。无缝道岔温度力的特点在于基本轨要承受附加温度力的作用 ,岔内钢轨受力和位移状况复杂。为了保证安全 ,铺设无缝道岔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检算。
关键词 无缝道岔 温度力特性 计算 位移 强度 稳定性 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