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带式过滤机在镍钴粉体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斌 金倬敏 +4 位作者 汤波 曹果林 吕小刚 刘骥飞 刘红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6-449,470,共5页
真空带式过滤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固液分离设备。它利用物料重力和真空吸力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将过滤与洗涤融为一体,具有洗涤效率高、卸除方便、滤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真空带式过滤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镍钴粉体材料... 真空带式过滤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固液分离设备。它利用物料重力和真空吸力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将过滤与洗涤融为一体,具有洗涤效率高、卸除方便、滤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真空带式过滤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镍钴粉体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带式过滤机 镍钴粉体 过滤 洗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2-羟基-苯甲醛)乙醇胺三足配体汞(Hg)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凤娟 朱永泽 +6 位作者 朱锐伦 刘国旗 马骞 李洁 彭万通 陈国举 曾正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61-2567,共7页
合成了基于邻羟基苯甲醛的三足配体Tris[(p-hydroxybenzaldehyde)ethyl]amine(L),得到了该配体与汞的配合物,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配体及其汞配合物的结构;应用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测定研究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 合成了基于邻羟基苯甲醛的三足配体Tris[(p-hydroxybenzaldehyde)ethyl]amine(L),得到了该配体与汞的配合物,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配体及其汞配合物的结构;应用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测定研究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以插入的方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足配体汞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插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环肽Paecilodepsipeptide A的全合成
3
作者 杨明俊 李娟 +4 位作者 王永刚 吴婧 张飞 杨中铎 张迎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5-770,共6页
首次采用逆合成法对昆虫病原真菌Paecilomyces cinnamomeus BCC 9616中分离的高活性抗肿瘤环己肽环肽Paecilodepsipeptide A进行了全合成.采用标准肽化学合成方法,完成了五肽的合成;以酪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得到O-异戊烯基-D-酪... 首次采用逆合成法对昆虫病原真菌Paecilomyces cinnamomeus BCC 9616中分离的高活性抗肿瘤环己肽环肽Paecilodepsipeptide A进行了全合成.采用标准肽化学合成方法,完成了五肽的合成;以酪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得到O-异戊烯基-D-酪氨酸衍生物;通过五肽与O-异戊烯基-D-酪氨酸衍生物的酯化反应得到环化前体;采取大环内酰氨化和大环内酯化的策略进行关环,完成了天然产物Paecilodepsipeptide A的全合成,产率72%.目标化合物经质谱与核磁共振光谱结构确证与天然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cilodepsipeptide A 环肽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缺口效应的多轴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4
作者 刘俭辉 潘雪梅 +2 位作者 吕鑫 资绒 陈晓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0,共5页
为研究缺口构件的多轴疲劳问题,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结合von Mises等效准则的思想,建立一个考虑缺口效应的多轴损伤本构方程,综合考虑正应力和切应力在多轴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一种适用于缺口件的多轴疲劳寿命预估模型.采用GH4169... 为研究缺口构件的多轴疲劳问题,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结合von Mises等效准则的思想,建立一个考虑缺口效应的多轴损伤本构方程,综合考虑正应力和切应力在多轴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一种适用于缺口件的多轴疲劳寿命预估模型.采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SAE1045钢和LY12CZ铝合金3种材料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实验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精度要高于传统的局部应力应变法,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同时新模型计算方便,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缺口效应 多轴疲劳 寿命预估 von Mises等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氢氧化钴中的镍铜锰铁钙镁钠镉 被引量:9
5
作者 朱国忠 徐艳燕 +1 位作者 庞燕 郝凤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研究了采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氢氧化钴中的镍、铜、锰、铁、钙、镁、钠、镉,通过选取不同像素点和灵敏度的测定谱线,在同一溶液中测定多种元素,采用IBC扣背景模式,提高测定结果的稳定性,降低基体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 研究了采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氢氧化钴中的镍、铜、锰、铁、钙、镁、钠、镉,通过选取不同像素点和灵敏度的测定谱线,在同一溶液中测定多种元素,采用IBC扣背景模式,提高测定结果的稳定性,降低基体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加入基体钴元素消除钴对各元素不同程度的干扰。本法测定回收率为90%~120%,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测定结果与标准样品推荐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 氢氧化钴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J43合金线材软化退火工艺研究
6
作者 昝斌 朱廷贤 +1 位作者 丁冬久 张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27-228,共2页
比较了罩式炉及在线光亮退火炉两种软化退火对4J43合金线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J43合金采用在线退火工艺具有退火效率高、退火后晶粒组织细小、均匀的优点,更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 4J43合金 在线光亮退火 罩式炉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热解氧化亚镍制备微细镍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新涛 张科翠 +3 位作者 张娟 张鹏 刘长仨 李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7,共4页
需要对还原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满足新材料对微细镍粉粒度、松装密度、氧含量的要求。利用氢还原技术,采用推舟炉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喷雾热解氧化亚镍粉的氢还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推舟炉还原喷雾热解氧化亚镍生产微细镍粉... 需要对还原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满足新材料对微细镍粉粒度、松装密度、氧含量的要求。利用氢还原技术,采用推舟炉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喷雾热解氧化亚镍粉的氢还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推舟炉还原喷雾热解氧化亚镍生产微细镍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745~800℃、推舟时间1 200s、氢气流量7.5m^3/h。所制得的还原镍粉松装密度低、粒度细,氧含量可低至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 氧化亚镍 推舟炉 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0.5)Co_(0.2)Mn_(0.3)(OH)_2与Li_2CO_3的高温固相反应过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德胜 王艳萍 +1 位作者 智福鹏 师响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2-275,共4页
通过TG/DSC、XRD与电化学分析,研究了Ni0.5Co0.2Mn0.3(OH)2与Li2CO3的高温固相反应过程。低于379℃时,发生Ni0.5Co0.2Mn0.3(OH)2的分解氧化及Li2CO3的少量分解;在379~542℃时,LiNi0.5Co0.2Mn0.3O2开始形成;在542—85... 通过TG/DSC、XRD与电化学分析,研究了Ni0.5Co0.2Mn0.3(OH)2与Li2CO3的高温固相反应过程。低于379℃时,发生Ni0.5Co0.2Mn0.3(OH)2的分解氧化及Li2CO3的少量分解;在379~542℃时,LiNi0.5Co0.2Mn0.3O2开始形成;在542—850℃时,LiNi0.5Co0.2Mn0.3O2的结构不断完善。Li2CO3在250℃时开始分解;600℃时分解完全。以0.2C在3.0—4.2V循环,在600℃、800℃下煅烧得到的产物,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2.6mAh/g、158.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 5Co0 2Mn0 3O2 高温固相反应 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发射光谱分析用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国忠 张树峰 +3 位作者 祁世青 邱平 徐艳燕 吴雪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1,78,共5页
根据标准样品研制规范,采用溶液加入法加入杂质元素,溶液经烘干-氢还原得到铑发射光谱分析用标准样品。对高纯铑基体纯度进行了检验,设计了杂质含量化学成分,对研制出的标准样品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委托多家机构对标准样品进行定... 根据标准样品研制规范,采用溶液加入法加入杂质元素,溶液经烘干-氢还原得到铑发射光谱分析用标准样品。对高纯铑基体纯度进行了检验,设计了杂质含量化学成分,对研制出的标准样品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委托多家机构对标准样品进行定值和生产考核。结果表明该标准样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满足GB/T 1421-2004《铑粉》产品检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光谱分析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渣深度处理回收金属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浩 赵彤 岳心圆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对铜锰渣中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经热力学和试验条件下研究提出铜锰渣金属逐一分步沉淀的步骤,比选确定铜锰渣金属分离工序的选择性试剂和最优条件,并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路线和工艺控制条件为:1)铜锰渣浆化工序温度30℃、液固... 对铜锰渣中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经热力学和试验条件下研究提出铜锰渣金属逐一分步沉淀的步骤,比选确定铜锰渣金属分离工序的选择性试剂和最优条件,并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路线和工艺控制条件为:1)铜锰渣浆化工序温度30℃、液固比3.0~3.5、搅拌时间30min;2)碳酸锰浸出工序温度60~70℃、铁粉用量为理论量的0.7±0.05倍、反应时间3.5h;3)富集铜工序温度30℃、液固比1、反应时间3h;4)回收钴工序温度70~80℃、pH=3.0~3.5、搅拌时间30min;5)回收锰工序温度70~80℃、pH=8.0~8.5、搅拌时间60min。工艺条件稳定性和金属回收率达到预期,产品质量和工艺成熟度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锰渣 有价金属 工艺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处理NO_x技术在治理硝酸银生产废气中的应用
11
作者 辛冰 王树亮 +1 位作者 郭廷红 任哲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0,共3页
在碳还原炉中,采用炽热碳还原硝酸溶解银过程中产生的NOx,给出了碳还原炉设计过程及主要工艺技术参数。经实际检测,NOx去除率达到98%以上,处理后NOx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关键词 碳还原 氮氧化物处理 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