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氢离子在强激光场中产生的阿秒脉冲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耀文 周效信 赵松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9-874,共6页
利用数值方法求解一维模型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由它们产生的高次谐波谱构造的阿秒脉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电荷离子而言,由于高次谐波平台的显著展宽,使得构造的相应阿秒脉冲的宽度大幅度缩短,从... 利用数值方法求解一维模型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由它们产生的高次谐波谱构造的阿秒脉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电荷离子而言,由于高次谐波平台的显著展宽,使得构造的相应阿秒脉冲的宽度大幅度缩短,从而可以得到脉宽低于50阿秒的超短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氢离子 高次谐波 阿秒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n双电子复合伴线对类氦镁离子Ka共振线贡献的理论计算
2
作者 符彦飙 董晨钟 张登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41-44,共4页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类氯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截面.分析了类锂镁离子高n双电子伴线结构及其对类氨镁离子Ka共振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类锂镁离子高”双电子伴线和类氯镁离子Ka共振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混合,会导致Ka共振线强度...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类氯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截面.分析了类锂镁离子高n双电子伴线结构及其对类氨镁离子Ka共振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类锂镁离子高”双电子伴线和类氯镁离子Ka共振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混合,会导致Ka共振线强度的增加、谱形的加宽以及位置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子伴线 共振线 双电子复合 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原子和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隧道电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元生 周效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5-310,共6页
在隧道电离区域利用ADK模型并考虑了激光的体积效应,对惰性气体原子及各价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产额进行了计算,并与BSI模型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ADK模型的结果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好,尤其对Xe离子,不需要进行强度转换... 在隧道电离区域利用ADK模型并考虑了激光的体积效应,对惰性气体原子及各价离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产额进行了计算,并与BSI模型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ADK模型的结果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好,尤其对Xe离子,不需要进行强度转换就能给出很好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重原子(或离子),用ADK模型得到的离子产额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更好.最后通过分析ADK模型的适用范围,给出了和计算结果相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场 隧道电离 AD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激光场中N_2、O_2分子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增强 周效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2-936,共5页
由刚性转子(rigidrotors)模型出发,利用伪谱方法求解了含时薛定谔方程,从理论上研究了双原子N2分子和O2分子在激光场中的取向(alignment)行为,讨论了分子与飞秒(fs)激光脉冲作用后,在无外场情况下出现的周期性取向现象.计算结果表明,随... 由刚性转子(rigidrotors)模型出发,利用伪谱方法求解了含时薛定谔方程,从理论上研究了双原子N2分子和O2分子在激光场中的取向(alignment)行为,讨论了分子与飞秒(fs)激光脉冲作用后,在无外场情况下出现的周期性取向现象.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最大取向程度不断地减小;在低温时,随温度减小较快,当温度升高时,最大取向程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缓慢.并通过计算角动量分布探讨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场 分子取向 转动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