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及经济风险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1
作者 肖强 魏蕊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7-73,共17页
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有效的经济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包含金融文本情绪的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多层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MFAVAR)模型构建我... 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有效的经济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包含金融文本情绪的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多层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MFAVAR)模型构建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进而将其纳入经济在险增长(GaR)研究框架,测度中国GaR,最后构建包含FCI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偏正态模型,辨识其对经济风险的预警信息。研究发现:第一,包含金融文本情绪的FCI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金融市场时变特征,相较于传统FCI具有更强的前瞻性和稳定性。第二,基于金融市场视角测度的GaR,能够有效捕捉重大事件冲击下的经济风险动态演化特征。特别是在极端事件冲击下,金融市场对经济风险的影响显著增强。第三,我国经济增长的概率分布呈现高风险和低风险两个状态,且存在显著的“惯性”特征和“棘轮”效应。随着风险状态由高向低转移,经济增长预期提升,波动区间收窄,下行压力减小。第四,FCI对经济风险的预警能力具有状态依赖特征,在高风险区制下表现出更强的预警效果。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金融市场视角的经济风险测度和预警新范式,为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I 经济在险增长 经济风险监测和预警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偏正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2
作者 赵璐 韩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25,共8页
探讨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文章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两个签字审计师相比,三个签... 探讨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文章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两个签字审计师相比,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可显著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其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客户经济依赖更强的公司中,三个签字审计师共同执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签字审计师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可为监管部门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签字审计师 代理成本 会计信息可比性 会计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GDP增长率概率分布的预测分析——基于分位数因子模型
3
作者 肖强 曹红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3,共12页
研究GDP增长率的概率分布,可以掌握经济增长的可能范围和经济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决策者评估经济增长的风险和挑战,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本文基于分位数因子模型(Quantile Factor Models,QFM),从高维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分位数因子... 研究GDP增长率的概率分布,可以掌握经济增长的可能范围和经济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决策者评估经济增长的风险和挑战,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本文基于分位数因子模型(Quantile Factor Models,QFM),从高维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分位数因子,拟合以分位数因子为条件的GDP增长率概率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分位数因子可为经济预测提供额外解释信息,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第二,样本期间条件概率密度拟合结果表明QFM对GDP增长率的短期预测效果较好;第三,对比以分位数因子为条件和以实际GDP增长率为条件的两种概率分布,分位数因子为条件的分布在经济受到冲击时不确定性增大。本文对GDP增长率分布预测的研究与传统的均值预测相比,能提供比较全面和精确的经济预测信息,为经济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研究提供新思路,为经济波动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增长率 概率密度 预测 分位数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技术路径依赖”的策略与思考——以广东省重点产业链企业为例
4
作者 赵璐 韩君 《现代管理科学》 2025年第5期122-129,共8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升级关键期,技术路径依赖阻碍产业创新与协同发展。聚焦广东省重点产业链企业,解决其“技术路径依赖”问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传统行业的技术路径锁定、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迭代、跨领域合作的壁垒... 广东省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升级关键期,技术路径依赖阻碍产业创新与协同发展。聚焦广东省重点产业链企业,解决其“技术路径依赖”问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传统行业的技术路径锁定、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迭代、跨领域合作的壁垒以及人才结构的固化造成广东省技术路径依赖现象显著。历史积累的惯性、高额沉没成本、学习效应导致的路径锁定以及市场锁定,是造成技术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技术路径依赖危害极大,它不仅会削弱企业创新能力,增加经营风险,还会导致产业链创新受阻、结构失衡和封闭排他。为此,企业应构建技术情报体系,掌握技术趋势;实施多元化技术布局,分散风险并抓住机遇;强化内部研发,保障技术自主;推动合作创新,降低风险;培育变革文化,提升组织适应性。政府则要构建研发资金支撑体系,完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科学规划产业,营造创新环境,维护市场秩序。通过企业与政府协同发力,助力广东省重点产业链企业摆脱技术路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重点产业链企业 技术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