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国际化的汇率波动平抑效应研究——基于交换媒介与价值贮藏的双重视角
1
作者 马光明 丁波鹦 +1 位作者 赵峰 马自龙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对中国跨境贸易产生不利冲击,而近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理论上能缓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跨境贸易的负向影响程度。在对月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对中国跨境贸易产生不利冲击,而近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理论上能缓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跨境贸易的负向影响程度。在对月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1月至2023年10月共142个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与多变量E-G两步法的实证研究发现,考察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波动水平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升却有效平抑了汇率波动对贸易的负向冲击,体现了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换媒介的汇率波动平抑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该效应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出口贸易与资源/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中,在加工贸易、进口贸易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中尚不显著。进一步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境外人民币存量积累至一定程度后,人民币结算的汇率波动平抑效果更为显著,体现了人民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对降低汇率波动冲击的积极作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并同时扩大人民币结算比例与增加境外市场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存量,充分结合人民币交易媒介与价值贮藏职能,切实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汇率波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交换媒介 价值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