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经类高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蔡文浩 董彦峰 石志恒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7,共8页
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是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财经类高校学生对于正确劳动观的理解与认同不深,参与劳动实践的整体意愿较高但倾向多元... 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是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财经类高校学生对于正确劳动观的理解与认同不深,参与劳动实践的整体意愿较高但倾向多元,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普遍不足且渠道单一,对于劳动教育的期望积极但顾虑较多。据此,兰州财经大学从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地位、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健全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打造劳动教育支撑平台、加强劳动教育安全保障等方面,构建起了一套既遵循教育规律共性又体现财经类高校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试图为财经类高校做好劳动教育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财经类高校 劳动教育体系 兰州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张亚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养游”的兰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进路径研究
3
作者 钱纳 倪鼎文 康辉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73-378,共6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这为我们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政策...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这为我们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政策遵循。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其农业产业融合与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榆中剑龙家庭农场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中的“种养游”典型做法为借鉴,研究其体系构建方式及推进路径。在体系构建上围绕种植作物经济化、放养畜禽循环化、休闲观光多元化,打造可持续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在推进路径上,秉持农业资源向观光资源转化为先、农文旅资源整合为要、引入新商业模式促进跨界融合为基的原则,助推兰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加速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游” 休闲观光农业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分析——以财经类大学Y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振军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6期111-118,共8页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级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这给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求高等学校能够与时俱进地改进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该文基于...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级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这给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求高等学校能够与时俱进地改进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该文基于财经类地方高校Y大学910位同学调查问卷的数据资料,就学生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就财经类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利于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满意度分析 Y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子涵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04-809,共6页
高原夏菜产业作为兰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重要作用、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客观呈现产业发展现状,总结现阶... 高原夏菜产业作为兰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重要作用、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客观呈现产业发展现状,总结现阶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数字智能引领、加快产业智慧经营,培育引进经营主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助推高原夏菜“走出去”等建议,以期推动兰州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原夏菜 高质量发展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测度、时空分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剑波 张宽元 韩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0,共12页
本文在测度2000—2020年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静态效益与动态指数分别呈现“马鞍型”和“钟型”分布,地区间存在较大空间差异,... 本文在测度2000—2020年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静态效益与动态指数分别呈现“马鞍型”和“钟型”分布,地区间存在较大空间差异,且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最主要的来源。从收敛特征来看,全国及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表现出不同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但均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俱乐部收敛检验显示静态效益具有三个不同的收敛俱乐部,动态指数则接受整体收敛假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因地制宜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量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绩效 测度 区域差异 时空分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税制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岳树民 王荔 王庆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税收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制度,是税收治理能力的载体,税收制度与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税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力量,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形成... 税收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制度,是税收治理能力的载体,税收制度与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税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力量,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形成恰当收入汲取能力和经济社会调控能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税收治理的基本要求,需要围绕健全税收制度体系、优化完善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和厚植税务文化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我国税收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兰州市旅游景区营销现状及对策探讨
8
作者 汪亚飞 韩永林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10-214,228,共6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发展的需求。基于网络数据调查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对兰州市旅游景区在各大旅游平台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兰州市旅游景区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发展的需求。基于网络数据调查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对兰州市旅游景区在各大旅游平台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兰州市旅游景区存在旅游营销的理念淡薄、网络传播重视不足等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升网络营销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景区工作人员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创新旅游平台营销体系。在网络平台如微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营销体系、制定具体的网络平台应用方案,包括内容策划、发布频率、互动方式等方面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其他景区的营销提供参考,更好地为实现景区营销目标,提升旅游景区效果擎画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OTA旅游平台 营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的汇率波动平抑效应研究——基于交换媒介与价值贮藏的双重视角
9
作者 马光明 丁波鹦 +1 位作者 赵峰 马自龙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对中国跨境贸易产生不利冲击,而近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理论上能缓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跨境贸易的负向影响程度。在对月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对中国跨境贸易产生不利冲击,而近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理论上能缓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跨境贸易的负向影响程度。在对月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1月至2023年10月共142个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与多变量E-G两步法的实证研究发现,考察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波动水平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升却有效平抑了汇率波动对贸易的负向冲击,体现了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换媒介的汇率波动平抑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该效应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出口贸易与资源/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中,在加工贸易、进口贸易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中尚不显著。进一步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境外人民币存量积累至一定程度后,人民币结算的汇率波动平抑效果更为显著,体现了人民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对降低汇率波动冲击的积极作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并同时扩大人民币结算比例与增加境外市场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存量,充分结合人民币交易媒介与价值贮藏职能,切实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汇率波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交换媒介 价值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叠层数对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紫外线防护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孟少妮 张才前 孛佩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76,共6页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层叠加条件下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面料在双层及以上的铺叠情况下均能满足防紫外面料的标准要求;经纬密度较大的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具备好的防紫外线性能,面料不同位置对长波紫外线(UVA)透射率标准偏差随铺叠层数增加而减小,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的变异系数(CV)则无减小趋势;单层面料的UVA透射率与总密度呈负线性相关,UPF值与总密度和紧度乘积呈正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锦复合 超纤人造革 紫外防护 多层铺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及空间分布特征
11
作者 王婧 杜广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5,共6页
以279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整体SBM(slack-based measured)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以此测度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相比于现有研究,文中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分别测度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其中静态视角关... 以279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整体SBM(slack-based measured)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以此测度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相比于现有研究,文中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分别测度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其中静态视角关注于城市绿色发展的现状,动态效率测度则有助于理解绿色发展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四象限分析法直观地揭示了不同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及趋势,并识别出在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上表现出优势和劣势的城市。从城市层面来看,中国绿色发展状况存在向好趋势,但呈现出较高的空间差异性特征。少部分城市既具有较高的静态发展水平又同时具有高的动态效率,中国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将出现两级分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水平 绿色发展效率 测度评价 静态与动态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
12
作者 杨巧玲 胡方彬 +1 位作者 张晓雨 任秋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呈阻感性以及不匹配,使得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多逆变器往往存在功率耦合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将等效输出阻抗设计...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呈阻感性以及不匹配,使得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多逆变器往往存在功率耦合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将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感性,以实现功率解耦;其次,对公共耦合点电压进行准确估计,在励磁控制器中引入基于公共耦合点估计电压的负反馈和积分环节,以实现线路阻抗对无功功率的解耦;最后,引入动态虚拟阻抗环节,并采用无功功率调节其大小,降低了公共耦合点电压的跌落,并减少了线路阻抗不匹配对环流的影响,提高了电能质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逆变器并联 动态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对商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
13
作者 赵璐 韩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
推进市场一体化正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商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2年我国25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商业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 推进市场一体化正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商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2年我国25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商业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总体上对商业经济韧性呈现显著正向影响;消费升级在市场一体化对商业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据此,建议继续深化制度改革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创新供求关系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城市群、城市圈协同发展,以增强城市商业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消费升级 商业经济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丽 乔国娇 才让加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下,人口增长模式和结构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探究如何在适应人口结构新变化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遏制人口结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既关系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关系到经... 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下,人口增长模式和结构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探究如何在适应人口结构新变化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遏制人口结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既关系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清晰认识人口老龄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为提前干预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出台而做好准备。文章基于2012~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省级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是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挥正向影响的重要传导机制。第三,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在市场化指数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短期内,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未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负向影响。第四,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技术进步门槛,跨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将有效激活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为此,应采取优化人力资本质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强福利保障等措施,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本 劳动生产率 技术进步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福红 夏咏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干旱区农业由于独特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新疆为例,在县域尺度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区位基尼系数、比较优势指数、全局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2000—2020年新疆6类主要农作物生产时空格局演... 干旱区农业由于独特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新疆为例,在县域尺度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区位基尼系数、比较优势指数、全局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2000—2020年新疆6类主要农作物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新疆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农作物生产之间形成了棉蔬果“进”、粮油糖“退”的基本竞争态势。(2)6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重心聚集于区域内中西部,且棉花、蔬菜、瓜果生产集聚程度不断增强,生产规模向少数县域聚集。(3)在全国层面新疆主要农作物生产均具有效率比较优势,棉花、糖料、瓜果生产兼具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尤其是棉花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十分显著。在本地区层面新疆多数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且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域也主要以规模主导优势为主。(4)政策引导、技术进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影响区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时空格局 比较优势 干旱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多维异质资本何以驱动双元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雪玲 杨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6,共7页
资本特征与属性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识别外部耐心资本与内部组织资本,将其厘定为企业多维异质资本组成部分,并基于2010~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企业多维异质资本驱动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 资本特征与属性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识别外部耐心资本与内部组织资本,将其厘定为企业多维异质资本组成部分,并基于2010~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企业多维异质资本驱动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耐心资本与组织资本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关系型债务与组织资本发挥资源支持作用促进双元创新,而稳定型股权的监督效应尚未得到验证;耐心资本与组织资本因企业产权性质与外部环境特征的不同而对双元创新产生差异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组织资本 双元创新 资源效应 监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婧 吴传清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7,共11页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能够充分挖掘并释放数据价值,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再平衡提供了新方向。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该影响在空间维度具有集聚特征,在...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能够充分挖掘并释放数据价值,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再平衡提供了新方向。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该影响在空间维度具有集聚特征,在时间维度具有路径依赖性,在时空双维度具有“溢出效应”引致的“示范效应”。长期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反馈效应”。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以及“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区,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赋能效应更强。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市场一体化、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应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统筹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区域间数字资源均衡配置,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鼓励区域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推进,依托数字基础设施进行治理模式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区域协调发展 市场一体化 产业升级 区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对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柴用栋 王泽宇 齐培潇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对此,基于可获取的完整年度数据对沪深A股上市的1525家民营企业,涵盖1.1万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科技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提升... 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对此,基于可获取的完整年度数据对沪深A股上市的1525家民营企业,涵盖1.1万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科技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提升信息透明度的复合路径,显著推动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作用强度超越传统金融工具,凸显科技金融作为新型要素配置工具的制度优势;②区域梯度、产业属性与企业技术能力存在非均衡特征,东部地区依托数字基础设施与要素市场优势,科技金融的边际效应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凭借专利转化能力对金融资源的创新响应弹性远超劳动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企业;高技术企业通过动态适配研发与融资机制,其政策红利吸收效率显著优于非高技术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民营经济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tstrap抽样下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研究
19
作者 赵煜 魏毛毛 +2 位作者 孙艳萍 史一彤 陈文凯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选取1950-2022年中国内地地区历史震例数据信息,以极震区烈度、发震时间及人口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三级场景,运用Bootstrap抽样方法对各场景下的历史震例进行扩充,进而采用贝叶斯估计给出不同场景下地震人员死亡变化分布函数,再根... 选取1950-2022年中国内地地区历史震例数据信息,以极震区烈度、发震时间及人口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三级场景,运用Bootstrap抽样方法对各场景下的历史震例进行扩充,进而采用贝叶斯估计给出不同场景下地震人员死亡变化分布函数,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此分布函数进行截断分析,以明确地震人员死亡的不确定性变化范围及死亡率区间概率值,最后随机选取历史地震灾害事件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①各场景的死亡率均值及95%死亡率区间基本符合在极震区烈度相等并且人口密度条件下夜间死亡率大于白天死亡率的规律;②模型估计死亡人数区间能够较好覆盖实际上报的死亡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人员死亡 Bootstrap抽样 贝叶斯估计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一婕 史武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文章基于2006—2021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和差异来源,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 文章基于2006—2021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和差异来源,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中游和下游地区出现空间极化现象。碳排放强度的总体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上游地区内部空间非均衡性最高;中下游之间的差异是地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从贡献率均值来看,地区间差异是总体碳排放强度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政府支出、人口规模、环境规制和消费水平是影响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黄河流域 核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