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艳 吕维华 +1 位作者 姜红波 赵卫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568-1573,共6页
综述了淀粉废水的污染概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和工艺,主要包括气浮处理法、絮凝沉淀法、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厌氧-好氧生物法、生物塘法以及光合细菌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就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的发... 综述了淀粉废水的污染概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和工艺,主要包括气浮处理法、絮凝沉淀法、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厌氧-好氧生物法、生物塘法以及光合细菌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就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处理技术 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砜复合膜的电化学合成及阻抗光谱研究
2
作者 尚秀丽 冯文成 +1 位作者 索陇宁 胡中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4,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酸性溶液中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苯胺/聚砜(PANI/PSF)复合膜。SEM结果显示:复合膜具有不对称的微孔结构,背面是不规则微孔结构的聚苯胺层,正面是海绵状的聚砜层。阻抗光谱研究表明:导电态时,复合膜电极在高频区为1个...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酸性溶液中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苯胺/聚砜(PANI/PSF)复合膜。SEM结果显示:复合膜具有不对称的微孔结构,背面是不规则微孔结构的聚苯胺层,正面是海绵状的聚砜层。阻抗光谱研究表明:导电态时,复合膜电极在高频区为1个半圆,在低频区为45°直线,说明此时电极是受扩散控制的。氧化态时,在全频范围内为1/2半圆,说明存在较大的电荷传递电阻。此外,根据交流阻抗谱图拟合出了等效电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复合膜 阻抗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采油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焕梅 唐晓东 +3 位作者 孟科全 崔盈贤 王治红 汪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569,共4页
注空气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一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创新技术,因其气源丰富、成本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文针对SZ36-1稠油,制备了5种油溶性催化氧化催化剂——过渡金属环烷酸盐,并加以筛选,得到环烷酸铜催化效果最佳。对稠油注空气催化... 注空气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一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创新技术,因其气源丰富、成本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文针对SZ36-1稠油,制备了5种油溶性催化氧化催化剂——过渡金属环烷酸盐,并加以筛选,得到环烷酸铜催化效果最佳。对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条件进行了初步评价。在催化剂用量为原油质量的0.2%,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 d的条件下,稠油酸值从3.96 mg KOH/g上升至13.50 mg KOH/g,黏度由2.004 Pa.s上升到11.48 Pa.s,尾气中φ(O2)由21.0%降至10.0%。向氧化油中分别加入氧化油质量1.2%的助剂SW-1和质量分数40%的水,保温50℃搅拌,生成大量表面活性剂,形成O/W乳化油,黏度最终降至0.067 Pa.s,总降黏率达到9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空气 催化氧化 催化剂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矿井突水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江荣 黄建华 +1 位作者 罗资琴 文晖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4,共5页
矿井突水模式识别是一个非正态、非线性和高维数据处理问题,也是二分类问题。使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样本数据降维,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优化。该模型对建模样本突水模式识别正确率为90%,对测试样本突水... 矿井突水模式识别是一个非正态、非线性和高维数据处理问题,也是二分类问题。使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样本数据降维,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优化。该模型对建模样本突水模式识别正确率为90%,对测试样本突水模式识别正确率为100%,效果好于数据不降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线性回归分析解决二分类问题存在的不足,为矿井突水模式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突水 模式识别 粗糙集属性约简 LOGISTIC回归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芬顿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尚秀丽 陈淑芬 +1 位作者 甘黎明 伍家卫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38,共4页
文章综述了电芬顿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电极材料、不同类型芬顿反应器对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电芬顿法作为一类高级氧化技术,是处理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双氧水(H2O2)是在包含支持电解质的酸性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法还原溶解... 文章综述了电芬顿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电极材料、不同类型芬顿反应器对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电芬顿法作为一类高级氧化技术,是处理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双氧水(H2O2)是在包含支持电解质的酸性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法还原溶解氧制备的,这个氧化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可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另外,对阴极材料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OH)/(或H2O2)的产率,而且可以节约染料废水的处理成本。因此,通过选择性研究,电芬顿法处理染料废水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染料废水 羟基自由基 高级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络合吸附脱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崔盈贤 唐晓东 +2 位作者 王焕梅 胡星琪 周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26,共4页
针对传统脱芳方法存在能耗高、污染环境、脱芳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络合吸附脱芳新工艺,通过采用AlCl3-HCl络合剂,对高芳烃煤油进行脱芳研究。实验表明,在AlCl3浓度为0.8mol/L、HCl气体浓度为1.05mol/L、络合吸附温度60℃及吸附时间2... 针对传统脱芳方法存在能耗高、污染环境、脱芳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络合吸附脱芳新工艺,通过采用AlCl3-HCl络合剂,对高芳烃煤油进行脱芳研究。实验表明,在AlCl3浓度为0.8mol/L、HCl气体浓度为1.05mol/L、络合吸附温度60℃及吸附时间25min的操作条件下,对煤油进行络合吸附脱芳,效果明显,精制煤油芳烃含量(质量分数)降到0.68%,脱芳率达到91.1%,完全满足无芳煤油质量要求;且络合物可进一步解络,回收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 络合剂 吸附分离 脱芳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尚秀丽 杨风林 +1 位作者 夏德强 周萃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201,共3页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时间、温度对镍离子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在60min达到平衡,其动力学行为更好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时间、温度对镍离子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在60min达到平衡,其动力学行为更好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镍离子的吸附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原位共沉淀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负载镧催化合成乳酸乙酯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淑芬 甘黎明 +3 位作者 史文权 索陇宁 杨兴楷 马利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3-175,179,共4页
以乳酸和乙醇为原料,在SO42-/La2O3-TiO2的催化下,以氧化钙为脱水剂,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脱水合成乳酸乙酯。对影响乳酸乙酯酯化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加入脱水剂和带水剂可以显著提高乳酸乙酯的产率。适宜反应条件为:SO42... 以乳酸和乙醇为原料,在SO42-/La2O3-TiO2的催化下,以氧化钙为脱水剂,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脱水合成乳酸乙酯。对影响乳酸乙酯酯化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加入脱水剂和带水剂可以显著提高乳酸乙酯的产率。适宜反应条件为:SO42-/La2O3-TiO2中La3+浓度为0.07 mol/L,陈化14 h,在450℃下焙烧3 h;醇∶酸(摩尔比)=2∶1,催化剂用量为乳酸质量的2.0%,带水剂苯25 mL/0.1 mol乳酸,反应3 h时,酯化率达84.2%。且该催化剂有良好的重复和再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La2O3-TiO2 乳酸乙酯 带水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汽油NO_x-O_2催化氧化脱硫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何柏 唐晓东 +1 位作者 崔盈贤 王焕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采用催化氧化法将直馏汽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氧化为高沸点、极性硫化物,分别采用聚结-蒸馏、蒸馏-吸附、吸附蒸馏和加催化裂化油浆萃取蒸馏的方法处理氧化汽油,根据沸点差异将极性硫化物与汽油馏分进行分离,残余NOx-O2供循环使用。实验... 采用催化氧化法将直馏汽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氧化为高沸点、极性硫化物,分别采用聚结-蒸馏、蒸馏-吸附、吸附蒸馏和加催化裂化油浆萃取蒸馏的方法处理氧化汽油,根据沸点差异将极性硫化物与汽油馏分进行分离,残余NOx-O2供循环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在30℃下用NOx-O2催化氧化直馏汽油40min后,采用加催化裂化油浆(催化裂化油浆与汽油体积比为0.05)蒸馏方法处理氧化汽油,所得精制汽油中的硫含量可从3009μg/g降至148μg/g,脱硫率达95.1%,汽油收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料 催化作用 氧化 脱硫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非线性回归的煤炭发热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江荣 赵振学 +1 位作者 罗资琴 文晖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经典线性回归模型无法反映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不适宜预测有模糊数的煤炭发热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以我国新疆伊犁地区煤炭工业分析为建模数据和模型检验数据,将计算模糊中心... 针对经典线性回归模型无法反映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不适宜预测有模糊数的煤炭发热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以我国新疆伊犁地区煤炭工业分析为建模数据和模型检验数据,将计算模糊中心值和模糊幅度值的问题转化为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最后对比分析了模糊非线性回归、经典线性回归、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回归4种模型对测试煤样发热量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模糊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拟合优度值为0.9997,调整后的非线性拟合优度值为0.9838,均方误差为0.4473;测试煤样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203,80%的测试煤样模糊隶属度大于0.5。模糊非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可用来预测预报煤炭发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模糊数 多元非线性回归 煤炭发热量 模糊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尚秀丽 索陇宁 +2 位作者 冯文成 吴海霞 胡中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通过化学聚合法,制备出盐酸掺杂聚苯胺(PANI),将其与聚砜(PSF)溶液混合,定量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ANI/PSF复合膜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循环伏安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和电化... 通过化学聚合法,制备出盐酸掺杂聚苯胺(PANI),将其与聚砜(PSF)溶液混合,定量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ANI/PSF复合膜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循环伏安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研究了其作为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结构的PANI/PS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其比电容可达到497 F/g,并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小的内阻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砜 复合膜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灰关联度分析法的煤样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江荣 罗资琴 +1 位作者 文晖 赵振学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28-31,35,共5页
针对常用煤炭识别方法样本数据要求高、人为因素影响大、识别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熵权灰关联分析法的决策模型,根据样本数据建立了熵权灰关联度分析法的煤炭种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辨识模... 针对常用煤炭识别方法样本数据要求高、人为因素影响大、识别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熵权灰关联分析法的决策模型,根据样本数据建立了熵权灰关联度分析法的煤炭种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辨识模型,并反向检验了待测煤样识别的准确性。最后对比分析了熵权灰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识别法的煤样识别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熵权灰关联度分析法对建模煤样和待测煤样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100%;而模糊识别法对建模煤样、待测煤样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3.33%、75.00%,总准确率为81.25%。说明熵权灰关联度分析法泛化能力强、可靠性高,明显优于模糊识别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灰关联分析 煤样识别 模糊识别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钌催化剂催化加氢合成间苯二胺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索陇宁 尚秀丽 +2 位作者 伍家卫 杨兴锴 何小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高分子/二氧化硅双重负载的纳米钌为催化剂,由间二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溶剂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以甲醇为溶剂... 以高分子/二氧化硅双重负载的纳米钌为催化剂,由间二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溶剂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以甲醇为溶剂,间二硝基苯初始浓度0.5 mol/L,温度80℃,压力1.5MPa,反应1.5 h后间二硝基苯转化率和间苯二胺选择性分别达到95.6%和99%以上;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25次套用实验后,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纳米钌催化剂 间苯二胺 间二硝基苯 液相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吡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尚秀丽 孙林 胡中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3,共2页
采用相分离原位聚合法在醋酸纤维素(CA)基体中合成聚吡咯(PPy),可制成均匀的PPy/CA导电复合薄膜,成膜后朝向玻璃的膜面(反面)是绝缘的,而朝向溶液的膜面(正面)却是导电的。膜中吡咯/醋酸纤维素的投料比为0.091时,导电复合膜的表面电阻约... 采用相分离原位聚合法在醋酸纤维素(CA)基体中合成聚吡咯(PPy),可制成均匀的PPy/CA导电复合薄膜,成膜后朝向玻璃的膜面(反面)是绝缘的,而朝向溶液的膜面(正面)却是导电的。膜中吡咯/醋酸纤维素的投料比为0.091时,导电复合膜的表面电阻约为20Ω/cm。通过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导电复合膜两面的化学组成、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制备条件对PPy/CA复合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导电复合膜 原住聚合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胺光稳定剂Tinuvin 152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蓉萍 陈立功 +2 位作者 覃韦通 魏颖颖 安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3,共3页
以三聚氯氰、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胺、环己烷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三步法合成受阻胺类光稳定剂Tinuvin152。当以丙酮为溶剂合成中间体1(二取代三聚氯氰);n(中间体1)∶n(环己烷)=1∶67,MoO3用量为以中间体1质量的5.6%;以及以甲苯为... 以三聚氯氰、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胺、环己烷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三步法合成受阻胺类光稳定剂Tinuvin152。当以丙酮为溶剂合成中间体1(二取代三聚氯氰);n(中间体1)∶n(环己烷)=1∶67,MoO3用量为以中间体1质量的5.6%;以及以甲苯为溶剂,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合成目标产物Tinuvin 152,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64.4%。与文献相比,本法采用常压反应过程,操作简便,同时降低了原料乙醇胺的用量,省去了回收乙醇胺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胺光稳定剂 Tinuvin 152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在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江荣 罗资琴 赵睿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89,共3页
针对瓦斯涌出量预测时常用的瓦斯监测数据降维方法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数据信息丢失、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利用投影寻踪原理并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将高维样本数据转化成1维投影数据,运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建立了一种正弦和函数瓦斯涌... 针对瓦斯涌出量预测时常用的瓦斯监测数据降维方法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数据信息丢失、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利用投影寻踪原理并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将高维样本数据转化成1维投影数据,运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建立了一种正弦和函数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量 预测模型 投影寻踪 差分进化算法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五氧化二锑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建强 王焕梅 侯侠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湿法工艺处理砷碱渣得到的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混合物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磷酸为稳定剂制备胶体五氧化二锑。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稳定剂的种类及用量、杂质对胶体形成过程和胶粒粒径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动力学和双电层理论对实... 以湿法工艺处理砷碱渣得到的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混合物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磷酸为稳定剂制备胶体五氧化二锑。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稳定剂的种类及用量、杂质对胶体形成过程和胶粒粒径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动力学和双电层理论对实验过程的现象及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作为稳定剂优于三乙醇胺,当磷酸与锑的物质的量比为0.8~1.0时,所得质量分数为10%的胶体五氧化二锑胶粒粒径较小,并且当物质的量比为1.0时,胶粒粒径为(36±5.6)nm;杂质的存在有利于小粒径胶粒的胶体形成。与回流氧化法相比,氯化水解制得的胶体粒子粒径大、分布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碱渣 磷酸 胶体五氧化二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La_2O_3-ZrO_2催化合成亚油酸乙酯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淑芬 甘黎明 史文权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将SO42-/Zr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ZrO2,以亚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 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 将SO42-/Zr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ZrO2,以亚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 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6∶1,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3%(亚油酸),酯化率可达93.7%。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La2O3-ZrO2 亚油酸 亚油酸乙酯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催化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伍家卫 唐蓉萍 +1 位作者 吕维华 周艳青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572-1574,共3页
以一系列醛(酮)和氨基硫脲为原料,浓盐酸作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了6个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产品经元素分析、IR及1H NMR表征确定为目标化合物。将盐酸催化条件下的反应(Method A)与不使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的反应(Method B)... 以一系列醛(酮)和氨基硫脲为原料,浓盐酸作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了6个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产品经元素分析、IR及1H NMR表征确定为目标化合物。将盐酸催化条件下的反应(Method A)与不使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的反应(Method B)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浓盐酸催化下的反应能够在1 h内完成,产品产率提高10%以上,达到90%,所以浓盐酸是合成该类化合物的高效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苯乙酮 缩氨基硫脲 浓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操作下的聚丙烯液相环管反应器中微观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静 罗正鸿 +2 位作者 郑屹 曹志凯 温少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对丙烯在环管反应器中的液相聚合过程进行了模型化研究。分析了流体在反应器中的混合模式,并联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环管反应器中丙烯液相聚合微观数学模型(方程组)。此外,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工业上几种典型的非稳... 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对丙烯在环管反应器中的液相聚合过程进行了模型化研究。分析了流体在反应器中的混合模式,并联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环管反应器中丙烯液相聚合微观数学模型(方程组)。此外,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工业上几种典型的非稳态操作过程。结果表明,在非稳态操作下,模拟结果和工业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液相聚合 环管反应器 聚合机理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