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6
1
作者 车春霞 滕元成 桂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放射性废物安全有效的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固化处理后埋入地下已经成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发展趋势。对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化、人造岩石固化等5种固... 放射性废物安全有效的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固化处理后埋入地下已经成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发展趋势。对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化、人造岩石固化等5种固化处理方法的固化机理、研究现状、应用情况、适用领域及优缺点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探讨。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适用于中低放废物的固化处理,玻璃固化和人造岩石固化适用于高放废物的固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水泥固化 沥青固化 塑料固化 玻璃固化 人造岩石固化 放射性废物处置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植酸转化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张晓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5-1461,共7页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金属物件表面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可使金属物件得到较好的防护,可用于金属防腐、耐磨、减摩、涂装底层,其应用涉及汽车制造、家电以及五金构件加工等诸多行业。化学转化膜技术作为最常用的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金属物件表面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可使金属物件得到较好的防护,可用于金属防腐、耐磨、减摩、涂装底层,其应用涉及汽车制造、家电以及五金构件加工等诸多行业。化学转化膜技术作为最常用的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因工艺简单、效果显著、沉淀均匀、成本低且膜的厚度易控制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铬酸盐和磷酸盐转化处理方法会对环境产生持久性危害,因而已逐步被绿色环保的方法取代。目前,金属表面绿色前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该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究人员相继开发了各类环境友好型转化膜。本文针对无铬化学转化膜,从锆盐、钛盐、钒盐、钼酸盐、锡酸盐、铌盐和稀土元素类转化膜等的制备工艺、防腐蚀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无铬化学转化膜的研究进展。虽然,无铬转化新技术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但作为防腐蚀技术而言,单一使用该技术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并加以改进。本文重点分析了植酸转化膜的沉积机理、影响因素及改进技术发展。植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无毒天然有机大分子,分子中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的六个磷酸基,每个磷酸基中又有两个羟基和四个氧原子,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与大多数二价及以上的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植酸作为金属表面化学转化膜成膜材料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在植酸处理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与植酸分子发生螯合作用,沉积形成植酸化学转化膜。植酸化学转化膜的研究涉及多种金属如镁合金、钢、铁等。本文通过分析植酸转化膜的制备过程,总结了影响转化膜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植酸的浓度、处理液的pH值和处理时间;同时还归纳了单一植酸转化膜存在的不足,如膜层表面存在微小裂纹、膜层较薄、耐蚀时间较短、耐腐蚀效果不佳等。研究表明,提高植酸转化膜保护效率的途径有碱预处理、热后处理及与金属离子协同等改进技术,以及同其他转化膜复合、同其他物质复合等复合方法。此外,还展望了植酸在金属表面转化处理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植酸 转化膜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粘结剂的制备及其在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从华 张忠东 +1 位作者 邓友全 张海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实验室通过对常规铝溶胶粘结剂进行改性制备了SP粘结剂。采用这种新型粘结剂制备FCC催化剂,与常规粘结剂相比可以降低粘结剂用量的30%~40%,同时改善了催化剂的裂化活性和焦炭选择性。
关键词 SP粘结剂 制备 裂化催化剂 应用 研究 活性 焦炭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丁二烯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齐永新 高建苹 +5 位作者 漆志刚 王善伟 张立芬 孟凡宁 邓春华 李彦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共4页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一类羟基封端的低分子量遥爪聚合物,由于末端羟基本身较弱的亲核性限制了常规方法对HTPB的改性研究。利用HTPB带有的大量的羟基和双键,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转变为不同的官能团或不同分子结构的液体聚合物,赋于改...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一类羟基封端的低分子量遥爪聚合物,由于末端羟基本身较弱的亲核性限制了常规方法对HTPB的改性研究。利用HTPB带有的大量的羟基和双键,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转变为不同的官能团或不同分子结构的液体聚合物,赋于改性后的HTPB不同性能,并拓宽了HTPB的应用领域。阐述了端羟基聚丁二烯的3种改性途径,详细介绍了端官能团转化、双键改性和聚合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 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酸酯类离子液体作为钢/铜锡合金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云燕 乔旦 +1 位作者 张霖 冯大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合成了三种膦酸酯类离子液体,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IV上评价其作为钢/铜锡合金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全氟聚醚及传统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斑表面进行了... 合成了三种膦酸酯类离子液体,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IV上评价其作为钢/铜锡合金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全氟聚醚及传统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膦酸酯类离子液体在常温及高温下均表现出优于全氟聚醚及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离子液体分子的极性使其形成有效的吸附润滑膜,并且膦酸酯类离子液体与金属基底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使该离子液体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酯 离子液体 钢/铜锡合金摩擦副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内电解法处理ABS树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莲秀 赵旭涛 +2 位作者 李贵贤 曹兰花 刘发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采用混凝-内电解法对处理ABS树脂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体系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出水在V铁屑∶V废水=3∶40,pH值为5,铁炭比为3∶4,常温搅拌25 min的条件下,COD总去除率达75%以上,出水达到... 采用混凝-内电解法对处理ABS树脂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体系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出水在V铁屑∶V废水=3∶40,pH值为5,铁炭比为3∶4,常温搅拌25 min的条件下,COD总去除率达75%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废水 混凝 内电解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岭土微球中合成ZSM-5沸石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书红 王宁生 +3 位作者 刘涛 滕秋霞 黄业录 高雄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92-295,共4页
采用XRD、SEM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高岭土微球中合成ZSM-5沸石的机理。高岭土微球中的活性氧化硅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缓慢溶解,形成硅酸钠凝胶,凝胶进一步转化为ZSM-5沸石。活性氧化硅溶解形成凝胶与晶化生成ZSM-5的反应是... 采用XRD、SEM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高岭土微球中合成ZSM-5沸石的机理。高岭土微球中的活性氧化硅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缓慢溶解,形成硅酸钠凝胶,凝胶进一步转化为ZSM-5沸石。活性氧化硅溶解形成凝胶与晶化生成ZSM-5的反应是同时进行的,直至晶化结束。液相参与凝胶与沸石的生长过程,在晶化过程中容易形成聚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微球 ZSM-5 沸石 合成 晶化机理 碱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作为钢-聚四氟乙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月霞 乔旦 +3 位作者 韩云燕 张霖 冯大鹏 石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8,共8页
采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三种离子液体作为钢/聚四氟乙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传统润滑油聚α-烯烃(PAO)及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做了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 采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三种离子液体作为钢/聚四氟乙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传统润滑油聚α-烯烃(PAO)及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做了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变载变频试验条件下,三种离子液体与PAO的减摩抗磨性能相当;而在长磨试验条件下,离子液体均表现出优于PAO的摩擦学性能.原因是离子液体分子中的N、P、O等活性元素在摩擦过程中与聚四氟乙烯基底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具有润滑作用的化合物边界润滑膜,有效抑制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而且该润滑膜的性能优于PAO润滑下形成的保护膜,从而使离子液体表现出优于PAO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钢/聚四氟乙烯 减摩抗磨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冬红 范永将 +2 位作者 李彤霞 潘广勤 齐永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非离子丁苯胶乳作为改性剂,对不同基质沥青进行改性,考察改性乳化沥青的各项性能。并在高速公路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为非离子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非离子 丁苯胶乳 改性 乳化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双层包膜多功能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兴刚 秦静雯 +5 位作者 吕少瑜 冯晨 徐秀彬 白啸 高楠楠 柳明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将尿素和聚磷酸铵包埋于魔芋葡甘露聚糖中作为肥料内核,以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共混物作为内层包膜材料,以魔芋葡甘露聚糖-g-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co-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KGM-g-P(HPMAm-coAMPS)]保水剂作为外层包膜材料... 将尿素和聚磷酸铵包埋于魔芋葡甘露聚糖中作为肥料内核,以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共混物作为内层包膜材料,以魔芋葡甘露聚糖-g-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co-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KGM-g-P(HPMAm-coAMPS)]保水剂作为外层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吸水保水功能的包膜型缓释复合肥料。该双层包膜肥料中N和P含量为18.4%和8.9%,具有较好的养分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包膜材料 养分释放速率 保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材料在抗腐蚀涂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徐海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4,31,共6页
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耐划伤和耐点蚀的优点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的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领域。首先介绍了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的机理,重点讨论了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苯胺纳米颗... 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耐划伤和耐点蚀的优点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的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领域。首先介绍了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的机理,重点讨论了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苯胺纳米颗粒、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苯胺纳米管和聚苯胺纳米微球。作为新型的防腐蚀功能材料聚苯胺主要用作涂层中的功能材料而聚苯胺纳米粒子因小尺寸效益和表面效益,在涂层中应用时,其表现更出色的屏蔽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综述了各类聚苯胺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防腐蚀涂层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聚苯胺基涂层在防腐蚀方面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材料 防腐蚀 机理 涂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烷基磷酸锌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云燕 张霖 冯大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合成了二烷基磷酸锌(ZDP),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ZDP与有机胺进行复配后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摩... 合成了二烷基磷酸锌(ZDP),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ZDP与有机胺进行复配后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摩擦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ZDP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相比,表现出低摩擦高磨损的性能;ZDP与有机胺复配之后表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其原因是由于复配之后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复杂的含有N、P等元素的摩擦化学反应膜,同时提高了摩擦表面P元素的含量进而起到了降低摩擦磨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磷酸锌(ZDP) 有机胺 添加剂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在洛阳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胥聪敏 李艳 张耀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6,共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SEM及EDS微观分析等方法,对X80管线钢在洛阳水饱和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洛阳水饱和土壤中,随腐蚀时间延长,X80钢腐蚀趋势和腐蚀速率均明显增大,局部腐蚀面积和深度不断增加,腐蚀程度加剧,腐... 采用电化学测试、SEM及EDS微观分析等方法,对X80管线钢在洛阳水饱和土壤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洛阳水饱和土壤中,随腐蚀时间延长,X80钢腐蚀趋势和腐蚀速率均明显增大,局部腐蚀面积和深度不断增加,腐蚀程度加剧,腐蚀机理为氧浓差腐蚀电池和局部腐蚀自催化效应,腐蚀速度主要受氧扩散过程控制;EIS图谱具有双容抗弧与Warburg阻抗特征,电荷传递和扩散传质的阻力随时间越来越大,而结合层电阻明显减小,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土壤中盐类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电化学腐蚀行为 腐蚀机理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放射性焚烧灰陶瓷固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滕元成 车春霞 +1 位作者 张朝彬 桂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1-296,共6页
以天然锆英石、模拟放射性焚烧灰为原料,对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陶瓷固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密度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陶瓷固化体烧结温度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掺量的增加,Zr... 以天然锆英石、模拟放射性焚烧灰为原料,对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陶瓷固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密度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陶瓷固化体烧结温度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掺量的增加,ZrSiO4的分解温度降低。陶瓷固化体的主要晶相及其烧结温度与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掺量有关,当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掺量为20%时,固化体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是1230~1290℃,主要晶相为ZrSiO4;当掺量40%时,固化体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是1200~1260℃,主要晶相为ZrSiO4和ZrO2;当掺量60%时,固化体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是1290~1350℃,主要晶相为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焚烧灰 锆英石 陶瓷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基PTC导电材料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延龄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13,共5页
高分子基导电材料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高分子导电体 ,具有热敏开关特性 ,已被广泛用于保护元件和加热元件。本文介绍了近 10多年来高分子基 PTC(正温度系数 )导电材料在基础研究、加工制备技术、应用开发诸方面的最新成果 ,指出了高分子基
关键词 高分子导电材料 PTC 过热保护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提介质对二氯乙烷汽提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云 李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61,共3页
对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均相阳离子聚合体系二氯乙烷的脱除工艺进行了模拟。按照设计工艺流程,分别以180℃过热蒸汽、N2、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混合碳四为汽提介质,模拟了汽提介质对二氯乙烷残余量、汽提塔尺寸及二氯乙烷损耗量的影响,并... 对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均相阳离子聚合体系二氯乙烷的脱除工艺进行了模拟。按照设计工艺流程,分别以180℃过热蒸汽、N2、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混合碳四为汽提介质,模拟了汽提介质对二氯乙烷残余量、汽提塔尺寸及二氯乙烷损耗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以上几种介质可能导致的设备腐蚀问题。结果表明,以N2作汽提介质时,二氯乙烷残余质量分数为0.0005%,回收率为94.12%,且不会产生腐蚀,是一种用于脱除二氯乙烷的良好汽提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五加氢石油树脂 均相阳离子聚合 二氯乙烷 汽提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后过渡金属复配型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旭涛 朱博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34-536,共3页
研究了利用一种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和一种二亚胺铁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得的复配型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一台聚合釜,通过两个温度段的乙烯淤浆聚合,无需加入其它α-烯烃,即可获得中密度聚乙烯树脂,为现有聚... 研究了利用一种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和一种二亚胺铁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得的复配型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一台聚合釜,通过两个温度段的乙烯淤浆聚合,无需加入其它α-烯烃,即可获得中密度聚乙烯树脂,为现有聚乙烯生产装置开发新牌号及提高产品档次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聚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低聚半乳糖单一组分的制备研究
18
作者 韩晓丽 苏芳云 +3 位作者 冯咏梅 常秀莲 张瑞伦 刘庚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8-240,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2柱对低聚半乳糖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柱温、洗脱流速和进料量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6cm×120cm凝胶柱,脱气蒸馏水为洗脱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柱温度50℃,洗脱流速15~20mL/h,进料量3mL。...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2柱对低聚半乳糖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柱温、洗脱流速和进料量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6cm×120cm凝胶柱,脱气蒸馏水为洗脱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柱温度50℃,洗脱流速15~20mL/h,进料量3mL。此条件下,可以制备纯度85%左右的三糖、四糖和五糖粗品,将一次分离产品浓缩后二次分离,得到纯度98%以上的三糖、四糖和五糖单一组分,收率分别为95.5%、74.4%和96.7%,达到了标准品的纯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 Bio-Gel P-2 低聚半乳糖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溶聚法低分子量端羟基丁苯橡胶的合成研究
19
作者 齐永新 柏海见 +7 位作者 王福善 易建军 陈继明 胡少坤 于晶 赵小龙 刘栓祥 李彦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无水乙醇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开发了低分子量端羟基丁苯橡胶(HTBS)产品。考察了单体比、溶剂的选择与用量和引发剂的用量等对HTBS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结合苯乙烯含量...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无水乙醇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开发了低分子量端羟基丁苯橡胶(HTBS)产品。考察了单体比、溶剂的选择与用量和引发剂的用量等对HTBS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0%的HTBS,引发剂用量为4.0份时,聚合物分子量为3000左右,羟值为0.65mmol/g,单体转化率大于70%;合成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5%的HTBS,引发剂用量为4.5份时,聚合物分子量为2800左右,羟值为0.70mmol/g,单体转化率在68%以上;合成结合苯乙烯为20%左右的HTBS,引发剂用量为5.5份时,聚合物分子量为2400左右,羟值为0.85mmol/g,单体转化率在6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溶聚 端羟基丁苯橡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中试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洛飞 申建华 +1 位作者 唐晓东 李吉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100 L/h中试装置上,以兰州石化公司含硫2273μg/g的直馏柴油为原料,以含氧酸为氧化催化剂,在低温常压下,对直馏柴油中的硫化物进行缓和催化氧化,并用有机溶剂抽提出柴油中的硫化物,实现柴油的脱硫精制,使精制脱硫柴油硫含量降低到300... 在100 L/h中试装置上,以兰州石化公司含硫2273μg/g的直馏柴油为原料,以含氧酸为氧化催化剂,在低温常压下,对直馏柴油中的硫化物进行缓和催化氧化,并用有机溶剂抽提出柴油中的硫化物,实现柴油的脱硫精制,使精制脱硫柴油硫含量降低到300μg/g以下,达到欧洲Ⅱ柴油质量标准,同时十六烷值指数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萃取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