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践哲学解读——以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为视角
1
作者 王毅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3-86,106,共5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理论,具有实践批判品质。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实践批判理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批判旧有理论,尝试理论创新。其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理论批判实践。通过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理论,具有实践批判品质。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实践批判理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批判旧有理论,尝试理论创新。其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理论批判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批判旧有实践,达到优化实践的目的。再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批判。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批判旧有观念,磨砺思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践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
2
作者 司鹏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6-99,共4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解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审视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社会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同学生实际...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解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审视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社会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同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有必要回到马克主义人学,以探求应时代之需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1,共6页
日益凸显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唤醒了国内外学者的绿色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青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国外研究主要包括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 日益凸显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唤醒了国内外学者的绿色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青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国外研究主要包括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国内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的生态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续承与发展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梳理和归整国内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成果,以期展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和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国内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思想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理论的三维阐析:理论意涵、历史探索与实践启示
4
作者 杨文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小农生产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理论的指导力量,我国小农生产历经了“集体化-自主化-市场化”的变革转型,探寻出一条以小农利益为核心的... 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小农生产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理论的指导力量,我国小农生产历经了“集体化-自主化-市场化”的变革转型,探寻出一条以小农利益为核心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我国小农生产的发展变革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其中的经验与反思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启示:坚持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是基础、引导和帮助小农户解放思想是前提、变革和创新小农生产经营方式是关键、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理论 农业农村现代化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消费伦理思想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探析
5
作者 张铁军 王帅奇 王帅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45,共2页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以消费主义为代表的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伦理的冲击不容小觑。对儒家传统消费伦理进行分析,去其糟粕,取其合理消费伦理价值内核,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伦理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儒家消费伦理 黜奢崇俭 奢俭有度 可持续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剥削的本质意涵与批判超越
6
作者 范洋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17,88,共5页
数字时代,数字资本的无序扩张给世界发展带来了许多困境。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下,数字资本剥削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展,资本逻辑深入至劳动者和用户的生活时空。数字技术并未给人带来解放,反而在数字资本的控制下深化了人的异化,造... 数字时代,数字资本的无序扩张给世界发展带来了许多困境。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下,数字资本剥削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展,资本逻辑深入至劳动者和用户的生活时空。数字技术并未给人带来解放,反而在数字资本的控制下深化了人的异化,造成了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发展的不均,分配机制愈发不平等,且在发展中仍有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我国在深刻认识到数字资本野蛮扩张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遏制数字资本无序扩张的中国方案,即将数字资本纳入共同富裕的框架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数字经济,切实保障维护数字劳动者的权益,探索数字时代的新型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资本 数字劳动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格局·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着力点
7
作者 李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共4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应从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的角度出发,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三重路径。新发展理念指导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确保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在理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应从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的角度出发,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三重路径。新发展理念指导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确保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在理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形成具有梯次性、互补性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梯队格局。同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保障,通过健全制度建设,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新质人才支撑方面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发展理念 因地制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路径
8
作者 王琪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8期65-72,共8页
数字化信息技术现已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助推力,数字技术与社会资源的融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发展。而落实数字乡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培育农民数字素养,助力解... 数字化信息技术现已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助推力,数字技术与社会资源的融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发展。而落实数字乡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培育农民数字素养,助力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应深入考察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总结分析农民数字素养培育面临的多重矛盾,从劳动者进步、政策调整、培育内容优化、基础设施发展这四个维度,探索突破数字素养培育困境的实践进路,为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主体性和制度性支撑,从而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农民数字素养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优秀民俗文化品牌形象视觉优化建设研究
9
作者 芮苏 杨亚茹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7-19,共3页
打造优秀乡村民俗文化品牌,可以有效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提高区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甘肃省乡村民俗文化品牌视觉形象,剖析甘肃民俗文化品牌在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互联... 打造优秀乡村民俗文化品牌,可以有效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提高区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甘肃省乡村民俗文化品牌视觉形象,剖析甘肃民俗文化品牌在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探析民俗文化品牌视觉形象的优化策略,进而提高受众对民俗文化品牌的整体视觉感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优秀民俗文化 品牌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与差异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追求
10
作者 景君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4-5,共2页
生态困境的产生让人类意识到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从而使人类更加注重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映衬、相互制约。对生态困境的思考深化了政治的生态化趋向,生态视域中关注差异更成为生态政治的生发点。政治的生态化使政治哲学进行... 生态困境的产生让人类意识到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从而使人类更加注重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映衬、相互制约。对生态困境的思考深化了政治的生态化趋向,生态视域中关注差异更成为生态政治的生发点。政治的生态化使政治哲学进行着生态化模仿,并且企盼人类重新思考政治哲学的现代追求,从而构建新型的生态政治成为现代政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困境 政治哲学 差异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洪涛 高军礼 马冰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98,共5页
进入新时代,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境界、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媒体融合、教育生态、教育供给和育人方式的诸多变化,采取有效... 进入新时代,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境界、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媒体融合、教育生态、教育供给和育人方式的诸多变化,采取有效应对,渐次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面对新形势,精准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更加笃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变、初心不变、根本不变、精神不变的核心要素。深刻把握“三大规律”和依循“三培养”要求,勠力同心,方能将大学生培养为思想合格、政治可靠、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12
作者 王春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791-1796,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对兰州市城郊失地农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一是收入少、支出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二是再就业渠道窄,创业能力不足;三是就业保障不完善。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郊失地农民 生计问题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7
13
作者 饶旭鹏 崔牡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40,共14页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完善并得到贯彻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材体系联通、教师队伍协同、教学资源融通、保障机制互通,形成大中小...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完善并得到贯彻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材体系联通、教师队伍协同、教学资源融通、保障机制互通,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新热点、新格局、新典型。在实践中,仍存在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继续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仍需从深入推进教材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显著成效 实践探索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阐析: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涛 雒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52,共13页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过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三个立体维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过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三个立体维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深入阐析,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总体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根脉;党的百年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血脉。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执一驭万,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只有坚持普惠百姓的发展之路,坚持文化自信的复兴之路,坚持开放包容的共建之路和坚持体用贯通的辩证之路的实践指向,方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渊源 价值意蕴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共同历史记忆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亚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中华各民族在自我繁衍生息和共创中华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共同而持久的历史记忆。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受到严重影响时,共同历史记忆就会被激活,并转化成维护共同体根本利益的磅礴之力和具体行动。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中华各民族在自我繁衍生息和共创中华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共同而持久的历史记忆。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受到严重影响时,共同历史记忆就会被激活,并转化成维护共同体根本利益的磅礴之力和具体行动。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践基础形成的长期“统合”记忆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记忆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资源。以“统合”记忆为核心的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之一和重要组成因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凝结和巩固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团结奋斗的实践动能和未来发展的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记忆 “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权丽华 张甜 薛晓波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得出在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时需要从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完善...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得出在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时需要从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途径入手,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文化振兴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研究——以西和县乞巧文化为例
17
作者 赫英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9期114-11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推动乡村现代性转化、全方位发展的重要一环。基于此,在推动西和县乡村振兴过程中...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推动乡村现代性转化、全方位发展的重要一环。基于此,在推动西和县乡村振兴过程中深挖西和乞巧文化,就成为了文化助推西和县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现有基础上传承和利用乞巧文化,推动乞巧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传承与保护,采取适度地创新与深度地开发对于突破当前乞巧文化赋能西和县振兴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乞巧文化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与制度绩效——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 被引量:32
18
作者 饶旭鹏 刘海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4,176,共6页
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有四个主要视角:社会结构视角、社会心理视角、社会网络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非正式制度是嵌入社会结构的地方性知识,它具有嵌入性和地方性两个特点。非正式制度是影响制度绩效的重要因素,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 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有四个主要视角:社会结构视角、社会心理视角、社会网络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非正式制度是嵌入社会结构的地方性知识,它具有嵌入性和地方性两个特点。非正式制度是影响制度绩效的重要因素,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契合关系,以提高制度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地方性知识 制度绩效 嵌入性 地方性 采借性制度 原生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解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洪涛 张苗苗 马冰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56-160,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正在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颠覆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随之建构起一种前所未有的交往理念和相处的模式。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中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理论,对高校网...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正在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颠覆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随之建构起一种前所未有的交往理念和相处的模式。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中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理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教育与传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的互动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实诉求和心理需要,主动合理的设置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把握教育的主导权、话语权,寻求最佳的教育效果,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可控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议程设置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研发、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生态关系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向武 周文泳 李明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7,共9页
基于创新生态理论和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自主研发、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3种技术创新方式间的生态关系模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技术创新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模型参数估计值,从自然增长率、规... 基于创新生态理论和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自主研发、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3种技术创新方式间的生态关系模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技术创新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模型参数估计值,从自然增长率、规模限制性数、相互作用关系3个方面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关系。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自主研发与技术改造的生态关系是偏利技术改造竞争,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的生态关系是协同共赢,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的生态关系是偏利技术改造竞争;不同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3种技术创新方式生态关系的差异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 创新生态 LOTKA-VOLTERR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