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具有个体差异性和非近邻传播特性的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旭辉 李尘 柯铭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9,共5页
已有的SIRS模型认为感染个体被治愈后具有免疫能力,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实际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划分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的不足,结合实际网络传播情况,分别引入直接免疫概率α、被治愈但不具有免疫力的概率μ2以及非相邻节点... 已有的SIRS模型认为感染个体被治愈后具有免疫能力,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实际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划分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的不足,结合实际网络传播情况,分别引入直接免疫概率α、被治愈但不具有免疫力的概率μ2以及非相邻节点感染概率β1。提出一类具有个体差异性和非近邻传播特性的SIRS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网络中节点在病毒免疫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以及非近邻传播特性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增加网络中的直接免疫强度以及抑制非近邻传播的发生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 SIRS传播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曹明华 张家玮 +3 位作者 王效兵 周洪涛 张悦 王惠琴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3,共6页
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运用超奈奎斯特通信理论设计了一种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利用波长为660 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板、数/模转换芯片、滤波器芯片和光电二极管以及外围电路模块实现了基于强度调... 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运用超奈奎斯特通信理论设计了一种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利用波长为660 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板、数/模转换芯片、滤波器芯片和光电二极管以及外围电路模块实现了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超奈奎斯特可见光通信系统电路,可以在不显著提高系统复杂度和器件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性能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1 Mbit/s通信速率下超奈奎斯特信号的可靠传输,相较于同等条件下的常规奈奎斯特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提升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奈奎斯特 可见光通信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WC/RF混合通信系统研究进展
3
作者 柯程虎 陈明惠 +4 位作者 梁静远 赵黎 王惠琴 王怡 柯熙政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克服了单一通信系统的局限性,在最大发挥无线光通信优势的同时弥补了射频通信的不足,显著提高了链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未来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对近年来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研... 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克服了单一通信系统的局限性,在最大发挥无线光通信优势的同时弥补了射频通信的不足,显著提高了链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未来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对近年来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不同混合通信系统模型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然后讨论了混合通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最后展望了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 大气湍流 切换机制 中继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船的OFDM-LFM激光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性能分析
4
作者 封斌 张凌雲 +2 位作者 吕志胜 黄媛 曹明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0-106,共7页
为提高无人船的安全性、雷达目标探测精度和通信效率,提出一种在船舶间集成无线激光通信与激光雷达的正交频分复用-线性调频(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OFDM-LFM)一体化信号系统。运用比... 为提高无人船的安全性、雷达目标探测精度和通信效率,提出一种在船舶间集成无线激光通信与激光雷达的正交频分复用-线性调频(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OFDM-LFM)一体化信号系统。运用比尔-朗伯定律、瑞利散射及菲涅耳公式对水面光学特性进行建模,分别考察了水面对光的吸收、散射以及水面起伏对光信号的影响。分析了16进制正交振幅调制(16-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QAM)、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以及最小频移键控(MinimumShiftKeying,MSK)4种调制方式下系统的通信误码性能,并在确保一体化系统雷达速度分辨率的条件下,引入脉冲压缩技术来提升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仿真结果表明,无人船OFDM-LFM激光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系统在BPSK调制方式下具有最优性能,其误码率在信噪比为8dB时可达到10^(-5)以下,优于传统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PhaseModulation,CPM)下的OFDM-LFM系统3.5dB;一体化信号系统经过脉冲压缩处理后,具有5.9m的最佳距离分辨率和2.04081m/s的速度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雷达通信一体化 无线光通信 OFDM-L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AdvGAN的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宏 宋馥荣 李文改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对抗样本是评估深度神经网络(DNN)鲁棒性和揭示其潜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AdvGAN)在生成图像对抗样本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该方法生成的扰动稀疏性不足且幅度较大,导致对抗样本的真实性较低。... 对抗样本是评估深度神经网络(DNN)鲁棒性和揭示其潜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AdvGAN)在生成图像对抗样本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该方法生成的扰动稀疏性不足且幅度较大,导致对抗样本的真实性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AdvGAN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SE-AdvGAN)。SE-AdvGAN通过构造SE注意力生成器和SE残差判别器来提高扰动的稀疏性。SE注意力生成器用于提取图像关键特征,限制扰动生成位置,SE残差判别器指导生成器避免生成无关扰动。同时,在SE注意力生成器的损失函数中加入以l_(2)范数为基准的边界损失以限制扰动的幅度,从而提高对抗样本的真实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白盒攻击场景下,SE-AdvGAN相较于现有方法生成的对抗样本扰动稀疏性更高、幅度更小,并且在不同目标模型上均取得了更好的攻击效果,说明SE-AdvGAN生成的高质量对抗样本可以更有效地评估DNN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生成对抗网络 稀疏扰动 深度神经网络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构建与特征融合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研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旭阳 卢世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目前存在的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算法,对于标签的建模不是很成熟,其中对于标签的依赖性问题,以及标签特征和文本特征的融合程度问题,均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标签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整合标签特征与文本特征的融合,提出了一... 目前存在的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算法,对于标签的建模不是很成熟,其中对于标签的依赖性问题,以及标签特征和文本特征的融合程度问题,均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标签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整合标签特征与文本特征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名为CGTCN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该模型从标签构建和特征融合的角度出发,通过CompGCN建模标签依赖关系,先利用Transformer中的多头交叉注意力机制初步融合标签特征和文本特征,然后再通过CorNet网络进一步捕获标签特征与文本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最终的标签预测。实验结果显示,与基准模型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模型性能,在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中取得更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文本分类 CompGCN TRANSFORMER CorNet 标签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权重的YOLOv7密集行人检测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洁 牛瑜 梁浩鹏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515,共11页
针对自然复杂场景中行人拥挤和相互遮挡,导致检测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权重的YOLOv7密集行人检测算法。首先,针对遮挡行人特征提取问题,利用跨空间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 Module with Cros... 针对自然复杂场景中行人拥挤和相互遮挡,导致检测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权重的YOLOv7密集行人检测算法。首先,针对遮挡行人特征提取问题,利用跨空间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 Module with Cross-Spatial Learning,EMA)重新分配主干网络的权重,并跨维度学习不同通道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增强模型对行人目标可见区域的关注。其次,针对检测模型复杂性较高的问题,设计了高效轻量化连接模块(Efficient Lightweight Connection Module,ELCM),旨在提升模型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快训练速度。最后,构建了聚焦边界框损失函数Focal-SIoU loss,该损失函数注重抑制低质量样本,同时添加角度损失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行人检测数据集Wider-Person与Crowd Human数据集上的均值平均精度分别达到83.7%和82.6%,相比其他先进的算法,在密集拥挤人群检测任务中有显著检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行人检测 优化权重 聚焦边界框损失函数 YOLOv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Merkle树的工业OT网络访问授权溯源方法
8
作者 谢鹏寿 冉玉翔 +3 位作者 冯涛 康永平 杨兴慧 杨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2-294,共13页
为解决工业OT网络中访问授权溯源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Merkle树的访问授权溯源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布隆过滤器和Merkle树的基础上,对原始结构进行重构,构造双层布隆过滤器与平衡Merkle树,使之更加契合工业OT网络中数据的处... 为解决工业OT网络中访问授权溯源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Merkle树的访问授权溯源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布隆过滤器和Merkle树的基础上,对原始结构进行重构,构造双层布隆过滤器与平衡Merkle树,使之更加契合工业OT网络中数据的处理。在构造过程中,为解决构造平衡Merkle树所带来的时间开销,使用分段构造的方法。同时,引入星际文件系统(IPFS)存储来确保每一次访问操作和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数据量下,所提方法显著提升了访问授权溯源效率,减少了系统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OT网络 平衡Merkle树 信息溯源 布隆过滤器 星际文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时空融合交通流预测研究
9
作者 张红 巩蕾 +1 位作者 曹洁 张玺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796,共9页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通过门控机制融合ChebNet捕获的静态空间特征与图卷积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的动态空间特征,构建考虑动态时空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借助蜉蝣优化算法优化超参数。研究表明:在PeMSD7(M)数据集上,15、30和45 min下该模型MAE的预测精度较T-GCN提高了5.91%、9.06%和10.72%,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时空特性 超参数 蜉蝣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线性单元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XGBoost和SVR的滑坡位移预测
10
作者 王惠琴 梁啸 +4 位作者 何永强 李晓娟 张建良 郭瑞丽 刘宾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利用极端梯度提升与支持向量回归,同时结合猎人猎物优化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进行滑坡位移初步预测,进一步利用猎人猎物... 利用极端梯度提升与支持向量回归,同时结合猎人猎物优化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进行滑坡位移初步预测,进一步利用猎人猎物优化算法(hunter-prey optimizer,HP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超参数而构建了一种组合预测模型(HPO-SVR)以修正XGBoost的预测结果.两组滑坡位移实测数据表明:HPO算法通过不断更新猎人与猎物位置的动态寻优策略,获得了更加合理的SVR的超参数.相对于XGBoost、SVR,以及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HPO的组合预测模型而言,XGBoost-HPO-SVR组合模型在阳屲山滑坡和脱甲山滑坡位移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505和1.357,0.550和0.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梯度提升 支持向量回归 猎人猎物优化算法 滑坡位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度字词特征的中文作者识别模型
11
作者 赵宏 张陈鹏 +1 位作者 王奡隆 张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6,共8页
现有作者识别模型大多针对英文建立,但由于中文与英文在语法和语言组成要素方面的差异,英文作者识别模型用于中文文本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为解决中文作者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适配中文特点的模型,称为细粒度字词特征的中文作者识别模型.... 现有作者识别模型大多针对英文建立,但由于中文与英文在语法和语言组成要素方面的差异,英文作者识别模型用于中文文本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为解决中文作者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适配中文特点的模型,称为细粒度字词特征的中文作者识别模型.该模型使用并行卷积提取1至4字词的细粒度特征,结合注意力机制进行权重分配,最后通过分类器实现中文作者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BERT、文本卷积网络(Text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基线模型相比,在三个中文作者识别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平均提高2.09%、7.2%和6.71%,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作者识别 BERT 注意力机制 并行卷积层 细粒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I测距修正的室内融合优化定位算法
12
作者 彭铎 罗贝 陈江旭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定位领域,针对室内复杂环境下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快速衰减、测距精度低以及鸡群优化(C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距修正和算法融合的室内联合优化定位方法。首先,对RSSI值利用高斯滤波...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定位领域,针对室内复杂环境下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快速衰减、测距精度低以及鸡群优化(C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距修正和算法融合的室内联合优化定位方法。首先,对RSSI值利用高斯滤波进行筛选后进一步引入权值加以修正,减小测距误差。之后,在CSO算法中引入网格化思想和交叉、变异策略,提高其定位精度和收敛速率的同时,促使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避免了算法出现早熟现象。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在存在信号干扰的复杂室内环境中,该算法相较于RSSI定位算法、PSO-RSSI定位算法以及CSO-RSSI定位算法的定位误差分别降低了84%,78%和42%。且定位误差始终处于0.5 m以内,能够基本满足室内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鸡群优化算法 网格化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室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M的本地化差分隐私动态位置保护方法
13
作者 晏燕 李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6,共12页
现有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大多针对用户的静态位置进行保护,未考虑到用户位置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且存在算法复杂度高、扰动结果可用性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本地化差... 现有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大多针对用户的静态位置进行保护,未考虑到用户位置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且存在算法复杂度高、扰动结果可用性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本地化差分隐私动态位置保护方法.首先,结合位置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时空相关性,构建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时间序列和隐私保护安全区域,实现用户位置更新后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区域的优选.其次,设计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动态位置连续扰动算法和本地化差分隐私随机响应机制,对优选区域内的位置点进行扰动处理,实现用户位置的动态化本地差分隐私保护.最后,在实际位置轨迹数据集合上进行实验和分析,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动态位置数据本地化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聚合准确度和统计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隐私 本地化差分隐私 时空相关性 隐马尔科夫模型 隐私保护安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
14
作者 王旭阳 章家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模态间交互性差、时序性考虑不充分以及模态重要性不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TCAN-SA)。首先,通过模态间交互模块增强各模态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引入双向时域卷...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模态间交互性差、时序性考虑不充分以及模态重要性不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TCAN-SA)。首先,通过模态间交互模块增强各模态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引入双向时域卷积网络(BiTCN)层,以捕捉模态信息的时序特征;最后,采用多模态门控模块来平衡模态间的重要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在公开数据集CMU-MOSI和CMU-MOSEI上表现优异,相较于现有模型,性能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卷积 多模态情感分析 多模态融合 门控单元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T-GRU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15
作者 张玺君 苏晋 +2 位作者 陈宣 尚继洋 崔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针对路网中交通流较大的关键路段需要准确的交通流预测结果,在考虑交通流时空相关性的基础上,选取预测道路的同向相邻道路,提出单条路段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组合模型.首先,根据研究道路与其上下游道路的相关性构建速度矩阵;其次,将速度矩... 针对路网中交通流较大的关键路段需要准确的交通流预测结果,在考虑交通流时空相关性的基础上,选取预测道路的同向相邻道路,提出单条路段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组合模型.首先,根据研究道路与其上下游道路的相关性构建速度矩阵;其次,将速度矩阵输入注意力机制网络提取道路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将注意力机制输出的数据分解为若干个序列T输入GRU网络中提取时间序列特征,构成ATGRU(Attention-T-GRU)组合模型完成路网的短时交通流预测.使用西安市的交通流数据对提出的ATGRU组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TGRU模型相比T-LSTM、CNN-LSTM及ACGRU等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预测 时空特性 注意力机制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降质光电图像的脑启发无人机小目标鲁棒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茹一 柯铭 +3 位作者 王路斌 刘珮 高晋 王刚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6-905,共20页
复杂环境下的噪声干扰,包括传感器噪声、电子干扰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会显著降低无人机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些干扰因素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目标特征的丢失或失真,从而对检测模型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无人... 复杂环境下的噪声干扰,包括传感器噪声、电子干扰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会显著降低无人机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些干扰因素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目标特征的丢失或失真,从而对检测模型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无人机检测任务中,目标通常较小且背景复杂,噪声干扰会进一步加剧检测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初级视皮层多尺度方位选择性感受野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 with Multiscale Orientation-selective Receptive Fields,MORF-YOLO),提升模型在噪声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性能。该方法借鉴了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利用多尺度各向异性高斯核模拟初级视皮层中神经元的感受野机制,以提取图像中的多尺度、方位选择性特征。MORF-YOLO通过在YOLO目标检测框架中引入视觉信息引导模块,增强了低层特征的表征能力,从而提高了模型对噪声干扰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AntiUAV2021无人机数据集上构建了包含不同噪声水平的数据集,并对比了MORF-YOLO与现有主流目标检测方法(如YOLOv5、DiffusionDet和DETR)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MORF-YOLO在无噪声及不同强度噪声条件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检测精度。特别是在强高斯噪声场景(噪声方差为0.18)下,MORF-YOLO的检测精度(mAP@0.5)较其他方法提升了5%~30%。在低噪声和中等噪声条件下,其精确率和召回率也显著优于对比方法。此外,在模糊干扰和椒盐噪声条件下,MORF-YOLO同样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减少误检率并提高检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视皮层 小目标检测 无人机 噪声鲁棒性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RA在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惠琴 曹明华 高风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2958-2960,2963,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一种有效措施。在介绍了TETRA数字集群技术的特点及其强大功能后,分析了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结合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项目,给出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一种有效措施。在介绍了TETRA数字集群技术的特点及其强大功能后,分析了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结合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项目,给出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从而更进一步地说明了TETRA数字集群技术是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 轨道交通 无线通信系统 数字集群 场强覆盖 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自适应O-OFDM符号分解串行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贾科军 杨博然 +2 位作者 曹明华 黎锁平 郝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9-189,共11页
迭代信号限幅(ISC)和符号分解串行传输(SDST)技术将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符号分解为固定数量的多个小幅度符号,但当O-OFDM符号方差较小时,分解符号中有大量不载荷信息的全零符号,导致误码率变差、光功率损耗和信息速率降低。针对这一... 迭代信号限幅(ISC)和符号分解串行传输(SDST)技术将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符号分解为固定数量的多个小幅度符号,但当O-OFDM符号方差较小时,分解符号中有大量不载荷信息的全零符号,导致误码率变差、光功率损耗和信息速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O-OFDM符号分解串行传输(ASDST)系统,根据O-OFDM符号的幅度大小自适应决定符号分解,直到O-OFDM符号完全分解或达到最大符号分解次数,从而消除了全零符号,减少了平均符号分解次数。理论分析和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ASDST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光正交频分复用 符号分解串行传输 自适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π-旋转LDPC码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贾科军 柯熙政 +1 位作者 彭铎 陈海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提出将π-旋转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码应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介绍π-旋转LDPC码的编码方法和BP(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译码算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对BP译码在概率域、对数域以及最小和译码时的译码... 提出将π-旋转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码应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介绍π-旋转LDPC码的编码方法和BP(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译码算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对BP译码在概率域、对数域以及最小和译码时的译码性能进行比较,在误码率为10-5时,最小和译码比对数译码信噪比改善1 dB.在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采用π-旋转LDPC码的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采用LDPC纠错码,当误码率为10-6时,系统信噪比改善了约5 dB,获得了良好的纠错性能,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 BP算法 P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式大气激光通信的空时网格码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惠琴 肖博 +2 位作者 孙剑锋 贾非 曹明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246,共6页
空时网格码具有编码增益与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tection,IM/DD)方式,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气激光通信的空时网格编码方案。该方案运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对称性以及加直流分量... 空时网格码具有编码增益与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tection,IM/DD)方式,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气激光通信的空时网格编码方案。该方案运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对称性以及加直流分量的方法解决了空时网格编码信号无法直接用于IM/DD链路传输MPSK信号的问题。之后,通过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该方案在不同大气闪烁条件下的误码性能,并对调制阶数和天线数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抵御大气湍流所产生的闪烁效应,其性能随天线数的增加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在强湍流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 空时网格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