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堆填黄土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之君 马彦杰 +1 位作者 张座雄 刘兴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3-2711,共9页
兰州地区开展平山造地工程产生了大量黄土堆填场,因其压实度低,缺乏必要防护,导致黄土洞穴、滑坡等地质灾害广泛发育,具有较大安全隐患。通过扫描电镜和Image J软件对不同含水率原状堆填黄土的孔隙微观结构进行定量研究,结合分形理论,... 兰州地区开展平山造地工程产生了大量黄土堆填场,因其压实度低,缺乏必要防护,导致黄土洞穴、滑坡等地质灾害广泛发育,具有较大安全隐患。通过扫描电镜和Image J软件对不同含水率原状堆填黄土的孔隙微观结构进行定量研究,结合分形理论,获取了不同含水率下堆填黄土的孔隙类型、数量、面积、分维数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了孔隙结构与黄土湿陷、洞穴发育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堆填黄土随含水率增大,大、中架空孔隙数量、面积占比逐渐减小,而小架空孔隙数量占比虽有所下降,但面积占比呈增大趋势,大、中架空孔隙坍塌是其产生湿陷变形的主要原因;堆填黄土的孔隙分维数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湿陷性呈正相关关系,原状堆填黄土平均孔隙分维数为1.251;基于黄土堆填场洞穴发育特点,提出应从修建排水沟渠、加固洞穴、边坡防护等3方面进行防护处理。研究成果可为兰州堆填黄土区工程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填黄土 孔隙结构 扫描电镜 黄土湿陷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2
作者 侯慧敏 马海华 +1 位作者 王鹏全 王万祯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石羊河流域WFEE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020—2030年石羊河流域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负增长;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耦合度等级为高水平耦合;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共6个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流域耦合协调度在预测期内处于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渡阶段。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 CRITIC赋权法 综合发展指数 耦合协调度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油全流域特性对工程机械主泵效率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胜清 冀宏 +2 位作者 王素燕 李茜 孙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1,共8页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其转换效率对系统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获得吸油全流域特性对工程机械主泵效率的影响程度,通过理论分析,识别出对主泵效率产生影响的四大因子:油箱压力、空气含量、管道流速和液压油温;结合数...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其转换效率对系统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获得吸油全流域特性对工程机械主泵效率的影响程度,通过理论分析,识别出对主泵效率产生影响的四大因子:油箱压力、空气含量、管道流速和液压油温;结合数值仿真开展全因子实验,提出吸油全流域的主泵效率影响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主泵有无吸油增压装置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油箱压力和空气含量对主泵容积效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仅考虑油箱压力和空气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模型预测置信度都超过了98%;随着主泵吸油压力的升高,容积效率也随之增大,在吸油口绝对压力125 kPa条件下,主泵的容积效率在其最高转速和压力下提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全流域 主泵效率 全因子实验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柱塞-滑靴组件的动力特性分析
4
作者 龙运伟 陈溪奉 +2 位作者 邵雪嵩 贠振刚 李少年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8,共8页
针对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柱塞-滑靴球铰副失效问题,开展柱塞-滑靴组件的动力特性分析。首先建立柱塞-滑靴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流场仿真方法分析柱塞腔的压力变化,然后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求解柱塞-滑靴之间的作用力,最后应用增广拉格朗日... 针对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柱塞-滑靴球铰副失效问题,开展柱塞-滑靴组件的动力特性分析。首先建立柱塞-滑靴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流场仿真方法分析柱塞腔的压力变化,然后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求解柱塞-滑靴之间的作用力,最后应用增广拉格朗日法和有限元软件的稳态结构分析柱塞和滑靴变形和应力。结果显示,随着负载压力、斜盘倾角、转速的增大,柱塞腔负压和排油压力增大、柱塞-滑靴组件作用力也增大;柱塞最大应力和变形分别为80.4 MPa、0.0213 mm;滑靴最大应力和变形位于滑靴的收口部位,数值分别为168.4 MPa、0.0057 mm,为高转速轴向柱塞泵柱塞-滑靴球铰副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柱塞 滑靴 有限元分析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流场的动力学模态分解与重构误差分析
5
作者 张润强 南玲博 +2 位作者 陈帝伊 韩伟 黄卫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5,37,共9页
离心泵是液体输送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工程等领域,深入了解泵内的复杂流动对泵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介绍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与重构方法,并针对离心泵内复杂的流动特性... 离心泵是液体输送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工程等领域,深入了解泵内的复杂流动对泵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介绍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与重构方法,并针对离心泵内复杂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叶轮的分解结果研究了模态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低频模态具有的能量更高,且模态能量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其次,分析了各阶模态在叶轮流道中的分布,发现影响叶轮内复杂流动主要的流动结构分布在叶轮进口及叶轮出口处,随着模态数的增加,动力学模态分布更碎片化,表明高阶模态可以捕获到更加细致的流动结构;然后,研究了各阶模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发现高阶模态对流场的影响逐渐降低;最后,对模态重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模态重构可以较好地构建出原始流场,降阶重构和全阶重构与原始流场的对比表明,降阶重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流动的主要特征,但是会缺失部分流动信息,这部分信息主要是流场中的幅值分布,保存在高阶模态中,与叶轮出口处的复杂流动有关。通过DMD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离心泵内主要流动特征,为离心泵减振降噪的设计优化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动力学模态分解(DMD) 模态重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景泰县电力提灌工程生态效益研究
6
作者 段彦斌 郝建斌 +2 位作者 闫沛中 吴冠衡 何文博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6,共9页
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运行可有效应对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窘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高速发展意义重大,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电力提灌工程生态效益,有助于提高区域水资源精细化利用水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干旱区... 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运行可有效应对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窘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高速发展意义重大,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电力提灌工程生态效益,有助于提高区域水资源精细化利用水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干旱区景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移民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探究电力提灌工程对区域的生态贡献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90-2020年景泰县主要土地利用转移方式为耕地和中低覆盖度草地之间的相互转换;②中低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显示出较高的破碎化水平;除景观分割度、蔓延度、聚集度指数外,其他指数30 a整体呈现增大趋势;③NDVI年均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0 a整体下降7.47%,表现出由高值区域向周边地区持续改善的趋势;④NPP年均值先减小后增大,2000-2020年显著增加124.31 g/m^(2)。在黄河流域干旱区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可全面评价区域因大型灌区建设导致的水资源重分配影响下的生态效益,并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评价体系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电力提灌工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坑曲率对近壁单空泡溃灭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韩伟 郝英剑 +2 位作者 李仁年 任嘉乐 黄心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11-2118,共8页
空蚀导致流体机械壁面出现凹坑,影响流体机械壁面周围的流场,使附近的空泡溃灭过程复杂.基于欧拉方法模拟凹坑壁面附近空泡溃灭过程,分析球形空泡在不同壁面曲率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空泡溃灭时间与凹坑相对曲率呈指数函数关系,与... 空蚀导致流体机械壁面出现凹坑,影响流体机械壁面周围的流场,使附近的空泡溃灭过程复杂.基于欧拉方法模拟凹坑壁面附近空泡溃灭过程,分析球形空泡在不同壁面曲率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空泡溃灭时间与凹坑相对曲率呈指数函数关系,与空泡近壁系数呈线性关系且单调递减;空泡射流马赫数与凹坑相对曲率呈线性关系且单调递减,与空泡近壁系数呈线性关系且单调递增;冲击载荷与空泡溃灭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且单调递减,与凹坑相对曲率和空泡近壁系数呈线性关系且单调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动力学 凹坑相对曲率 射流速度 冲击载荷 空泡溃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动力系统分析中细管簇当量元件阻力
8
作者 杨从新 张文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核动力系统主管路的参数变化,需选择合适的阻力元件当量代替部件内部细管簇的流动阻力.根据流体流动规律,设计了一种圆弧渐缩渐扩式当量阻力元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探究该阻力元件对圆管内部流动的影响,对比分析得...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核动力系统主管路的参数变化,需选择合适的阻力元件当量代替部件内部细管簇的流动阻力.根据流体流动规律,设计了一种圆弧渐缩渐扩式当量阻力元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探究该阻力元件对圆管内部流动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到阻力系数ζ与缩径比d/D和阻力元件长度L的基本规律,最后拟合并验证所得关系式.结果表明:该阻力元件对下游管道影响相对较小,可用于当量代替复杂部件内部流动阻力;排除雷诺数Re对该元件阻力系数ζ的影响,ζ与d/D和L均呈负相关,且d/D越小,L越短,中心轴向速度和湍动能变化越大,下游恢复区长度就越长;经验证,Re>3.0×106,d/D=0.5~0.9时,拟合的指数函数关系式预测的ζ更准确,并且该指数函数能够实现某蒸汽发生器内部细管簇的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阻力元件 模型简化 阻力系数 数值模拟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运行阵风下风电叶片动力学响应特性流固耦合分析
9
作者 杨瑞 岳雷东 +3 位作者 曾学仁 方亮 包广超 田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3-509,共7页
基于CFD及有限单元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的Fluent与Transient Structural模块,对NREL 5 MW风电机组复合材料叶片在极端运行阵风下的气动特性及结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风轮气动载荷受极端运行阵风的影响较大,极端运行阵... 基于CFD及有限单元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的Fluent与Transient Structural模块,对NREL 5 MW风电机组复合材料叶片在极端运行阵风下的气动特性及结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风轮气动载荷受极端运行阵风的影响较大,极端运行阵风作用下,风力机转矩及轴向推力等随风速的变化出现较大幅值的响应且响应峰值较阵风峰值均有所提前;叶片位移随风速的变化在峰值风速的前后出现大小两个峰值;在风速达到峰值时,与均匀来流阶段相比,叶片表面应力整体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复合材料 流固耦合 极端运行阵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主泵口环密封动力学特性数值研究
10
作者 冯德玮 延方泉 +3 位作者 韩宝华 庞敏超 黎义斌 王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5,共8页
为了研究口环密封对核主泵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华龙一号”核主泵密封口环为研究对象,应用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小扰动模型下的涡动转子动力学方程,基于CFD准稳态方法,对密封间隙域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探究转速、压差及口环... 为了研究口环密封对核主泵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华龙一号”核主泵密封口环为研究对象,应用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小扰动模型下的涡动转子动力学方程,基于CFD准稳态方法,对密封间隙域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探究转速、压差及口环结构对转子动力学特性以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和压差越大,涡动比对密封力的影响效果越显著,刚度系数、阻尼系数的绝对值呈增大趋势,转速对交叉刚度系数和交叉阻尼系数影响显著,平面密封和迷宫密封交叉刚度系数分别增加了6.92倍和4.13倍,交叉阻尼系数分别增加了15.4倍和6.25倍;压差对直接刚度系数影响明显,平面密封与迷宫密封直接刚度系数分别增加了6.2倍和9.1倍。同时迷宫密封对应的涡动系数Ω_(f)小于平面密封,稳定性优于平面密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环密封 刚度系数 阻尼系数 转子稳定性 核主泵 数值模拟 动力特性 口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储/供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喜超 李晓霞 +5 位作者 李振 王楠 赵鹏翔 丛琳 仇虎生 徐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与供热负荷季节性不匹配的问题,该技术在储热季的热性能对系统全年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且对跨季节储热水体在供热季的放热能力有直接影响。文章基于张家口某太阳能储/供热综合能源实验系统搭建了...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与供热负荷季节性不匹配的问题,该技术在储热季的热性能对系统全年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且对跨季节储热水体在供热季的放热能力有直接影响。文章基于张家口某太阳能储/供热综合能源实验系统搭建了TRNSYS模拟平台,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在储热季不同运行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储热季运行策略对提高系统集热性能及跨季节储热水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跨季节储热水体温度分层对系统集热性能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储热季末期;另外,与温差控制相比,集热侧采用变流量定温控制策略月平均吸热器热效率最大可提高4.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运行策略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沼渣基质对黄瓜育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霞 陈思瑾 +4 位作者 李娟 陈年来 孙小妹 方三叶 王昱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7,共9页
开展以沼渣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对高效利用沼气发酵残余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沼渣与泥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粒径和质量比混配成4种复合基质,以商品基质为对照CK,以黄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混配基质... 开展以沼渣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对高效利用沼气发酵残余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沼渣与泥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粒径和质量比混配成4种复合基质,以商品基质为对照CK,以黄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配方沼渣基质容重范围为0.19~0.22 g/cm^(3),均极显著低于CK;电导率范围为1.58~2.15 mS/cm,GS2、GS3、GS4处理的电导率均显著高于CK;总孔隙度为60.30%~68.65%;混配基质的pH值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分别表现为GS4>GS3>GS1>CK>GS2和GS2>GS1>GS3>CK>GS4。(2)不同配方沼渣基质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鲜重、地下干重、总鲜重、总干重等均高于CK,其中GS3处理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鲜重、总干重、壮苗指数和生长函数(G)值均高于其他处理,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鲜重与铵态氮、有效磷、pH值、电导率正相关,根体积与气水比、铵态氮正相关,地下鲜重与与持水孔隙度和持水能力负相关,Mantel分析显示壮苗指数和G值主要受铵态氮、容重、总孔隙度、持水能力和电导率的影响。(4)通过综合评价可知,GS3处理综合评价指数最高(0.61),黄瓜幼苗综合生长状况最佳。综上,沼渣部分替代泥炭进行黄瓜育苗可以有效提高黄瓜幼苗质量,G3配方处理黄瓜穴盘苗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基质 理化性质 黄瓜 生长特性 幼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能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列江 路全锋 +2 位作者 展鹏 梁明远 何爱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6,222,共8页
泵控液压缸系统因其不存在节流损失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动力源与负载功率匹配性差、电机与泵自身能耗损失大等问题。以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电机-液压泵能量损失模型,完成泵控液压... 泵控液压缸系统因其不存在节流损失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动力源与负载功率匹配性差、电机与泵自身能耗损失大等问题。以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电机-液压泵能量损失模型,完成泵控液压缸系统参数匹配设计,计算推导不同负载工况下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能量转换效率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控制电机转速实现功率匹配,并调节液压泵排量以实现液压缸位置闭环控制的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策略。在AMESim中搭建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复合控制策略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同参数配置的变转速定排量泵控系统,复合控制泵控系统的控制精度在允许范围内有所降低,但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明显。在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内,液压缸位置控制误差增加0.6%,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平均提升约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缸 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策略 功率匹配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控式液压凿岩机冲击活塞与缸体最佳间隙设计
15
作者 王建森 闫红亮 +3 位作者 张鑫 王彦军 刘彬 魏列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1,共13页
以某型双控式液压凿岩机为研究对象,为使冲击活塞与缸体之间间隙能耗最小,采用集总参数法,在考虑油液压缩性、管路动态和泄漏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凿岩机冲击系统、缓冲系统、岩石的力学模型及活塞与缸体间隙能耗模型,并构建了对应的AM... 以某型双控式液压凿岩机为研究对象,为使冲击活塞与缸体之间间隙能耗最小,采用集总参数法,在考虑油液压缩性、管路动态和泄漏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凿岩机冲击系统、缓冲系统、岩石的力学模型及活塞与缸体间隙能耗模型,并构建了对应的AMESim图形化求解模型。在一定结构参数下计算得到了活塞与换向阀的运动曲线、被控腔压力瞬态过程及间隙能耗特性,分析了间隙大小对间隙能耗的影响机制,归纳得到了该液压凿岩机间隙能耗最小时,冲击活塞与缸体之间径向间隙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式,为液压凿岩机活塞和缸体径向配合间隙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控式液压凿岩机 冲击活塞 缸体 能量损失 最佳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研究
16
作者 刘增光 张帅迪 +3 位作者 周焱 魏列江 岳大灵 冯珂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4-130,共7页
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只是简单拼接而未考虑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MSCA-CNN)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在轴向柱塞泵实验平台上设置5种典型故障(配流盘磨损、斜盘磨损、滑... 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只是简单拼接而未考虑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MSCA-CNN)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在轴向柱塞泵实验平台上设置5种典型故障(配流盘磨损、斜盘磨损、滑靴磨损、松靴故障、中心弹簧失效),采集6种工作状态(正常状态及5种典型故障)下的z轴振动信号。以小波变换为信号预处理模块,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时频图并作为诊断模型的输入信号,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对时频图进行特征提取。通过通道注意力为每个通道赋予不同的权重值,使模型能够集中学习与通道密切相关的特征信息,从而提高轴向柱塞泵的故障分类能力和诊断的效率。搭建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6种工作状态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9.65%,相比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3.16%,验证了MSCA-CNN模型在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通道注意力 多尺度特征 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分级辨识的阀控缸系统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研究
17
作者 刘增光 张赫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周焱 孙继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4,共7页
阀控缸系统数字孪生建模中存在部分模型参数难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以及由于各参数间相互影响导致参数辨识准确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分级辨识的阀控缸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实现对阀控缸系统的状态映射和数字孪生。根... 阀控缸系统数字孪生建模中存在部分模型参数难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以及由于各参数间相互影响导致参数辨识准确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分级辨识的阀控缸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实现对阀控缸系统的状态映射和数字孪生。根据所提建模方法,基于阀控缸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和MATLAB/Simscape环境下的物理仿真模型;利用采集的测试数据,通过遗传算法对阀控缸数学模型中比例换向阀和液压缸的关键元件级参数进行辨识,再利用MATLAB软件的Paramenter Estimation工具对物理仿真模型中重要的系统级参数进行校正;最后,搭建阀控缸实验平台对所建数字孪生模型的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7.5 V与9.5 V阶跃控制信号作用下,基于参数分级辨识的数字孪生模型的活塞位移仿真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分别为95.76%和98.07%,验证了所辨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和所建数字孪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阀控缸系统 参数分级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炭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18
作者 赵文举 吴克倩 +2 位作者 俞海英 王之君 马宏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7,共9页
为明晰水肥耦合对炭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品质的提升效应,将生物炭混掺到由酒糟、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拌制成的基质模块中,设置2个灌溉量(I_(1):100%ET_(c),I_(2):80%ET_(c),ET_(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2个施肥量(N-P_(2)O_(5)-K_(2)O)(F_(1):240... 为明晰水肥耦合对炭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品质的提升效应,将生物炭混掺到由酒糟、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拌制成的基质模块中,设置2个灌溉量(I_(1):100%ET_(c),I_(2):80%ET_(c),ET_(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2个施肥量(N-P_(2)O_(5)-K_(2)O)(F_(1):240-180-200 kg/hm^(2),F2:180-135-150 kg/hm^(2))及基质中4个生物炭添加量(B0:0,B1:1%,B3:3%,B5:5%),共16组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炭基质栽培番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植株养分(全氮、全钾、有机碳)吸收量、化学计量特征(氮钾比、碳氮比)、产量及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硝酸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的影响,揭示炭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关键驱动因子,构建以番茄产量、品质及其关键驱动因子为目标的熵权-TOPSIS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提出水肥与炭基质耦合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炭基质对番茄LAI、SPAD值、养分吸收量、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P<0.05);在相同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炭基质增加了番茄整株钾吸收量、整株碳同化量、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番茄整株碳同化量是产量的关键驱动因子,其增加有助于提高番茄产量,氮钾比是品质的关键驱动因子,其降低有助于改善番茄品质;采用熵权-TOPSIS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I_(1)F_(2)B_(3)处理是水肥与炭基质耦合的最优方案。研究可为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及高品质果蔬的水肥炭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质 水肥耦合 番茄 结构方程模型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换挡系统液压缓冲阀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19
作者 强彦 郑天成 +2 位作者 单乐 毛飞鸿 魏列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液压换挡系统中的液压缓冲阀的性能与汽车换挡品质密切相关。以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以换挡系统充油压力为优化目标,通过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以及回归分析确定了优化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法分析得出对... 液压换挡系统中的液压缓冲阀的性能与汽车换挡品质密切相关。以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以换挡系统充油压力为优化目标,通过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以及回归分析确定了优化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法分析得出对充油压力影响的Pereto图,并分析出液压缓冲阀对充油压力影响的参数为阻尼孔直径、弹簧刚度以及泄油孔直径。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出缓冲阀的最优结构参数取值。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验证显示,通过遗传算法对缓冲阀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后,换挡系统的性能显著提升,表现在充油压力的上升过程更加接近理想状态,从而显著改善了换挡的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缓冲阀 DOE分析 遗传算法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变量筛选的多光谱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
20
作者 杨文举 李奋华 +2 位作者 康德奎 段威成 赵文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4,共10页
土壤含水率是农田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表征,为提高近地遥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麦3种地物特征的光谱反射率,通过覆膜干扰消除技术和红边波段特征重构方法优化光谱信息质量。采... 土壤含水率是农田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表征,为提高近地遥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麦3种地物特征的光谱反射率,通过覆膜干扰消除技术和红边波段特征重构方法优化光谱信息质量。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与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5类光谱反射率特征及18个光谱指数进行敏感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算法的多场景土壤水分反演框架,通过模型对比验证揭示不同地物覆盖条件下的最优反演机制。结果表明,剔除覆膜背景对模型反演结果有所提升,VIP和GRA筛选后的模型精度明显优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演结果波动较小,且敏感变量组反演结果优于全变量组反演结果;在3块样地中,覆膜耕地的BPNN算法相较于SVR和RF算法,展现出更优的非线性解析能力及模型结构稳定性,验证集决定系数R_(v)^(2)达到0.8以上,其结果能较真实反馈土壤含水率,SVR算法则更适用苜蓿、小麦此类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土壤含水率反演;3种样地基于GRA筛选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精度最高,覆膜耕地GRA-BPNN验证集R_(v)^(2)为0.801、RMSE_(v)为1.25%、MAE_(v)为0.933%,苜蓿样地GRA-SVR验证集R_(v)^(2)达0.799、RMSE_(v)为1.389%、MAE_(v)为1.181%,小麦覆盖地反演结果验证集R_(v)^(2)为0.837、RMSE_(v)为0.711%、MAE_(v)为0.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土壤含水率 光谱指数 变量筛选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