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错管理文化对新生代员工创新性前摄行为的影响--基于三项交互的调节效应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安世民 陈颖 张羽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采用社会认知理论与主动动机模型,基于“环境—认知—行为”分析框架,引入工作繁荣因素,探讨差错管理文化与新生代员工创新性前摄行为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任务复杂性和促进型调节焦点,构建三者交互模型,揭示差错管理文化影响新生代... 采用社会认知理论与主动动机模型,基于“环境—认知—行为”分析框架,引入工作繁荣因素,探讨差错管理文化与新生代员工创新性前摄行为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任务复杂性和促进型调节焦点,构建三者交互模型,揭示差错管理文化影响新生代员工创新性前摄行为的边界条件。通过对766名新生代员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繁荣部分中介差错管理文化与新生代员工创新性前摄行为间的正相关关系;当工作任务具有较高复杂性并且员工具有促进型调节焦点特质时,差错管理文化通过工作繁荣对新生代员工创新性前摄行为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差错管理文化、任务复杂性与促进型调节焦点三者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错管理文化 创新性前摄行为 工作繁荣 任务复杂性 促进型调节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秀平 张大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2-117,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机理,借鉴已有的耦合理论研究,构建了旅游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以兰州市为例,对旅游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 文章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机理,借鉴已有的耦合理论研究,构建了旅游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以兰州市为例,对旅游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旅游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二者的发展存在高度相关的耦合关系,并且协调水平和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要高于旅游经济,受旅游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旅游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率逐渐趋缓,整体处于低水平协调,仍未完全建立起融合协调发展的促进关系。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旅游经济的扶持,推动旅游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熵值法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俭式创新中多团队系统跨层次创新机制研究——边界管理者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张羽琦 谭春平 章家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7,共12页
常态化资源紧缺及全球供应链危机下,企业如何利用节俭式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嵌入多团队系统协作情境下,对75个单团队和25个多团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多团队系统理论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 常态化资源紧缺及全球供应链危机下,企业如何利用节俭式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嵌入多团队系统协作情境下,对75个单团队和25个多团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多团队系统理论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影响,并纳入边界管理者身份认同,探究节俭式创新由单团队向多团队系统跨层次聚合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均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单团队节俭式创新是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必要条件;边界管理者的多团队系统成员身份认同度越高,单团队节俭式创新越能够高效聚合为多团队系统的节俭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俭式创新 交互记忆系统 多团队系统 边界管理者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中国基础工业生产力提升研究
4
作者 马涛 王晓磊 常晓莹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基础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其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工业竞争力和产业链安全。本文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剖析美、日、韩等国的典型发展路径,揭示基础工业在其工业化进程中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经济体通过资源禀赋与市场一... 基础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其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工业竞争力和产业链安全。本文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剖析美、日、韩等国的典型发展路径,揭示基础工业在其工业化进程中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经济体通过资源禀赋与市场一体化、技术引进吸收改造的融合、产业政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发展等实现了基础工业效率的跃迁,而部分东南亚国家因重化工业基础薄弱陷入低端锁定。当前,我国基础工业面临关键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传统高能耗模式与绿色转型存在矛盾等挑战。面向“十五五”时期,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背景下,我国应重构基础工业生产力提升机制,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深化关键资源全球布局与备份、优化区域梯度布局,推动基础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工业生产力 基础工业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越轨创新——资源激发的促进效应与权威限制的抑制效应
5
作者 赵振 田慧 李亚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2-93,共12页
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从“资源激发”和“权威限制”两个角度系统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两类越轨创新行为(“私下”越轨创新与“违命”越轨创新)的差异化影响。通过对1088家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数字化转型通过... 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从“资源激发”和“权威限制”两个角度系统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两类越轨创新行为(“私下”越轨创新与“违命”越轨创新)的差异化影响。通过对1088家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数字化转型通过提供异质性资源显著促进员工“私下”越轨创新;②数字化转型因强化组织集权和管理者权威而抑制员工“违命”越轨创新;③资质过剩感在上述两种情境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④差序化氛围发挥调节作用,表现为高差序化氛围下,数字化转型通过资质过剩感对“私下”越轨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强,对“违命”越轨创新的负向影响也更显著。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为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管理两类越轨创新、优化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私下”越轨创新 “违命”越轨创新 资质过剩感 差序化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6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40,共14页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多时段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及其随时间演变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黄河...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多时段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及其随时间演变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效率在2011~2020年呈“M”型波动上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和污染排放严重致使效率仍未达到有效状态,成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是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效率的损失主体;②“十二五”时期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两条路径分别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双元驱动型和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多元驱动型,“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3条路径分别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双元驱动型、对外开放引领型和产业转型+城市化升级双元驱动型;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路径呈现出从依赖少数路径向多条路径并行推进的变化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型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始终都是构成绿色转型发展路径的核心条件,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仅在“十三五”时期开始成为新的核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发展 动态演变 SBM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成长性研究
7
作者 杨秀平 秦雨露 彭思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旅游城市韧性是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文在界定旅游城市韧性内涵的基础上,探究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成长性,借助Vensim软件构建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西...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旅游城市韧性是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文在界定旅游城市韧性内涵的基础上,探究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成长性,借助Vensim软件构建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西北五省域旅游城市韧性发展的敏感因子,调节敏感因子进行多情景分析,得出不同情景下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发展水平;对多情景下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进行适应性循环阶段识别以及空间演化特征、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和障碍因素分析,据此提出相关对策。结果表明:(1)4种情景下西北五省域旅游城市韧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且协调发展情景下旅游城市韧性最高;(2)2005—2030年西北五省域依次经历利用、保存、释放和重组4个阶段,形成一个适应性循环,且不同情景下各省域在相同年份所处阶段存在差异;(3)协调发展情景下旅游城市韧性发展最优,且“核心”结构特征鲜明,形成以陕西为核心的空间格局;(4)2005—2030年4种情景下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变异系数整体呈先降后升的波动增长趋势,且协调发展情景下区域差异更明显;(5)4种情景下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南北空间分异明显,东西空间分异渐趋平稳;(6)不同和相同情景下西北地区旅游城市韧性的障碍因素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韧性 多情景分析 区域差异分析 趋势分析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焦虑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影响机理研究
8
作者 谭春平 王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35,共11页
人工智能对服务业工作带来较大便利,同时引发员工的人工智能焦虑,服务创新是员工避免被AI取代和应对AI焦虑的重要方式,有必要兼顾AI焦虑的消极面和积极面探究其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渐进式服务创新、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影响。以两阶段匹配... 人工智能对服务业工作带来较大便利,同时引发员工的人工智能焦虑,服务创新是员工避免被AI取代和应对AI焦虑的重要方式,有必要兼顾AI焦虑的消极面和积极面探究其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渐进式服务创新、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影响。以两阶段匹配的610份服务业员工问卷为样本,基于工作场所焦虑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兼顾焦虑的两面性探讨AI焦虑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AI焦虑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既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促进员工双元服务创新;AI焦虑促使员工陷入情感反刍时,主要抑制员工内部知识扫描,进而抑制渐进式服务创新,并抑制员工外部知识扫描进而抑制突破式服务创新;AI焦虑促使员工进行问题解决沉思时,主要通过激发员工外部知识扫描促进双元服务创新,并且对突破式服务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员工AI素养较高时,会降低AI焦虑让员工陷入情感反刍的程度并增强问题解决沉思,进而强化AI焦虑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的促进作用,弱化AI焦虑通过情感反刍和内部知识扫描对渐进式服务创新的抑制作用,但不会弱化AI焦虑通过情感反刍和外部知识扫描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厘清了AI焦虑对员工双元服务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丰富并深化AI焦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的理论研究,为组织引导员工正确看待AI焦虑,转向问题解决导向的认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焦虑 人工智能素养 情感反刍 问题解决沉思 知识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逻辑、影响机制与政策效应
9
作者 张华 刘冬阳 魏影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20,共9页
文章从绿色金融政策功能实现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绿色金融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激励是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三方有效互动的结果,因此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与政策效应需要关注不同行为... 文章从绿色金融政策功能实现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绿色金融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激励是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三方有效互动的结果,因此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与政策效应需要关注不同行为主体的特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在资源导向、风险补偿和信号传递等方面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激励机制,政策制定及执行主体所处的环境复杂性及禀赋异质性决定了政策效应具有“有效论”与“无效论”两种结论,集中体现为政策波动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因此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基于中国情境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值得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绿色创新 理论逻辑 影响机制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还是促进: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
10
作者 谭春平 吴禄霞 张羽琦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员工创新是企业在VUCA时代应对动态变化、创新发展的源泉。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日益成为员工的工作压力源,有必要兼顾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的积极面和消极面探究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两阶段匹配的1024份问卷为样本,根据矛盾体... 员工创新是企业在VUCA时代应对动态变化、创新发展的源泉。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日益成为员工的工作压力源,有必要兼顾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的积极面和消极面探究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两阶段匹配的1024份问卷为样本,根据矛盾体验的两面性,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研究表明,员工基于自身的个体特征对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的积极或消极信息进行选择性信息加工后形成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进而推动或抑制工作重塑,最终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双刃剑”效应,但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总体上会抑制员工创新行为。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不仅会强化工作重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而且能整体上强化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厘清了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的作用路径和机理,为组织采取措施对员工的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加以正确管理和引导,促进员工创新行为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 挑战-阻碍性压力 矛盾体验的两面性 选择性信息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11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了乡村创业吗:来自中国镇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学翠 刘修岩 王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102,共14页
激发乡村创业活力是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进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32457个乡镇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交错DID方法,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乡村创业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这项政策主要通过提升农村... 激发乡村创业活力是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进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32457个乡镇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交错DID方法,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乡村创业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这项政策主要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应用能力激发农村创业主体创业热情,活跃本地市场交易激发了潜在创业机会,打破地理距离对本地市场潜能的约束而促进了乡村创业。这项政策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乡镇以及农业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高铁开通区县、非国家级贫困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创新水平较高县的乡镇,以及人口规模较大、地理坡度较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乡镇,其创业促进作用更大。传统金融增强了其作用效果。这项政策作用仅来自本县乡镇的创造效应,对其周围0~40 km范围内非试点县乡镇的创业活动既无虹吸、也无空间溢出。研究结果为电商助力乡村创业、激发乡村经济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 乡村创业 交错DID 镇级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72
13
作者 杨秀平 贾云婷 +2 位作者 翁钢民 李亚兵 牛晶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0,共18页
实现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保护与城市旅游发展双赢是我国城市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途径,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之一。本文将韧性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旅游环... 实现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保护与城市旅游发展双赢是我国城市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途径,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之一。本文将韧性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环境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旅游环境系统稳定发展需求与城市旅游不确定性干扰之间的矛盾。首先,本文界定了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内涵,明确了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其次,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构成因素,探讨指标的稳定性、敏感性与适应性特征,构建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指标体系;再次,采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客观赋权重,利用系统动力学的信息反馈性特征,构建了“现状延续型”“经济优先型”“生态保护型”等多情景下的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仿真模型;最后,以兰州市为例测度该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量化研究为旅游目的地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提升旅游环境系统的恢复与适应能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韧性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系统 韧性 系统动力学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 被引量:66
14
作者 严复海 党星 颜文虎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风险管理是当今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为线索,对风险管理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将其划分为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并对风险管理的最新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风险... 风险管理是当今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为线索,对风险管理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将其划分为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并对风险管理的最新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风险管理新趋势对我国企业实施ERM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发展历程 全面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动态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285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晓云 魏琦 杨秀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
将环境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引入经济效率的分析框架,选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动态评价。然后选用面板混合估计模型,对动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持续提升... 将环境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引入经济效率的分析框架,选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动态评价。然后选用面板混合估计模型,对动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持续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量是技术进步;Malmquist指数与城市规模呈现"U"型曲线关系;与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私营和个体经济比重、职工工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规模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MALMQUIST指数 动态效率 混合估计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综合测度及时空分异——基于DEA-BCC和Malmquist模型 被引量:53
16
作者 王晓云 魏琦 胡贤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
关注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综合考虑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的经济效率值即绿色经济效率。文章以劳动、资本、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作为经济的投入指标,以地区GDP作为产出指标,选用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及... 关注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综合考虑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的经济效率值即绿色经济效率。文章以劳动、资本、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作为经济的投入指标,以地区GDP作为产出指标,选用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2年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实证测度及时空分异比较研究。结论表明,技术进步是导致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全国八大经济区域进行比较发现,各区域城市的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未存在直接联系,而且区域的动态效率与静态效率排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Malmquist效率指数 绿色经济效率 八大经济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成本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研究: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数据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晰隆 叶子荣 +1 位作者 赵晖 张清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71,共8页
在两个人组成的生产系统基础上建立李嘉图模型,将交易成本与分工经济效用同时引入分析框架,构建出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的数理模型,并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年度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在既定的技术平台上,经济区存在着一个最具效率的分... 在两个人组成的生产系统基础上建立李嘉图模型,将交易成本与分工经济效用同时引入分析框架,构建出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的数理模型,并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年度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在既定的技术平台上,经济区存在着一个最具效率的分工规模,而专业化的技术效率和经济区内的技术进步是影响这个效率分工规模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在经济区的运行中,政府不应根据主观偏好盲目扩大经济区的行政边界,同时应努力提升区域内的技术进步能力以有效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达到有效拓展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李嘉图模型 经济区 上海浦东新区 效率分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行社社会责任与游客满意度和重复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以兰州游客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英 李亚兵 柳春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文章设计了游客视角的旅行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通过对兰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旅行社企业社会责任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游客满意度与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相... 文章设计了游客视角的旅行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通过对兰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旅行社企业社会责任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游客满意度与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行社在游客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旅行社在环境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旅行社在旅游目的地社会和文化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游客满意度和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企业社会责任 负责任旅游 游客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河谷型城市兰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秀平 刘利利 +3 位作者 贾云婷 李亚兵 翁钢民 侯玉君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5期206-214,共9页
文章通过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理,借鉴已有的融合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构建其融合协调发展模型。以半干旱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为例,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 文章通过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理,借鉴已有的融合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构建其融合协调发展模型。以半干旱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为例,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协调关系进行测评,借助Vensim PLE软件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情景模拟和路径选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融合协调度也在不断提升,2008—2010年旅游产业发展滞后、2011—2014年实现同步发展、2015—2017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虽然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综合协调指数在不断提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协调度处在良好协调状态。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现状延续、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机构融合四种不同的路径情景模拟,仿真结果显示资源融合的路径更好。综上,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产业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的挖掘力度、提高资源融合效率,以期推进半干旱河谷型城市兰州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融合协调度 系统动力学模型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经济价值的认知及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韦佳培 李树明 +1 位作者 邓正华 李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山东、湖北、山西3个省份对4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农户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经济价值的认知程度和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与商品化相比,农户更愿意通过对自有... 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山东、湖北、山西3个省份对4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农户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经济价值的认知程度和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与商品化相比,农户更愿意通过对自有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来实现其经济价值;农户对不同品种的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总样本对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每年186元/人、每年310.8元/人,3省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年总经济价值分别为9.38×109元/年、1.54×1010元/年,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潜力巨大。研究结论将为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农业废弃物 经济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认知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