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机宽频受迫扭振抑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
1
作者 王晓兰 李朝辉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49,共13页
湍流风激励场景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轴系传动链在低频段存在宽频受迫扭振问题,影响机组稳定运行。提出了扭振抑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方法,建立了考虑最优转矩控制和带通滤波器参数的轴系宽频... 湍流风激励场景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轴系传动链在低频段存在宽频受迫扭振问题,影响机组稳定运行。提出了扭振抑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方法,建立了考虑最优转矩控制和带通滤波器参数的轴系宽频受迫扭振模型,利用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设计前馈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律,避免了传动链状态变量不易测量的难题,使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传动链提供主动阻尼的带通滤波器主要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最终传动链动态响应跟踪稳定的参考模型。以1.5 MW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为例,在持续性湍流风激励场景下,仿真验证MRAC的跟踪效果,对比电气阻尼重塑方法和MRAC方法对宽频受迫扭振的抑制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RAC方法能够使被控对象稳定跟踪参考模型,跟踪平均误差不超过4.94%;相比于电气阻尼重塑方法,采取MRAC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传动链宽频受迫扭振抑制效果提升了21.77%,柔性传动轴扭矩和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波动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轴系传动链 宽频受迫扭振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扭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段退化建模的3D舞台威亚控制系统实时寿命预测
2
作者 毛海杰 李伟林 李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针对3D舞台威亚系统因执行电机退化导致系统寿命不足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阶段退化模型的系统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阶段Wiener过程对伺服电机绝缘老化进行建模,并利用累积和(CUSUM)检验进行变点检测,实现阶段划分... 针对3D舞台威亚系统因执行电机退化导致系统寿命不足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阶段退化模型的系统实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阶段Wiener过程对伺服电机绝缘老化进行建模,并利用累积和(CUSUM)检验进行变点检测,实现阶段划分;其次考虑测量噪声的影响,借助Kalman滤波以及RTS平滑算法估计真实退化状态,并将变点检测结果融入基于期望最大化(EM)算法的参数估计过程,实现模型参数的实时在线更新与阶段更替;最后,以实时位置误差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实现了对3D舞台威亚的系统级在线剩余寿命(RUL)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准确识别退化过程各阶段变化时刻,且更为契合实际退化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剩余寿命预测精度,从而为后续的精准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舞台威亚系统 多阶段退化建模 变点检测 系统级实时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网络攻击下信息物理系统预测补偿控制
3
作者 祝超群 辛文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混合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多步预测的补偿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混合攻击特性和攻击能量受限等因素,建立了具有嵌套子系统结构的信息物理系统切换模型;其次,借助李雅普诺... 针对混合网络攻击环境下的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了具有多步预测的补偿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混合攻击特性和攻击能量受限等因素,建立了具有嵌套子系统结构的信息物理系统切换模型;其次,借助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预测补偿控制策略,实现了信息物理系统的镇定控制;最后,通过网络化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混合网络攻击 切换系统 预测补偿 输出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DETCS下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综合安全控制
4
作者 李炜 程雪 李亚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4-2716,共13页
针对一类虚假数据注入(FDI)攻击与故障共存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CPS),在新型自适应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ADETCS)下,研究了综合安全控制与通信的协同设计问题。引入ADETCS取代传统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构建安全与通信可自适应协同优化... 针对一类虚假数据注入(FDI)攻击与故障共存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CPS),在新型自适应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ADETCS)下,研究了综合安全控制与通信的协同设计问题。引入ADETCS取代传统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构建安全与通信可自适应协同优化运行的ICPS架构;通过对ADETCS中阈值函数的优化设计,获得一种可随系统动态行为双向连续变化的新型ADETCS;在该机制下,基于主动容侵和容错的思想,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借助新型Bessel-Legebdre不等式、锥补线性化(CCL)等少保守性技术,在统一的自适应变采样框架下,推证出鲁棒估计器与综合安全控制器的求解方法,使ICPS可同时防御FDI攻击与故障,并具有更优的自适应通信调节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新型ADETCS中阈值函数的巧妙设计及CCL的应用,相较现存通信机制和设计方法,可使ICPS的综合安全控制性能与资源节约获得更优的折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适应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 综合安全控制 锥补线性化 动态优化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介质访问约束的网络化控制系统H∞状态估计
5
作者 祝超群 张磐 王志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研究了一类存在介质访问约束和信号量化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H∞状态估计问题。首先,考虑到介质访问约束和信号量化的影响,将信号量化误差转化为扇形有界的不确定性,对由于访问约束而未获得网络传输的系统输出采用加权补偿策略,根据网络... 研究了一类存在介质访问约束和信号量化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H∞状态估计问题。首先,考虑到介质访问约束和信号量化的影响,将信号量化误差转化为扇形有界的不确定性,对由于访问约束而未获得网络传输的系统输出采用加权补偿策略,根据网络介质的随机访问机制将网络化系统建模为具有不确定性的马尔可夫跳跃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H∞性能约束条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方法给出状态估计器存在的充分条件,所设计的状态估计器使得估计误差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给定的H∞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控制系统 介质访问约束 信号量化 H∞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饱和下广义多智能体系统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
6
作者 王志文 王玉莹 +2 位作者 卢延荣 杜楠 栗小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问题.首先,将原问题转化为具有分布式观测器的输出调节问题.其次,基于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得到广义系统的显式解,避免对广义系统进行受限等价分解.然后,基... 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问题.首先,将原问题转化为具有分布式观测器的输出调节问题.其次,基于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得到广义系统的显式解,避免对广义系统进行受限等价分解.然后,基于分布式状态观测器和输出调节器,构造了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协议,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证得在所设计的控制协议下,所有跟随者的输出能够收敛到由领航者所形成的凸包内.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 输入饱和 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 低增益反馈 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访问约束和数据丢包的网络化系统H_(∞)鲁棒控制
7
作者 祝超群 姚兴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3,共8页
针对同时存在访问约束和数据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了H_(∞)鲁棒控制方法的设计问题.首先,采用Bernoulli随机过程来描述系统的数据丢包过程,并根据介质访问约束的随机访问机制建立了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跳变系统模型;其次,通过Lyapuno... 针对同时存在访问约束和数据丢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了H_(∞)鲁棒控制方法的设计问题.首先,采用Bernoulli随机过程来描述系统的数据丢包过程,并根据介质访问约束的随机访问机制建立了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跳变系统模型;其次,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MI技术导出闭环系统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H_(∞)鲁棒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随机稳定并具有给定的H_(∞)性能;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控制系统 介质访问约束 数据丢包 H_∞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NN-RA模型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萍 宋紫琼 +1 位作者 曹洁 陈息良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1,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中特征提取困难,模型迭代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二值化神经网络(BNN)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格拉姆角场(GAF)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以提高特征提取精度,然后结合深...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中特征提取困难,模型迭代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二值化神经网络(BNN)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格拉姆角场(GAF)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以提高特征提取精度,然后结合深度残差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构建BNN-RA(BNN+Residual Network+Spatial attention network structure)故障诊断模型,实现轴承的高效故障诊断,最终通过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与江南大学(JNU)公开的轴承数据集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网络迭代速度和诊断精度,模型在CWRU轴承数据集单一工况下迭代11次可达到收敛,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20%,在两数据集的不同工况下平均准确率可达98.46%与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故障诊断 轴承 二值化神经网络 格拉姆角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泵数字孪生流场云图的叶轮故障诊断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洁 刘强 李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1,共9页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离心泵的健康诊断与维护需求日益迫切,结合数字孪生和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流场云图的离心泵叶轮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借助离心泵数字孪生模型来模拟叶轮叶片随机断裂故障的演化发展,生成具有不同故...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离心泵的健康诊断与维护需求日益迫切,结合数字孪生和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流场云图的离心泵叶轮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借助离心泵数字孪生模型来模拟叶轮叶片随机断裂故障的演化发展,生成具有不同故障特征的叶轮流场压力及速度云图;基于对Yolov5算法的学习训练,获得了压力和速度云图两类机器视觉模型,并结合统计分析实现了叶轮故障的初步诊断;进而考虑两类检测模型的优势互补特性,基于堆叠集成的思想将二者融合,以提升叶轮故障诊断的准确性。经实验验证,针对叶轮叶片的随机断裂故障,所提方法可达到0.99以上的诊断准确度,开发的离心泵叶轮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使所提方法得以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数字孪生 叶轮机械 机器视觉 智能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直流电机调速优化与数字孪生实现
10
作者 毛海杰 赵楠 冯小林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22-1832,共11页
针对传统直流电机调速方法在可靠性、智能化和调试效率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直流电机调速优化方法,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调试中。首先,分别采用黄金正弦和柯西变异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中发... 针对传统直流电机调速方法在可靠性、智能化和调试效率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直流电机调速优化方法,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调试中。首先,分别采用黄金正弦和柯西变异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中发现者和加入者的位置更新,以增加搜索的多样性和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将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应用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以优化转速环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参数;最后,构建了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并基于OPC服务器实现了优化算法与数字孪生模型之间的交互。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提高了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仿真得到的控制参数优化结果可以应用于数字孪生模型中,以提高直流电机的调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直流电机调速 数字孪生 OPC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多尺度点云补全网络
11
作者 陈晓雷 王荣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0-340,共11页
现有点云补全网络无法同时提取高质量的点云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丢失点云细节信息与坐标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分支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点云补全网络,该网络的核心创新在于分层渐进式特征提取与融合机制。在编码阶段,该网络首先通过联... 现有点云补全网络无法同时提取高质量的点云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丢失点云细节信息与坐标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分支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点云补全网络,该网络的核心创新在于分层渐进式特征提取与融合机制。在编码阶段,该网络首先通过联合特征提取模块(JFEM),对输入的三种不同分辨率的点云数据进行多尺度特征学习,依次提取包含丰富语义信息的全局特征和精细的局部特征,以最大化保留关键信息,然后利用细节保持池化(DP-Pool)模块对特征进行降维,避免传统池化操作造成的细节损失,并结合多分支编码结构实现全局与局部特征的高效融合,确保不同尺度的特征能够互补增强。在解码阶段,该网络通过点云重构(PCR)模块逐步恢复点云的几何结构,并利用多分支解码结构对不同层次的特征进行精细化上采样,最终生成高保真、高密度的补全点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的性能优于目前先进的10种点云补全网络,能进一步提高点云补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补全 多分支 多尺度 特征融合 细节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蔽环境下基于ITVFEMD的人体生命体征提取
12
作者 黄玲 李欣欣 姚璐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为了解决遮蔽环境中雷达回波信号低信噪比以及人体心跳信号被呼吸谐波以及其他杂波淹没的问题,联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奇异值分解(ISVD)的降噪方法和基于改进的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ITVFEMD)的生命体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奇... 为了解决遮蔽环境中雷达回波信号低信噪比以及人体心跳信号被呼吸谐波以及其他杂波淹没的问题,联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奇异值分解(ISVD)的降噪方法和基于改进的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ITVFEMD)的生命体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奇异值分解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回波信号进行基于参数优化的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最后选取合适的IMF分量进行呼吸心跳信号的重构,并对重构的呼吸和心跳信号进行FFT得到估计的呼吸心跳信号频率,再将估计的呼吸心跳频率与佩戴血氧仪实际测量的呼吸率和心率进行数据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心率和呼吸率的估计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和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蔽环境 ITVFEMD 生命体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O与MPC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恒杰 李治廷 +1 位作者 陈伟 曾贤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43-1846,共4页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针对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难以同时满足追踪精度与追踪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P&O和MPC相结合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先将扰动之后的电压和电流作为参数输入MPC控制器,再由控制器的两步长函数分析预...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针对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难以同时满足追踪精度与追踪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P&O和MPC相结合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先将扰动之后的电压和电流作为参数输入MPC控制器,再由控制器的两步长函数分析预测出未来变量的动作并生成输出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扰动观察法,该算法可以同时满足追踪精度与追踪速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扰动观察法 模型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DMC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微容 魏域林 +2 位作者 刘婕 刘朝荣 任成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变量马达的恒转速控制问题,结合动态矩阵控制(DMC)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并通过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分析预测步长与控制步长对转速控制...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变量马达的恒转速控制问题,结合动态矩阵控制(DMC)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并通过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分析预测步长与控制步长对转速控制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PID控制方法相比,基于DMC的预测控制方法提升了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可为后续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 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速率Q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微容 杨帆 +3 位作者 刘婕 米彦春 宋昊文 郭宏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1-478,共8页
由于二次动态矩阵控制(quadratic dynamic matrix control,QDMC)算法中二次规划求解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的高精度快速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双重速率二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dual rate QDMC... 由于二次动态矩阵控制(quadratic dynamic matrix control,QDMC)算法中二次规划求解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的高精度快速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双重速率二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dual rate QDMC,DR-QDMC),将控制增量的求解分解为快速层和慢速层2个时间尺度进行,利用AMESim-Simulink/Matlab联合仿真平台构建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的AMESim仿真模型并研究分析DR-QDMC算法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R-QDMC算法不仅可增强系统控制实时性,而且还能提升变量马达转速控制的快速性和抗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液压传动 速度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双速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神经元PID自适应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恒转速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微容 任成文 +2 位作者 刘婕 刘朝荣 魏域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04-107,131,共5页
以新型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风速随机变化引起变量马达转速恒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深入研究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器参数对变量马达恒转速控制性能的影响。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定量泵... 以新型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风速随机变化引起变量马达转速恒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深入研究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器参数对变量马达恒转速控制性能的影响。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定量泵-变量马达液压模型,联合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的PID控制方法,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方法对变量马达恒转速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增强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提高了变量马达恒转速输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 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 恒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S攻击下CPS双重安全控制与通讯的协同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炜 魏凯锋 +1 位作者 李亚洁 史娅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7,共13页
针对一类具有执行器故障与DoS攻击的CPS,基于边缘计算理念,并结合事件触发通讯机制,研究了CPS双重安全控制与通讯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基于边缘计算的资源分配,提出DETCS下的CPS双重安全控制架构,并把有限能量的DoS攻击转化为一种特殊... 针对一类具有执行器故障与DoS攻击的CPS,基于边缘计算理念,并结合事件触发通讯机制,研究了CPS双重安全控制与通讯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基于边缘计算的资源分配,提出DETCS下的CPS双重安全控制架构,并把有限能量的DoS攻击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时延,在DETCS下建立了具有故障与攻击的闭环CPS模型;其次,借助时滞系统理论,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利用仿射Bessel-Legendre等不等式,分别给出了DoS攻击下状态与故障估计鲁棒观测器、执行器故障和DoS攻击双重安全控制与通讯协同设计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四容水箱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文中理论结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安全控制 离散事件触发通讯机制 DOS攻击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的无人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炜 崔佳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9-15,共7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执行器易发生恒增益、恒偏差等常见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四旋翼无人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具有几类执行器故障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正常与各类故障的模型集合库;...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执行器易发生恒增益、恒偏差等常见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四旋翼无人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具有几类执行器故障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正常与各类故障的模型集合库;其次,根据分段的系统性能容忍度指标对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并大致判断出故障类型;最后,结合统一的模型失配度指标进行模型匹配,进而调用相应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文中具有分段系统性能容忍度的多模型主动容错策略,能迅速可靠地检测到执行器的各类故障,并及时进行容错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模型集合库 主动容错 分段系统性能容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NCS控制与通信协同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文 赵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3-378,共6页
主要考虑网络化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和控制系统的耦合问题,研究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控制与通信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通信网络的事件触发控制模型,通过分析控制系统模型和通信网络拥塞控制模型设计了新的事件触发条件;然后,运... 主要考虑网络化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和控制系统的耦合问题,研究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控制与通信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通信网络的事件触发控制模型,通过分析控制系统模型和通信网络拥塞控制模型设计了新的事件触发条件;然后,运用(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和LMI,分析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H?性能,并进行了H?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实例表明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控制系统 事件触发机制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ube不变集的直流微电网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兰 侯天玉 +1 位作者 宫玮丽 刘祥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17,共9页
由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its,DGUs)互联组成的直流微电网中,DGU的投入或退出使微电网结构具有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将基于Tube不变集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离线设计,在线实时控制,使直流... 由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its,DGUs)互联组成的直流微电网中,DGU的投入或退出使微电网结构具有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将基于Tube不变集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离线设计,在线实时控制,使直流微电网在结构具有不确定情况下的状态始终收敛于终端干扰不变集,保证DGU投入或退出时直流微电网的母线电压稳定。首先分析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并推导出线性化模型。然后设计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不确定系统 Tube不变集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