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百合鳞茎花青素合成相关MYB与bHLH转录因子的筛选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文广 李保豫 +6 位作者 田辉 李欣 任海伟 曹莹莹 姜欣彤 柴佳靖 陈少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百合鳞茎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由于花青素的积累导致鳞茎变紫红色,进而影响其价值。该文基于兰州百合鳞茎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花青素相关转录因子,共分析了50个MYB转录因子与73个bHLH转录因子,包括序列的比对、理化性质分析... 百合鳞茎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由于花青素的积累导致鳞茎变紫红色,进而影响其价值。该文基于兰州百合鳞茎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花青素相关转录因子,共分析了50个MYB转录因子与73个bHLH转录因子,包括序列的比对、理化性质分析、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以及保守结构域预测。MYB分类结果显示,50个MYB转录因子中有2个属于1R-MYB类,44个属于R2R3-MYB类,3个属于3R-MYB类,1个属于4R-MYB类。50个MYB不稳定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表明48个MYB定位于细胞核。73个bHLH均为不稳定蛋白,且72个都为亲水性,亚细胞定位显示58个bHLH定位于细胞核。通过与模式植物拟南芥MYB和bHLH转录因子构建进化树分析、保守结构域预测、基因表达量分析以及转录因子与结构基因的相关性分析,初步筛选出3个MYB基因和1个bHLH基因可促进兰州百合鳞茎花青素合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兰州百合鳞茎花青素调控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鳞茎 MYB转录因子 bHLH转录因子 花青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牧草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雅欣 伍国强 魏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94,共17页
豆科牧草是饲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乳产业的重要基础。我国豆科牧草育种研究基础薄弱,干草和优质草种依赖进口,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因此,加强豆科牧草的育种,尤其是当前发展迅速的生物技术育种,是促进... 豆科牧草是饲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乳产业的重要基础。我国豆科牧草育种研究基础薄弱,干草和优质草种依赖进口,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因此,加强豆科牧草的育种,尤其是当前发展迅速的生物技术育种,是促进我国草业发展和“弯车道超车”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优质土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因此,我国草产业对抗逆性强的优质牧草品种极其依赖。鉴于生物技术育种的巨大潜力,本文就豆科牧草组织培养体系、遗传转化方法及近年来豆科牧草在抗生物、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红豆草 盐胁迫 转录因子 离子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过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黑果枸杞多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冰 马静钰 +6 位作者 李婷 竹军 朱美鹏 吴丽华 陈霞 张新国 赵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0,共11页
以提取温度(20、40、60、80、100℃)条件为变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黑果枸杞多糖(Lycium ruthenicum Murr.polysaccharides,LRPs);通过分析多糖得率、碳水化合物含量、糖醛酸含量、紫外光谱、特征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 以提取温度(20、40、60、80、100℃)条件为变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黑果枸杞多糖(Lycium ruthenicum Murr.polysaccharides,LRPs);通过分析多糖得率、碳水化合物含量、糖醛酸含量、紫外光谱、特征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研究提取温度对LRPs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检测DPPH、ABTS+、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及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分析提取温度对L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LRPs对RAW264.7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提取温度对LRPs免疫调节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温度可以影响LRPs的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在60℃(LRP60,2.38%±0.11%)和80℃(LRP80,2.30%±0.25%)时,多糖的提取得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LRP20、LRP40、LRP60、LRP80和LRP100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93.34、227.94、233.45、273.53和233.66 kDa。LRPs单糖组成主要为L-Ara、D-Gal、D-Glc、D-Man、L-Rha和D-GlcA,并含有少量D-Xyl,其中LRP80和LRP100含有D-GalA;在60和80℃温度下提取得到的黑果枸杞多糖LRP60和LRP80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提取温度60℃时,黑果枸杞多糖单糖组成中D-Gal和L-Ara比例升高,抗氧化活性较好;提取温度80℃时,D-GlcA、D-Glc和D-GalA比例升高,黑果枸杞多糖免疫调节活性较好。黑果枸杞多糖LRP60和LRP80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剂或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多糖 提取温度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SU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巩慧玲 杨雅倩 +3 位作者 梁金永 田泽 冯再平 鲍婧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tSUT2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光照时间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StSUT2启动子区域内存在多个光响应元件以及脱落酸等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StSUT2基因于光照4 h后在花和老叶中表达量较高;光照16 h后在花中表达量最高;此外,StSUT2在雄蕊和雌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全花。综上,StSUT2在花器官尤其在花蕊组织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马铃薯StSUT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UT2启动子 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演替规律和组装机制
5
作者 任海伟 李云帆 +6 位作者 阿丽米热·克热穆 马东林 郭晓鹏 张丙云 张智良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9,共12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菌属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中性理论模型和零模型探究不同等级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贮藏...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等级金徽酒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细菌菌属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中性理论模型和零模型探究不同等级大曲贮藏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不同等级大曲的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酸度则呈下降趋势,二者分别在11%~13%和0.9~1.3 mmol/10 g范围,符合QB/T 4259-2011《浓香大曲》标准;氨基酸态氮含量(3.4~4.7 g/kg)、糖化力(194.4~251.0 mg/(g·h))、发酵力(0.35~0.42 g/(0.5 g·72 h))和酯化力(148.7~391.1 mg/(50 g·7 d))均呈上升趋势。厚壁菌门(Firmicutes,61.3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2.98%)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7.25%)是优势菌门,芽孢杆菌(Bacillus,29.58%)、明串珠菌(Leuconostoc,9.51%)等为优势菌属,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群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酸菌属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等级大曲差异细菌包括芽孢杆菌、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等,其中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和高温放线菌等是贮藏0、45、90 d大曲的主要差异细菌。泛菌(Pantoea)、糖多孢菌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与酯化力、发酵力、氨基酸态氮含量呈正相关。细菌菌群参与代谢活动的程度不同,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11条代谢途径存在显著差异。细菌群落组装随机性过程中漂变占主导地位,酯化力、发酵力、水分含量、酸度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可能是贮藏过程中细菌群落组装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中性理论模型与零模型解析金徽酒大曲贮藏期间细菌群落演替和组装规律,为探析陇派浓香型大曲的内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贮藏期 细菌群落结构 相关性分析 功能预测 群落组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生菜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演替分析
6
作者 李燕 毕文豪 +1 位作者 陈婷 金微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209,共8页
目的:探索鲜切生菜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培养技术对鲜切生菜不同加工环节(原料M、预清洗PW、第一道清洗W1、第二道清洗W2、第三道清洗W3、成品P)的细菌组成进行研究。结果:生菜经过四... 目的:探索鲜切生菜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培养技术对鲜切生菜不同加工环节(原料M、预清洗PW、第一道清洗W1、第二道清洗W2、第三道清洗W3、成品P)的细菌组成进行研究。结果:生菜经过四道清洗,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计数分别下降为2.85±0.06 lg CFU/g、1.01±0.03 lg CFU/g和1.47±0.04 lg CFU/g,低于企业现行标准Q/WWK0002S-2020;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鲜切生菜加工过程中的绝对优势菌,相对丰度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均在70%以上;在属水平上,生菜原料和预清洗环节优势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Alkanindiges;经过第一道NaClO清洗后,食酸菌属(Acidovorax)成为主要优势菌,均在40%以上,其次为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通过相对丰度热图及PCoA分析可以看出6个样品的菌群差异:样品M和PW菌群组成较相似,聚为一类;样品W1、W2、W3、P四个样品菌群结构更接近。通过传统培养结果发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是鲜切蔬菜整个加工过程中的优势菌,其次还有不动杆菌属和Enterobacter bugandensis。结论:鲜切生菜加工过程中大量微生物来自于生菜生长的土壤环境,实施标准化规范种植,在源头上减少微生物污染,是控制鲜切生菜品质的首要环节,同时,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也是保障品质的关键。明确加工过程中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食酸菌属等优势腐败菌,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精准杀菌策略,进一步提升鲜切生菜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生菜 次氯酸钠 工业化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SUT2干扰表达加剧薯块酶促褐变
7
作者 巩慧玲 高维 +1 位作者 范厶正 冯再平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为探究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对薯块酶促褐变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夏波蒂’StSUT2 RNA干扰表达的两个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WT)为材料,对薯块的褐变程度、总酚(TPC)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 为探究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对薯块酶促褐变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夏波蒂’StSUT2 RNA干扰表达的两个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WT)为材料,对薯块的褐变程度、总酚(TPC)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褐变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两个StSUT2干扰株系的鲜切薯块和薯块汁液褐变颜色较深、薯块褐变度显著增高且色度ΔL值显著降低,由此说明StSUT2干扰株系的薯块褐变程度高于野生型,即StSUT2干扰表达加剧薯块褐变。进一步分析表明,StSUT2干扰株系RNAi-1和RNAi-2薯块的总酚含量和PAL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其中总酚含量比野生型分别增加9.8%和30.0%,PAL活性比野生型分别高33.0%和25.7%;StSUT2干扰株系RNAi-2的PPO和P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其中PPO活性比野生型高27.3%,而POD活性比野生型高15.0%。此外,StSUT2干扰株系RNAi-1和RNAi-2薯块的MDA含量比野生型分别增加25.1%和46.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薯块褐变度与总酚含量、PAL活性、PPO活性和MDA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OD活性不相关。综上所述,马铃薯StSUT2 RNA干扰表达后,薯块中的总酚含量增加,PAL和PPO的活性以及MDA含量提高,从而导致干扰株系的褐变程度高于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UT2 干扰表达 酶促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范文广 郑海君 +4 位作者 田辉 任海伟 田亚琴 潘立超 杨伟霞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434,共10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O_(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复合膜在紫外屏蔽、抗菌、乙烯清除、智能响应等方面发挥的多元化功能,总结了在果蔬保鲜和肉类包装领域应用较广泛的纳米TiO_(2)复合膜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TiO_(2)应用在食品包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TiO_(2)复合膜在未来功能化以及智能化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TiO_(2)) 复合膜 应用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日节律基因Clock调控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结构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
9
作者 陈晓惠 任欣欣 +4 位作者 雷艳 李敏倩 王芳 王蓓 杨淑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构建肝-肠轴部位敲低Clock基因的C57BL/6小鼠,通过西方饮食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型,检测Clock基因对肝脏和肠道组织的影响,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组学变化.结果显示,敲低Clock基因会加剧小鼠NAFLD症状,表现... 构建肝-肠轴部位敲低Clock基因的C57BL/6小鼠,通过西方饮食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型,检测Clock基因对肝脏和肠道组织的影响,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组学变化.结果显示,敲低Clock基因会加剧小鼠NAFLD症状,表现为肝脏脂肪沉积增多和纤维化明显;改变肠道组织结构,表现为肠道绒毛高度降低,杯状细胞数目减少,且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质TJP1和OCCLUDIN表达水平下调.Clock基因会改变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通过影响NAFLD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CLOCK基因 肠道菌群 肠道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真菌CFEM蛋白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艳玲 郭勇 高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CFEM (common in fungi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仅存在于真菌的一种细胞外膜蛋白,在真菌中往往起到效应子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病原真菌CFEM蛋白的结构、起源、进化及其作用和分子机制,强调了致病性真菌中CFEM蛋白在获取铁元... CFEM (common in fungi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仅存在于真菌的一种细胞外膜蛋白,在真菌中往往起到效应子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病原真菌CFEM蛋白的结构、起源、进化及其作用和分子机制,强调了致病性真菌中CFEM蛋白在获取铁元素、维护真菌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真菌生长发育、侵染结构形成及引发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扩展青霉的CFEM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针对未来CFEM蛋白在侵染致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等研究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进一步解析CFEM蛋白在侵染致病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为防控植物病原真菌病害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EM效应蛋白 病原真菌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1
作者 张新国 冯再平 王蓓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6-258,共3页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生物医药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微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适应...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生物医药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微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适应当前教育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推动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深度融合 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处理对兰州百合低温贮藏的防腐保鲜效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巩慧玲 王晓敏 +1 位作者 袁惠君 冯再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9-364,共6页
为了探索食用百合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了ClO2处理对百合鳞茎在(-3±1)℃贮藏温度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2熏蒸处理1h均能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其中6mg/L浓度ClO2处理时腐烂指数... 为了探索食用百合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了ClO2处理对百合鳞茎在(-3±1)℃贮藏温度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2熏蒸处理1h均能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其中6mg/L浓度ClO2处理时腐烂指数最低,该处理也降低了百合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抑制了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和贮藏后期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保证了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ClO2浓度较低或过高时,保鲜效果均有所降低。研究结果认为适宜浓度的ClO2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百合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品质控制 农产品 兰州百合 CLO2 防腐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运输过程中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影响
13
作者 李宏燕 白婵 +4 位作者 廖涛 王炬光 鉏晓艳 熊光权 王雅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缺氧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化养殖和活鱼运输中,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日益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运输时间下水质、生化参数、组织结构等的影响。将杂交... 缺氧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化养殖和活鱼运输中,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日益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运输时间下水质、生化参数、组织结构等的影响。将杂交鲟幼鱼置于溶氧质量浓度为2.5±0.5 mg/L、7.5±0.4 mg/L的环境下进行模拟运输。结果显示,运输12 h后,低氧组中幼鱼存活率为54%,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肝脏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运输前(P<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在6 h后达到最大值;肝脏丙二醛(MDA)浓度、微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组肝脏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运输12 h后,肌肉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乳酸含量在3 h时达到最高;低氧组幼鱼肝脏在运输12 h后出现更严重的组织损伤。研究表明运输过程中低氧胁迫会影响幼鱼的存活率、水质等参数,导致鱼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加剧肝脏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幼鱼 低氧 模拟运输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鳞茎贮藏腐烂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巩慧玲 孙爱洁 +4 位作者 李茜 汤国纲 袁惠君 冯再平 李善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7-101,106,共6页
为确定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贮藏期间腐烂的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测定了从病样中分离的纯培养物的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性和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的病原菌分别是... 为确定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贮藏期间腐烂的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测定了从病样中分离的纯培养物的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性和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的病原菌分别是黄曲霉和米根霉。两种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相同,最适宜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均是百合培养基和百合葡萄糖培养基,葡萄糖和蛋白胨为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 H5~9范围内都可生长,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腐烂病 黄曲霉 米根霉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ClO_2对兰州百合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巩慧玲 袁惠君 +1 位作者 冯再平 赵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8-339,355,共3页
采用1-MCP、ClO2熏蒸处理兰州百合鳞茎,然后置于4±0.5℃冷库中贮藏,研究各处理对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MCP或ClO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即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及水分、VC含量的下降,并抑制... 采用1-MCP、ClO2熏蒸处理兰州百合鳞茎,然后置于4±0.5℃冷库中贮藏,研究各处理对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MCP或ClO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即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及水分、VC含量的下降,并抑制可滴定酸的上升;其中高浓度ClO2处理(20mL1.2mg/L的ClO2溶液,在0.04m3体积中熏蒸1h)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1-MCP CIO2 贮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检出率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3 位作者 白洁 陈克明 郑蓉 殷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6-737,750,共3页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位)的骨密度(BMD)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1个年龄段。结果男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出现于30~39岁组,且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渐降低,进入50~69岁组,女性的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尤以Wards区明显,50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男性为12.1%,女性为46.7%。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兰州百合鳞茎片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巩慧玲 李飞 +2 位作者 孙爱洁 孙梦遥 汤国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为了探讨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食用百合鳞茎片的保鲜效果,以不同质量分数(0.025%、0.05%和0.1%)的纳他霉素复合质量分数1%的壳聚糖溶液对兰州百合鳞茎片进行涂膜处理,然后置于4℃条件下贮藏,并定期对其腐烂指数、失重率、褐变度、PP... 为了探讨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食用百合鳞茎片的保鲜效果,以不同质量分数(0.025%、0.05%和0.1%)的纳他霉素复合质量分数1%的壳聚糖溶液对兰州百合鳞茎片进行涂膜处理,然后置于4℃条件下贮藏,并定期对其腐烂指数、失重率、褐变度、PPO、POD活性、VC、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兰州百合鳞茎片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和失重率,并抑制丙二醛含量和褐变度的升高,减缓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从而保证了百合鳞茎片贮藏期间的品质,其中0.1%纳他霉素和1%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15 d后,与对照相比,腐烂指数、失重率和褐变度分别降低了48.50%,56.92%和17.52%,而VC、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63.92%,28.54%和2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壳聚糖 涂膜 百合鳞茎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酿酒酵母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抑制剂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贾承霖 郭晓鹏 +1 位作者 陆栋 张苗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5,共15页
利用酿酒酵母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羧酸、呋喃醛和多酚对酿酒酵母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这些抑制剂对细胞膜、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利用酿酒酵母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羧酸、呋喃醛和多酚对酿酒酵母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这些抑制剂对细胞膜、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影响了酵母对水解液中可发酵糖的利用。本文系统综述了这三类抑制剂对酿酒酵母产生胁迫的信号通路与代谢途径,例如,弱酸会诱导细胞内酸化,呋喃醛和酚类化合物会使胞内氧化还原酶活性下降并抑制翻译进程。基于上述胁迫机理,本文深入探讨了诱变育种、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细胞自絮凝和共培养等正向遗传学方法。这些方法借助表型突变结合多组学分析可以挖掘关键基因,从而构建高效菌株。同时,阐述了反向遗传学方法,即利用已知功能基因进行基因组转化,以及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展菌株定向培育。其中,酿酒酵母过表达目标基因、运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敲除以及利用CRISPRa/CRISPRi进行基因调控等方法,有效调节了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提升了酿酒酵母的耐受性能。在此基础上,高通量基因文库与多途径基因调控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可以大规模地用于关键基因筛选和多维度的基因调控。未来,可利用基因表达和代谢通量联合分析等策略实时监控与耐受性相关的关键酶的活性以及关键代谢通路的碳通量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多重抑制剂对酿酒酵母产生的协同作用,为酿酒酵母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木质纤维素水解液 抑制剂 耐受性 响应机制 遗传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青贮预处理对甜高粱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影响
19
作者 董斌彦 尹鑫 +3 位作者 任海伟 田辉 王昱 李金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2-280,共9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预处理的强化作用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影响,比较研究了瘤胃液、沼液、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4种添加剂对甜高粱木质纤维组分和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并重点从产甲烷进程、消化液特征、系统稳定性等角度... 为探讨不同类型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预处理的强化作用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影响,比较研究了瘤胃液、沼液、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4种添加剂对甜高粱木质纤维组分和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并重点从产甲烷进程、消化液特征、系统稳定性等角度探索青贮强化预处理对甜高粱能源转化效益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青贮强化预处理能使甜高粱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减少14.67%~30.99%和10.30%~47.23%,纤维素含量增加6.32%~35.93%,相对结晶指数CrI增加1.34%~13.08%,且延长预处理时间有助于瓦解木质纤维素抗降解屏障结构。青贮甜高粱的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整个消化过程保持适宜pH值(7.73~8.25)和氨氮浓度(1350~1600 mg/L)。青贮预处理能有效缩短厌氧消化延滞期0.8~1.37 d,日产甲烷量和累积产甲烷量分别提高了24.32%和7.91%。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所有青贮预处理组的产甲烷收益均明显高于原料,尤其沼液作为强化添加剂最为经济有效(681.73元/t)。因此,结合沼气工程运行实际,推荐使用沼液作为青贮强化预处理的添加剂,不仅能提高甜高粱的能源转化效率,还能降低规模化沼气工程处理沼液的成本,实现沼液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青贮预处理 生物强化 厌氧消化 经济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淫羊藿的灭菌效果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20
作者 胡云霞 周利斌 +5 位作者 陈芳雷 辛志君 卢建军 魏利英 杨爱梅 李雪虎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0-1209,共10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对淫羊藿灭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0、2、4、6、8 kGy)的电子束辐照对其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色泽、活性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淫羊藿中...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对淫羊藿灭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0、2、4、6、8 kGy)的电子束辐照对其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色泽、活性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淫羊藿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辐照有利于降低淫羊藿水分含量,4、8 kGy辐照处理可显著提高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而辐照对总灰分含量和总色差无明显影响;其中4 kGy辐照对淫羊藿的色泽影响最小;4~6 kGy辐照对总黄酮和总黄酮醇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处理的淫羊藿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8;辐照后淫羊藿的抗氧化活性保持较高水平。综上,4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既能有效减少淫羊藿微生物数量,又能保持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淫羊藿灭菌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电子束辐照 微生物 活性成分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