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体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鸿鼎 喇培清 +2 位作者 师婷 魏玉鹏 卢学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本文综述了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微观组织设计、制备方法及其力学性能与变形机制。概述了现有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指出开发新工艺和进一步优化纳米晶/微米晶复相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晶 微米晶复相 制备方法 变形机制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碲镍铬合金粉末材料显微组织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义祥 廖乃飞 +2 位作者 侯凤刚 鲍艳东 代英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均匀混合后置于6 mm×200 mm的石英管中烧结,制备碲镍铬合金.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ray分析等方法研究碲对镍铬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用HBRV-187.5布洛维硬度仪、HV-1000显微硬度测试仪和MMW-1... 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均匀混合后置于6 mm×200 mm的石英管中烧结,制备碲镍铬合金.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ray分析等方法研究碲对镍铬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用HBRV-187.5布洛维硬度仪、HV-1000显微硬度测试仪和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新型碲镍铬合金粉末材料的洛氏硬度(HRC)、显微硬度(HV)和抗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镍铬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镍铬合金材料生成新的相,起到稳定镍铬合金粉末材料硬度和磨损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合金 粉末材料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铝合金板搅拌摩擦焊塑性金属不同深度的水平流动状况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希靖 韩晓辉 +2 位作者 李常锋 包孔 郭瑞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通过在 10mm厚LF2铝合金板的不同位置嵌入示踪Fe粉, 进行搅拌摩擦焊对接实验, 焊后截取不同深度的水平面试样, 采用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能谱分析, 通过观察Fe粉在焊缝金属中的水平分布, 确定了 10mm厚LF2搅拌摩擦焊焊缝金属的二维水平流... 通过在 10mm厚LF2铝合金板的不同位置嵌入示踪Fe粉, 进行搅拌摩擦焊对接实验, 焊后截取不同深度的水平面试样, 采用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能谱分析, 通过观察Fe粉在焊缝金属中的水平分布, 确定了 10mm厚LF2搅拌摩擦焊焊缝金属的二维水平流动状况。结果表明, 塑性金属流动关于焊缝中心并不对称。焊缝下部金属受搅拌针作用, 前进侧大部分金属与焊接方向相反向后流动, 小部分金属向前流动, 但都未进入返回侧; 返回侧金属都向后流动, 且有部分金属进入前进侧。焊缝上部金属主要受轴肩作用, 前进侧大部分金属向前流动但未进入返回侧, 小部分金属向后流动; 返回侧金属沿旋转方向流入前进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流场 前进侧 返回侧 示踪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焊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石玗 何翠翠 +1 位作者 黄健康 樊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基础,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计算模型.应用所开发的计算和绘图程序,得到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处Al-Fe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成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与温度... 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基础,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计算模型.应用所开发的计算和绘图程序,得到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处Al-Fe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成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与温度关系的图形,分析在焊接接头界面处可能形成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种类,并与焊接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在Al-Fe界面上形成Fe2Al5和FeAl3金属间化合物,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国俊 丁雨田 +1 位作者 金培鹏 刘国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9-154,共6页
论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概况,简要介绍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挤压铸造法、原位反应法、搅拌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等,并重点针对粉末冶金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这种方法的优势、具体的制备工艺、材料性... 论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概况,简要介绍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挤压铸造法、原位反应法、搅拌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等,并重点针对粉末冶金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这种方法的优势、具体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等。最后,展望了粉末冶金法进一步用于制备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法 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异种金属CMT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睿 余斯亮 +2 位作者 王岑 孙军浩 陈剑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2,共4页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铝钢异种金属CMT(cold metal transfer)焊接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采用双椭球热源和高斯热源分别考虑实际焊接时电弧加热和熔滴引入的热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工艺参数...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铝钢异种金属CMT(cold metal transfer)焊接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采用双椭球热源和高斯热源分别考虑实际焊接时电弧加热和熔滴引入的热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工艺参数下,熔池中心的温度为960℃,计算所得到的热循环曲线和试验测得的热循环曲线取得较好的一致.镀锌钢板背面锌熔化的宽度为11mm,与实验结果吻合,所建立的热源模型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 温度场 CM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廷彪 丁雨田 +2 位作者 胡勇 袁训锋 曹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93-96,共4页
分析了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流变的原因和特征,认为每道次挤压材料内部发生的剪切变形量与时间的函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适当升高温度和增加背压能有效减小难变形区,降低通道与试样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能减小材料内部的滞变区。通过实验证... 分析了等径角挤压过程中材料流变的原因和特征,认为每道次挤压材料内部发生的剪切变形量与时间的函数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适当升高温度和增加背压能有效减小难变形区,降低通道与试样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能减小材料内部的滞变区。通过实验证明,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材料内部的滞变区将减小,均匀化程度会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角挤压 流变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材厚度对铝热反应熔化制备的块体纳米晶Fe_3Al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喇培清 王利 +1 位作者 赵阳 程春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通过铝热反应熔化方法在厚度为5~15mm的铜底材上制备块体纳米晶Fe3Al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研究材料的晶粒尺寸,研究材料室温压缩下的力学性能和硬度.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的晶粒尺寸均约为20nm,且晶粒尺寸随底材厚度的增加而... 通过铝热反应熔化方法在厚度为5~15mm的铜底材上制备块体纳米晶Fe3Al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研究材料的晶粒尺寸,研究材料室温压缩下的力学性能和硬度.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的晶粒尺寸均约为20nm,且晶粒尺寸随底材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底材厚度为5mm时纳米晶Fe3Al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具有最大值,随着底材厚度的增加,屈服强度和硬度急剧减小,最后趋于稳定.5mm时纳米晶Fe3Al材料的屈服强度约是10mm时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底材 力学性能 铝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压压力下Fe-Cu基金刚石复合材料超薄切锯胎体的组织和致密化机理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文生 董洪峰 +2 位作者 路阳 张杰 褚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3-1529,共7页
采用单轴模压法,以Fe-Cu基单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材料,在不同冷压压力下制备Fe-Cu基金刚石复合材料超薄切锯胎体压坯;利用显微硬度仪、阿基米德原理和OM、SEM表征冷压坯的显微硬度、组织和密度,研究不同压力下冷压坯的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 采用单轴模压法,以Fe-Cu基单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材料,在不同冷压压力下制备Fe-Cu基金刚石复合材料超薄切锯胎体压坯;利用显微硬度仪、阿基米德原理和OM、SEM表征冷压坯的显微硬度、组织和密度,研究不同压力下冷压坯的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冷压压力的增大,压坯中粉末的变形不均匀,粉末间摩擦力不断发生变化,制约了粉末颗粒的结合方式、显微硬度、排布及胎体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复合材料超薄切锯 Fe-Cu基胎体 单轴模压法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6061/TA2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军浩 曹睿 +1 位作者 黄倩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8,114,共4页
以AlSi5焊丝对6061铝合金和TA2纯钛进行CMT熔钎焊,采用SEM,EDS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征,并通过拉伸试验对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评定.结果表明,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美观.所得到的焊接接头具有熔焊和钎焊两部分,其中局部熔化的铝母材与... 以AlSi5焊丝对6061铝合金和TA2纯钛进行CMT熔钎焊,采用SEM,EDS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征,并通过拉伸试验对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评定.结果表明,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美观.所得到的焊接接头具有熔焊和钎焊两部分,其中局部熔化的铝母材与熔融的焊丝混合后形成焊缝,焊缝金属与微熔的钛母材形成三个钎焊界面.钎焊界面主要成分为TiAl3金属间化合物,其厚度较薄.此外,界面附近还有一些随机分布的棒状的TiAl3金属间化合物.焊接过程中,随着焊丝偏移量的增加,焊缝力学性能提高.参数优化后的接头抗拉强度较高,且断裂在铝热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异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熔钎焊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钢异种金属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希靖 赵钢 +1 位作者 张忠科 王培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53-155,共3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方法对3mm厚AZ31B镁板和1mm厚DP600镀锌钢板异种金属进行搭接焊接(钢板在上,镁板在下),研究了其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点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数因素影响从主到次为:B(轴肩下... 采用自行研制的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方法对3mm厚AZ31B镁板和1mm厚DP600镀锌钢板异种金属进行搭接焊接(钢板在上,镁板在下),研究了其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点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数因素影响从主到次为:B(轴肩下压量)→A(搅拌头旋转速度)→C(搅拌针直径)。在焊接时间一定时,确定了搅拌针伸出量为1.8~2.0mm、转速为1200~1500r/min、轴肩下压量为0.1~0.3mm、搅拌针直径为5.5~6.0mm时,得到的接头表面成形较好,接头剪切力均能达到7.5k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镀锌钢板 异种金属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 焊点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玉花 温雨 +2 位作者 李常锋 黄振有 王希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方法制备铝基SiC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问题,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3道次加工后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出现漩涡状和带状团聚现象;经4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后复合...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方法制备铝基SiC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问题,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3道次加工后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出现漩涡状和带状团聚现象;经4道次搅拌摩擦加工后复合层中SiC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基体金属中,复合层组织发生明显细化;添加SiC颗粒4道次加工后复合材料显微硬度提高,抗拉强度降低.搅拌摩擦区的显微硬度平均值为68HV,为基体金属显微硬度(45HV)的1.5倍;抗拉强度降低为176MPa,为基体金属的81%;复合材料拉伸试样总体表现为韧性断裂,断裂机制包含韧性断裂以及SiC颗粒与基体结合界面的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复合材料 显微硬度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钴对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玉棉 邹杰 +1 位作者 侯新刚 包飞燕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8-330,335,共4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加入Co对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充放电循环实验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加入Co对材料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充放电循环实验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纯相尖晶石型LiMn2O4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8.91 mA.h/g,循环25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07.03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0.01%;掺杂Co的材料同样具有尖晶石型结构,初始放电比容量略有降低,但循环性能有明显改善,掺Co改性样品Li1.05Co0.04Mn1.96O4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4.55mA.h/g,25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5.76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LIMN2O4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_2O_4的固相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玉棉 邹杰 +1 位作者 侯新刚 包飞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0℃,反应时间24 h,锂锰原子数之比nLi∶nMn=1.05∶2.对优化条件下合成的正极材料LiMn2O4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 对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0℃,反应时间24 h,锂锰原子数之比nLi∶nMn=1.05∶2.对优化条件下合成的正极材料LiMn2O4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化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合成的LiMn2O4粉体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形貌.组装成的电池在常温下初始比容量为97.3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2O4 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半固态组织显微图像分析及实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元东 郝远 +1 位作者 阎峰云 陈体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针对半固态组织分析中所需的固相率、固相颗粒尺寸和圆整度进行了计算机分析.由图像采集系统将待测金属的原始组织图像存入计算机中,采用Delphi语言编写了图像分析、计算软件(SSMAnalysis).在镁合金、锌合金、铝合金半固态组织分析中的... 针对半固态组织分析中所需的固相率、固相颗粒尺寸和圆整度进行了计算机分析.由图像采集系统将待测金属的原始组织图像存入计算机中,采用Delphi语言编写了图像分析、计算软件(SSMAnalysis).在镁合金、锌合金、铝合金半固态组织分析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具有识别效果好、适应性强、运行速度快、操作简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分析 半固态 液-固相比率 晶粒尺寸 圆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大辉 张盛强 +3 位作者 侯新刚 汪建义 黄秀扬 孙雷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针对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回收工艺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问题,根据活性物质、基体和黏结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别以物理法、高温焙烧法和稀硫酸-旋流联合法进行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法与... 针对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回收工艺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问题,根据活性物质、基体和黏结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别以物理法、高温焙烧法和稀硫酸-旋流联合法进行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法与高温焙烧法均不易于实现活性物质与基体的有效分离,而稀硫酸-旋流联合法的分离效果较好,在H2SO4物质的量浓度0.3mol.L-1、固液比S/L为20∶1、搅拌速度350r.min-1、温度80℃和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废镍氢电池负极材料中活性物质与基体的有效分离,基体Ni经一定处理可作为产品直接回收,Ni元素只有极少部分进入浸出液,所得活性物质的浸出渣和浸出液经后续处理后还可再次用于镍氢电池材料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镍氢电池 活性物质 基体 稀硫酸浸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工艺对粉末热挤压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国俊 丁雨田 +1 位作者 金培鹏 赵凤丽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共5页
采用粉末热挤压工艺制备体积分数10%的硼酸镁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球磨工艺参数即球磨速度、球磨时间对晶须分布均匀性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速度和球磨时间是影响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球磨速度过快... 采用粉末热挤压工艺制备体积分数10%的硼酸镁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球磨工艺参数即球磨速度、球磨时间对晶须分布均匀性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速度和球磨时间是影响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球磨速度过快不利于后期材料的热挤压成形,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晶须的折断现象严重.球磨速度150r/min、球磨时间10h、挤压比25∶1的条件下制备的挤压态复合材料硼酸镁晶须分布均匀,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30MPa,延伸率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硼酸镁晶须 球磨 热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焊丝成分对镁钢异种金属CMT焊接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剑虹 余建永 +1 位作者 曹睿 王培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5,共6页
采用CMT冷金属过渡焊对异种金属AZ31B镁合金板和HDG60镀锌钢板进行焊接,试验中采用AZ92、AZ61、MnE21镁合金焊丝.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3种焊丝都能形成较好的焊缝,但AZ92、AZ61焊丝的焊接窗口比较宽,而MnE21焊丝的焊接窗口极窄... 采用CMT冷金属过渡焊对异种金属AZ31B镁合金板和HDG60镀锌钢板进行焊接,试验中采用AZ92、AZ61、MnE21镁合金焊丝.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3种焊丝都能形成较好的焊缝,但AZ92、AZ61焊丝的焊接窗口比较宽,而MnE21焊丝的焊接窗口极窄,并且焊缝处有明显的裂纹.接头的界面组织分析表明,焊接接头被分成焊缝区、中间结合区、熔合区.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当采用AZ92、AZ61镁合金焊丝时,焊接结合面主要有Mg的固溶体,还有MgFeAlO4、Mg2Zn11、Al12Mg17等化合物;采用MnE21镁合金焊丝时,焊接结合面主要有Mg固溶体,还有Mg32Al49、Al12Mg17化合物.在拉伸试验中,采用相同规格的拉伸试样,使用AZ61焊丝的接头拉剪力可达镁母材的87.5%.而采用其他2种焊丝时拉剪力较小.由此可见,AZ61焊丝更适合焊接镁钢异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焊丝 冷金属过渡焊 异种金属 焊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对铝热反应制备块体纳米晶Fe_3Al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喇培清 白亚平 +1 位作者 赵阳 程春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铝热反应熔化方法制备Ni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块体纳米晶Fe3Al材料,研究材料在室温压缩和弯曲下的力学性能及硬度.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均约为21 nm;随着合金元素Ni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δ0.2... 通过铝热反应熔化方法制备Ni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块体纳米晶Fe3Al材料,研究材料在室温压缩和弯曲下的力学性能及硬度.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均约为21 nm;随着合金元素Ni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δ0.2逐渐增大;材料在弯曲实验中均表现为脆性断裂,弯曲强度随Ni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w(Ni)=10%的材料弯曲强度最大,为328.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反应 Ni元素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SBA-15分子筛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孔令斌 孙林林 +1 位作者 罗永春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发生显著变化,比表面积增大.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为纳米尺寸的蜂窝孔状结构,活性材料Ni(OH)2由层状结构的-αNi(OH)2构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SBA-15分子筛在复合材料中所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采用硫酸改性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比采用纯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材料最高比容量为1 069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SBA-15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