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光子晶体局域模对称关系分析其简并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志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8-472,共5页
使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介质柱光子晶体在改变中央介质柱半径的情况下谐振腔的模式,根据所计算的局域模式场分布的对称关系,研究了二维光子晶体谐振腔模式的简并性结果表明具有C4v对称群光子晶体谐振腔,存在着二重简并偶极... 使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介质柱光子晶体在改变中央介质柱半径的情况下谐振腔的模式,根据所计算的局域模式场分布的对称关系,研究了二维光子晶体谐振腔模式的简并性结果表明具有C4v对称群光子晶体谐振腔,存在着二重简并偶极模和二重简并六极模,同时也存在非简并单极模和四极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简并性 平面波展开法 局域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度放大和自适应同步识别约瑟夫森结混沌系统中非同阶参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凡 黄龙 +1 位作者 王春妮 马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6,共10页
约瑟夫森结是一个很重要的超导元件,其电路模型关键参数的数值差别很大,传统的自适应同步方法不能准确识别小幅度参数。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构造带有增益系数的控制器和参数观测器,结合标度放大方法对约瑟夫森结混沌系统不同阶参... 约瑟夫森结是一个很重要的超导元件,其电路模型关键参数的数值差别很大,传统的自适应同步方法不能准确识别小幅度参数。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构造带有增益系数的控制器和参数观测器,结合标度放大方法对约瑟夫森结混沌系统不同阶参数进行识别。以误差函数为统计量,在增益系数和放大因子的相空间给出同步和非同步区域分布,发现对两个小参数同时进行标度放大可以增加同步区域。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小参数的识别精度,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标度变换 约瑟夫森结 自适应同步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地闪电通道的径向结构及光辐射特征
3
作者 刘国荣 代炎炎 +4 位作者 朱维君 褚润通 袁萍 孙对兄 马云云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5-1182,共8页
为揭示云地闪电通道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微观物理机制,研究了云地闪电通道的径向结构及光辐射特征。利用无狭缝高速摄谱仪,在青海高原地区实施野外观测试验。在一次云地闪电中记录到了清晰可见的通道核心,而且在通道核心的外边缘和外部发... 为揭示云地闪电通道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微观物理机制,研究了云地闪电通道的径向结构及光辐射特征。利用无狭缝高速摄谱仪,在青海高原地区实施野外观测试验。在一次云地闪电中记录到了清晰可见的通道核心,而且在通道核心的外边缘和外部发光通道之间发现一个较弱的发光区。基于光谱观测结果,对比分析了首次回击和第三次继后回击的光辐射特征。实验验证了闪电通道电晕鞘模型,确定了连接点的位置,估算得到两个回击的闪击距离分别为57 m和53 m,并证实了回击放电最强的点在连接点处。由此可推断,在回击初期,云地闪电回击通道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为通道核心-弱发光区-电晕鞘外层,即闪电通道内沿通道径向的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闪电通道的光辐射特征与放电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通道 径向结构 通道核心 弱发光区 电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zuki晶格光子晶体的光子带结构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道斌 侯尚林 +1 位作者 任国栋 雷景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5-890,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Suzuki晶格光子晶体能带结构,包括介质中周期排列的空气孔光子晶体和空气中周期排列的介质柱光子晶体。采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空气孔和介质柱半径及折射率对光子带隙的影响。结果发现介质中周期排列的空气孔光子晶体主要形... 系统地研究了Suzuki晶格光子晶体能带结构,包括介质中周期排列的空气孔光子晶体和空气中周期排列的介质柱光子晶体。采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空气孔和介质柱半径及折射率对光子带隙的影响。结果发现介质中周期排列的空气孔光子晶体主要形成TM模光子禁带,空气中周期排列的介质柱光子晶体主要形成TE模光子禁带,只有介质折射率较大时两类光子晶体才能够形成完全带隙。介质中周期排列的空气孔光子晶体能带结构中沿Г-X1和X1-M方向出现了群速度接近于零的色散曲线,而在另一类光子晶体中并未出现这种情况,在其它晶格类型的光子晶体中也未发现这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晶格 光子带隙 平面波展开法 缺陷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信号驱动实现螺旋波和时空混沌抑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军 应和平 +1 位作者 李延龙 李维学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首次提出采用Logistic映射的混沌信号抑制螺旋波.应用该方案对2个模型包括Fitzhugh-Nagumo和Pan-filov系统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噪声下,微弱的混沌信号驱动可以很快控制系统到达均匀稳定态;在时空噪声下,可以观测到螺旋波... 首次提出采用Logistic映射的混沌信号抑制螺旋波.应用该方案对2个模型包括Fitzhugh-Nagumo和Pan-filov系统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噪声下,微弱的混沌信号驱动可以很快控制系统到达均匀稳定态;在时空噪声下,可以观测到螺旋波的破裂和丰富的斑图.该结果不同于噪声驱动下的螺旋波动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反控制 螺旋波 LOGISTIC映射 混沌信号 Fitzhugh—Nagumo模型 Panfil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3)n(n=1~2)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玉红 康龙 +1 位作者 张材荣 罗永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LiN3)n(n=1~2)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布局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LiN3团...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LiN3)n(n=1~2)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布局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LiN3团簇最稳定构型为直线构型;(LiN3)n(n=1~2)团簇中N—N键长在0.1146~0.1203nm之间,N—Li键长在0.1722~0.1987nm之间;Li原子的自然电荷在0.708e^0.907e之间,N原子的自然电荷在-0.896e^0.208e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3)n(n=1~2)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纳米碳管/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青 戴剑锋 +2 位作者 李维学 魏智强 姜金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9-161,165,共4页
采用熔融聚合法和反复机械拉伸法,制备出定向排列单壁纳米碳管(SWNTs)/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碳管在复合体中的排列和分散情况。讨论了填充纳米碳管的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发现SWNTs填充质量分数很少时,复合体... 采用熔融聚合法和反复机械拉伸法,制备出定向排列单壁纳米碳管(SWNTs)/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碳管在复合体中的排列和分散情况。讨论了填充纳米碳管的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发现SWNTs填充质量分数很少时,复合体系呈现渗流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和各向异性,其电导率随着填充纳米碳管的质量分数增加,电导率增大,而且在其拉伸方向比其垂直方向显示出较高的电导率,沿着其拉伸方向的渗流阈值比其垂直方向要低,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在复合物材料中呈现出良好的排列和均匀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制备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硅多元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在不同气氛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金龙 黄浩 +3 位作者 陈娣 王琼 冯旺军 郝俊英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6-462,共7页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钛硅多元掺杂的含氢类金刚石薄膜.在球-盘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气氛环境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转移层结构,探讨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机理....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钛硅多元掺杂的含氢类金刚石薄膜.在球-盘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气氛环境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转移层结构,探讨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薄膜在真空和氮气环境下摩擦系数较小、磨损率低,表现为磨粒磨损;在氧气和高湿度大气环境下摩擦系数较大、磨损率高,表现为黏着磨损;在低湿度空气环境下薄膜摩擦系数最低,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混合磨损机理;转移层发生摩擦诱导石墨化和聚乙炔链CC键双氢化两种摩擦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多元掺杂 中频磁控溅射 气氛环境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材荣 张碧霞 +2 位作者 陈玉红 李维学 许广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4-698,共5页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在6-31G*的水平上研究了Si3N4团簇可能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得到了24个可能的异构体.Si3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由7个Si—N键和2个N—N键形成的3个四边形构成的三维结构.用自然键轨道方法(NBO)分析了成键性质...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在6-31G*的水平上研究了Si3N4团簇可能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得到了24个可能的异构体.Si3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由7个Si—N键和2个N—N键形成的3个四边形构成的三维结构.用自然键轨道方法(NBO)分析了成键性质,结果表明,Si—N键中的Si、N原子的净电荷较大,说明Si—N键中Si、N原子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电相互作用.最强的IR和Raman峰分别位于1033.40 cm-1,473.63 cm-1处.并且讨论了最稳定结构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结构与性质 密度泛函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3N2)n(n=1~4)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玉红 康龙 +3 位作者 张材荣 罗永春 武志敏 张梅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n(n=1~4)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n(n=1~4)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Mg3N2)n(n=1~4)团簇易形成笼状结构,其最稳定构型中N原子配位数以3、4较多见;团簇主要由Mg-N键组成,Mg-N键长为0.194~0.218 nm,Mg-Mg键长为0.262~0.298 nm;N原子的平均自然电荷为-2.06 e,Mg原子的平均自然电荷为+1.37 e;(Mg3N2)2团簇有相对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N2)n(n=1~4)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B_2)_2(X=Al,Be,Na,Mg)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玉红 张材荣 +1 位作者 康龙 罗永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9-544,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XB2)2(X=Al,Be,Na,Mg)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XB2)2(X=Al,Be,Na,Mg)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几何结构大多是平面结构,通常是B-B键和B-X键共存,较少出现X-X键.团簇的稳定结构中通常是几个呈负电性的B原子形成一个负电中心,而其他B原子和X原子处在端位,且显正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2)2(X=Al Be Na Mg)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线性反馈抑制螺旋波和时空混沌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润通 马军 +1 位作者 刘延君 李世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采用间歇线性反馈的方法研究了一类激发介质中螺旋波和时空混沌的抑制问题.采用系统的采样变量与Logistic混沌信号来驱动系统.数值计算表明:选择恰当的采样周期,在非常小的反馈增益和无噪声下,大约50~80个时间单位后就可以消除Fit... 采用间歇线性反馈的方法研究了一类激发介质中螺旋波和时空混沌的抑制问题.采用系统的采样变量与Logistic混沌信号来驱动系统.数值计算表明:选择恰当的采样周期,在非常小的反馈增益和无噪声下,大约50~80个时间单位后就可以消除Fitzhugh-Nagumo和Panfilov模型所对应的稳定旋转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系统达到稳定均匀态(0,0).在时空噪声下,稳定旋转的螺旋波变得膨胀稀疏,可观测到螺旋波破裂和新的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波 间歇反馈 时空混沌 Fitzhugh-Nagumo模型 Panfil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照下钛硅共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微结构的演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金龙 王琼 +3 位作者 黄浩 张霞 王玉宝 耿庆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1-946,共6页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Ti80Si20合金靶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钛硅共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利用紫外–可见光多波长Raman光谱表征薄膜微结构,并结合FTIR光谱研究了紫外光辐照对类金刚石薄膜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紫外光辐照下薄膜微结构的演...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Ti80Si20合金靶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钛硅共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利用紫外–可见光多波长Raman光谱表征薄膜微结构,并结合FTIR光谱研究了紫外光辐照对类金刚石薄膜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紫外光辐照下薄膜微结构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非晶结构的类金刚石薄膜出现反式聚乙炔和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结构以及sp杂化的线型卡宾碳结构。紫外光辐照诱导薄膜微结构驰豫和重构,薄膜Si–O和C–O键含量增加,C=C和C–H键含量减少;同时薄膜sp2团簇尺寸减小而无序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紫外光辐照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定向排列的CNTs/PMMA电导率低突增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剑锋 高建龙 +3 位作者 乔宪武 王青 李维学 杜晓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9,共5页
基于有效介质理论(Effective-Medium Theory,EMA)模拟计算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定向排列的CNTs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其渗流阈值。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渗流阈值强烈地依赖于CNTs的定向度、长径比和结构。通过计算复合... 基于有效介质理论(Effective-Medium Theory,EMA)模拟计算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定向排列的CNTs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其渗流阈值。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渗流阈值强烈地依赖于CNTs的定向度、长径比和结构。通过计算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增长率随CNTs含量的关系曲线,可确定出电导率的渗流阈值,其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并对存在的差异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电导率 渗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聚苯乙烯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王道斌 张材荣 +2 位作者 候尚林 任国栋 雷锦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33-136,共4页
本文讨论了平板式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了聚苯乙烯材料制作的平板式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与晶格类型、填充比两个主要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给出了晶格类型及填充比发生变化时光子禁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 本文讨论了平板式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了聚苯乙烯材料制作的平板式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与晶格类型、填充比两个主要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给出了晶格类型及填充比发生变化时光子禁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填充比(r/a)介于0.1~0.5之间时,四边形晶格结构和六角形晶格结构奇模和偶模均存在光子带隙,蜂窝状晶格只有偶模存在光子带隙,而且只有当填充比r/a>0.46时才出现光子带隙.本文所得结果对聚苯乙烯光子晶体的制作和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式光子晶体 聚苯乙烯 光子禁带 填充比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B2)2(X=Al,Be,Na,Mg)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16
作者 陈玉红 张材荣 +1 位作者 康龙 罗永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56-160,共5页
用密度迁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XB2)2(X=Al,Be,Na,Mg)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特性等进行了... 用密度迁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XB2)2(X=Al,Be,Na,Mg)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几何结构大多是平面结构,通常是B—B键和B—X键共存,较少出现X-X键,团簇的稳定结构中通常是几个呈负电性的B原子形成一个负电中心,而其他B原子和X原子处在端位,且显正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2)2(X=Al BE NA Mg)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_3)_n(n=1~2)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17
作者 陈玉红 康龙 +1 位作者 张材荣 罗永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87-90,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LiN3)n(n=1~2)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布局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LiN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LiN3)n(n=1~2)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布局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LiN3团簇最稳定构型为直线构型;(LiN3)n(n=1~2)团簇中N-N键长在0.1146~0.1203nm之间,N-Li键长在0.1722~0.1987nm之间;团簇中Li原子全部显正电性,越靠近Li原子的N原子负电性越强,在直线构型的N3-离子中,两端的N原子均具负电荷,而中心N原子具正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3)n(n=1~2)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自耦合靶波法抑制螺旋波
18
作者 马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6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系统局部采用闭环反馈来产生靶波,用靶波抑制一类激发介质Barkley模型产生的螺旋波,并对其物理机制进行了说明。其特点是不改变系统的动力学结构,通过系统的自适应耦合作用使控制过程中螺旋波和靶波实现动态竞争,达到抑制螺旋波的演... 在系统局部采用闭环反馈来产生靶波,用靶波抑制一类激发介质Barkley模型产生的螺旋波,并对其物理机制进行了说明。其特点是不改变系统的动力学结构,通过系统的自适应耦合作用使控制过程中螺旋波和靶波实现动态竞争,达到抑制螺旋波的演化行为。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系统控制到靶波,而且对于时空噪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波 靶波 闭环反馈 时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分离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祝杰 李维学 +1 位作者 戴剑锋 王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88-2895,共8页
建立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弹性应力传递摩擦拔出模型,得到镁基复合材料各组分的应力和应变。考虑泊松效应和界面上摩擦应力的作用以及基于界面分离过程能量平衡和界面应变失配原则,得到界面能释放率和裂纹位移展开轮廓的表达式... 建立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弹性应力传递摩擦拔出模型,得到镁基复合材料各组分的应力和应变。考虑泊松效应和界面上摩擦应力的作用以及基于界面分离过程能量平衡和界面应变失配原则,得到界面能释放率和裂纹位移展开轮廓的表达式。分别从界面能释放率和裂纹位移展开轮廓两个方面研究复合材料性能参数对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分离长度和界面厚度较大,则复合材料的界面分离能释放率就越大;较大的界面分离长度、界面厚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对复合材料的裂纹位移展开轮廓产生较大影响;碳纳米管长径比越小,则复合材料的界面分离能释放率和裂纹位移展开轮廓越大;对界面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选择存在着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镁基复合材料 界面 能量释放率 裂纹位移展开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振子Chua电路的线性耦合同步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玉俊 褚润通 李凡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1-607,共7页
以非线性振子Chua电路为例,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了线性耦合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完全同步。进一步通过构造指数型李亚普诺夫函数验证了此线性控制器的可靠性,数值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系统达到同步所需的暂态过程,控制器... 以非线性振子Chua电路为例,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了线性耦合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完全同步。进一步通过构造指数型李亚普诺夫函数验证了此线性控制器的可靠性,数值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系统达到同步所需的暂态过程,控制器的平均功耗与耦合强度的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指数型李亚普诺夫函数 线性耦合 完全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