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还原酸浸回收与再生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子贤
潘波
+2 位作者
何玲
孙为民
董其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70,共7页
采用磷酸为浸出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回收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酸浸过程中磷酸浓度、葡萄糖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对Li、Ni、Co、M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参数条件为:磷酸浓度4 mol/L、葡萄糖浓度0.5 mol/L、固液比...
采用磷酸为浸出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回收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酸浸过程中磷酸浓度、葡萄糖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对Li、Ni、Co、M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参数条件为:磷酸浓度4 mol/L、葡萄糖浓度0.5 mol/L、固液比20 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Li、Ni、Co、Mn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7.3%、96.54%、96.59%、95.31%。利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拟合了酸浸过程的动力学数据,结果显示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使用共沉淀—固相法再生正极材料,所得材料结晶性良好,元素分布均匀,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葡萄糖
磷酸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r_(2)MgSi_(2)O_(7)∶Eu^(2+),Eu^(3+)发光性能及颜色调控
被引量:
3
2
作者
何玲
温顺
+3 位作者
孙卫民
董其铮
徐仰涛
杨小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02-2210,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在不同气氛下制备了Sr_(2)MgSi_(2)O_(7)∶Eu^(2+),Eu^(3+)纤维,研究其晶体结构和形貌;将纤维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获得Sr_(2)MgSi_(2)O_(7)∶Eu^(2+),Eu^(3+)‐PDMS复合材料,研究其光致发光和应力发光性能。研...
采用静电纺丝法在不同气氛下制备了Sr_(2)MgSi_(2)O_(7)∶Eu^(2+),Eu^(3+)纤维,研究其晶体结构和形貌;将纤维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获得Sr_(2)MgSi_(2)O_(7)∶Eu^(2+),Eu^(3+)‐PDMS复合材料,研究其光致发光和应力发光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氮气、空气下制备样品的XPS图谱同时出现Eu^(2+)和Eu^(3+)结合能特征峰;在360 nm和395 nm激发下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中,不但有Eu^(2+)位于469 nm处的蓝色宽带发射,还包含Eu^(3+)位于615 nm的多个红色窄带发射。因为Eu^(3+)在电荷补偿下还原成Eu^(2+)并在刚性结构保护下不被氧化,证实了Eu^(3+)在Sr_(2)MgSi_(2)O_(7)中的自还原现象。随着Eu^(3+)的掺杂浓度增大,光致发光和应力发光强度都先增大后减小,Eu^(2+)和Eu^(3+)的发射分别在5%和10%时达到最强。应力发光强度与应力的增长是线性关系,Eu^(2+)的发射增长量大于Eu^(3+)。在实物照片和CIE坐标中观测到光致发光颜色从蓝色逐渐接近红色,应力发光颜色在应力增大时逐渐从粉红色变为紫粉色。该材料的研究将为发光调控提供参考,在应力传感和防伪等领域有着潜在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MgSi_(2)O_(7)∶Eu^(2+)
Eu^(3+)
纤维
自还原
应力发光
发光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还原酸浸回收与再生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子贤
潘波
何玲
孙为民
董其铮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回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70,共7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20YF8WA063)。
文摘
采用磷酸为浸出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回收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酸浸过程中磷酸浓度、葡萄糖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对Li、Ni、Co、M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参数条件为:磷酸浓度4 mol/L、葡萄糖浓度0.5 mol/L、固液比20 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Li、Ni、Co、Mn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7.3%、96.54%、96.59%、95.31%。利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拟合了酸浸过程的动力学数据,结果显示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使用共沉淀—固相法再生正极材料,所得材料结晶性良好,元素分布均匀,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葡萄糖
磷酸
再生
Keywords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three element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glucose
phosphoric acid
regenerate
分类号
TF803.2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r_(2)MgSi_(2)O_(7)∶Eu^(2+),Eu^(3+)发光性能及颜色调控
被引量:
3
2
作者
何玲
温顺
孙卫民
董其铮
徐仰涛
杨小凤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回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02-2210,共9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20YF8WA063)
中央领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3‐0401‐0076)。
文摘
采用静电纺丝法在不同气氛下制备了Sr_(2)MgSi_(2)O_(7)∶Eu^(2+),Eu^(3+)纤维,研究其晶体结构和形貌;将纤维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获得Sr_(2)MgSi_(2)O_(7)∶Eu^(2+),Eu^(3+)‐PDMS复合材料,研究其光致发光和应力发光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氮气、空气下制备样品的XPS图谱同时出现Eu^(2+)和Eu^(3+)结合能特征峰;在360 nm和395 nm激发下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中,不但有Eu^(2+)位于469 nm处的蓝色宽带发射,还包含Eu^(3+)位于615 nm的多个红色窄带发射。因为Eu^(3+)在电荷补偿下还原成Eu^(2+)并在刚性结构保护下不被氧化,证实了Eu^(3+)在Sr_(2)MgSi_(2)O_(7)中的自还原现象。随着Eu^(3+)的掺杂浓度增大,光致发光和应力发光强度都先增大后减小,Eu^(2+)和Eu^(3+)的发射分别在5%和10%时达到最强。应力发光强度与应力的增长是线性关系,Eu^(2+)的发射增长量大于Eu^(3+)。在实物照片和CIE坐标中观测到光致发光颜色从蓝色逐渐接近红色,应力发光颜色在应力增大时逐渐从粉红色变为紫粉色。该材料的研究将为发光调控提供参考,在应力传感和防伪等领域有着潜在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Sr_(2)MgSi_(2)O_(7)∶Eu^(2+)
Eu^(3+)
纤维
自还原
应力发光
发光调控
Keywords
Sr2MgSi2O7∶Eu2+,Eu3+
fibers
self reduction
mechanoluminescence
luminescence regulation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还原酸浸回收与再生
徐子贤
潘波
何玲
孙为民
董其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r_(2)MgSi_(2)O_(7)∶Eu^(2+),Eu^(3+)发光性能及颜色调控
何玲
温顺
孙卫民
董其铮
徐仰涛
杨小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