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镀锌钢焊接接头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健康 刘宁 +2 位作者 何翠翠 石玗 樊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7-841,共5页
针对Al/镀Zn钢板Pulsed DE-GMAW焊接接头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确定性研究,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Fe-Al-Zn相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模型,得到Al/镀Zn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Fe_2Al_5Zn_(0... 针对Al/镀Zn钢板Pulsed DE-GMAW焊接接头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确定性研究,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Fe-Al-Zn相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模型,得到Al/镀Zn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Fe_2Al_5Zn_(0.4)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成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界面Fe_2Al_5Zn_(0.4)金属间化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并与焊接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是合理的,在界面上形成Fe_2Al_5Zn_(0.4)金属间化合物,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并推论了Fe_2Al_5Zn_(0.4)是在Fe_2Al_5与FeAl_3形成后,由于Zn扩散进入Fe_2Al_5的晶体空位所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焊 铝/钢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健康 王梓懿 +2 位作者 刘宁 余淑荣 樊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在铝/钢焊接过程中,钢的表面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铝合金在不同金属镀层的低碳钢表面的铺展效果,通过SEM对不同金属镀层下熔钎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形态、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种类等进行分析,并... 针对在铝/钢焊接过程中,钢的表面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铝合金在不同金属镀层的低碳钢表面的铺展效果,通过SEM对不同金属镀层下熔钎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形态、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种类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不同金属镀层下铝/钢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钢表面的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过程中5A06铝合金在钢上的铺展与浸润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5A06铝合金在镀铝钢上的铺展效果最佳,且铝合金与镀铝锌钢熔钎焊的接头抗拉性能最好,达到母材铝合金的70%。铝/钢界面金属间化合物主要由铝铁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其中在镀铝钢、镀铝锌钢、镀锌钢中主要存在Fe2Al5,FeAl3,FeAl等金属间化合物,在镀镍钢界面中还存在Fe4Al13等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激光熔钎焊 不同金属镀层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夹杂物对纯镍N6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希靖 柴廷玺 +3 位作者 张东 赵青山 陈韩锋 段国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5-70,共6页
以纯镍N6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解萃取装置等手段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对纯镍N6焊接接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镍N6试样断裂与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形貌、数量... 以纯镍N6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解萃取装置等手段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对纯镍N6焊接接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镍N6试样断裂与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形貌、数量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非正常断裂试样的断口表现为沿晶断裂,断口上夹杂物主要由Al、Si、Ca、Mg、O、Fe等元素组成;对试样的金相组织与夹杂物进行分析发现非正常断裂试样中夹杂物数量及尺寸均大于正常试样,杂物数量大于50个/mm2且夹杂物尺寸大于10μm的试样均发生断裂;夹杂物主要为氧化铝类(Al2O3、SiO2)、硅酸盐类、氮化物类(AlN、TiN、Ti(C,N))及复相夹杂物;原位拉伸试验表明,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金属基体中存在的夹杂物诱发裂纹源,在应力的作用下裂纹扩展导致断裂。综合分析表明,纯镍N6焊接接头在生产中的断裂是由脆性夹杂物的存在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镍N6 焊接接头 断裂 非金属夹杂物 PURE NICKEL N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延长技术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朋飞 姚丹丹 +4 位作者 张鹏林 王董琪琼 侯嘉鹏 王强 张哲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59-9068,共10页
疲劳断裂是金属构件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焊接是重要的金属成型方法,焊接接头是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连接的部位,是焊接金属构件上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渐变区。由于金属构件服役的环境越来越苛刻,长期... 疲劳断裂是金属构件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焊接是重要的金属成型方法,焊接接头是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连接的部位,是焊接金属构件上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渐变区。由于金属构件服役的环境越来越苛刻,长期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服役时,焊接接头的疲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延长金属构件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金属焊接工艺复杂,含有焊接接头的金属构件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影响焊缝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包括组织变化、焊接缺陷、应力集中、残余应力等。由于焊接接头存在组织演变、几何结构变化以及焊接缺陷等问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通常较基体大幅下降。随后综述了多种焊缝疲劳延寿技术,如焊缝打磨技术、锤击技术、TIG熔修技术、高频机械冲击技术、低相变温度焊接材料技术等。根据焊缝疲劳延寿技术特征,大致分为焊缝形状修饰法、焊缝残余应力法和低相变温度材料法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焊缝形状修饰法 焊缝残余应力法 低相变点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铁镍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与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泳波 杜雪岩 +2 位作者 Alibek Kakimov 申莹莹 李国洲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1,共7页
富铁镍渣(含铁约40%)难以被直接提取利用,只能进行堆置处理,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场地。介绍了近年来对于镍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与进展,包括还原提铁、提取镍钴铜、冶炼钢铁合金、制作微晶玻璃、用于建筑领域以及矿山填埋,... 富铁镍渣(含铁约40%)难以被直接提取利用,只能进行堆置处理,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场地。介绍了近年来对于镍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与进展,包括还原提铁、提取镍钴铜、冶炼钢铁合金、制作微晶玻璃、用于建筑领域以及矿山填埋,并归纳总结了这些利用方法的不足之处,最后对镍渣综合利用的发展要求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综合利用 提铁 微晶玻璃 矿山填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先进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正宁 喇培清 +4 位作者 孟倩 王鸿鼎 王文科 康纪龙 蒲永亮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6-73,共8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利用反应体系自身的放热来维持反应的进行,是高效低成本制备特殊性能先进材料的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自蔓延高温反应的燃烧机理,通过热力学计算证明了反应体系自加热实现高温的可能性,并介绍了化学计量数、反应...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利用反应体系自身的放热来维持反应的进行,是高效低成本制备特殊性能先进材料的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自蔓延高温反应的燃烧机理,通过热力学计算证明了反应体系自加热实现高温的可能性,并介绍了化学计量数、反应物料量、保护气压力、反应物料颗粒大小、坯料密度和点火方式等工艺参数对SHS反应的影响,综述了SHS在无机非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块体合金等材料制备中的研究新进展,最后总结了现有SHS的一些技术瓶颈、工艺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路径,并分析了该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块体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金属过渡条件下AZ61镁合金在两种钢板上的润湿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承宗 林巧力 +1 位作者 曹睿 陈剑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采用动态座滴法研究冷金属过渡条件下,AZ61镁合金分别在Q235钢板和镀锌钢板表面的润湿行为及其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润湿行为与焊接工艺参数中的送丝速率密切相关;无论基板采用镀锌钢还是Q235钢在界面处均观察到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 采用动态座滴法研究冷金属过渡条件下,AZ61镁合金分别在Q235钢板和镀锌钢板表面的润湿行为及其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润湿行为与焊接工艺参数中的送丝速率密切相关;无论基板采用镀锌钢还是Q235钢在界面处均观察到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其形成符合热力学形成条件;在Q235钢表面润湿时,送丝速率增加,界面反应变得剧烈,因而润湿性变好,在镀锌钢表面润湿时,送丝速率增加,加剧锌的挥发,使裸露的表面显金属性,因而润湿性变好;当送丝速率≤10.5m·min^(-1)时,镁在Q235钢板上的润湿性要好于镀锌钢板,且后者锌的挥发将导致工艺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 镁-钢异种金属 润湿性 界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热轧态M39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铁军 杨博 +3 位作者 梁晨 车洪艳 秦巍 曹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22-12126,共5页
对不同始轧温度热轧后的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M390在650℃、750℃和850℃下进行退火热处理,通过热膨胀仪、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M390在热轧加工过程中不同始轧温度及轧后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及力学性... 对不同始轧温度热轧后的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M390在650℃、750℃和850℃下进行退火热处理,通过热膨胀仪、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M390在热轧加工过程中不同始轧温度及轧后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轧后退火温度的提高,M390呈现出强度下降但塑性提高的趋势,同时碳化物尺寸随温度提高进一步变大但数量减少。在温度相对较高即1200℃始轧后,再经过高温850℃退火后的M390,其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的球状碳化物。该M390的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分别为920 MPa、0.83%,表现出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这有利于材料后续的加工和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不锈钢 热轧态 退火温度 组织及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T6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希靖 王小龙 +3 位作者 张忠科 柴鹏 栾国红 孙学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针对2mm的6082-T6铝合金薄板进行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研究搅拌套的旋转速度及下扎深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接头的横截面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合适的焊接参数时,回填式搅拌摩擦搭接点焊的接头成形美观.点焊接... 针对2mm的6082-T6铝合金薄板进行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研究搅拌套的旋转速度及下扎深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接头的横截面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合适的焊接参数时,回填式搅拌摩擦搭接点焊的接头成形美观.点焊接头剪切强度随着搅拌头转速和下扎深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剪切断口的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力学性能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时效处理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希靖 魏学玲 张亮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2-65,共4页
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处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实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对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时效处理后显微硬度比焊态和自然时效高10~25HV,提高焊核区和热... 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处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实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对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时效处理后显微硬度比焊态和自然时效高10~25HV,提高焊核区和热机影响区硬度效果明显好于自然时效。经过焊后自然时效、人工时效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人工时效析出相比自然时效析出相抗拉强度提高12%,延伸率降低9%,人工时效提高拉伸强度效果更明显。人工时效处理后,焊核区组织发生显著变化,NZ主要为GP区,经过人工时效后NZ强化效应随团簇和GP区尺寸增大及数量增多而加强。HAZ主要为粗大的β′,经过人工时效后变化不大,硬度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发现析出物的形状由界面能和应变能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T6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透射电镜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铝合金FSW焊核区的微观组织和断裂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玉花 邵庆丰 +2 位作者 甘瑞根 李常锋 王希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0,共5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5mm厚7050铝合金板进行焊接,对焊核区洋葱环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研究洋葱环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出现的洋葱环组织实际是由粗晶带与细晶带相间构成的;当v=80mm/min、ω=600r/min时,焊核区形成...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5mm厚7050铝合金板进行焊接,对焊核区洋葱环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研究洋葱环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出现的洋葱环组织实际是由粗晶带与细晶带相间构成的;当v=80mm/min、ω=600r/min时,焊核区形成完整的椭圆形洋葱环,随着转速提高,洋葱环的形状逐渐不规则;而当转速恒定时,随着焊速的提高,洋葱环逐渐变小;在接头中心预制缺口,然后进行拉伸试验,发现裂纹都是沿预制缺口经洋葱环中粗晶晶界扩展,表明环上粗晶带的出现会加速焊核区的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洋葱环 沉淀相 断裂机理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和Mo含量对热等静压制备的FeCrAlMo合金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铁军 秦巍 +5 位作者 陈永庆 闫英杰 曹睿 梁晨 董浩 车洪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05-12109,共5页
FeCrAl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温和氧化性气氛环境。本研究通过粉末热等静压制备出Fe-22Cr-3Al-3Mo和Fe-22Cr-2Al-5Mo两种成分的合金,对粉末的显微组织、热等静压后两种成分合金的组织及拉伸性能进... FeCrAl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温和氧化性气氛环境。本研究通过粉末热等静压制备出Fe-22Cr-3Al-3Mo和Fe-22Cr-2Al-5Mo两种成分的合金,对粉末的显微组织、热等静压后两种成分合金的组织及拉伸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e-22Cr-3Al-3Mo合金20℃时的强度和塑性都高于Fe-22Cr-2Al-5Mo合金,而500℃时的强度和塑性都低于Fe-22Cr-2Al-5Mo合金;Fe-22Cr-3Al-3Mo合金中析出相主要为分布在晶界及晶内的细小AlN相及少量粗大的富Cr相,Fe-22Cr-2Al-5Mo合金中析出相主要为大尺寸的富Cr碳氧化物;Al含量降低、Mo含量增加,晶界形成较多的大尺寸富Cr相,导致Fe-22Cr-2Al-5Mo合金在20℃时塑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Mo合金 热等静压 AL含量 Mo含量 晶界析出相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保温温度对TC4合金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剑虹 肖乐 +2 位作者 陈永庆 闫英杰 曹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制备的TC4合金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研究了热等静压保温温度对TC4合金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MPa、2 h保压条件下,保温温度达到800℃时,合金完全致密化;随着保温温度从800℃升高... 通过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制备的TC4合金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研究了热等静压保温温度对TC4合金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MPa、2 h保压条件下,保温温度达到800℃时,合金完全致密化;随着保温温度从800℃升高到920℃,合金的抗拉强度从942 MPa降为920 MPa,拉伸应变从13.7%增加到18.1%;合金显微组织中β相的体积分数随保温温度升高而增加,且分布趋于均匀化,β相的增加是合金强度降低、塑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热等静压保温温度 组织演变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处理对一种新型钴基合金表面结构和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俊霞 余磊 +4 位作者 曹睿 车洪艳 王铁军 董浩 闫英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1-385,共5页
本文对钴基合金试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回火处理,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回火前后钴基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解释了该钴基合金回火处理前后的压缩断裂过程变化和压缩性能差异。研究发现,回火处理前后的... 本文对钴基合金试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回火处理,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回火前后钴基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解释了该钴基合金回火处理前后的压缩断裂过程变化和压缩性能差异。研究发现,回火处理前后的压缩试样断裂过程有较大差异:未经回火处理的试样,其压缩断裂过程表现为典型的脆性断裂,断裂面与压缩方向呈45°夹角;而经过回火处理的压缩试样,首先在试样表面产生平行轴线方向的裂纹,同时在试样顶端形成一个45°锥形断裂面,最后试样断裂。回火过程中生成的氧化层是回火试样压缩断裂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对整个压缩曲线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材料的基体组织。回火后的钴基合金组织中fcc-Co相比例显著增加,Cr_(23)C_(6)碳化物颗粒尖角消失,形状变得圆滑,显著改善了该钴基合金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合金 表面氧化 回火处理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T6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希靖 许有伟 +1 位作者 王小龙 栾国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6082-T6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场,进而分别运用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得到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较大的载荷水平下,应力法分析结果与试样实际寿...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6082-T6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场,进而分别运用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得到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较大的载荷水平下,应力法分析结果与试样实际寿命接近,在较小的载荷水平下,局部应力-应变法分析结果与试样实际寿命接近;试样疲劳寿命随焊点间距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分析6082-T6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疲劳断口形貌,发现疲劳裂纹起裂于焊点根部的热影响区和热力影响区,同时沿上板焊点边缘和下板母材处横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性能 6082-T6铝合金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改性磁性纳米石墨片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丹 马应霞 +1 位作者 阮永欣 杜雪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47-1952,共6页
以纳米石墨片(GNS)为载体,FeCl_3·6H_2O为前驱体,乙二胺为改性剂和还原剂,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无水乙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制备了胺基改性磁性GNS(NH_2-GNS/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 以纳米石墨片(GNS)为载体,FeCl_3·6H_2O为前驱体,乙二胺为改性剂和还原剂,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无水乙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制备了胺基改性磁性GNS(NH_2-GNS/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Ag(Ⅰ)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NH_2-GNS/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可以满足固液相分离的要求.NH_2-GNS/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对Ag(Ⅰ)具有吸附性能,且在对Ag(Ⅰ)的吸附过程中将Ag(Ⅰ)还原为单质银,该吸附过程为发生在均质表面的单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片 溶剂热法 纳米复合材料 Ag(Ⅰ)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镍在900℃熔盐中的热腐蚀行为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希靖 王博士 张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对纯镍在900℃熔融盐w(NaCl)=25%-w(Na_2SO_4)=75%和Na_2SO_4中进行恒温热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熔融盐成分对纯镍在恒温热腐蚀期间的腐蚀特征、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Ni在2种熔融盐腐蚀过程中无选择性和顺序性,不存在腐蚀孕育期,腐蚀... 通过对纯镍在900℃熔融盐w(NaCl)=25%-w(Na_2SO_4)=75%和Na_2SO_4中进行恒温热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熔融盐成分对纯镍在恒温热腐蚀期间的腐蚀特征、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Ni在2种熔融盐腐蚀过程中无选择性和顺序性,不存在腐蚀孕育期,腐蚀产物均以NiO和Ni3S2为主,在w(NaCl)=25%-w(Na_2SO_4)=75%熔融盐中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在Na_2SO_4熔融盐中.在Na_2SO_4熔融盐中,纯镍的氧化、硫化同时进行,热腐蚀形态表现为从表面氧化膜内侧向基体内部延伸的内氧化物与内硫化物分布;在w(NaCl)=25%-w(Na_2SO_4)=75%熔融盐中,是氧化、硫化和氯化三者相互作用增强的结果,氯和硫在热腐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镍 熔盐 热腐蚀机理 氧化-硫化-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应霞 雷文娟 喇培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6,共3页
Fe3O4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性、磁响应性、生物相容性、吸附性和再生性等特性,在电磁辐射吸收、生物医药、水处理和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Fe3O4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 Fe3O4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性、磁响应性、生物相容性、吸附性和再生性等特性,在电磁辐射吸收、生物医药、水处理和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Fe3O4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和热分解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FE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uronic P123存在下聚苯胺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雪岩 陈颖 +2 位作者 马应霞 阮永欣 李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3,共5页
利用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Pluronic P123为自组装剂,采用乳液聚合和自组装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考察不同含量Pluronic P123对聚苯胺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 利用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Pluronic P123为自组装剂,采用乳液聚合和自组装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考察不同含量Pluronic P123对聚苯胺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制备的聚苯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uronic P123的存在不仅可以改善聚苯胺的显微结构还可以提高聚苯胺的结晶度和比电容.当Pluronic P123相对于苯胺单体(AN)的质量分数为15%时,聚苯胺的质量比电容为283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PLURONIC P123 自组装剂 乳液聚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xCoO_2-K_2S_2O_7体系焙烧过程的化学演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大辉 孙建勇 +2 位作者 陈怀敬 张晓东 王宏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报废锂离子电池中含有丰富的Li、Co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能促进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报废锂离子电池中获得的Li_xCoO_2(x<1)与K_2S_2O_7以1∶1.3、1∶2.6、1∶3.9的质量比混合进行焙烧实验.采用XRD、XPS、TG-DSC、SEM-EDS等... 报废锂离子电池中含有丰富的Li、Co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能促进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报废锂离子电池中获得的Li_xCoO_2(x<1)与K_2S_2O_7以1∶1.3、1∶2.6、1∶3.9的质量比混合进行焙烧实验.采用XRD、XPS、TG-DSC、SEM-EDS等方法研究了Li_xCoO_2-K_2S_2O_7体系焙烧过程的化学演变.结果表明:Li_xCoO_2与K_2S_2O_7的混合物在焙烧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化学反应.在焙烧产物中Li元素只以KLi(SO_4)一种赋存形式存在,而Co元素的赋存形式则与混合体系中K_2S_2O_7的比例有关,随着K_2S_2O_7比例的增加,Co元素的赋存形式按LiCoO_2→Co_3O_4→K_2Co_2(SO_4)_3发生演变.随着K_2S_2O_7比例的增加,Co元素的结合能呈现增大的趋势并且呈现出均匀、弥散分布的特征.焙烧产物致密,形状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xCoO2 焙烧 赋存形式 化学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