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碳效应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魏书威 魏书精 +3 位作者 文正敏 刘芳芳 罗碧珍 林兆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6,共7页
从辨析"规划方案碳效应评价"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分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梳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的缘起、方法、技术及评价层面、侧重点、现存问题及研究趋势等,阐明住区方案碳评的理论依托、技术环境等;而后,从住区碳排... 从辨析"规划方案碳效应评价"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分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梳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的缘起、方法、技术及评价层面、侧重点、现存问题及研究趋势等,阐明住区方案碳评的理论依托、技术环境等;而后,从住区碳排放计量技术研究、住区降碳技术应用以及住区方案低碳性评价的因子、方法、标准、侧重点及评价体系建构、方案评价实践等方面,系统梳理住区方案碳评的研究进度、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规划设计方案 碳效应 评价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城市贫困住区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新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70,共9页
依据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兰州市区155个贫困住区分别归类为棚户区型与城中村型、多民族型与单一汉族型,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揭示兰州城市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棚户区型、... 依据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兰州市区155个贫困住区分别归类为棚户区型与城中村型、多民族型与单一汉族型,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揭示兰州城市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棚户区型、城中村型和单一汉族型的贫困住区在市区层面均呈凝聚型分布,而多民族型贫困住区呈分散型分布。2)4类贫困住区都存在1个高密度区(带)和1个次高密度区;多民族型与单一汉族型还各存在1个较高密度区,但核密度最高值差异较大。3)在城市基础地理要素黄河、洪道和铁路两侧,不同类型贫困住区的数量与比重不同,亲疏关系差异较大。4)微观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格局和民族文化,宏观上的产业发展政策、住房供应体制和城市规划是影响贫困住区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住区 空间分异 微观基础因素 宏观影响因素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州市域产业发展及其空间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红 张志斌 雷春芳 《热带地理》 2008年第6期555-559,共5页
县(市)域作为区域研究的最基本单元,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高州市是由茂名市代管的省辖县级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主要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三高"农业优势日益明显,工业发展也初成体系,但第三产业发展较... 县(市)域作为区域研究的最基本单元,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高州市是由茂名市代管的省辖县级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主要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三高"农业优势日益明显,工业发展也初成体系,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文中从增强创新能力、内外资源利用、中心城镇建设和周边区域合作等4个方面阐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一核四区"的空间优化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市 产业发展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