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补偿制度与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志祥 高兵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907-15908,15937,共3页
从生态补偿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沙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沙漠化治理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概述了土地沙漠化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涵义及其重要性,并介绍了关于解决生态利益补偿问题的观点。二是现行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导致群众治理沙... 从生态补偿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沙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沙漠化治理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概述了土地沙漠化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涵义及其重要性,并介绍了关于解决生态利益补偿问题的观点。二是现行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导致群众治理沙地的积极性不高。提出应把沙漠化治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建立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最后,探讨了沙漠化治理进程中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补偿立法的力度;②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创新;③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创新;④修订相关法律,将生态补偿的具体规定加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制度 土地沙漠化治理 创新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工集体行动的网络机理·特征与政府治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春玲 付雨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946-7948,共3页
首先,对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网络机理进行了分析:网络中心点是农民工中间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网络线路是争取共同利益的农民工参与者;网络连结点是参与诱因。其次,阐述了农民工集体行动的网络特征:趋同性强、异质性低;地缘、亲缘性突出;... 首先,对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网络机理进行了分析:网络中心点是农民工中间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网络线路是争取共同利益的农民工参与者;网络连结点是参与诱因。其次,阐述了农民工集体行动的网络特征:趋同性强、异质性低;地缘、亲缘性突出;网络强度紧密。最后,提出了对策:拓宽渠道保障公民有效参与政府评估;构建第三方联系组织;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集体行动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哲学视野下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尚斌 王瑞祥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0-72,共3页
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和不和谐状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可置于管理哲学的宏观视野之下,了解青年教师的特殊性需要与普遍性现... 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和不和谐状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可置于管理哲学的宏观视野之下,了解青年教师的特殊性需要与普遍性现状,将科研管理方法的多样性与系统性完善结合起来,不断引领高校综合实力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哲学 高校青年教师 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P导向下的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失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玲 魏慧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08-210,共3页
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是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但是,现实情况表明,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弱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能力,出现了政府失灵。因此,构建政府为主体、市场补充、村民参与的协作性公共管理,破解西部... 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是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但是,现实情况表明,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弱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能力,出现了政府失灵。因此,构建政府为主体、市场补充、村民参与的协作性公共管理,破解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搭便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导向 西部农村生态环境 政府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的激励功能与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志祥 高兵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6-1517,1520,共3页
提出土地沙漠化治理需借助林权的激励功能,指出我国林权"模糊"不利于其激励功能的发挥,并详细论述了完善林权制度,推动沙漠化治理进程的策略。
关键词 林权 激励功能 土地沙漠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语境下中国法治的正当性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宗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5-80,共6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形成,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内部机理悄然具备。在重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推进思路基础之上,从程序设计与制度建构层次架构多元主体背景下的法治现代化进路,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法治政府得以成型;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形成,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内部机理悄然具备。在重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推进思路基础之上,从程序设计与制度建构层次架构多元主体背景下的法治现代化进路,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法治政府得以成型;法治经济得以确立;法治理念得以夯实;法治信仰得以构建;法治现代化要素评估体系得以重整;良善的法治秩序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中国化 法治 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2000 1X的导频问题和相关参数 被引量:3
7
作者 薛建彬 陈海燕 +1 位作者 张琦 袁占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06,共4页
分析了CDMA2000导频PN序列结构,说明了导频工作原理、导频污染原因以及具体解决方案,最后以兰州联通CDMA网络优化案例为例,对优化前后的主要指标作了说明,并就优化前后Ec/Io统计图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 CDMA2000 导频污染 掉话 切换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铁军 来志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551-11552,11565,共3页
综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以往经验的积累,提出了新型农民专业应继续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和坚持农户自愿入社,以期通过合作社改革与创新,使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 综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以往经验的积累,提出了新型农民专业应继续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和坚持农户自愿入社,以期通过合作社改革与创新,使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达到农民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自愿入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贾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857-13858,13891,共3页
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制定《植物品种保护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现阶段育种创新需要的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保护制度 品种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09-3411,3418,共4页
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制约着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该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其原因,并从破除城乡户籍壁垒、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 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制约着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该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其原因,并从破除城乡户籍壁垒、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低市场化流动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与和谐: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超越 被引量:3
11
作者 景君学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尊重差异与寻求和谐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在标新立异和崇尚和谐的语境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也在对现代性所彰显的理性之霸权的拆解中实现自我超越;尊重差异与构建和谐是中国现代化的首要选择,后现代主义在自我超越中... 尊重差异与寻求和谐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在标新立异和崇尚和谐的语境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也在对现代性所彰显的理性之霸权的拆解中实现自我超越;尊重差异与构建和谐是中国现代化的首要选择,后现代主义在自我超越中提出的差异中的和谐与和谐中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社会和谐也应该是多元差异中的和谐、和谐中尊重差异的多元共存,从后现代的自我超越中我们也可体会到社会和谐的构建对现代性局限的超越,也为我们避免走"现代化陷阱"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差异 和谐 自我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嫌疑人近亲属权益之维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有亮 赵龙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通过对我国犯罪嫌疑人近亲属在法律地位中的困境的考察和对犯罪嫌疑人近亲属处境的人性化分析,阐述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近亲属权益的必要性及措施。提出应构建犯罪嫌疑人近亲属拒证权,完善犯罪嫌疑人近亲属辩护权,构建犯罪嫌疑人近亲属精... 通过对我国犯罪嫌疑人近亲属在法律地位中的困境的考察和对犯罪嫌疑人近亲属处境的人性化分析,阐述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近亲属权益的必要性及措施。提出应构建犯罪嫌疑人近亲属拒证权,完善犯罪嫌疑人近亲属辩护权,构建犯罪嫌疑人近亲属精神财产损失的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近亲属 权益 法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化分析的生态补偿新思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啸 张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759-3760,共2页
对生态补偿的二元化分析进行了研究,结合社会契约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新思路,即以社会契约论明确主客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以比较优势理论平衡区域间环境发展的均衡。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效益 发展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刍议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海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82,共4页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生互动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而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和精神动力支撑。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生互动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而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和精神动力支撑。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用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持区域文化建设,用改革的思路推进区域文化创新,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最终使文化与经济获得互动互补、实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花儿”中的“风搅雪”现象说起——兼论藏族文化在“花儿”发展中的艺术地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晓红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藏语与汉语混合使用而形成的"风搅雪"是"花儿"艺术中十分独特的现象,它是藏汉之间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果。"风搅雪"现象也引发了藏族在"花儿"艺术中地位问题的思考。从民族发展史、"... 藏语与汉语混合使用而形成的"风搅雪"是"花儿"艺术中十分独特的现象,它是藏汉之间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果。"风搅雪"现象也引发了藏族在"花儿"艺术中地位问题的思考。从民族发展史、"花儿"的格律及歌词语法、藏族民歌与"花儿"旋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藏族对"花儿"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风搅雪/藏族/艺术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新型农民培育——以甘肃为例
16
作者 苟颖萍 贺春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9-62,共4页
农民在经济、文化、政治和权利四个维度上长期遭受着社会排斥,是制约新型农民培育的深层次原因。新型农民的培育应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注重从物质需要、文化、法治、自我发展能力和合作精神五个方面转化农民,以形成新型农... 农民在经济、文化、政治和权利四个维度上长期遭受着社会排斥,是制约新型农民培育的深层次原因。新型农民的培育应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注重从物质需要、文化、法治、自我发展能力和合作精神五个方面转化农民,以形成新型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新型农民 培育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幸福及其实现——以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为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立娟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93-96,共4页
志愿服务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既有助于其成长成才,又... 志愿服务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既有助于其成长成才,又奉献和服务社会。通过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的精神体验,即对幸福的理解,反思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幸福实现存在的问题,寻求大学生志愿服务幸福长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功利主义 幸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的路径选择
18
作者 洪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西部高等教育在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多元化投入的设想,为缓解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关键词 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投资 成本补偿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省则省”与“竭尽全力”:农户经济投资的二元结构——以西北乔村实地研究为例
19
作者 饶旭鹏 《农村金融研究》 2012年第6期74-77,共4页
经济投资是农户经济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乔村农户经济投资行为的研究发现,农户并非一般地重储蓄而轻投资,农户的经济投资存在一种"二元结构":对于农业生产投资,奉行"能省则省"的投资观念;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则奉行... 经济投资是农户经济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乔村农户经济投资行为的研究发现,农户并非一般地重储蓄而轻投资,农户的经济投资存在一种"二元结构":对于农业生产投资,奉行"能省则省"的投资观念;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则奉行"竭尽全力"的投资策略。这种二元投资结构是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经济行为 “二元结构” 经济投资 实地研究 西北 有机组成部分 投资行为 生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对宪法学发展范式的“介入”功能
20
作者 原新利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0-171,共2页
宪法案例教学是指在宪法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据宪法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宪法教学需要,以案引法,以案学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宪法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宪法案例教学由于个案的引入不仅激活了沉闷的宪法教学,而且也对宪法学的研究... 宪法案例教学是指在宪法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据宪法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宪法教学需要,以案引法,以案学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宪法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宪法案例教学由于个案的引入不仅激活了沉闷的宪法教学,而且也对宪法学的研究范式起到"介入诊疗"作用,迫使宪法学的研究范式开始向法律化,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等方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 案例教学 “介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