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夯土遗址掏蚀区夯补体-本体界面阻裂措施性能与机理研究
1
作者 崔凯 许鹏飞 +2 位作者 于翔鹏 邵会安 韦鑫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4-1463,共10页
夯补体与原遗址本体交界面工后开裂是目前夯土遗址根部掏蚀区加固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研究通过设置无阻裂措施(WZ)与设置垫层(DC)、界面锚固(MG)、界面刻槽(KC)以及设置垫层+界面锚固+界面刻槽组合加固(DMK)4种阻裂措施的现场加固试验... 夯补体与原遗址本体交界面工后开裂是目前夯土遗址根部掏蚀区加固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研究通过设置无阻裂措施(WZ)与设置垫层(DC)、界面锚固(MG)、界面刻槽(KC)以及设置垫层+界面锚固+界面刻槽组合加固(DMK)4种阻裂措施的现场加固试验、应变和含水率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了各阻裂措施下界面宏观裂缝发育、界面单日应变和界面塑性累积应变的变化规律,阐释了各阻裂措施对界面的阻裂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所设计的5种工况,在水分快速散失过程中,界面宏观裂缝发育、界面单日应变以及界面塑性累积应变的大小关系始终表现为WZ>DC>MG>KC>DMK,DMK的阻裂效果表现最佳,在该模式下界面的黏结强度主要由界面黏结力,锚杆的锚固力、摩擦力和销栓力,凹槽咬合力和黏结力等共同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遗址 掏蚀区 界面阻裂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