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黑河流域天然植被耗水量估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磊 徐宗学 +1 位作者 牛最荣 黄维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深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植被的水文循环过程对保护该地区水资源和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植被耗水作为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水文循环影响重大.由于不同类型植被的根系吸水能力、叶面截留以及蒸散能力在各生长阶段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全面反映... 深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植被的水文循环过程对保护该地区水资源和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植被耗水作为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水文循环影响重大.由于不同类型植被的根系吸水能力、叶面截留以及蒸散能力在各生长阶段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全面反映流域天然植被耗水量是较为困难的.本研究将分布式水文模型GISMOD与农业气象原理相结合对植被耗水量进行估算.该方法首先通过有效积温和土壤水分对植被叶面积指数进行计算,然后结合模型输出的潜在蒸散量、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植被需水经验公式对植被耗水量进行估算.最后,通过黑河流域的实例研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ISMOD结合农业气象原理对天然植被耗水量进行估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植被耗水量 黑河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6期139-139,141,共2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也有着相对显著地提升。但是,往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有关部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对水文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水文... 在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也有着相对显著地提升。但是,往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有关部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对水文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水文监测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水源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我国有关部门也应当对水文监测工作进行全面的完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我国水文监测工作的质量,将其作用得以全面的展现,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文就以我国甘肃为例,对水文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监测工作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中游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邱玲花 彭定志 +1 位作者 徐宗学 黄维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1,26,共6页
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中游流域径流的影响,对于维护该流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河中游流域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应用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法及Pettitt法分析流域降水和径流序列变点,... 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中游流域径流的影响,对于维护该流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河中游流域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应用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法及Pettitt法分析流域降水和径流序列变点,径流突变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以径流序列最早突变点1980年划分基准期和变化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敏感性系数法对黑河中游流域的径流进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定量识别与评估。结果表明:黑河中游鸳鸯池流域、高崖正义峡流域和正义峡流域的水文水资源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各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贡献率均高达85%以上,最大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双累积曲线法 敏感性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胜双 崔滕科 +2 位作者 俞定海 祁文燕 陈建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6-10,共5页
以鸳鸯池水库1960年-2014年实测入库流量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累积距平、Morlet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周期振荡特征,并提出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变化影响的时间分界点。... 以鸳鸯池水库1960年-2014年实测入库流量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累积距平、Morlet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周期振荡特征,并提出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变化影响的时间分界点。结果表明:鸳鸯池水库来水量主要集中在7月-8月,期间多年平均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26133%;1960年-2014年,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递减率为-01124万m3/10a;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在15a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明显,经历了/多-少-多-少04个交替循环。Mann-Kendall检验分析得出:1960年-1972年期间及2012年-2014年,鸳鸯池水库来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1973年-2012年期间水库来水量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池水库 来水量变化 周期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家湾水库水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腾科 陈建龙 +2 位作者 钱鞠 李胜双 祁文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112-116,123,共6页
以宋家湾水库为例,利用一维水质完全混合模型、水温预测经验公式、库区两岸浸没范围计算方程预测了水库建设对水质、水温及库区两岸地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水库年平均下泄流量16.35、6.68、2.83 m^3/s时,下游... 以宋家湾水库为例,利用一维水质完全混合模型、水温预测经验公式、库区两岸浸没范围计算方程预测了水库建设对水质、水温及库区两岸地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水库年平均下泄流量16.35、6.68、2.83 m^3/s时,下游河段污染物经水体自净作用均满足水功能区水质标准限值要求;随水深增大库区水温逐渐降低,水温垂向分层强弱差异较大;2-4月份库区水温温差较大,库底水温8.28℃为全年最低水温,与库区表层平均水温相差4.42℃;10月份库底水温与表层平均水温温差较小,库区水温基本稳定,呈水体同温;预测得知水库修建30 a后库区两岸浸润长度为15.27 km,库岸地下水位升高0.0~0.43m,对地下水影响较小。由此可为宋家湾水库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的提出及水库合理运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温 水质 地下水位 宋家湾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厉河流域最大暴雨洪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军武 黄维东 +1 位作者 朱晓涛 杜克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1,29,共6页
依据祖厉河流域实测水文资料,利用水文学、数理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流域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拟合了最大暴雨量P随暴雨历时T变化的平均关系曲线及外包线,选取上下游水文站4场相应典型洪水过程,分析其变化特性和暴雨成因。结... 依据祖厉河流域实测水文资料,利用水文学、数理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流域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拟合了最大暴雨量P随暴雨历时T变化的平均关系曲线及外包线,选取上下游水文站4场相应典型洪水过程,分析其变化特性和暴雨成因。结果表明:流域10 min、30 min、1 h、3 h、6 h、24 h最大暴雨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13.3、16.6、23.3、27.6、38.2 mm,暴雨量最大值主要发生在关川河流域,最小值均发生在最下游的靖远站;最大暴雨和洪水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汛期,历年最大暴雨量除会宁站30 min略有增加外,其余站点各时段最大暴雨量均呈减小趋势,年最大流量总体呈持续减小趋势,发生大洪水的频次在减少;会宁、郭城驿、靖远站历年最大流量均值分别为248、415、474 m3/s,100 a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263、1525、2395 m3/s,50 a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026、1297、1969 m3/s;流域洪水过程与暴雨量及其时空分布有关,较大洪水一般是全流域普遍发生大暴雨所致,中下游水文站控制断面洪水过程经常发生连续涨落的复式洪峰;干流洪水传播时间与洪峰流量大小和河道比降有关,会宁—郭城驿段洪峰传播时间为5.0~13.0 h,郭城驿—靖远段洪峰传播时间为4.6~11.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暴雨量 最大流量 频率分析 祖厉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土地区水坠坝立体网状排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昌军 杨瑞卿 +1 位作者 崔峰 王生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19,25,共3页
在高黏土地区水坠坝施工采用立体网状排水技术 ,土壤含黏土量可突破 15 %的限制 ;日均排水 6 5m3,比盲管、沙沟、沙井排水量大 3倍以上 ;提高坝体强度 ,工效比采用沙沟、沙井排水技术提高 1 8倍以上 ,降低造价 5 0 %以上 ;比碾压技术... 在高黏土地区水坠坝施工采用立体网状排水技术 ,土壤含黏土量可突破 15 %的限制 ;日均排水 6 5m3,比盲管、沙沟、沙井排水量大 3倍以上 ;提高坝体强度 ,工效比采用沙沟、沙井排水技术提高 1 8倍以上 ,降低造价 5 0 %以上 ;比碾压技术提高工效 11倍 ,工程总造价降低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坠坝 立体网状排水技术 高黏土地区 水坝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