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地区人群雌激素受体α-29位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宁 李象霖 +3 位作者 张月萍 张月荣 魏世芳 吴丽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人群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HBV感染后果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02例CHB患者、106例HBV感染自愈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人群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HBV感染后果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02例CHB患者、106例HBV感染自愈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其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 用基因计数法计算检验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行×列的χ2检验。结果CHB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29位多态性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62.7%、82.4%)明显高于HBV感染恢复期患者(48.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5;χ2=4.478,P<0.05);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128%、17.6%)明显低于后者(19.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19,P<0.05;χ2=4.478,P<0.05);T等位基因HB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018倍(OR=2.018,95%CI:1.047~3.891)。结论雌激素受体ERα-29位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受体雌激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失败和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直接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耀弟 张月荣 +5 位作者 王慧 林燕 周宁 吴丽阳 魏世芳 李象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56-2460,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方案(PR方案)治疗失败和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对PR治疗失败和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2018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方案(PR方案)治疗失败和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对PR治疗失败和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2018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经标准PR方案治疗失败和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相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6例,其中男54例,女52例,根据患者PR治疗应答情况分为失败组13例,复发组51例,持续病毒学应答组42例。三组患者行IL-28B基因位点rs12979860和rs8099917检测,基线生化、Cobas HCV RNA、病毒基因分型等检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观察PR治疗失败及复发患者接受不同DAA方案的疗效。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失败组和复发组年龄明显高于应答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5,P<0.001)。失败组病毒基因型以1b型为主,占84.6%,复发组病毒基因型以2a为主,占72.5%,与应答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9,P=0.002)。失败组基线HCV RNA≥106 IU/L患者所占比例为92.3%,明显高于复发组及应答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7,P=0.005),而在性别、肝硬化等方面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失败组有100%患者IL-28B rs12979860和92.3%患者rs8099917两个基因位点表达非保护性基因(CT/TT,TG/GG);复发组有84.3%患者IL-28B rs12979860和86.3%患者rs8099917两个基因位点表达非保护性基因(CT/TT,TG/GG),而应答组IL-28B rs12979860位点以CC型为主(85.7%),rs8099917位点以TT型为主(88.1%),三组rs12979860和rs8099917基因多态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7.263、59.651,P值均<0.001)。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三种DAA方案治疗PR失败及复发患者后,SVR率均为100%。结论病毒基因分型和IL-28B基因rs12979860和rs8099917位点表达非保护性基因型时是导致PR治疗失败和复发的影响因素。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三种DAA方案治疗PR失败及复发患者均获得100%SVR,不受宿主IL-28B SNP、病毒复制水平等影响,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类 抗病毒药 疾病特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HBV DNA检测和ALT对低病毒载量肝硬化患者精准抗病毒治疗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林燕 张月荣 +6 位作者 王慧 张耀弟 吴丽阳 魏世芳 李象霖 马艳云 王春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46-2449,共4页
目的探讨高灵敏核酸检测对肝硬化精准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及与转氨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4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77例,分别行国产HBV DNA和高灵敏Cobas HBV DNA检测。所有患者进行生... 目的探讨高灵敏核酸检测对肝硬化精准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及与转氨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4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77例,分别行国产HBV DNA和高灵敏Cobas HBV DNA检测。所有患者进行生化、凝血四项、血常规、上腹部CT或超声检查,观察不同HBV DNA检测试剂对低病毒载量肝硬化患者检测的敏感度,ALT水平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筛选ALT在不同HBV DNA界值的最佳预测值。结果 37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国产HBV DNA检测阳性215例,阴性162例。HBV DNA阴性162例患者再经Cobas HBV DNA检测发现104例阳性(64.2%),平均(267.5±42.3) IU/ml。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24周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水平、ALT、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指标明显改善,HBV DNA由治疗前(267.5±32.2) IU/ml下降至(59.6±7.7) IU/ml(t=3.486,P=0.002),ALT由治疗前(87.1±10.8) U/L下降至(36.5±7.6) U/L (t=3.235,P=0.020),Child-Pugh评分由6.5±0.7下降至5.7±0.5(t=2.928,P=0.041)。应用ROC曲线分析ALT水平对HBV DNA决策点的预测,发现ALT为29 U/L时是判断HBV DNA <20 IU/ml的最敏感界值(AUC=0.904,敏感度为1.0,特异度为0.237)。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要以精准检测为保障,才能保证临床精准治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ALT界值为29 U/L为预测Cobas HBV DNA阴性的敏感指标,实现个体化精准筛查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丙氨酸转氨酶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29位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宁 张月荣 +2 位作者 魏世芳 李象霖 吴丽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人群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HBV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讨PHC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06例HBV感染相关PHC患者、9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ERα-2...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人群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HBV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讨PHC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06例HBV感染相关PHC患者、9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ERα-29位多态性。用基因计数法计算检验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感染相关PHC患者ERα-29位多态性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31.1%,53.8%)明显高于对照组(11.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49、3.840,P值均〈0.05);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23.6%,46.2%)明显低于后者(47.0%,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88、3.840,P值均〈0.05);T等位基因发生HBV感染相关PHC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46倍(OR=2.46,95%CI:1.64~3.69)。结论 ERα-29位T等位基因可增加HBV感染相关肝癌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月荣 周宁 +4 位作者 李象霖 吴丽阳 魏世芳 张耀弟 张月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34-143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停药复发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的患者101例,其中男36例,女65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例,慢性肝炎患者75例,年龄19~71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治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停药复发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的患者101例,其中男36例,女65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例,慢性肝炎患者75例,年龄19~71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治患者。治疗前行血常规、生化、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HCV RNA载量、HCV基因分型等检测。治疗第4、12、24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24、48、72、96周等时间点进行肝功能、血常规、HCV RNA载量的检测。停药后随访96周,根据是否检测出HCV RNA,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复发组中又分为24周内复发和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复发两组,观察各组基线水平、4周病毒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治疗方案等对复发的影响。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χ2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01例患者中71例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占70.3%;90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占89.1%;9例患者无应答或治疗期间HCV RNA反弹,占8.9%。92例患者获得治疗末病毒学应答(ETVR),占91.1%,其中基因1b型患者28例,占获得ETVR例数的30.4%。非基因1型患者共64例,占获得ETVR例数的69.6%。获得ETVR的92例患者中接受标准化治疗方案60例,占65.2%,接受非标准化治疗方案患者32例,占34.8%。92例患者停药2年随访,30例患者停药复发,占ETVR的32.6%,其中13例停药24周内复发,占复发患者的43.3%。获得SVR后复发17例,占复发患者的56.7%,占SVR的21.5%,占ETVR的18.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年龄、病毒载量、有无合并肝硬化、4周ALT复常率、RVR率及非标准化治疗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4,χ2值分别为15.199、4.469、7.352、7.453、19.950,P值均〈0.05)。近期复发与获得SVR复发患者比较,在HCV RNA载量、是否采用标准化治疗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HC治疗后停药复发的原因与年龄、病毒载量、肝硬化、ALT复常率、RVR率和非标准治疗等因素有关。高病毒载量和非标准化治疗是导致患者近期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Α 利巴韦林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汉族和回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雌激素受体α-29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6
作者 周宁 张月荣 +2 位作者 魏世芳 吴丽阳 李象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汉族和回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甘肃地区回族及汉族CHB患者各8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汉族和回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甘肃地区回族及汉族CHB患者各8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ERα-29位多态性。用基因计数法计算检验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甘肃省汉族、回族CHB人群的ERα-29位点基因型频率:TT为52.4%、60.7%;TC为40.5%、34.5%;CC为7.1%、4.8%。等位基因频率:T为72.6%、78.0%;C为27.4%、22.0%。ERα-29位基因型频率在甘肃汉族、回族CHB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α-29位基因多态性在甘肃省汉族、回族CHB人群中无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雌激素受体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甘肃 汉族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29位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汉族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关系
7
作者 周宁 张月荣 +3 位作者 魏世芳 吴丽阳 李象霖 孙美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 HBV 感染后果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讨 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CLF)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甘肃籍汉族患者,采用聚合...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R)α-29位多态性与 HBV 感染后果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讨 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CLF)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甘肃籍汉族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61例 HBV -ACLF 患者、7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9例 HBV 感染自愈者的 ERα-29位多态性。用基因计数法计算检验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 Hardy -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应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将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行×列的χ^2检验。结果HBV -ACLF 组 TT 基因型和 T 等位基因频率(55.7%,77.1%)明显高于 CHB 组患者(31.6%,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4,P =0.004;χ2=15.341,P <0.001),携带 T 等位基因 HBV 感染重症化的风险是 C 等位基因的2.811倍(OR =2.811,95%CI:1.662~4.753)。HBV -ACLF 组TT 基因型和 T 等位基因频率(55.7%,77.1%)明显高于 HBV 感染恢复组患者(11.6%,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49, P <0.001;χ^2=51.401,P <0.001),T 等位基因 HBV 感染重症化的风险是 C 等位基因的6.938倍(OR =6.938,95%CI:3.995~12.050)。结论ERα-29位 TT 基因型和 T 等位基因可能是 HBV -ACLF 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受体 雌激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