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包海荣 刘晓菊 +3 位作者 谭恩丽 舒娟 董继元 李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了解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关系,以及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效应。方法:采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兰州市日均气温、日... 目的:了解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关系,以及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效应。方法:采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兰州市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结果:日均气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门诊就诊人次呈非线性关系,-12℃^-8℃时门诊就诊人次随着日均气温的下降而逐渐增加,气温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就诊人次增加11.60%。日均相对湿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门诊就诊人次也呈非线性影响,日均相对湿度在15%~28%范围时,门诊就诊人次随着相对湿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相对湿度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就诊人次增加37.05%。气温与相对湿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即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气温作用有所差异,当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气温的效应最明显,气温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全人群增加12.68%、男性5.62%、女性7.56%、<65岁人群5.24%、≥65岁人群14.74%。当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气温每下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全人群增加9.00%、<65岁人群7.11%、≥65岁人群10.93%。当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和日均相对湿度≤50%,日均气温>11℃时,气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无影响。结论:日均气温与日均相对湿度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低温干燥(相对湿度≤50%,气温≤11℃时)环境和低温高湿(相对湿度>50%,气温≤11℃时)环境均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门诊就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相对湿度 交互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4年兰州市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盛 王金玉 +3 位作者 李守禹 王宇红 魏晋林 马汉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特点,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兰州市2010-2014年住院患者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兰州市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兰州市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特点,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兰州市2010-2014年住院患者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兰州市住院患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上升,分别居于第1、2、3位;肿瘤逐年下降,由首位降至第4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是影响女性、青壮年患者的第3位疾病;近2年眼和附器疾病上升,儿童和青壮年是主要人群。结论应根据疾病谱制定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人群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谱 住院患者 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沙尘颗粒物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金玉 李盛 +8 位作者 董继元 王宇红 李普 李守禹 马汉平 苏利民 李守凯 王辉 贾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4-509,514,共7页
目的探讨兰州市沙尘天气颗粒物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6年沙尘天气高发期(3~5月)兰州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逐日资料和同期气象环境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 目的探讨兰州市沙尘天气颗粒物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6年沙尘天气高发期(3~5月)兰州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逐日资料和同期气象环境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沙尘天气PM10和PM2.5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年龄层建立模型。结果 2015-2016年3~5月,与非沙尘天气比较,沙尘天气日均相对湿度明显下降,PM10、PM2.5日均浓度显著上升(P<0.05);SO_2和NO_2的日均浓度,日均气温,日均风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尘天气PM10和PM2.5浓度上升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增加相关,呈滞后效应,滞后期2周,且PM2.5效应大于PM10效应。沙尘天气PM10累计效应在儿童全体、0~5岁、6~14岁儿童均以滞后0-14d最大,RR(95CI%)值分别是1.0055(1.001~1.0102)、1.0061(1.0012~1.0109)、1.0055(0.9967~1.0143)。PM2.5效应在儿童全体和0~5岁儿童均以滞后0-14d最大,RR(95CI%)值分别是1.0182(1.0037~1.033)、1.0210(1.0059~1.0364),6~14岁儿童滞后当天效应最大,RR(95CI%)值是1.0113(1.0007~1.0221)。结论兰州市沙尘天气颗粒物污染可增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呈滞后效应,0~5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 日门诊人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工作简介
4
作者 史秀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兰州市 世界银行贷款 中国 结核病控制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对兰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滞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金玉 李盛 +7 位作者 董继元 马汉平 李守禹 李普 张薇 张晓宇 苏延军 李守凯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首先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兰州市主要气象因子之间及其与手足口病发病数的相关性,然后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首先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兰州市主要气象因子之间及其与手足口病发病数的相关性,然后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性。结果 2008-2015年兰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5644例,男/女为1.59:1,5岁及以下儿童占78.68%;手足口病日均发病数与气温、降水量、风速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以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最为显著(r=0.528);日均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倒"U"型,发病风险在20.3℃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于20.3℃时下降;相对于气温的中位数13℃,高温(25.1℃)能显著增加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男性、女性、0(5岁儿童在滞后期为0~14 d的累计风险效应最大,RR(95%CI)值分别为9.51(3.27~18.02)、7.67(2.18~15.04)、9.66(3.75~17.56);高温对6(14岁人群、低温(-5.1℃)对不同性别、年龄别人群在整个滞后期内的累计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温可显著增加兰州市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男性和0(5岁人群是敏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手足口病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金玉 李盛 +5 位作者 李守禹 王宇红 余加琳 魏晋林 贾清 王龄庆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0-652,共3页
目的 了解兰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及顺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选取兰州市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兰州市居民死亡率为303.09/10万... 目的 了解兰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及顺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选取兰州市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兰州市居民死亡率为303.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0.36/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在15~29岁最低,之后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居民前5位死因疾病为循环、肿瘤、呼吸、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男、女性居民前5位死因疾病同总顺位,各年龄组前5位死因疾病顺位均不同,居于首位的疾病在0~14岁为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15~44岁为损伤和中毒,45以上为循环系统疾病;四季中,总死亡人数以春季最多,但循环、呼吸系统疾病以冬季死亡比例较高,损伤和中毒以夏季较高(P〈0.05)。结论 循环、肿瘤、呼吸、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是威胁兰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不同年龄和季节死因顺位及构成不同,应针对年龄及季节变化加强人群卫生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顺位 构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对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滞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金玉 李盛 +5 位作者 董继元 李守禹 李普 贾清 王龄庆 常绪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1-867,共7页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联性。结果: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J"型,最低发病温度为17℃,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温效应影响均大于中间效应。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对男、女性人群均表现为急性作用,当天的效应值最高,随后波动下降,高温效应对女性影响更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0~3岁组人群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均最大;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对0~3岁、19~64岁人群均表现为急性作用,当天的效应值最高,随后波动下降,而≥65岁者当天发病,之后下降,再缓慢波动上升。相对于最低发病温度17℃,高温(32℃)和中间温度(26℃)均能增加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风险,以滞后14 d累计效应最大,在男性、女性、0~3岁、4~11岁、12~18岁、19~64岁、≥65岁人群中,中间温度对细菌性痢疾发病RR(95%CI)值分别为2.30(1.53~3.13)、2.45(1.65~3.30)、2.41(1.59~3.28)、2.54(1.40~3.79)、1.82(0.41~3.43)、1.98(1.11~2.93)、1.73(0.68~2.88),高温时RR(95%CI)值分别2.93(1.38~4.69)、3.08(1.48~4.9)、3.26(1.60~5.16)、3.12(1.06~5.56)、1.94(0.73~5.39)、2.31(0.54~4.36)、2.06(0.02~4.51)。结论:高温可显著增加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女性和3岁以下人群是敏感人群。气象因素在兰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菌性痢疾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气温对细菌性痢疾发病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影响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各个环节(居民生活习惯、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自身体质),间接影响细菌性痢疾在人群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痢疾 杆菌性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Cox风险比例回归的兰州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邵莉 陈继军 +3 位作者 包凯 张宇琦 许静 高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1,共8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HIV/AIDS报告病例相关特征的构成情况,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兰州市2011-2019年HIV/AIDS报告病例信息,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构建贝叶斯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 [目的]了解兰州市HIV/AIDS报告病例相关特征的构成情况,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兰州市2011-2019年HIV/AIDS报告病例信息,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构建贝叶斯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选取2312例HIV/AIDS患者,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45例。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确诊时为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是HIV感染者的13.91倍;与未接受CD4检测的患者相比,接受CD4检测的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风险是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的0.22倍。[结论]确诊时年龄、病程阶段、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是兰州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艾滋病相关人群健康教育,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扩大艾滋病检测与治疗的覆盖面,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Cox回归模型 艾滋病 死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季节性模型在预测兰州市丙肝发病人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晶 王梅 +5 位作者 谯小伟 曹文珮 李娟生 任晓卫 王宇红 刘小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0,105,共4页
目的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建立适合预测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的最优模型,为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基于2... 目的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建立适合预测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的最优模型,为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基于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比较2019年1-12月预测值和实际值以进行预测模型性能检验,并对2020年进行预测。结果兰州市丙肝月报告发病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于每年2月份达到最低值,于3月份迅速上升至峰值,有季节性和周期性。根据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丙肝月报告发病数据拟合出最佳预测模型ARIMA(2,1,0)(0,1,1)_(12),该模型拟合2019年1-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范围是0.00%~57.28%,平均相对误差为16.96%,2020年预测结果显示兰州市丙肝报告发病人数略有下降。结论基于本研究数据,ARIMA(2,1,0)(0,1,1)_(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兰州市丙肝的月报告发病人数,可用于短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2012-2017年HIV/AIDS疫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馨兰 于国伟 +1 位作者 李维德 陈继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1-504,509,共5页
目的探讨兰州市2012-2017年艾滋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趋势,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空间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技术对2012-2017年的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7年兰州市新报告率高-高聚集区主要为城关区... 目的探讨兰州市2012-2017年艾滋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趋势,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空间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技术对2012-2017年的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7年兰州市新报告率高-高聚集区主要为城关区、安宁区、西固区、七里河区(西站附近街道、阿干镇),该区域HIV/AIDS累积新报告率为60.66/10万;低-高聚集区主要为皋兰县(中心乡,忠合镇)、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魏岭乡,彭家坪镇)、西固区(金沟乡)、榆中县(和平镇,来紫堡乡),该区域HIV/AIDS累积新报告率为21.26/10万。整体来看,高-高、低-高、低-低聚集区以城关区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12-2014年间在兰州市西北方向永登县、红古区部分乡镇及皋兰县部分乡镇存在一个最可能的低值聚集区域,LLR=86.87,RR=0.19,P<0.0001,该区域累积新报告率为17.27/10万;在2015-2017年间兰州市城关区及其附近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西站街道,阿干镇,八里镇,魏岭乡)是一个主要的高值聚集区域,LLR=142.56,RR=2.37,P<0.0001,该区域累积新报告率为65.12/10万。结论兰州市HIV/AIDS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有放缓趋势。应用时空扫描结果能够发现兰州市艾滋病疫情分布的区域差异,找出艾滋病发病的聚集区,为艾滋病防控提供高危区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空间相关性 时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加权秩和比法评估兰州市医院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风险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瑞芳 齐跃军 +5 位作者 雷苗 李刚刚 高文龙 李元林 施岱瑜 陈继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兰州市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WRSR法选取5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按风险高低划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兰州市17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进行HCV传播风险评估。... 目的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兰州市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WRSR法选取5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按风险高低划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兰州市17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进行HCV传播风险评估。结果WRSR值与概率单位存在高度相关性(r=0.981,线性回归方程为:WRSR=0.164×Y-0.311)。分档结果显示Y16和Y17两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感染HCV为低风险,Y1医院血液透析门诊HCV感染有高风险,其他14所医院为中等风险。结论兰州市医院血液透析门诊中HCV传播风险等级差异很大,大部分处于中、低风险水平。血液透析门诊应根据自身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HCV传播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秩和比法 风险评估 血液透析 门诊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西固区居民2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舒晓玲 王金玉 +8 位作者 李盛 李守禹 王宇红 贾清 余加琳 张英 韩晓琴 王龄庆 魏晋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兰州市西固区常住居民2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市西固区常住居民1029例,采用自制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于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人口学特征、2周患病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 目的探讨兰州市西固区常住居民2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兰州市西固区常住居民1029例,采用自制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于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人口学特征、2周患病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居民2周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029例居民中,2周患病329例,2周患病率为32.0%。不同性别2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居民2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患病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根据2周患病情况经所有居民分为2周患病组329例,正常组700例,2周患病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不如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9岁或≥60岁、文化程度、既往史是影响居民2周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兰州市西固区居民2周患病率达32.0%,且年龄≤29岁或≥60岁、文化程度、既往史是影响居民2周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 患病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主要污染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关系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继宏 靳利梅 +6 位作者 赵翊 陈丽 李金娟 李欣 马彦平 魏晋林 刘家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589,共4页
背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目的比较兰州市2014年和2015年大气主要污染物对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影响的差异。方法于2016年5—6月通过"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 背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目的比较兰州市2014年和2015年大气主要污染物对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影响的差异。方法于2016年5—6月通过"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收集2014—2015年兰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臭氧(O_3)〕每月平均污染水平的数据,并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医院信息平台"收集同时段兰州市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每月住院率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大气主要污染物与住院率及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住院率的影响。结果 2014年和2015年PM2.5、PM10、SO_2、O_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NO_2水平、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高于2014年(P<0.05)。2014年,PM2.5、PM10、SO_2、NO_2水平与住院率呈正相关(P<0.05),O_3水平与住院率呈负相关(P<0.05)。2015年,PM10和NO_2水平与住院率无直线相关性(P>0.05),PM2.5和SO_2水平与住院率呈正相关(P<0.05),O_3水平与住院率呈临界负相关(P=0.05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PM2.5〔t=3.79,P=0.004,方差膨胀因子(VIF)=1.45〕和NO_2(t=2.64,P=0.027,VIF=1.45)是住院率的影响因素(P<0.05);2015年,SO_2(t=3.01,P=0.013,VIF=1.00)是住院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兰州市2015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高于2014年,可能是由于2015年影响住院率的因素(SO_2)与2014年(PM2.5和NO_2)不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空气污染物 儿童 学龄前 住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继宏 赵翊 +6 位作者 靳利梅 陈丽 李金娟 李欣 马彦平 魏晋林 刘家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分析兰州市2015年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及其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的相关性,为环境保护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收集2015年度兰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_2、NO_... 目的分析兰州市2015年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及其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的相关性,为环境保护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收集2015年度兰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_2、NO_2、O_3)每月平均污染水平的数据,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入医院信息平台"收集同时段兰州市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数据。2015年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和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2012,分析不同季节主要空气污染物达到一级标准及二级标准情况;2015年不同季节空气污染物水平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 2015年春季PM2.5水平高于秋季,冬季PM2.5水平高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春季和冬季PM10水平高于秋季(P<0.05);春季SO_2水平高于夏季,冬季SO_2水平高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冬季NO_2水平高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冬季O_3水平低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春季、冬季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高于夏季、秋季(P<0.05)。2015年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以PM2.5和PM10为主,一年四季大多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制;其次为NO_2,尤其是秋冬季节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中SO_2和O_3的污染较轻,SO_2夏、秋季,O_3冬季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015年春季PM10、SO_2、NO_2水平,夏季PM10水平,秋季PM2.5、NO_2、SO_2水平,冬季PM10、SO_2、NO_2、O_3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呈强正相关(r>0.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年兰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水平与1~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呈相似季节分布特点,不同季节相关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污染物 儿童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F模型的兰州耕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被引量:90
15
作者 柴磊 王新 +3 位作者 马良 成震香 苏利民 王宇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19-3929,共11页
为了分析Pb、Cd、Cr、Hg、As、Cu、Zn、Ni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2019年9月共采集382个兰州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①兰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Pb、Cd、Cr、Hg、As、Cu、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为了分析Pb、Cd、Cr、Hg、As、Cu、Zn、Ni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2019年9月共采集382个兰州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①兰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Pb、Cd、Cr、Hg、As、Cu、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96,0.24,0.05,6.40,8.36,48.57,101.92,34.34mg/kg,其中Hg的均值超过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Hg、Cu、Zn、Ni的均值超过兰州市土壤背景值.内罗梅综合指数表明研究区耕地52.62%样点呈现轻度污染,37.70%样点呈现中度污染,3.66%样点呈现重度污染,无重金属污染的样点占6.0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13.09%的样点属于轻微生态风险,68.85%的样点属于中等生态风险,17.54%的样点属于强生态风险,0.52%的样点属于很强生态风险.②基于PMF模型可知8种重金属有4种主要来源,其中Pb、Cd、Zn、Ni以交通运输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52.4%、50.7%、56.7%和50.2%;Hg以农业活动和医疗设备源为主,贡献率为83.7%;Cr、Cu和Ni以自然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81.2%和61.3%和49.8%;As以工业活动源为主,贡献率为68.3%.③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内除Cr外,Pb、Cd、As、Cu、Zn、Ni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都有高值区出现,其中Zn和Ni的高值范围较广,可能与人为影响有关;Hg在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以外的研究区内均有高值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重金属 PMF模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及中药的相关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小涵 李维 +3 位作者 贺泂杰 杨峰 范胜平 辛蕊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8-33,共6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过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轴参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NLRP3炎症小体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来自本身细胞损伤释放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切割pro...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过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轴参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NLRP3炎症小体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来自本身细胞损伤释放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切割pro-caspase1为活性caspase-1,从而促进IL-1β、IL-18等分泌,进而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发现,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相关,包括肺部感染、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以及肺癌。NLRP3炎症小体作为炎症反应的核心,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靶点。研究发现,白藜芦醇、柚皮素、乳香挥发油、雷公藤红素等中药有效成分以及清肺化痰颗粒、二陈汤、苏黄止咳胶囊等中药复方均能抑制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PRP3炎症小体 呼吸系统疾病 中药 有效成分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莉 陈继军 +3 位作者 张宇琦 许静 栗果 高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自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兰州市统计年鉴。采用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相对风险(RR)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8年间兰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共计1984例,其中HIV/AIDS晚发现者有982例(49.5%),平均年龄为39.67岁,男性占90.9%。老年人和女性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更高;城关区(51.1%)、安宁区(50.3%)和榆中县(51.9%)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2011-2018年间兰州市总体的晚发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Bayes时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风险在2011-2015年间波动变化,而在2015年后迅速上升,其RR(95%CI)从1.01(0.84,1.23)上升到1.11(0.77,1.97);红古区和三个县的晚发现风险变化趋势与兰州市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而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晚发现风险呈下降趋势;晚发现相对风险大于1的区县包括:永登县(RR=1.07,95%CI:0.55,1.96)、西固区(RR=1.04,95%CI:0.67,1.49)、城关区(RR=2.41,95%CI:0.85,6.16)和七里河区(RR=2.03,95%CI:1.10,3.27)。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热点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均GDP(RR=0.65,95%CI:0.35,0.90)和HIV/AIDS病例中的男性比例(RR=0.53,95%CI:0.19,0.92)的增高,HIV/AIDS晚发现的相对风险越低;而人口密度(RR=1.35,95%CI:1.01,1.81)越大,晚发现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人均GDP、HIV/AIDS中男性比例和人口密度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晚发现风险高和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区县,应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HIV筛查和防治服务,降低HIV/AIDS晚发现比例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晚发现 Bayes时空模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未纳入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蕾蕾 金华 +4 位作者 冯菊英 王建云 宋琼 张莉 孙遵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未纳入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治疗的原因,为未纳入该项目患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6月,以兰州地区770例MDR-TB可疑者中筛选的MDR-TB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由专家小... 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未纳入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治疗的原因,为未纳入该项目患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6月,以兰州地区770例MDR-TB可疑者中筛选的MDR-TB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由专家小组根据患者一般情况、痰菌、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既往用药史,决定患者是否纳入项目,据此将患者分为纳入组(42例)和未纳入组(34例)。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包括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乙胺丁醇(EMB,E)、链霉素(SM,S)、氧氟沙星(OFLX,Ofx)、卡那霉素(KM,Km)、丁胺卡那霉素(AMK,Am)、卷曲霉素(CPM,Cm)等8种药物。结果未纳入组患者青年6例,中年19例,老年9例。两组年龄分布、治疗史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未纳入组患者共有9种不同形式的耐多药组合,17例患者仅对一线药物耐药,耐药谱组合顺位第1位是H+R+S(8例),其次是H+R(6例);17例患者对包含二线药物的组合耐药,耐药谱组合顺位第1位是H+R+S+Ofx(8例),其次为H+R+E+S+Ofx(5例)。34例患者未纳入项目原因为,死亡6例,拒绝治疗4例,失访2例,维持原方案2例,排除1例,其他原因19例(包括羁押人员8例,年龄>65岁且有不同基础疾病5例,严重肝、肾损伤或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5例,药敏结果报告出来时项目已截止1例)。结论在未纳入项目的 MDR-TB患者防治中,应重视二线抗结核药物,重点关注老年人、羁押人员等在内的脆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老年人 抗结核药 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类中克伦特罗等激素类生长促进剂残留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军 刘清 +2 位作者 李志强 刘钰 李小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4-506,共3页
肉类样品用乙醇提取,经C18固相萃取柱,甲醇(10+90)2mL淋洗,甲醇2mL洗脱。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磷酸(1+99)为流动相(75∶25),流速1mL.min-1,柱温26℃,紫外检测波长240nm测定。克伦特罗、多巴胺、己烯雌酚... 肉类样品用乙醇提取,经C18固相萃取柱,甲醇(10+90)2mL淋洗,甲醇2mL洗脱。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磷酸(1+99)为流动相(75∶25),流速1mL.min-1,柱温26℃,紫外检测波长240nm测定。克伦特罗、多巴胺、己烯雌酚、睾丸素、黄体酮五种激素类生长促进剂成分可同时测定,检出限分别为0.4,2.4,0.3,0.5,0.4μg.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8.0%,100.7%,97.5%,94.0%,RSD分别为2.7%,1.2%,2.3%,2.3%,3.5%。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克伦特罗 多巴胺 己燃雌酚 睾丸素 黄体酮 肉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尘污染对长期暴露人群呼吸系统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金玉 李盛 +1 位作者 王式功 尚可政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5,71,共6页
以沙尘天气多发的甘肃省民勤县和基本不受沙尘污染的平凉市为调查点,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对在调查点长期居住、无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的40岁以上728名农民进行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民勤县农民慢性咳嗽、咳嗽加重、慢性... 以沙尘天气多发的甘肃省民勤县和基本不受沙尘污染的平凉市为调查点,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对在调查点长期居住、无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的40岁以上728名农民进行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民勤县农民慢性咳嗽、咳嗽加重、慢性咳痰、咳痰加重、呼吸困难加重及胸痛加重的发生率分别是平凉市的1.6,5.0,1.7,3.6,1.6,3.7倍(P<0.05);除呼吸困难加重外,民勤县不吸烟农民上述症状发生率分别是平凉市的1.8,4.9,1.9,2.9,3.9倍(P<0.05);民勤县女性慢性咳嗽、咳嗽加重、慢性咳痰及胸痛加重发生率分别是平凉市的1.7,4.3,1.8,3.5倍(P<0.05),男性咳嗽加重及慢性咳痰发生率分别是平凉市的10.0,1.5倍(P<0.05);民勤县40~50岁农民慢性咳嗽、咳嗽加重、慢性咳痰、胸痛加重发生率分别是平凉市的1.8,9.4,2.1,6.0倍(P<0.05).沙尘污染明显影响暴露人群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主要影响40~50岁人群,尤其是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污染 暴露人群 呼吸系统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