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3种保守治疗的锥形束CT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菁 龙星 +2 位作者 林妍华 刘海鹏 周建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3种保守治疗对髁突骨质的影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3种保守治疗对髁突骨质的影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形态变化、疼痛度、最大开口度、Fricton指数观察稳定型[牙合]垫治疗、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CBCT显示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与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和稳定型[牙合]垫治疗组比较髁突骨质明显改建,骨面平整光滑,骨赘减小( P <0.05 ),3组患者Fricton指数、疼痛度、最大开口度在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可促进已破坏髁突表面骨质改建,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牙合]垫治疗组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稳定型[牙合]垫 透明质酸钠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D患者前牙咬合型与颞下颌关节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菁 舒维娜 +1 位作者 刘海鹏 惠学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利用CBCT对比TMD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分析髁突-关节窝位置形态与前牙咬合的关系。方法:对47例患者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测量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关节窝深度。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关节窝深度,分析患者前牙咬合型与TMD的关系。结果:C... 目的:利用CBCT对比TMD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分析髁突-关节窝位置形态与前牙咬合的关系。方法:对47例患者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测量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关节窝深度。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关节窝深度,分析患者前牙咬合型与TMD的关系。结果:CBCT显示所有患者双侧关节对称。前牙咬合异常与髁突位置变化有相关性,其中深覆盖深覆牙合患者及深覆盖患者髁突明显后移位(P=0.011,P=0.0004)。前牙咬合正常的患者髁突骨质发生骨关节病的几率增大(P=0.005)。结论:TMD的病因复杂多样,咬合异常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关节窝 关节间隙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数字化模拟技术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亮颖 刘坚 +3 位作者 张卫平 张昀 宋天柱 路贵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口腔外科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口腔外科下颌第三磨牙水平低位阻生牙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应用基...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口腔外科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口腔外科下颌第三磨牙水平低位阻生牙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应用基于CBCT的数字化模拟技术指导进行阻生牙拔除,对照组应用传统CBCT影像辅助进行阻生牙拔除,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锥形束CT的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口腔外科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医师可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测了解,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数字化模拟技术 阻生牙 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