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内延伸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短冠左下第一磨牙1例
1
作者 王琴秀 郭琪 郭冬梅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牙合]龈距离小于3 mm短冠磨牙修复难度较大,通常会采用桩核冠或髓腔固位冠修复,各有利弊。本文报道1例采用根内延伸髓腔固位冠修复2年效果良好的病例,并分析其原理、优势和缺点。
关键词 根内延伸髓腔固位冠 短冠磨牙 根管治疗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义齿种植后美容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春 杨学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8-1258,共1页
口腔义齿种植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和舒适度,促进患者牙列完整、增强患者咀嚼功能。义齿种植修复后的美容效果不仅受到医疗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患者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改善义齿种植修复后的美容效果有助于保证义齿修复的效果... 口腔义齿种植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和舒适度,促进患者牙列完整、增强患者咀嚼功能。义齿种植修复后的美容效果不仅受到医疗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患者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改善义齿种植修复后的美容效果有助于保证义齿修复的效果。本文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口腔义齿种植后美容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修复 种植修复 因素分析 种植技术 美观度 护患交流 美容修复 知识掌握程度 文化程度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口腔摩擦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立 张晓琴 +4 位作者 张昀 杨亚玲 麻拴红 王晓龙 周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食品在口腔加工的过程被认为涉及流变学和摩擦学机制,而口腔摩擦则被认为是口腔质构感知产生的一个重要机理,用来描述舌头与口腔上颚、舌头与食品之间相对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触觉感受.本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口腔加工领域的摩擦学研究进... 食品在口腔加工的过程被认为涉及流变学和摩擦学机制,而口腔摩擦则被认为是口腔质构感知产生的一个重要机理,用来描述舌头与口腔上颚、舌头与食品之间相对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触觉感受.本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口腔加工领域的摩擦学研究进展,包括摩擦学测量技术与方法、体内口腔摩擦和感官知觉之间的联系等.相关研究表明,摩擦学测量为几种与质构相关的感知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获得两者之间的量化经验关系仍然很有挑战性;同时,由于摩擦学和感官感知受到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因此必须将摩擦学和其他表征技术相结合用以解释两者的相互关系及机制,从而促进食品口腔加工摩擦学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并为高品质食物和饮料的研究和设计提供重要工具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摩擦学 质构感知 流变学 摩擦学 食品口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特定人群口腔体检牙周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苗芳 张昀 +2 位作者 张卫平 郭云霏 陈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各种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口腔健康体检的2581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体检对象中男性1249例,女性1332例,年龄在45~82岁,首先对所有体检... 目的:探讨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各种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口腔健康体检的2581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体检对象中男性1249例,女性1332例,年龄在45~82岁,首先对所有体检对象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在由我院口腔医师进行常规口腔健康体检,分析2581例体检对象的牙周疾病患病情况,并结合调查问卷研究口腔牙周疾病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581例体检对象中共有2358例检出存在牙周疾病,检出率为91.36%,其中牙石检出2275例,检出率为88.14%,牙龈出血1096例,检出率42.46%,牙周炎1145例,检出率44.36%;结合问卷调查及问诊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可知,个人口腔卫生因素、正畸治疗或佩戴义齿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内分泌状态、心理因素是影响牙周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与口腔牙周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结论:2581例体检对象的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普遍存在牙石、牙周炎、牙龈出血等牙周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的特点,临床与患者应提高对自身口腔牙周健康状态的重视程度,提高个人口腔卫生习惯,积极避免相关高危影响因素的发生,保持口腔牙周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牙周体检 牙周炎 牙石 相关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消毒用于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 被引量:44
5
作者 贺慧霞 刘鲁川 +2 位作者 林永盛 安建平 宋远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一定剂量的脉冲Nd :YAG激光根管消毒一次性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 :收集无症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 12 4例 13 7牙 ,常规根管预备后按根管消毒方式随机分为 3组 :激光组以 2W或 1.5W 2 0Hz 5s× 4剂... 目的 :探讨一定剂量的脉冲Nd :YAG激光根管消毒一次性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 :收集无症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 12 4例 13 7牙 ,常规根管预备后按根管消毒方式随机分为 3组 :激光组以 2W或 1.5W 2 0Hz 5s× 4剂量根管内照射 ;碘伏组以 5g/L的碘伏液冲洗 ;FC组封FC药。然后前 2组即刻根充 ,一次性完成治疗 ;后 1组封药复诊 ,无症状后同法完成。 3组根充后 2 4h、1、12、2 4周分期随访 ,记录自发痛、叩痛 ,2 4周拍X线牙片行根尖周指数 (PAI)评分。综合评价 3组临床疗效。结果 :根充后 2 4h内 3组自发痛发生率及其程度无显著差异 ,但有窦道者发生率明显低且程度轻 ;叩痛发生率 3组在 1、12周无显著性差异 ,而 2 4周时激光组显著低于FC组。结论 :激光用于根管消毒一次性治疗慢性根尖周炎 ,疗效优于FC组 ,且可缩短疗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根管消毒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根管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慧文 胡苡 +2 位作者 张卫平 陈景宜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其中种植周围炎组患者12例,... 目的·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其中种植周围炎组患者12例,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组12例;另选择12名具健康天然牙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3组患者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龈沟液量和牙周探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患者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种植体周围炎组IL-1β和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组(均P<0.05);其中种植体周围炎组龈沟液中TNF-α表达水平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r=0.600,P=0.039)。结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升高,且TNF-α表达水平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与拉咪呋啶并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文翰 苗春兰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5期937-938,共2页
关键词 拉咪呋啶 乙型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齿强身与母爱
8
作者 吴秀梅 王自强 《中国健康教育》 1994年第S1期47-48,共2页
健齿强身与母爱甘肃省牙病指导组吴秀梅兰州市口腔医院王自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一口整齐的皓齿,要把希望变成现实,还得尽自己的一定责任。一、胎教、优生、牙齿。要使孩子聪明活泼、五官端正、口齿健美,就必须从孩子生命受孕时做... 健齿强身与母爱甘肃省牙病指导组吴秀梅兰州市口腔医院王自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一口整齐的皓齿,要把希望变成现实,还得尽自己的一定责任。一、胎教、优生、牙齿。要使孩子聪明活泼、五官端正、口齿健美,就必须从孩子生命受孕时做起。刚生下的婴儿虽然口腔里没有一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官端正 兰州市口腔医院 吴秀 恒牙胚 高露洁 牙病 萌出 食物残渣 乳磨牙 牙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舒维娜 康宏 +2 位作者 张卫平 李欣 包广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纤维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损伤修复的细胞学基础。方法:切取1月龄山羊颞下颌关节盘,I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关节盘纤维软骨细胞。逐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其生长曲线,甲苯胺蓝染色、I型胶原免疫... 目的: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纤维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损伤修复的细胞学基础。方法:切取1月龄山羊颞下颌关节盘,I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关节盘纤维软骨细胞。逐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其生长曲线,甲苯胺蓝染色、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原代培养的关节盘纤维软骨细胞以长梭形为主,部分多角形,7d即可传代。甲苯胺蓝染色阳性,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胞质内可见棕黄色颗粒。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分为2种,软骨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发达。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纤维软骨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1~3代细胞可作为颞下颌关节盘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月龄山羊 颞下颌关节盘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CBCT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菁 郭艳莉 +1 位作者 刘坚 龙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2-687,共6页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CBCT影像,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3次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9、12个月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位置形态...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CBCT影像,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3次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9、12个月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疼痛度(VAS)、最大开口度(MMO)、Fricton指数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结果:CBCT显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伴骨关节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9、12个月比较,髁突骨质有明显改建,骨面变得平整光滑,骨赘减小(P=0.026,P=0.001),部分单纯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治疗后9个月髁突可以向前移动(P=0.038);治疗后患者MMO增大,VAS减小(P〈0.05),Fricton指数降低。治疗后3~12个月Fricton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BCT显示透明质酸钠可促进已破坏髁突表面骨质改建,但不能使后移位的髁突回到关节窝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透明质酸钠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景宜 张昀 +2 位作者 陈彩云 程岚 张修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未孕大鼠14只,采用丝线结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右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建模后4周及8周时处死大鼠,并测量上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收集...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未孕大鼠14只,采用丝线结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右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建模后4周及8周时处死大鼠,并测量上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收集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分析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中1/3区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牙周探针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Micro-CT图像分析发现对照组牙槽骨致密,主要由板状骨小梁构成;实验组牙槽骨变疏松,杆状骨小梁较多。牙槽骨微结构参数分析发现4周及8周实验组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及骨小梁宽度(Tb.Th.)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8周实验组BMD、BV/TV、Tb.Th.较4周组降低(P<0.05)。8周实验组骨小梁数目(Tb.N.)及骨髓腔宽度(Tb.Sp.)较对照组及4周实验组均增加(<0.05)。结论:牙周炎可导致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丢失、骨小梁微结构破坏,且这种破坏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 MICRO-CT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辅助构建三维颜面正中矢状平面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玉佳 许晴 +7 位作者 赵一姣 张磊 付子旺 温奥楠 高梓翔 张昀 傅湘玲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准确确定三维颜面解剖标志点的深度学习算法——多视图堆叠沙漏神经网络(multi-view stacked hourglas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SH-CNN),并结合赋权普氏分析算法实现三维颜面正中矢状平面的自动构建。方法...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准确确定三维颜面解剖标志点的深度学习算法——多视图堆叠沙漏神经网络(multi-view stacked hourglas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SH-CNN),并结合赋权普氏分析算法实现三维颜面正中矢状平面的自动构建。方法:收集面部无明显畸形的受试者100例,获取三维颜面数据,由专家进行颜面标志点(21个)和正中矢状平面的标注。以上述其中80例受试者三维颜面数据作为训练集数据,训练并建立本研究的MSH-CNN算法模型。以其余20例作为测试集数据,由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算法自动确定每例数据的三维颜面解剖标志点(21个),并评价算法标点与专家标点间“定点误差”。将MSH-CNN自动确定的三维颜面解剖标志点应用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的赋权普氏分析算法,可自动构建出20例受试者的三维颜面正中矢状平面。计算MSH-CNN结合赋权普氏分析算法构建的正中矢状平面与专家正中矢状平面间“角度误差”,评价三维颜面正中矢状平面自动构建方法的效果。结果:针对20例面部无明显畸形的受试者,基于MSH-CNN和赋权普氏分析算法构建正中矢状平面与专家平面间的角度误差平均为0.73°±0.50°,其中MSH-CNN自动确定颜面21个解剖标志点的定点误差平均为(1.13±0.24)mm,眶区定点误差最大平均为(1.31±0.54)mm,鼻区定点误差最小平均为(0.79±0.36)mm。结论:将深度学习算法与赋权普氏分析算法结合应用,实现了三维颜面正中矢状平面的全自动构建,初步达到了临床专家的构建效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矢状平面 深度学习 普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s与细胞分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文桢 王开娟 王家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随着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曾被称为转录"噪音"的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LncRNAs在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 随着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曾被称为转录"噪音"的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LncRNAs在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证实,LncRNAs通过信号分子、诱饵分子、引导分子、支架分子等方式,对遗传、转录及转录后等进行水平调控,如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本文就LncRNAs与细胞分化的关系作一综述,包括LncRNAs与多能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与神经细胞分化、与肌肉分化、与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以及LncRNAs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s 细胞分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下颌骨平均模型的颌骨标志点自动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梓翔 王勇 +5 位作者 温奥楠 朱玉佳 秦庆钊 张昀 王晶 赵一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自动确定三维下颌骨数据解剖标志点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定点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40例颅颌面三维形态正常患者的CT数据(其中30例用来建立三维下颌骨平均模型,10例作为测试本研究方法确定下颌骨标志点效果的...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自动确定三维下颌骨数据解剖标志点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定点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40例颅颌面三维形态正常患者的CT数据(其中30例用来建立三维下颌骨平均模型,10例作为测试本研究方法确定下颌骨标志点效果的测试数据),将数据导入到Mimics软件中进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在这40例三维重建后的下颌骨数据中,选取与中国人下颌骨特征均值更为接近的30例,在MATLAB软件中基于普氏分析(Procrustes analysis)算法对此30例下颌骨数据进行尺寸归一化处理,并在Geomagic Wrap软件中,构建上述30例下颌骨数据的三维平均形状模型,通过对称化处理、曲率采样、索引标记等过程,构建出具有18996个类标志点和19个下颌骨解剖标志点索引的三维下颌骨结构化模板。应用开源非刚性配准算法程序Meshmonk,将上述构建的三维下颌骨模板通过非刚性变形与患者三维下颌骨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患者三维下颌骨数据的19个解剖标志点位置。与口腔专家手动标注的标志点位置误差(定点误差)进行比较,评价本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将本研究方法应用于10例无显著下颌骨形态畸形患者数据,19个标志点的平均定点误差为1.42 mm,其中最小和最大误差分别为喙突顶点[右:(1.01±0.44)mm;左:(0.56±0.14)mm]和下颌升支前缘点[右:(2.52±0.95)mm;左:(2.57±1.10)mm],中线点平均定点误差为(1.15±0.60)mm,双侧点平均定点误差为(1.51±0.67)mm。结论:基于三维下颌骨平均模型和非刚性配准算法的三维下颌骨解剖标志点自动确定方法,可有效提高三维下颌骨数据特征自动标注的效率,其对无显著畸形下颌骨数据解剖标志点的自动确定效果可基本满足口腔临床应用的需求,对畸形下颌骨数据的标注效果有待进一步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成像 三维 解剖标志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肺转移——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磊 贾佳 +1 位作者 谢一敦 张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1-433,共3页
回顾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伴肺转移瘤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该疾病相关文献的复习,进而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
关键词 恶性成釉细胞瘤 肺转移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上颌第二恒磨牙5根管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小娥 李婷婷 +2 位作者 廖小竹 张昀 陈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数量变异大且复杂,极易遗漏,导致治疗失败,若借助根管显微镜和超声等诊疗工具,仔细探查和充分清理根管,配合严密的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可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本文报告右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双根管、腭侧双根管的5根...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数量变异大且复杂,极易遗漏,导致治疗失败,若借助根管显微镜和超声等诊疗工具,仔细探查和充分清理根管,配合严密的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可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本文报告右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双根管、腭侧双根管的5根管治疗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五根管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数字化模拟技术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吴亮颖 刘坚 +3 位作者 张卫平 张昀 宋天柱 路贵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口腔外科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口腔外科下颌第三磨牙水平低位阻生牙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应用基...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口腔外科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口腔外科下颌第三磨牙水平低位阻生牙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应用基于CBCT的数字化模拟技术指导进行阻生牙拔除,对照组应用传统CBCT影像辅助进行阻生牙拔除,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锥形束CT的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口腔外科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医师可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测了解,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数字化模拟技术 阻生牙 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扣附着体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昀 张卫平 +3 位作者 李立 吴雅昕 陈彩云 曹富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研究太极扣(ERA)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结合32例应用太极扣附着体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满意度、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美观性、摘戴方便满意度调查,并对临床检查基牙的牙体、牙周状... 目的:研究太极扣(ERA)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结合32例应用太极扣附着体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满意度、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美观性、摘戴方便满意度调查,并对临床检查基牙的牙体、牙周状况等方面的定期复查,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比较。结果:32例太极扣(ERA)附着体在各方面都比传统修复体有明显提高。结论:太极扣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的附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外附着体 太极扣(ERA)弹性附着体 牙列缺损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3种保守治疗的锥形束CT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菁 龙星 +2 位作者 林妍华 刘海鹏 周建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3种保守治疗对髁突骨质的影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3种保守治疗对髁突骨质的影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形态变化、疼痛度、最大开口度、Fricton指数观察稳定型[牙合]垫治疗、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CBCT显示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与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和稳定型[牙合]垫治疗组比较髁突骨质明显改建,骨面平整光滑,骨赘减小( P <0.05 ),3组患者Fricton指数、疼痛度、最大开口度在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可促进已破坏髁突表面骨质改建,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牙合]垫治疗组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稳定型[牙合]垫 透明质酸钠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D患者前牙咬合型与颞下颌关节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菁 舒维娜 +1 位作者 刘海鹏 惠学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利用CBCT对比TMD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分析髁突-关节窝位置形态与前牙咬合的关系。方法:对47例患者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测量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关节窝深度。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关节窝深度,分析患者前牙咬合型与TMD的关系。结果:C... 目的:利用CBCT对比TMD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分析髁突-关节窝位置形态与前牙咬合的关系。方法:对47例患者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测量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关节窝深度。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关节窝深度,分析患者前牙咬合型与TMD的关系。结果:CBCT显示所有患者双侧关节对称。前牙咬合异常与髁突位置变化有相关性,其中深覆盖深覆牙合患者及深覆盖患者髁突明显后移位(P=0.011,P=0.0004)。前牙咬合正常的患者髁突骨质发生骨关节病的几率增大(P=0.005)。结论:TMD的病因复杂多样,咬合异常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关节窝 关节间隙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