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的红外图像电子变倍
1
作者 刘馨 张斌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2,共8页
为了解决光电领域中低分辨率红外图像影响观瞄的问题,构建一种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算法来增强电子变倍时中心区域图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尺度核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利用浅层残差结构将局部多尺度残差特征有效聚合在一... 为了解决光电领域中低分辨率红外图像影响观瞄的问题,构建一种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算法来增强电子变倍时中心区域图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尺度核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利用浅层残差结构将局部多尺度残差特征有效聚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强大的特征表示能力;然后采用基于对比度感知的通道注意层来聚合更多尺度特征信息,最终重构出具有丰富细节而清晰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子变倍方法在不引入额外参数的情况下能够提取出精细的多尺度特征信息,获得清晰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红外图像 电子变倍 多尺度聚合 对比度感知 轻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大脑-小脑功能连通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穆颖 张喆 +3 位作者 刘光耀 刘宏 张静 凡振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 T C S)发作间期静息态下大脑和小脑之间功能连通性的改变特点。材料与方法对19例原发性GTCS患者(GTCS组)及2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利手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 T C S)发作间期静息态下大脑和小脑之间功能连通性的改变特点。材料与方法对19例原发性GTCS患者(GTCS组)及2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利手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志愿者(HC组)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计算并比较两组被试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值,分别以大脑(小脑)ALFF差异区为种子区计算其与小脑(大脑)所有体素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 FC)并进行组间比较,提取组间显著差异脑区ALFF/rs FC值与患者国立医院癫痫严重程度量表(national hospital seizure severity scale,NHS3)评分做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GTCS组右侧楔前叶、左侧额中回ALFF值显著升高,而右侧海马、右侧小脑脚2区、左侧小脑4/5区ALFF值显著降低;以各大脑(小脑)ALFF差异区为种子区域,GTCS患者组左侧小脑8区、右侧小脑4/5区rs FC值显著升高(左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rs FC值显著降低);GTCS患者组NHS3评分与左侧小脑8区rs FC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36),与右侧颞中回rs FC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42)。结论 GTCS发作间期存在大脑和小脑之间静息态功能连通性异常,这些功能连通性的异常可能与GTCS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挛性 低频振幅 小脑 功能连通性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扣件缺失的机器视觉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闵永智 肖本郁 +3 位作者 党建武 殷超 岳彪 马宏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68-1272,共5页
轨道扣件缺失检测是铁路日常巡检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现代化铁路对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实时性和自适应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扣件缺失实时检测方法.为了应对环境光线的干扰,设计了遮光罩加LED辅助光源的图像采集装置,利用开... 轨道扣件缺失检测是铁路日常巡检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现代化铁路对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实时性和自适应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扣件缺失实时检测方法.为了应对环境光线的干扰,设计了遮光罩加LED辅助光源的图像采集装置,利用开关型中值滤波和基于图像梯度幅值的改进Canny边缘检测方法,对扣件边缘特征进行自适应图像增强.结合扣件弹条稳定的内外边缘轮廓特征,利用基于曲线特征投影的模板匹配实现了扣件缺失的实时检测.经过实验验证,平均每帧图像的处理时间为245.61ms,平均正确识别率为85.8%,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最高支持3.82m/s的推行速度,可满足对实际运营线路进行扣件缺失实时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机器视觉 扣件缺失 图像增强 模板匹配 曲线特征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上双核数据并行采集及核间通信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侯志伟 安丽霞 +1 位作者 包理群 王海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8,共6页
针对多参量数据采集系统中单核处理器难以达到数据同步获取及实时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ios II双核处理器的多参量数据并行采集及核间通信解决方案。在数据采集系统的FPGA片内构建Nios II双核处理器系统,处理器1对输入信号数据进行... 针对多参量数据采集系统中单核处理器难以达到数据同步获取及实时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ios II双核处理器的多参量数据并行采集及核间通信解决方案。在数据采集系统的FPGA片内构建Nios II双核处理器系统,处理器1对输入信号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及预处理,处理器2负责采集数据的显示及上位机的数据通信,利用Scatter-Gather直接存储器访问两级数据缓存的通信机制,建立核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实现双核处理器之间数据的同步与交换。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中,结果表明,其核间传输速度高达496 MB/s,满足多参量数据同步获取及并行协同处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SII软核 片上双核 多参量 并行采集 协同处理 核间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CM与自适应Gabor滤波器组的纹理图像分割 被引量:7
5
作者 闵永智 程天栋 +3 位作者 殷超 岳彪 肖本郁 马宏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0-286,共7页
基于Gabor滤波器的纹理图像分割算法存在参数难以选择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预测图像纹理类型数与Gabor滤波器组参数的分割算法。将图像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区域块,根据各类纹理特性预测Gabor滤波器组参数,利用各区域块的纹理特征向量预测... 基于Gabor滤波器的纹理图像分割算法存在参数难以选择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预测图像纹理类型数与Gabor滤波器组参数的分割算法。将图像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区域块,根据各类纹理特性预测Gabor滤波器组参数,利用各区域块的纹理特征向量预测纹理类型数,并使用预测的滤波器组提取图像纹理特征,通过预测的纹理类型数对图像进行聚类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高的精度与较快的速度分割纹理图像,且受纹理类型数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OR滤波器 纹理图像 纹理类型 灰度共生矩阵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加权的三维DV-Hop改进WSN定位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侯志伟 包理群 安丽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诸多具体应用中需要节点位置信息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加权的三维DV-Hop改进定位算法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残差函数将提高定位精度的问题转化为等式约束条件下残差最小化的求解问题,采用最小二乘准则对待定... 针对无线传感网诸多具体应用中需要节点位置信息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加权的三维DV-Hop改进定位算法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残差函数将提高定位精度的问题转化为等式约束条件下残差最小化的求解问题,采用最小二乘准则对待定节点与锚节点的最小跳数进行平均加权处理,并利用二次规划法将其最终转化为无约束条件下最小化的问题。经理论分析得出了三维DV-Hop改进定位算法的模型,实现待定节点的坐标估计并提高了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通信半径、不同锚节点比例的情况下,改进三维DV-Hop定位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三维DV-Hop 最小二乘准则 残差加权 二次规划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和OpenGL互操作的彩色图像Sobel边缘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驰新 兰聪花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1-222 230,230,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GPU通用计算的能力,将以往由CPU承担的计算任务更多地移交给GPU完成,使用了基于CUDA和OpenGL的互操作技术,完全依靠GPU完成彩色图像的边缘检测和结果显示任务,CPU只负责传递数据到GPU,既提高了整个过程的计算速度,也最大程... 为了充分发挥GPU通用计算的能力,将以往由CPU承担的计算任务更多地移交给GPU完成,使用了基于CUDA和OpenGL的互操作技术,完全依靠GPU完成彩色图像的边缘检测和结果显示任务,CPU只负责传递数据到GPU,既提高了整个过程的计算速度,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GPU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UDA和OpenGL的互操作的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结合GPU并行处理能力和GPU图像显示技术的解决方案,与只使用CPU和只使用GPU并行计算的方案相比,本方法在处理高分辨率的图像时,可以获得80倍以上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互操作 CUDA OPENGL SOB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66
8
作者 闵永智 岳彪 +1 位作者 马宏锋 肖本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0-229,共10页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检测钢轨表面缺陷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光照变化、钢轨表面反射不均和锈迹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设计钢轨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分析了钢轨图像中不同...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检测钢轨表面缺陷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光照变化、钢轨表面反射不均和锈迹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特征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设计钢轨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基础上,分析了钢轨图像中不同区域的灰度和梯度特征;然后,基于双边滤波思想设计了背景平滑滤波器,利用局部灰度和梯度变化信息自适应调整不同特征区域的平滑程度,对原图像平滑得到背景图像;最后,将原图像与背景图像差分,通过对差分图像阈值分割并利用连通区域标记法,实现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凸显图像缺陷部分的同时,有效减弱光照变化、钢轨表面反射不均和锈迹的影响,对不同轨道环境下的疤痕和裂纹缺陷均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缺陷漏检率和误检率分别为5.79%和6.84%,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钢轨表面缺陷 双边滤波 图像平滑 图像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非线性误差的宽量程多电桥电阻测量电路设计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翔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8-1424,共7页
利用电桥测量电阻是各种自动控制和检测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测量精度和范围成为测量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为解决传统单电桥电阻测量电路在宽量程范围内进行高精度测量的问题,通过对单电桥待测电阻与输出电压之间变化关系的分析... 利用电桥测量电阻是各种自动控制和检测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测量精度和范围成为测量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为解决传统单电桥电阻测量电路在宽量程范围内进行高精度测量的问题,通过对单电桥待测电阻与输出电压之间变化关系的分析,指明了等效电压与实际电压之间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一种查表式修正非线性误差的方法,并给出了在线性公式基础上修正非线性误差的计算公式以及测量精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根据待测电阻值区间自动进行切换的多电桥电阻测量电路。该电路能够在较宽的量程范围内取得较高的测量精度,与传统的手动档位仪表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便捷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电桥 非线性误差 测量精度 测量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与AdaBoost算法的轨面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闵永智 程天栋 马宏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54-2562,共9页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精度易受采集装置振动与异物干扰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分析缺陷的位置,设计钢轨图像采集装置。在此基础上,首先根据钢轨的形状特征,结合Hough变换与最小二乘法提取钢轨表面区域,再结合超熵理论与模糊理论对钢轨表面缺...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精度易受采集装置振动与异物干扰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分析缺陷的位置,设计钢轨图像采集装置。在此基础上,首先根据钢轨的形状特征,结合Hough变换与最小二乘法提取钢轨表面区域,再结合超熵理论与模糊理论对钢轨表面缺陷进行分割,然后建立正样本及负样本数据库,并通过提取样本的Harr-like特征与低层特征建立样本特征数据库,最后结合C4.5与AdaBoost算法设计缺陷分类器,对非缺陷进行排除并对缺陷进行分类。通过在500~1 000 lx,1 000~10 000 lx,10000~100 000 lx 3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区间内对木枕及混凝土枕轨道的钢轨表面缺陷进行识别,识别时间平均为698ms,识别正确率平均为97.02%,与传统的识别方法对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轨面提取 HOUGH变换 图像特征 ADABOOST 光照强度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表面缺陷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闵永智 岳彪 +2 位作者 马宏锋 程天栋 肖本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2-1479,共8页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提取时的灰度分布不均与杂散光干扰问题,在背景差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轨表面缺陷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首先,通过统计钢轨图像中各行像素灰度特征,结合其均值与标准差分布曲线快速提取钢轨表面区域;然后,进行区域与...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提取时的灰度分布不均与杂散光干扰问题,在背景差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轨表面缺陷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首先,通过统计钢轨图像中各行像素灰度特征,结合其均值与标准差分布曲线快速提取钢轨表面区域;然后,进行区域与边缘特征的均值窗口自适应选取;最后,根据均值模糊原理建立背景图像模型并进行图像差分,实现了钢轨表面缺陷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轨面提取算法快速、有效;钢轨表面缺陷自适应分割算法在凸显图像中缺陷部分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光照变化和反射不均的影响.该方法对测试图像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4%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面提取 区域划分 自适应窗口 背景差分 缺陷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信道全光纤梳状滤波器输出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玉娟 张伯楠 周彬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6,78,共4页
对于同样信道数的波分复用,采用三信道器件比用两信道器件更为简单。文章对一种能够实现三信道平坦输出的全光纤梳状滤波器的新结构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新结构的能量传输表达式,详细讨论了耦合器分光比的改变对滤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同样信道数的波分复用,采用三信道器件比用两信道器件更为简单。文章对一种能够实现三信道平坦输出的全光纤梳状滤波器的新结构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新结构的能量传输表达式,详细讨论了耦合器分光比的改变对滤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组成新结构的光纤干涉臂间的长度差和耦合器分光比取某些定值时,可形成一个复用间隔相等、通带平坦的三信道全光纤梳状滤波器,且波分复用的信道间隔仅仅取决于干涉臂长差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耦合器 全光纤 梳状滤波器 通带平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落环境下高速铁路基站配置标准研究
13
作者 李颖 张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1期71-73,78,共4页
针对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共同作用的信道,从信息流的角度,研究离散时间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场景下的信道容量与总服务量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推导出高速铁路基站的服务量比率与基站间距的关系,为高速铁路基站的合理配置提供行之有效... 针对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共同作用的信道,从信息流的角度,研究离散时间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场景下的信道容量与总服务量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推导出高速铁路基站的服务量比率与基站间距的关系,为高速铁路基站的合理配置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依据。最后,在给定服务量比率的条件下,将大尺度衰落信道基站的配置间距和增加了小尺度衰落的基站配置间距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服务量比率η<0.9时,小尺度衰落相对于大尺度衰落对系统设计的影响可以近似忽略;0.9<η<1时,小尺度衰落对系统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衰落 标准 服务量比率 基站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中图像增强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岳彪 闵永智 +1 位作者 马宏锋 肖本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48-3256,共9页
针对光照条件及轨道环境的变化会造成采集的钢轨图像严重降质,对后续缺陷检测十分不利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Retinex的钢轨表面缺陷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分析钢轨表面特征的形成机理和成像特性,设计钢轨图像采集装置。研究单尺度及多尺度Ret... 针对光照条件及轨道环境的变化会造成采集的钢轨图像严重降质,对后续缺陷检测十分不利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Retinex的钢轨表面缺陷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分析钢轨表面特征的形成机理和成像特性,设计钢轨图像采集装置。研究单尺度及多尺度Retinex方法并对其用于钢轨图像增强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反射分量z-score标准化环节改进传统的Retinex图像处理框架。通过理论推导和不同条件下的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照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在提高缺陷与背景对比度的同时有效克服阴影的干扰。对不同轨道环境下的钢轨图像增强后,信息熵、对比度和清晰度指标均优于传统方法,为进一步准确提取缺陷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图像增强 RETINEX 反射分量 z-score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毫米波回传与接入一体化网络中用户关联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忠彧 李波 +1 位作者 闫中江 杨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3-951,共9页
由于毫米波回传与接入一体化网络(mm-Wave IBAN)能够按需划分接入和回传链路之间的资源比例而在提升5G通信网络资利用率方面有巨大优势。从最大化全网传输业务量的角度出发提出并实现一种mm-Wave IBAN用户关联和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方法... 由于毫米波回传与接入一体化网络(mm-Wave IBAN)能够按需划分接入和回传链路之间的资源比例而在提升5G通信网络资利用率方面有巨大优势。从最大化全网传输业务量的角度出发提出并实现一种mm-Wave IBAN用户关联和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将mm-Wave IBAN中用户关联和资源分配的联合问题建模为一个组合非凸优化问题,然后将其分解为2个子问题,即在接入速率和回传速率匹配约束情况下以全网接入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用户关联子问题(即子问题1)和以传输业务最大化为目标的接入与回传时间资源比例分配的子问题(即子问题2)。利用人工免疫优化算法求解子问题1,再通过对全网业务量表达式求导而得各小区接入和回传链路上的最优传输时间比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最近距离用户关联机制相比,在提升网络吞吐量方面有更大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毫米波 回传与接入一体化 用户关联 资源分配 免疫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2013—2017年饮用水源水质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文琪 丁文广 +3 位作者 吴守霞 吕泳洁 李颖 弥应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1-1831,共11页
以天水市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7个监测点2013—2017年饮用水源常规指标监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监测点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年间天水市西十里、慕滩、武山、... 以天水市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7个监测点2013—2017年饮用水源常规指标监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监测点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年间天水市西十里、慕滩、武山、清水的4个监测点地下水F值在2.13—2.20之间,质量级别属良好,甘谷、秦安的2个监测点F值在4.29—7.14之间,质量级别属较差;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在0.944×10-5—1.932×10-5 a-1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张家川>慕滩>西十里>武山>秦安>甘谷>清水,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公众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风险主要由Cr(Ⅵ)产生,占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的63.28%—84.85%;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在5.453×10-9—1.777×10-8 a-1之间,主要由硝酸盐、氟化物、铅产生,远低于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所以应重点关注包括Cr(Ⅵ)在内的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P抑制铝镁合金粉尘爆炸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珍宝 李超 +2 位作者 王虎 王绍瑞 黎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08-3614,共7页
铝镁合金在抛光打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为了减小铝镁合金粉尘爆炸事故的危害,选取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对铝镁合金粉尘的抑爆特性进行研究。利用20 L爆炸球及热分析实验,分析MPP对铝镁合金粉尘爆炸特性的抑制效果。结... 铝镁合金在抛光打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为了减小铝镁合金粉尘爆炸事故的危害,选取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对铝镁合金粉尘的抑爆特性进行研究。利用20 L爆炸球及热分析实验,分析MPP对铝镁合金粉尘爆炸特性的抑制效果。结合爆炸产物化学成分分析和官能团变化情况,分析MPP抑制铝镁合金粉尘爆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70%(质量)的MPP添加量的铝镁合金粉尘可实现完全抑爆。MPP分解反应本身为吸热反应,生成惰性气体NH_(3)、H_(2)O和CO_(2),降低了反应体系的氧浓度。抑爆过程中,聚磷酸本身还原成磷酸,反应生成物可与活性基团反应。MPP抑制Al氧化生成AlO基团的效果,明显优于其抑制Mg的氧化反应。研究结果为铝镁合金粉尘事故工业预防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 爆炸 安全 铝镁合金粉尘 抑爆剂 爆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环境监测的WSN中基于定向传输的高能效路由算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忠彧 马宏锋 +1 位作者 彭琳茹 李祥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7-303,共7页
能耗问题是WSN在环境监测中发展与应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而路由协议成为解决Qos(即能耗、网络生命周期、网络可扩展性和包开销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热点。动态路由协议适用于能量密度较小的场景,但当节点模式从活跃转睡眠时,数据包需要等... 能耗问题是WSN在环境监测中发展与应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而路由协议成为解决Qos(即能耗、网络生命周期、网络可扩展性和包开销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热点。动态路由协议适用于能量密度较小的场景,但当节点模式从活跃转睡眠时,数据包需要等到下一个发送时间点才能发送,从而降低网络能效、增加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进而增加了网络能耗。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EGASIS与DSR联合优化的路由协议JPDORP(Joint PEGASIS-DSR Optimized Routing Protocol),JPDORP有PEGASIS和DSR协议的共同特征,同时也融合运用了遗传算法和细菌觅食优化方法以确定能效最优的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误比特率、时延、能耗、吞吐量方面均有增益,能够提供更好的Qos保障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动态源路由 高功效采集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几何的毫米波自回传网络中断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忠彧 马宏锋 +1 位作者 彭琳茹 刘馨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精确分析具有线性视距(LOS)传输特性的5G毫米波自回传网络(mW-SBN)中阻塞问题的中断性能,提出了基于随机几何和随机形状理论的毫米波自回传网络中断分析方法。推导了毫米波宏基站(MBS)和微小区(SC)之间距离的统计特性,以及mW-SBN回传... 为精确分析具有线性视距(LOS)传输特性的5G毫米波自回传网络(mW-SBN)中阻塞问题的中断性能,提出了基于随机几何和随机形状理论的毫米波自回传网络中断分析方法。推导了毫米波宏基站(MBS)和微小区(SC)之间距离的统计特性,以及mW-SBN回传链路中断概率的闭型表达式,得出了mW-SBN网络参数与回传链路中断概率的关系式。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mW-SBN回传链路中断概率主要受MBS与SC之间距离及表征阻塞物大小和形状的参数等系统参数影响,仿真结果也印证了得出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毫米波 回传 随机几何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两点非齐次边值问题正解的唯一性及对参数依赖性
20
作者 沈文国 孙建仁 包理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3-346,364,共5页
利用单调混合算子理论,研究了四阶两点非齐次边值问题:x′′′′t+f(t,x)=0,t∈0,1,x0=α,x′0=β,x1=λ,x′1=-μ正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问题,其中,α>0,β>0,λ>0,μ>0,f(t,x)∈C([0,1]×[0,∞),[0,∞)),f(t,x)对于x单... 利用单调混合算子理论,研究了四阶两点非齐次边值问题:x′′′′t+f(t,x)=0,t∈0,1,x0=α,x′0=β,x1=λ,x′1=-μ正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问题,其中,α>0,β>0,λ>0,μ>0,f(t,x)∈C([0,1]×[0,∞),[0,∞)),f(t,x)对于x单调递增,并且存在0≤θ<1使得f(t,kx)≥kθf(t,x),t∈[0,1],k∈[0,1],x∈[0,∞)成立.给参数α,β,λ,μ赋予一定的条件,证明了上述问题存在唯一正解,并且研究了解对参数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两点非齐次边值问题 正解 唯一性 解对参数的依赖性 单调混合算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