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课外师生工作室 拓展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小军 刘君 +1 位作者 张红岩 吴晓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3-215,共3页
通过建立课外师生工作室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课外师生工作室的创建较为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对其... 通过建立课外师生工作室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课外师生工作室的创建较为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对其他各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适应当前教育教学趋势的要求,适合在新升本院校,特别是各工科院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师生工作室 工程实践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缘狭缝对NACA0015水翼非定常空化的影响
2
作者 解浩 孟国亮 +1 位作者 林小军 李宝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0,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狭缝对翼型前缘片状空化的影响,采用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Schnerr-Sauer空化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不同角度狭缝的翼型进行瞬态高精度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插槽角度下的压力、速度以及空泡形态演变,分析插槽对片... 为了深入研究狭缝对翼型前缘片状空化的影响,采用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Schnerr-Sauer空化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不同角度狭缝的翼型进行瞬态高精度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插槽角度下的压力、速度以及空泡形态演变,分析插槽对片状空化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回射流是导致空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狭缝出口处产生射流,并干扰了导致空泡脱落的回射流,从而抑制空泡的生长和脱落;同时,当狭缝夹角大于55°时,翼型后半段起始部位的空泡尺寸显著减小,空化抑制效果更加明显,为水翼空化被动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提高水力机械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狭缝 云状空化 压力系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掺杂对金刚石热导率的影响
3
作者 赵永生 阎峰云 刘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7-54,共8页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因其高导热率和低热膨胀系数而备受关注,掺B被广泛应用于改性金刚石表面。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B掺杂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金刚石掺杂B后的多项关键性质,包括电子特性、晶格振动...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因其高导热率和低热膨胀系数而备受关注,掺B被广泛应用于改性金刚石表面。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B掺杂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金刚石掺杂B后的多项关键性质,包括电子特性、晶格振动、热力学性能、晶格热导率、声子群速度、声子自由程和声子寿命等。结果显示,当B掺杂浓度为12.5%(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子分数)时,金刚石的热传输特性发生显著改变,最大晶格热导率降至452 W·m^(-1)·K^(-1)。其主要原因是引入B原子后,形成的C-B化合键为弱极性,导致金刚石的晶格振动不协调,晶格振动的简并现象消失,这意味着金刚石晶体的动力学稳定性被破坏。同时,掺杂B导致金刚石内部声子自由程由10^(4)nm降低为10^(2)nm,声子寿命由80 ps缩短为6 ps。本研究揭示了掺杂B原子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机制,可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B掺杂 热导率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BF增材制造纳米颗粒增强奥氏体不锈钢的进展
4
作者 梁泽芬 梁泽忠 +3 位作者 张俊喜 张继林 牛玉艳 梁补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4,共8页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增材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因良好的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其工业应用,添加纳米增强相是调控其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综述了纳米颗粒增强LPBF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增材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因良好的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其工业应用,添加纳米增强相是调控其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综述了纳米颗粒增强LPBF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颗粒对致密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强化机理。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孔隙率增加,致密度下降;胞状组织晶粒细化,且具有较低的各向异性;添加了增强相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强度显著提高的同时还保持良好的延展性,主要归因于晶粒细化、位错强化、Orowan强化以及载荷传递强化的综合效应。最后展望了LPBF增材制造纳米颗粒增强奥氏体不锈钢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增材制造 奥氏体不锈钢 致密度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面尺寸公差对航空齿轮泵性能阈值的影响
5
作者 张生福 黎义斌 +2 位作者 魏列江 井卫民 李锦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4,共11页
接触面加工误差是影响航空齿轮泵性能的敏感因素,有必要研究接触面尺寸公差对航空齿轮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泵体内部3种主要接触面(泵腔内表面、齿顶面和齿面),分别建立存在尺寸公差的实际模型,并与无公差的理想模型进行对比。利用R... 接触面加工误差是影响航空齿轮泵性能的敏感因素,有必要研究接触面尺寸公差对航空齿轮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泵体内部3种主要接触面(泵腔内表面、齿顶面和齿面),分别建立存在尺寸公差的实际模型,并与无公差的理想模型进行对比。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三维瞬态流场数值模拟,推导出基于公差的径向泄漏量数学模型,揭示不同接触面公差对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接触面公差降低了容积效率,缓解了流量脉动与压力脉动,使得相邻腔室间压力梯度下降;其中齿面公差对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最为敏感。齿面公差的存在使得容积效率、瞬时流量算术平均偏差及瞬时压力算术平均偏差分别下降4.7%、31.8%和39.3%。此外,齿面公差有效缓解困油区压力和减少齿轮激励力,而齿顶与泵腔接触面公差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齿轮泵 尺寸公差 间隙 泄漏 流量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外师生工作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林小军 刘君 +1 位作者 张红岩 马青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对利用课外师生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介绍,细致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和具体做法。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及综合能力等,使学生在企业管理、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多方... 对利用课外师生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介绍,细致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和具体做法。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及综合能力等,使学生在企业管理、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工作室 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调节锥阀开启过程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闵为 王东 +3 位作者 郑直 欧培伟 冀宏 王煜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1-187,共7页
压力调节锥阀开启调节过程的阀芯振动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压力波动幅值和响应速度,通过实验获得了阀芯运动位移和系统压力波动曲线,研究了不同阀芯和阀体结构条件下锥阀开启过程的阀芯振动特性和系统激励因素。结果表明:压力调节锥阀开启... 压力调节锥阀开启调节过程的阀芯振动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压力波动幅值和响应速度,通过实验获得了阀芯运动位移和系统压力波动曲线,研究了不同阀芯和阀体结构条件下锥阀开启过程的阀芯振动特性和系统激励因素。结果表明:压力调节锥阀开启调节过程中阀芯的振动状态与阀芯结构、流量及开启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在带阻尼孔的锥阀中,相同流量和压力条件下,球头阀芯较平头阀芯更容易出现超调振动现象;研究还发现,压力调节锥阀开启调节过程中阀芯的振动是由管路系统与模型锥阀的耦合共振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锥阀 开启过程 振动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γ-TiAl合金中裂纹沿[111]晶向扩展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德春 芮执元 +3 位作者 付蓉 张玲 剡昌锋 曹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7-2071,共5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探索γ-TiAl合金中特定晶向的裂纹扩展机理,研究了γ-TiAl合金中[111]晶向微裂纹扩展的过程及其断裂机理。首先在单晶γ-TiAl合金中预置[111]晶向的微裂纹,然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该裂纹的扩展过程,最终分析了裂尖原... 为了从微观角度探索γ-TiAl合金中特定晶向的裂纹扩展机理,研究了γ-TiAl合金中[111]晶向微裂纹扩展的过程及其断裂机理。首先在单晶γ-TiAl合金中预置[111]晶向的微裂纹,然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该裂纹的扩展过程,最终分析了裂尖原子组态变化、微裂纹扩展路径以及应力-应变情况。研究表明,该晶向的微裂纹不是沿直线扩展,而是启裂时裂尖发生偏转,表现出明显的取向效应;微裂纹以裂尖发射滑移位错以及裂尖上形成孪晶的方式进行扩展;受边界的影响,微裂纹扩展到一定阶段会在边界位错堆积处萌生子裂纹,且扩展机制与主裂纹类似;在两个裂纹尖端发射滑移位错的相互作用下,在主裂尖前端再次萌生子裂纹,最终主、子裂纹相连导致断裂;微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裂尖和扩展过程中形成的孪晶面上,并且随着微裂纹的扩展,裂尖应力值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GTiAl合金 分子动力学 晶向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接触网腕臂绝缘子积污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董海燕 张友鹏 +2 位作者 窦建明 董海龙 苏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67-2275,共9页
为解决兰新高铁达坂城盐湖风区接触网绝缘子大面积污闪问题,设计了新型接触网腕臂绝缘子,根据工频复数电磁场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上构建了电场─流场─粒子追踪场─流体和粒子相互作用的多物理场单相... 为解决兰新高铁达坂城盐湖风区接触网绝缘子大面积污闪问题,设计了新型接触网腕臂绝缘子,根据工频复数电磁场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上构建了电场─流场─粒子追踪场─流体和粒子相互作用的多物理场单相耦合的等比例绝缘子风洞积污仿真模型,以碰撞系数和分布系数为表征参数,分析了不同气流角度下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结果表明:当气流角度从0°~±45°变化时,绝缘子表面碰撞系数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同一粒径下,伞裙表面分布系数符合正“γ”形分布,杆径和金具表面分布系数符合倒“γ”分布;在电场强度转折点处加装超大伞裙的新型绝缘子,有效降低颗粒物在绝缘子表面的碰撞系数和碰撞质量,提高了防污能力,为极端恶劣环境下绝缘子选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腕臂绝缘子 超大伞裙 计算流体力学 碰撞系数 分布系数 积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双向液压锁动静态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秦娟娟 杨小波 窦建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18-120,共3页
建立了带有双向液压锁的锁紧回路的AMESim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在油缸负重下,液压锁内阀芯复位弹簧刚度对液压锁及其回路动、静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缸在保压锁紧时,液压锁阀芯不同的复位弹簧刚度影响液压锁闭锁时阀口的大小,进而... 建立了带有双向液压锁的锁紧回路的AMESim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在油缸负重下,液压锁内阀芯复位弹簧刚度对液压锁及其回路动、静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缸在保压锁紧时,液压锁阀芯不同的复位弹簧刚度影响液压锁闭锁时阀口的大小,进而影响油缸下滑量大小。研究结论为液压锁的设计及锁紧回路参数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液压锁 阀芯 弹簧刚度 动、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极液压成型专用设备液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建成 程仲文 胡彦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根据航天工业需要,设计了国内首台栅极液压成型专用设备。该设备的液压系统由合模液压系统与成型油压系统组成。合模液压系统在1.0~16.0 MPa范围内控制精度为±0.1 MPa,且连续可调;成型油压系统工作区油温在80~88℃,在0.3~5.0 MPa... 根据航天工业需要,设计了国内首台栅极液压成型专用设备。该设备的液压系统由合模液压系统与成型油压系统组成。合模液压系统在1.0~16.0 MPa范围内控制精度为±0.1 MPa,且连续可调;成型油压系统工作区油温在80~88℃,在0.3~5.0 MPa范围内控制精度为±0.1 MPa,且连续可调。经实验验证,该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极 控制精度 液压系统 专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VN/Ag复合薄膜的组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国洪建 贾均红 +4 位作者 张振宇 梁补女 陈文元 李博 汪建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59,共5页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Ag含量的VN/Ag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等设备表征薄膜的组织结构、成分、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利用UMT-3摩擦试验机考察薄膜在室温至9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Ag含量的VN/Ag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等设备表征薄膜的组织结构、成分、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利用UMT-3摩擦试验机考察薄膜在室温至9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含量的增多,薄膜的组织形貌变差,硬度及弹性模量降低。当Ag含量为16%(原子分数)时薄膜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最佳。由于Ag在低温的润滑特性及高温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润滑相,如V2O5、V6O11、V6O13、Ag3VO4、AgVO3等,使得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900℃下取得最低值0.08,实现了宽温域内的连续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VN/Ag薄膜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度及单轴应力对氟化石墨烯结构稳定性和能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泽芬 马生凌 +3 位作者 薛红涛 汤富领 王兰喜 樊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4,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计算研究了四种(Chair、Zigzag、Boat、Armchair)双面全氟化石墨烯(NC∶NF=1∶1)构型,发现Chair型氟化后的石墨烯构型最稳定。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以Chair形式氟化时不同氟化度和单轴应力对...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计算研究了四种(Chair、Zigzag、Boat、Armchair)双面全氟化石墨烯(NC∶NF=1∶1)构型,发现Chair型氟化后的石墨烯构型最稳定。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以Chair形式氟化时不同氟化度和单轴应力对氟化石墨烯结构稳定性与能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氟化度越高氟化石墨烯结构越稳定,且双面氟化石墨烯较单面氟化更稳定。对构造的全氟化石墨烯体系沿X方向施加压(拉)应变时,石墨烯体系的起伏高度随单轴应变的增加而减小,导带底和价带顶均发生微小移动、带隙逐渐减小,带隙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减小得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氟化石墨烯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γ三相钛铝基合金高温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芮执元 左艳蕊 +2 位作者 冯瑞成 易湘斌 剡昌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16-3021,共6页
采用轴向应变控制的方法,研究Ti-43Al-9V-0.3Y合金材料在550℃时不同应变量条件下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通过Manson-Coffin公式分析循环应力-应变和应变疲劳寿命,推导拟合出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式。分析试样高温低周疲劳断口的形... 采用轴向应变控制的方法,研究Ti-43Al-9V-0.3Y合金材料在550℃时不同应变量条件下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通过Manson-Coffin公式分析循环应力-应变和应变疲劳寿命,推导拟合出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式。分析试样高温低周疲劳断口的形貌,得出β/γ三相钛铝基合金的高温低周疲劳的机理。结果表明:Ti-43Al-9V-0.3Y合金的应变疲劳的过渡疲劳寿命循环周次约为49,合金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取决于外加总应变幅,合金疲劳行为具有循环软化特性,弹性变形是该合金低周疲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合金 应变控制 疲劳寿命 疲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干车削淬硬工具钢表面温度的试验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林虎 黄建龙 +2 位作者 高成秀 林小军 罗文翠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103,共6页
使用PCBN刀具对不同淬硬状态工具钢Cr12MoV进行了精密干车削试验,利用正交回归法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切削速度v、切削深度口a_p、走刀量f、工件淬火硬度H、刀尖半径r_ε为影响因素的已加工表面温度θ_W的指数与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同... 使用PCBN刀具对不同淬硬状态工具钢Cr12MoV进行了精密干车削试验,利用正交回归法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切削速度v、切削深度口a_p、走刀量f、工件淬火硬度H、刀尖半径r_ε为影响因素的已加工表面温度θ_W的指数与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同时,运用方差法,分析了切削速度v、切削深度a_p、走刀量f、工件淬火硬度日、刀尖半径r_ε的主效应及二次交互效应对已加工表面温度θ_W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ORM指数模型的绝对误差为8.5%,二次RSM多项式模型的绝对误差为2.3%,二次RSM多项式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吻合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干式硬态车削 淬硬工具钢 已加工表面温度 正交回归法 响应曲面法 方差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TH型无壳葫芦取籽机绞龙破碎器结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振昌 焦爱胜 金红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122,共4页
无壳葫芦是甘肃省民勤县主要经济作物,研发适合民勤地区的无壳葫芦取籽机,对提高无壳葫芦取籽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服务三农等意义重大。为此,文中设计无壳葫芦取籽机,对绞龙破碎器结构进行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田... 无壳葫芦是甘肃省民勤县主要经济作物,研发适合民勤地区的无壳葫芦取籽机,对提高无壳葫芦取籽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服务三农等意义重大。为此,文中设计无壳葫芦取籽机,对绞龙破碎器结构进行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田间试验,为其参数设计提供详实数据,为无壳葫芦机械化取籽作业创造条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绞龙轴转速的提高,其籽皮的脱净率明显提高,但籽的破损率指标急剧上升;当绞龙轴转速超过160 r/min时,其破碎率接近或大于5%,破损率指标超标;当绞龙轴转速在160 r/min时,脱净率为96.71%,破损率为4.6%,可以取得较好的取籽效果,脱净率和破损率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壳葫芦取籽机 绞龙破碎器 参数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腕臂绝缘子表面的沙尘沉积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海燕 窦建明 王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3-779,共7页
兰新高铁接触网平腕臂绝缘子在大风沙尘环境中面临"沙闪"问题,研究不同因素下平腕臂绝缘子表面的沙尘沉积特性,可为此环境下绝缘子选型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FQBJ-25型棒式瓷芯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建立风洞积污仿真模型,... 兰新高铁接触网平腕臂绝缘子在大风沙尘环境中面临"沙闪"问题,研究不同因素下平腕臂绝缘子表面的沙尘沉积特性,可为此环境下绝缘子选型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FQBJ-25型棒式瓷芯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建立风洞积污仿真模型,采用多场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风速、颗粒物粒径及质量浓度3种因素对绝缘子表面积污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大,绝缘子和各个伞裙表面的积污量均增加;当颗粒粒径大于13μm时,各个伞裙表面沉积的颗粒个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少,但绝缘子表面的积污量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颗粒物质量浓度对绝缘子表面积污量的影响呈线性关系。各个伞裙表面积污量的变化与伞裙结构、风速、粒径及质量浓度有关,当曵力大于重力(大风速小粒径)时,伞裙结构的变化与各个伞裙表面积污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反之,伞裙结构对积污量的变化影响很小。当曵力与重力作用相当时,颗粒物质量浓度越高,伞裙结构对各个伞裙表面积污量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腕臂绝缘子 伞裙结构 沙尘 多场耦合 沉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炭块三位错齿槽铣刀设计与铣削力建模
18
作者 程仲文 沈建成 唐林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设计三位错齿槽铣刀实现焙烧碳块深槽大进给量铣削开槽。利用正交实验,建立了以切削速度v、切削深度ae、走刀量f为影响因素的阳极碳块切削力与铣削温度预测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技术对回归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铣削力... 设计三位错齿槽铣刀实现焙烧碳块深槽大进给量铣削开槽。利用正交实验,建立了以切削速度v、切削深度ae、走刀量f为影响因素的阳极碳块切削力与铣削温度预测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技术对回归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铣削力与铣削温度回归方程呈高度显著性,并为进一步设计在线开槽设备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焙烧炭块 三位错齿槽铣刀 正交实验 铣削力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发电机定子铁芯扫膛的故障处理
19
作者 程仲文 林小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6-167,171,共3页
对汇源水电站2号机扫膛破坏部位进行了处理,并用温升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结果的验证,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故障点的温升和其他点的温升无显著差别,其变化在规范要求之内,说明扫膛破坏点的处理比较成功,发电机满足运行要求。温升试验结束... 对汇源水电站2号机扫膛破坏部位进行了处理,并用温升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结果的验证,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故障点的温升和其他点的温升无显著差别,其变化在规范要求之内,说明扫膛破坏点的处理比较成功,发电机满足运行要求。温升试验结束后,机组并网运行正常。该处理方法简单,为业主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定子铁芯扫膛 温升试验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00/69层合板多角度冲击下的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刘俭辉 潘仪晨 +1 位作者 薛文卓 孙建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为研究不同冲击能量、冲击角度对T300/69层合板边缘冲击性能的影响,基于应变描述的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改进的VUMAT子程序,对T300/69层合板不同冲击能量、冲击角度的边缘低速冲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T300/6... 为研究不同冲击能量、冲击角度对T300/69层合板边缘冲击性能的影响,基于应变描述的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改进的VUMAT子程序,对T300/69层合板不同冲击能量、冲击角度的边缘低速冲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T300/69层合板边缘低速冲击的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冲击能量相同时,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层合板损伤程度和吸能情况均降低;冲击角度相同时,随着冲击能量增大层合板损伤程度和吸能情况均升高.同时,改进的VUMAT子程序能较好地预测T300/69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响应和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300/69层合板 边缘冲击 冲击角度 冲击能量 低速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