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8
1
作者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4,共8页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开发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没能充分体现出草地生态系统本质特征。因此,本研究以草地生态系统的"三生功能"为基础,综合考虑草地的地域和空间的异质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水源涵养、侵蚀控制、废物处理、滞留沙尘、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固定CO2、释放O2、消减SO2、畜牧生产、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12项贡献率较高的功能指标,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了适宜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并以藏北高寒草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和土壤对秃斑面积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7
2
作者 韩立辉 尚占环 +4 位作者 任国华 王彦龙 马玉寿 李希来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在青藏高原典型"黑土滩"区对93个秃斑块及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草毡层消失后形成的"黑土滩"秃斑在草地中形成一个"负肥力岛",秃斑块内土壤养分低于秃斑周... 在青藏高原典型"黑土滩"区对93个秃斑块及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草毡层消失后形成的"黑土滩"秃斑在草地中形成一个"负肥力岛",秃斑块内土壤养分低于秃斑周边有草皮层覆盖的草地,其中全氮、铵态氮、有机碳差异显著;同时秃斑内pH显著高于秃斑块外水平,秃斑块是草地养分流失的通道。当秃斑面积大于5m2时,秃斑块与周边景观异质性降低。秃斑内植物物种饱和度为20~25种,显著低于有草毡层覆盖的草地。秃斑内主要毒杂草铁棒锤和细裂叶莲蒿与秃斑块面积呈线性正相关,鼠洞个数与秃斑块面积亦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秃斑块 植物群落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植被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被引量:38
3
作者 尚占环 徐鹏彬 +1 位作者 任国华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3,共9页
土壤种子库的功能对植被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种子库拥有重要记忆功能,通过研究其记忆能力可以反映植被发展历史,特别是在追源植被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受损植被系统的恢复... 土壤种子库的功能对植被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种子库拥有重要记忆功能,通过研究其记忆能力可以反映植被发展历史,特别是在追源植被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受损植被系统的恢复上,其强大的植被恢复功能一直受生态工作者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正常的植被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壤种子库的潜在植被能力,在干扰作用下土壤种子库决定着植被的演替趋势。在退化植被系统恢复中,重视土壤种子库"捐赠"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是发挥和重新构建土壤种子库功能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 记忆功能 植被更新 种子库捐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孙飞达 郭正刚 +1 位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8-383,共6页
关键词 高原鼠兔 洞穴密度 高寒草甸 土壤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被引量:29
5
作者 孙涛 赵景学 +2 位作者 田莉华 刘志云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0-227,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以及可能引发蝗虫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经济有效和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管理草地蝗虫的指导方针。最后,将强化蝗虫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积极探索草地管理措施在调节蝗虫数量中发挥作用,尝试草地蝗虫管理新的方法和技术,扩大生物防治范围和力度并确立新型化学防治技术作为实现草地蝗虫可持续管理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蝗虫 发生原因 管理对策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活动对高寒草甸群落植物生物量季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干友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7,211,共5页
通过对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条件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分析表明: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和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当洞穴数量达到中等密度时(512个/hm2),其生物量降到最低。生长季内(5-10... 通过对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条件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分析表明: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和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当洞穴数量达到中等密度时(512个/hm2),其生物量降到最低。生长季内(5-10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呈"单峰"曲线,由于不同程度的鼠类活动致使其最大生物量较无鼠害样地提前一月来临,即8月底达到生长季最大值;年均生物量近似零密度样地最大,中等密度样地最小,7月底生物量可以作为年度产草量平均水平的重要依据。生长季内地下生物量于8月底均降到最低值,中等密度样地最小,近似零密度样地最大。总生物量主要由地下根系所支配,生长季内各样地基本与地下生物量保持相似的趋势,中等密度样地总生物量最小。总之,地上生物量对鼠洞密度和月份的敏感程度要强于地下生物量,鼠类活动对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形成和数量在短期内没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生物量 季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育三年对三种高寒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邓斌 任国华 +2 位作者 刘志云 尚占环 裴世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31,共9页
选择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封育三年的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等3个高寒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法,对其土壤种子库的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及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围... 选择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封育三年的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等3个高寒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法,对其土壤种子库的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及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9 938±1 780)粒/m2和(15 330±1 827)粒/m2、(4 074±459)粒/m2和(3 640±486)粒/m2、(9 879±1 453)粒/m2和(12 899±1 695)粒/m2,且只有小嵩草退化草地围栏内外表现出差异显著。2)3种高寒草地群落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物种数目差异不显著,但禾本科与莎草科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表现为围栏内>围栏外,草地围栏能提高原生植被土壤种子库比例。3)各样地的土壤种子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黑土滩>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Margalef丰富度规律为: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3种高寒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大小范围为0.32~0.64,变化为:黑土滩>小嵩草退化草地>灌丛草地,围栏内>围栏外。4)土壤种子库主要集中在0~5cm土层中,平均占土壤种子库的比例为88.56%。黑土滩群落围栏内外5~10cm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数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大于灌丛草地与小嵩草退化草地。围栏封育能够提高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数量,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封育 土壤种子库 灌丛草地 小嵩草退化草地 黑土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规模、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0
8
作者 尚占环 任国华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土壤种子库物种构成及数量特征一直是植被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具有空间、时间分布属性,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揭示土壤种子库的植被生态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土壤种子库形成的各种因素干扰着种子库存在状态和输入... 土壤种子库物种构成及数量特征一直是植被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具有空间、时间分布属性,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揭示土壤种子库的植被生态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土壤种子库形成的各种因素干扰着种子库存在状态和输入、输出特征,因此研究土壤种子库外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对土壤种子库数量结果影响很大,因此综合前人研究,发展适宜研究对象的取样、分析方法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以后的研究还应集中于所研究植被的土壤种子库容量探查上,明确种子库物种构成,这对植被演替、发展及植被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物种构成 数量特征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系绵羊瘤胃细菌数量及其放牧地牧草养分随季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淡瑞芳 张海涛 +2 位作者 龙瑞军 丁学智 张欣5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试验分别于春、夏、秋和冬季,随机选择3只同群常年放牧健康的藏系绵羯羊(2岁),屠宰后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瘤胃细菌通用引物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瘤胃细菌数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夏季瘤胃细菌数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 试验分别于春、夏、秋和冬季,随机选择3只同群常年放牧健康的藏系绵羯羊(2岁),屠宰后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瘤胃细菌通用引物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瘤胃细菌数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夏季瘤胃细菌数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季节,分别是春季、秋季、冬季细菌数量的5.56,2.35和2.49倍;秋、冬季是春季细菌数量的2.38和2.23倍;而秋和冬季瘤胃细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2)夏季藏系绵羊采食量分别为春季、冬季和秋季的1.98,1.61和1.80倍,饲料中的纤维性物质含量增高,采食量也随着降低,瘤胃细菌的数量也相应降低;3)实时定量PCR技术能准确的反映出放牧藏系绵羊瘤胃细菌数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藏系绵羊 季节 瘤胃细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魏斯氏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杨 石超 郭旭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6-275,共10页
本试验对青藏高原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利用传统培养法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乳酸菌进行了鉴定,以期探讨高寒地区乳酸菌的发酵生物学特性并分离筛选优良发酵乳酸菌。试验共分离得到17株乳酸菌,其中有6株菌为食窦魏斯... 本试验对青藏高原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利用传统培养法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乳酸菌进行了鉴定,以期探讨高寒地区乳酸菌的发酵生物学特性并分离筛选优良发酵乳酸菌。试验共分离得到17株乳酸菌,其中有6株菌为食窦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其余均为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ibaria)。分离出的融合魏斯氏乳酸菌菌株均能在4℃条件下生长,其中有5个菌株能在pH值为3的培养基中生长,且分离的食窦魏斯氏乳酸菌均能利用半乳糖,10株融合魏斯氏菌均能够发酵利用阿拉伯糖。体现出高寒地区分离出的融合魏斯氏乳酸菌菌株具有耐低温,耐酸性强和发酵利用碳源广泛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路承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样地Ⅰ(近似零密度)生物量最大;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8月地上、地下及其总生物量显著高于6月(P<0.05),各月地下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上生物量(P<0.01),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值与鼠洞密度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容重和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各因子与不同土层满足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初级生产力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北坡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CO_2释放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爱东 尚占环 +2 位作者 鱼小军 徐长林 邓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4,146,共6页
采用原位静态密闭暗箱+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法对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CO2释放速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围栏与放牧样地,土壤-植被系统CO2释放速率均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均出现在... 采用原位静态密闭暗箱+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法对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CO2释放速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围栏与放牧样地,土壤-植被系统CO2释放速率均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均出现在下午13∶00-16∶00,最小释放速率在凌晨4∶00-6∶00;白天CO2释放速率大于夜间.围栏灌丛CO2释放速率日最大值为368.64μmol.m-2.min-1,最小值为36.28μmol.m-2.min-1;放牧灌丛CO2释放速率日最大值为296.21μmol.m-2.min-1,最小值为18.43μmol.m-2.min-1;在植物生产高峰季节(7、8月)CO2释放速率亦达到高峰状态,最大月(8月)围栏内灌丛平均释放速率为288.25μmol.m-2.min-1,放牧灌丛平均释放速率为219.81μmol.m-2.min-1;9至11月份,灌丛CO2释放速率逐渐回落.围栏内灌丛CO2释放速率高于放牧灌丛,围栏与放牧干扰在7至10月份差异极显著(P〈0.01),11月差异不显著(P〉0.05).围栏灌丛与放牧灌丛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与月动态与5cm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灌丛 CO2释放速率 日动态 月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尿中嘌呤衍生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伏林 王虎成 +1 位作者 郭旭生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反刍动物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尿中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很好的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标记物。本研究就动物内源嘌呤排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泄量与嘌呤吸收量关系模型建立、全收尿法和点尿法计算微生物... 反刍动物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尿中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很好的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标记物。本研究就动物内源嘌呤排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泄量与嘌呤吸收量关系模型建立、全收尿法和点尿法计算微生物蛋白供给以及最近对不同动物(包括绵羊、黄牛、山羊、水牛、牦牛、骆驼、驼羊)嘌呤衍生物排泄的研究等方面,阐述用尿中嘌呤代谢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嘌呤衍生物 微生物蛋白 点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对蝗虫相对多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涛 陈强 +1 位作者 赵亚雄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91,共7页
为研究祁连山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对蝗虫群落组成、相对多度以及群落数量的影响,2008-2009年6-9月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毒杂草(狼毒、甘肃臭草和披针叶黄华)侵入型草地和天然草地植被群落、土壤理化特性以及蝗虫多样性及群落数量进行调查... 为研究祁连山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对蝗虫群落组成、相对多度以及群落数量的影响,2008-2009年6-9月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毒杂草(狼毒、甘肃臭草和披针叶黄华)侵入型草地和天然草地植被群落、土壤理化特性以及蝗虫多样性及群落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毒杂草侵入显著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0.05),植被群落高度和生物量明显增加(P<0.05);甘肃臭草侵入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含水量最高,狼毒侵入型草地土壤紧实度和天然草地全N含量显著大于其他样地(P<0.05);毒杂草侵入影响蝗虫群落组成、降低物种多样性、改变物种相对多度。但蝗虫群落数量因杂草种类呈现较大差异,蝗虫群落数量因甘肃臭草侵入而降低、随狼毒和披针叶黄华侵入而增加。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通过改变植被结构和营养价值、影响蝗虫土壤理化特性和栖息生境,而草地蝗虫群落组成、数量和多样性对此做出积极响应。该研究不仅为研究高山草地毒杂草型退化对昆虫以及无脊椎动物的影响提供参考,而且也为高山草地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保育提供有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杂草侵入 植被特性 土壤理化特性 多样性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系绵羊瘤胃古菌季节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淡瑞芳 张海涛 +2 位作者 丁学智 张欣 龙瑞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6,20,共6页
在不同季节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系绵羊,采用PCR-DGGE技术对12只藏系绵羊瘤胃内容物中的细菌区系进行分子生态学分析.对古菌16SrDNA的V2~V4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DGGE图谱分析、相似性分析和Shannon多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瘤胃内容物中古... 在不同季节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系绵羊,采用PCR-DGGE技术对12只藏系绵羊瘤胃内容物中的细菌区系进行分子生态学分析.对古菌16SrDNA的V2~V4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DGGE图谱分析、相似性分析和Shannon多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瘤胃内容物中古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冬季与春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并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春季与夏季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显著高于秋季(P<0.05);夏、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季间瘤胃古菌区系组成结构相似性高于94%.冬、春季节,由于牧草中的纤维性物质含量增高,导致瘤胃古菌群落多样性增加,不同季节牧草中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变化可以引起特异性的古菌群落发育,可能导致不同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系绵羊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瘤胃古菌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甲烷生成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16
作者 淡瑞芳 藏丽丽 +2 位作者 龙瑞军 魏小红 张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98-8900,共3页
[目的]优化适合于瘤胃甲烷生成菌的PCR反应体系。[方法]以1.5周岁健康的藏系绵羯羊瘤胃内容物总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对甲烷生成菌16SrDNA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并通过改变PCR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优化其PCR反应体系中的相关参数。[结果... [目的]优化适合于瘤胃甲烷生成菌的PCR反应体系。[方法]以1.5周岁健康的藏系绵羯羊瘤胃内容物总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对甲烷生成菌16SrDNA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并通过改变PCR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优化其PCR反应体系中的相关参数。[结果]PCR最优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45 s,51℃退火45 s,72℃延伸90 s,35个循环;72℃后延伸7 min。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5.00μl缓冲液,4.00μl d-NTP,2.00μl引物(前引物和后引物各1.00μl),4.00μl MgCl2,0.25μlTaqDNA聚合酶和1.00μl 1∶100倍稀释的DNA模板,然后加水补足25.00μl。[结论]该研究为瘤胃甲烷生成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生成菌 16S RDNA PCR反应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牦牛血浆与尿中嘌呤衍生物及肌酐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晓鹏 周围 +3 位作者 王虎成 龙丹凤 周建伟 龙瑞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7-871,共5页
建立了牦牛血浆及尿中的嘌呤衍生物及肌酐含量测定的HPLC/UVD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乙酸铵为流动相,分别以Lichrospher RP-C18 Merck(4.6×250mm,5um i.d.)和5C18-AR-ⅢWaters(4.6×250m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220nm... 建立了牦牛血浆及尿中的嘌呤衍生物及肌酐含量测定的HPLC/UVD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乙酸铵为流动相,分别以Lichrospher RP-C18 Merck(4.6×250mm,5um i.d.)和5C18-AR-ⅢWaters(4.6×250m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对尿囊素、尿酸、肌酐、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进行了检测。方法检出限(LOD)为0.2—0.4umol/L,血样和尿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103%、8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嘌呤衍生物 肌酐 牛尿 牛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