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排污沟污泥磁性物质来源特征及环境意义
1
作者 胡军 张成君 +4 位作者 郭景 安娟 褚兆晶 李军 樊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4,共6页
文章通过对兰州市七里河沟、烂泥沟、大沙沟和排洪沟中污泥的低频磁化率、金属元素和粒度的测定,证明低频磁化率可以很好地评价排污沟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特征。兰州市排污沟污泥中磁性矿物主要与还原性环境中的金属硫化物、外源道路和... 文章通过对兰州市七里河沟、烂泥沟、大沙沟和排洪沟中污泥的低频磁化率、金属元素和粒度的测定,证明低频磁化率可以很好地评价排污沟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特征。兰州市排污沟污泥中磁性矿物主要与还原性环境中的金属硫化物、外源道路和大气中人类活动产生的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及少量顺磁性矿物,以及黄土高原沙尘暴来源的贡献有关;磁性矿物具有多源性和多类型性特征。排污沟污泥中高有机质含量反映了强烈的人类活动,而人为活动输入的磁性物质是兰州市排污沟污泥中磁性矿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低频磁化率 粒度 磁性矿物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银滩湿地小生境沉积物中硅藻的属种分布及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郜逗 张成君 +2 位作者 张菀漪 胡军 胡晓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8-1522,共5页
通过采集兰州市银滩湿地秋(10月)、冬(12月)两季不同水环境中的表面沉积物,分析鉴定硅藻属种的分布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硅藻优势种随采样点和采样时间发生变化。10月份以Gyrosigma scalproides、Cymatopleura solea var.regula、Navicu... 通过采集兰州市银滩湿地秋(10月)、冬(12月)两季不同水环境中的表面沉积物,分析鉴定硅藻属种的分布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硅藻优势种随采样点和采样时间发生变化。10月份以Gyrosigma scalproides、Cymatopleura solea var.regula、Navicula viridula var.rostellata、N.simplex、N.exigua、Nitzschia palea、N.angustata var.acuta、Cymbella affinis为相对优势种。12月份以Gyrosigma Parkerii、G.acuminatum、Navicula veneta、N.viridula var.rostellata、Nitzschia angustata var.acuta、N.palea、Cocconeis placentula为相对优势种。银滩湿地在秋季和冬季以指示淡水环境硅藻为主,底栖种和附着型种为特征。出现了一些指示中营养的有机污染种,表明了水质的营养化程度升高。有机质含量、pH、Cl-和P是中营养有机污染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表明银滩湿地的富营养化趋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滩湿地公园 硅藻 表层沉积物 CCA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排污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娟 郭景 +2 位作者 褚兆晶 刘俊琢 张成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963-13965,13972,共4页
通过对兰州市排污沟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分析,揭示了污染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对兰州市排污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 通过对兰州市排污沟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分析,揭示了污染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对兰州市排污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探讨,结合瑞典学者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排污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Zn>Pd,污染水平为Cd>Pb>Zn。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兰州市3条排污沟均未达到重度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排污沟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排污沟淤泥的有机质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漆燕 张成君 +2 位作者 张婉漪 胡清静 刘俊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3,164,共4页
文章对兰州市西部工业区、生活区、医院等功能区的排污沟上、中、下段淤泥中饱和烃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认识了饱和烃的来源和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排污沟淤泥中分布多种类型的饱和烃化合物,主要包括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 文章对兰州市西部工业区、生活区、医院等功能区的排污沟上、中、下段淤泥中饱和烃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认识了饱和烃的来源和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排污沟淤泥中分布多种类型的饱和烃化合物,主要包括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甾烷等。正构烷烃组成特征均为双峰态后峰型,主峰碳数为C15-C18和C25-C31。样品中检测出27种萜类化合物,其中五环萜类较三环萜类化合物占优势。甾烷化合物主要包括规则甾烷、重排甾烷、孕甾烷,以规则甾烷为主。有机质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排污沟淤泥中有机质具有成熟和不成熟的特征,主要为现生植物、矿物油和化石燃料对烃类化合物的贡献,并且在不同区段由于外源有机物的加入而表现不同,有机质为多源混合来源。人类活动较集中的中段受矿物油和化石燃料燃烧污染程度明显比上游和下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排污沟 淤泥 有机质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全新世早—中期湖相沉积的地球化学古气候响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琦 樊荣 +2 位作者 李保生 Steffen Mischke 张成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通过对毛乌素沙漠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剖面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TOC)、碳酸盐含量、无机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在已有的大量年代测定数据基础上,重建了该地区末次冰期晚期到中全新世期间的古环境。分析表明,11 000... 通过对毛乌素沙漠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剖面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TOC)、碳酸盐含量、无机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在已有的大量年代测定数据基础上,重建了该地区末次冰期晚期到中全新世期间的古环境。分析表明,11 000~9 950aBP滴哨沟湾地区气候干凉,萨拉乌苏河受陕北高原降水和当地冰溶地下水补给;9 950~9 100aBP为全新世初温度、降雨增加时期,有效湿度较高,滴哨沟湾湖泊开始形成;9 100~5 850aBP气温继续上升,降雨增加,但相对湿度减小,该时期是滴哨沟湾湖泊发育最大时期,湖泊水体滞留时间较长;5 850~5 100aBP气温和降水开始下降,湖泊收缩;5 100~4 700aBP期间温度和降水继续下降,湖泊环境逐渐转变为沼泽环境;4 700~4 500aBP期间滴哨沟湾沙漠化,形成了古流动沙丘沙沉积,干旱化加强;而在4 500~4 380aBP时又一次短暂的温湿气候,在沙丘表层钙板隔水层之上形成了短暂的小规模积水;自4 380aBP之后,滴哨沟湾地区沙漠化,干旱状况持续到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相 粉砂黑垆土 地球化学环境指标 全新世早中期 滴哨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寇查湖碳酸盐方解石中镁含量对湖泊水体盐度变化的响应
6
作者 张菀漪 张成君 +2 位作者 安娟 巩俊成 郭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560cm的寇查湖湖心矿物组成、碳酸盐矿物含量以及方解石中镁含量分析,表明方解石中镁含量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湖泊盐度指标。湖泊沉积物中总碳酸盐含量有时并不与环境介质的变化一致,其原因主要是沉积物中总碳酸盐主...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560cm的寇查湖湖心矿物组成、碳酸盐矿物含量以及方解石中镁含量分析,表明方解石中镁含量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湖泊盐度指标。湖泊沉积物中总碳酸盐含量有时并不与环境介质的变化一致,其原因主要是沉积物中总碳酸盐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而高盐度水体中有较少的方解石的形成。根据5个14 CAMS年代分析建立的年代模式,重建了该湖泊3万年来的环境演变过程,560~410cm(?30~15kaBP)为河流相沉积;410~320cm(15~7.6kaBP)湖泊开始发育,湖泊水体盐度上升成淡水—微咸水,变化较大;320~180cm(7.6~2.6kaBP)为湖泊稳定发展时期,但是该时期的湖泊水体盐度较高,成为较咸水的湖泊;180~100cm(2.6~1.4kaBP)湖泊水体淡化;100~40cm(1.4~0.6kaBP)湖泊水体盐度又有所上升,成为微咸水湖;40~0cm(0.6kaBP)以来湖泊水体盐度在早期下降,但大约3000年以来盐度则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中镁含量 盐度 寇查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