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西黄土高原新石器文化与环境演变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力 陈发虎 曹继秀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4-290,共7页
本文运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记录、^(14)C 测年以及孢粉组合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化(着重古气候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全新世气候存在五个相对温暖湿润的古土壤发育阶段和五个相对干燥寒冷的粉尘堆积阶段.同... 本文运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记录、^(14)C 测年以及孢粉组合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化(着重古气候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全新世气候存在五个相对温暖湿润的古土壤发育阶段和五个相对干燥寒冷的粉尘堆积阶段.同时结合考古资料,探讨了环境变化与人类文化的产生、迁移、发展之间的可靠联系,指出古气候的变化是文化类型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环境演变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干旱区流域开发中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兴平 张林源 韩魁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的人口承载力、人口超载和移民问题;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及其环境问题。认为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必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在对PRED协调的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 本文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的人口承载力、人口超载和移民问题;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及其环境问题。认为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必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在对PRED协调的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有关措施作了初步分析之后,以宁夏黄河干流流域开发为例,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PRED的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开发 资源 环境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与植物体δ^(13)C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爱芝 马玉贞 +1 位作者 伍婧 崔巧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0,共3页
通过总结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体δ13C值影响,认为大气CO2浓度增加时,植物体δ13C值会下降;光照增强,植物δ13C值增大;UV-B增强时,植物体的δ13C值降低;温度、水分条件与植物体δ13C值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作者认为可能与其... 通过总结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体δ13C值影响,认为大气CO2浓度增加时,植物体δ13C值会下降;光照增强,植物δ13C值增大;UV-B增强时,植物体的δ13C值降低;温度、水分条件与植物体δ13C值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作者认为可能与其研究区域、研究的植物种数量、种类、植物部分及叶片成熟度、采样时间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植物体δ^13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土壤小麦根系界面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区耕作灰钙土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南忠仁 李吉均 张建明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通过大田环境-土壤-作物系统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初步发现,共存元素Cd、Cu、Ni、Pb、Zn对Cd元素在土壤-作物根系界面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其影响顺序为:Cd>Pb>Cu>Zn>Ni;pH值、粘粒、粗粉粒含量与根系Cd含量呈负... 通过大田环境-土壤-作物系统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初步发现,共存元素Cd、Cu、Ni、Pb、Zn对Cd元素在土壤-作物根系界面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其影响顺序为:Cd>Pb>Cu>Zn>Ni;pH值、粘粒、粗粉粒含量与根系Cd含量呈负相关;磷和砂粒含量与根系Cd含量呈正相关;细粉粒、粗粘粒、有机质和CEC7含量与根系Cd累积量不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小麦根系元素Cd的吸收累积主要取决于Cd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根系界面 土壤环境影响 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乃昂 蔡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 ,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 ,可认为《五藏山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地理学说 《五藏山经》 地理学家 地理资料 经验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6
作者 缪磊磊 王爱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9-80,共2页
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兰州市为例 ,分析了兰州市人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并对兰州市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作了探讨。
关键词 兰州市 人地系统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互动关系研究
7
作者 王爱民 高翔 《热带地理》 200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基于深圳社会经济与国土资源互动关系,对深圳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特征、国土资源的动态特性与优劣势转换、“深圳发展模式”与国土资源利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从乡村区域到城市化地域,国土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结构与内涵... 基于深圳社会经济与国土资源互动关系,对深圳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特征、国土资源的动态特性与优劣势转换、“深圳发展模式”与国土资源利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从乡村区域到城市化地域,国土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结构与内涵、激励与约束机制处于不断变动中;与农区型国土类型区比较,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国土资源结构体系、开发利用、发展战略有其迥然不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 互动关系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土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1
8
作者 赵强 王乃昂 +2 位作者 程弘毅 谌永生 郭剑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青土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青土湖降水、水动力搬运强度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利用石羊河古终端湖泊青土湖剖面沉积物的粒度资料 ,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 ,并探讨了古终端湖泊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青土湖从 110 0 0... 青土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青土湖降水、水动力搬运强度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利用石羊河古终端湖泊青土湖剖面沉积物的粒度资料 ,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 ,并探讨了古终端湖泊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青土湖从 110 0 0aBP年以来大致经历了 4次极端干旱时期和 4次温暖时期。通过对青土湖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分析 ,讨论了湖泊的几种可能沉积作用 ,区分出了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浅湖相沉积以及水流和风力作用混合沉积 ,从而揭示了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青土湖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具有连续和沉积速率大的特点 ,不仅可以作为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自然记录 ,而且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提供了自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特征 古环境 青土湖 古气候 全新世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吴海斌 陈发虎 +2 位作者 王建民 曹继秀 张宇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817,共7页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0°)的区间范围内与粉尘沉积量大的风向一致.在干旱、半干旱区,现代风成沉积物(沙丘、黄土的表层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此范围区间内与常年盛行风向一致,尤其与沉积物沉降时的盛行风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磁化率 各向异性 风向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集聚发展过程中的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整合与规划——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永春 张从果 刘治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3-609,共7页
中国西部部分河谷型城市自1949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快速的集聚发展过程中。产业、各种基础设施大量在河谷中兴建。但是,由于地形条件的约束,这部分城市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环境问题突出、空间职能配置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以兰州市为例,通... 中国西部部分河谷型城市自1949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快速的集聚发展过程中。产业、各种基础设施大量在河谷中兴建。但是,由于地形条件的约束,这部分城市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环境问题突出、空间职能配置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以兰州市为例,通过对兰州城市在快速集聚扩张过程中空间结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旧城“空间职能置换”和新城区建设的空间整合和规划思路,设想了未来50年兰州城市空间建设方案,探讨解决目前这类城市所面临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城市现代化与环境综合治理等相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发展 空间整合 河谷型城市 规划 产业结构升级 兰州市 建设用地 空间职能 旧城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69
11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颉耀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1期16-20,共5页
文章通过计算甘肃省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不平衡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甘肃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用城镇密度、关联维数分析了甘肃省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指出了目前城镇体系的特征:首位度过大;城市体系规模... 文章通过计算甘肃省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不平衡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甘肃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用城镇密度、关联维数分析了甘肃省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指出了目前城镇体系的特征:首位度过大;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出现断层,联系不畅;空间布局小集中、大分散;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大城市没有发挥应有的辐射作用;城镇体系结构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显著。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甘肃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大分散,小集中,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坚持分散化的道路,完善城镇空间结构;大力促进农村小城镇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分形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南忠仁 李吉均 +1 位作者 张建明 程国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通过对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含量与分布变化特征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只有东大沟污灌区土壤作物污染严重 ,Cd、Pb超标明显 ;西大沟清污混灌区土壤环境为轻度污染 ,但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余灌区土壤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对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含量与分布变化特征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只有东大沟污灌区土壤作物污染严重 ,Cd、Pb超标明显 ;西大沟清污混灌区土壤环境为轻度污染 ,但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余灌区土壤作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最后 ,根据土壤作物重金属含量分布变化特征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区 土壤 作物系统 重金属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与印度季风演化关系 被引量:41
13
作者 陈诗越 方小敏 王苏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6,共6页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地层的磁化率、土壤颜色、碳酸盐含量综合分析表明 ,早在 1.15 Ma前 ,印度季风就已影响本地区 ,并且印度季风与同期影响黄土高原的东亚夏季风相比 ,似有共同的盛衰变化 ,尤其是 0 .5 Ma前更为相似 ,说明印度季风与东亚...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地层的磁化率、土壤颜色、碳酸盐含量综合分析表明 ,早在 1.15 Ma前 ,印度季风就已影响本地区 ,并且印度季风与同期影响黄土高原的东亚夏季风相比 ,似有共同的盛衰变化 ,尤其是 0 .5 Ma前更为相似 ,说明印度季风与东亚季风有共同的驱动机制 ;但 0 .5 Ma以后 ,印度季风对本地区的影响呈逐步衰减之势 ,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又隆升到一个新的临界高度有关 ,从而阻挡了印度季风的水汽输入。另外 ,黄土高原揭示的 L 9、L 15极端冷干事件 ,甘孜黄土反映较弱。而黄土高原反映的 L 6冷干事件 ,甘孜黄土表现的却是极端冷湿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季风 环境演化 甘孜黄土 川西高原 古气候 大气环流 东亚季风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北缘构造变形和剥蚀变化及其与山脉隆升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钦忠 李吉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4,共8页
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是一个涉及高原隆升过程和机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盆地的地层沉积序列推算了高原北缘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系晚新生代以来的山脉剥蚀幅度变化特征,得到了青... 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是一个涉及高原隆升过程和机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盆地的地层沉积序列推算了高原北缘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系晚新生代以来的山脉剥蚀幅度变化特征,得到了青藏高原北缘山系隆升运动差异的传播比,它们基本上反映了晚新生代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隆升运动的差异程度。高原北缘山系垂直运动速率的计算值与实测资料对比是相吻合的。进而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山系构造缩短变形、剥蚀变化与山脉隆升的关系。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二期隆升时祁连山的高度在2400~3100m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 剥蚀变化 构造变形 山脉隆升 传播比 垂直运动速率 地层沉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中段冰川环境变迁与高山土壤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双熙 章家恩 +3 位作者 马玉贞 王乃昂 张宇田 刘潮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天山中段乌鲁木齐河河源区,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碛物自冰川末端外延12km。其上土壤发育与生物发展同步进行。在光秃的冰碛石表面,首先出现微生物群落和藻类群落,继之生长地衣和苔藓,最后演化为高山和亚高山草甸植被。与植物同步进... 天山中段乌鲁木齐河河源区,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碛物自冰川末端外延12km。其上土壤发育与生物发展同步进行。在光秃的冰碛石表面,首先出现微生物群落和藻类群落,继之生长地衣和苔藓,最后演化为高山和亚高山草甸植被。与植物同步进化的原始土、新成土、寒冻雏形土,(A)-C型在先,A-C型继后,最终发育成A-(B)-C型。这些土壤具有负温和含冰的土体,土壤冻结-融化-冻结,常发生冰-水-冰的相态变化,表土产生冻胀丘、石环、A层呈鳞片状结构,土壤腐殖化程度低,矿物分解弱,粗骨性强。剖面分异状况由弱到强,原始土壤无发育层次,寒冻正常新成土腐殖层明显,草毡寒冻雏形土的A层和B层发育较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中段 冰川环境变化 高山土壤 形成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民勤湖区环境恶化动态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邹应双 王义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以甘肃民勤湖区为典型试验区,利用遥感与GIS技术,通过对本区1978 年主航片的判读、1995 年LandSat5 TM 图像的分类、解译和叠加分析,研究了近20 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该区生态... 以甘肃民勤湖区为典型试验区,利用遥感与GIS技术,通过对本区1978 年主航片的判读、1995 年LandSat5 TM 图像的分类、解译和叠加分析,研究了近20 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及原因,总结出环境恶化的发展趋势是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土地旱化、沙化、盐化、植被退化.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民勤湖区摆脱困境的首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环境恶化 动态分析 RS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0
17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1 位作者 司有元 徐丽华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6,共6页
简介分形理论 ,并给出了四种常见分形维数 :Hausdorff维数、盒子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的定义 ,探讨它在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 (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学 )的应用及其地理意义。
关键词 分维 人文地理学 分形理论 HAUSDORFF维数 关联维数 僵子维数 信息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冷龙岭南麓的冰川序列、黄土记录和阶地系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红伟 陈晔 李吉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已经发现的冰川沉积和黄土记录证明冷龙岭至少经历了3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中倒数第3次冰期与沉积黄土L4(或L5)的时期相当,其时冰川规模最大,随后各个冰期冰川规模逐渐变小.即使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末端也只到达冷龙岭南... 已经发现的冰川沉积和黄土记录证明冷龙岭至少经历了3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中倒数第3次冰期与沉积黄土L4(或L5)的时期相当,其时冰川规模最大,随后各个冰期冰川规模逐渐变小.即使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末端也只到达冷龙岭南侧门源盆地的边缘,未能覆盖整个盆地形成冰盖;门源盆地南侧发育的5级大通河阶地与分布于盆地中的5级冰水(扇)阶地以及盆地北侧的5套冰碛可以进行对比,它们记录了自倒数第三次冰期以来门源盆地的冰川作用,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序列 冰川沉积 黄土 阶地 地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西盆地最老的风成黄土沉积——兰州烟洞沟剖面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俊杰 钟巍 +3 位作者 李吉均 曹继秀 王建民 王建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5-369,共5页
沉积于兰州黄河北岸山足面之上的烟洞沟风成黄土,剖面厚约120m,据磁性地层学研究,该剖面包括B/M界线、后贾拉米洛、贾拉米洛、考伯、奥尔都维、吉尔萨等事件,结合沉积速率推算,剖面底界的年代约为1.7MaB.P.
关键词 陇西盆地 风成黄土沉积 烟洞沟剖面 磁性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小麦根系系统重金属迁移控制因子的辩识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南忠仁 李吉均 +1 位作者 张建明 程国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大田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共存元素同小麦根系重金属含量间存在密切关系 ;多元与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均达显著水平 ,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重金属迁移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所选全部控制因子。非必需元素 Cd、Pb主要取决于... 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大田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共存元素同小麦根系重金属含量间存在密切关系 ;多元与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均达显著水平 ,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重金属迁移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所选全部控制因子。非必需元素 Cd、Pb主要取决于同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 ;而必需元素 Cu、Zn则受同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控制因子的辨识 ,无疑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土壤修复及环境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小麦根系系统 重金属迁移 控制因子 系统辩识 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