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4
1
作者 赵琛 张兰慧 +8 位作者 李金麟 田杰 吴维臻 金鑫 张喜风 蒋忆文 王晓磊 贺缠生 白晓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通过原位观测及大范围多尺度采集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地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数据,得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并运用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黑河上游,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子是地... 通过原位观测及大范围多尺度采集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地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数据,得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并运用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黑河上游,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土壤物理属性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形因子中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量在坡向作用下呈现北坡高于南坡的趋势,海拔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上游 土壤含水量 空间分布 环境因子 地统计 旋转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绿洲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喜风 张兰慧 +1 位作者 顾娟 贺缠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应用遥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敦煌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的影响,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克里格插值拟合敦煌绿洲1987年和2008年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特征,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87年和2007年二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 应用遥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敦煌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的影响,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克里格插值拟合敦煌绿洲1987年和2008年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特征,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87年和2007年二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类图,叠加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空间异质性变化有较大影响,1987-2007年间地下水位的最大自相关距离显著增大,地下水资源的连通性和脆弱性也在增加.耕作区、城建用地和无植被区面积增加,各类草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有退化趋势.地下水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干旱区温度的升高对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耕地的增加、抽水灌溉、渠系衬砌、旅游业蓬勃发展等人类活动加大了耗水量,减少了地下水补给,占用了生态用水,是导致绿洲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绿洲 地下水 空间变异性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统计方法在黑河上游气象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金麟 赵琛 +2 位作者 张兰慧 贺缠生 王忠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选取黑河上游研究区内的气象站,再逐渐增加其周围的站点,通过计算增加站点前后的误差效果,确定最优观测站点集为上游区域内的观测站点.应用3种不同的地统计方法对黑河上游气象要素进行插值,并比较其优劣.结果表明:无论是气温插值还是降... 选取黑河上游研究区内的气象站,再逐渐增加其周围的站点,通过计算增加站点前后的误差效果,确定最优观测站点集为上游区域内的观测站点.应用3种不同的地统计方法对黑河上游气象要素进行插值,并比较其优劣.结果表明:无论是气温插值还是降水插值,改进的反距离倒数加权法的插值效果均比其他两种方法好;3种方法对气温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对山区降水事件的拟合能力均不理想.但当仅需要对降雨总量进行预测、计算时,改进的反距离倒数加权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插值 克里金法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上游水文气象变量变化趋势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维臻 田杰 +3 位作者 赵琛 李金麟 顾娟 贺缠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4,共8页
选取黑河上游祁连、肃南、托勒和野牛沟4气象站(1959—2009年)和莺落峡及札马什克两水文站(1978—2007年)数据,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对月、季和年3种不同时间尺度的黑河上游气温、降水及径流进行变化趋势显著性检验,并在此... 选取黑河上游祁连、肃南、托勒和野牛沟4气象站(1959—2009年)和莺落峡及札马什克两水文站(1978—2007年)数据,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对月、季和年3种不同时间尺度的黑河上游气温、降水及径流进行变化趋势显著性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和降水对出山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尺度上,黑河上游水文气象变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祁连和托勒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季节尺度上,黑河上游气温、降水和出山径流均呈上升趋势。秋冬季气温比春夏季气温上升更明显,降水增加主要表现在夏季。月尺度上,除肃南10月份气温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降水在1、5—10和12月表现为增加趋势,在2—4和11月呈减少趋势。莺落峡水文站径流全年呈增加趋势,而札马什克水文站在4—11月径流呈增加趋势,其余月份表现为减少趋势。黑河上游秋冬季温度升高和夏季降水增加对增加出山径流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变量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多时间尺度 黑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