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媒体传播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建设更强大的话语传播体系。新媒体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新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使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建设更强大的话语传播体系。新媒体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新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使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置身于全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认识新媒体传播形态,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新媒体促推作用,以"开放性沟通"打通两个舆论场,对于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取得切实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西北民族地区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文化交融、互兴及共生的理性诉求
被引量:
3
2
作者
万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9,共6页
古代中国先进的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巨大,如"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佛教文化圈"等的存在与发展形成了东亚各国文化的共通、共源与多元的存在。推动了东亚现代化经济合作与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
古代中国先进的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巨大,如"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佛教文化圈"等的存在与发展形成了东亚各国文化的共通、共源与多元的存在。推动了东亚现代化经济合作与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变革。在求同与存异的发展过程中,既热爱、珍视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又要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尊重、接纳与理解,进而融合异质文化,借鉴优秀文化,实现文化互惠、互兴,最终构建平等、稳定、和谐的多元文化认同的理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东亚文化
交融互兴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跨国族体问题中凸显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3
作者
马曼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31-37,共7页
当代跨国族体问题不仅已经威胁到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族体日益增多,而其挥之不去的、情系梦绕的民族特性,如果没有正确的消解对策,必然会使有关问题呈现向各种大小跨国族体延伸的趋势,其已成为决...
当代跨国族体问题不仅已经威胁到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族体日益增多,而其挥之不去的、情系梦绕的民族特性,如果没有正确的消解对策,必然会使有关问题呈现向各种大小跨国族体延伸的趋势,其已成为决定人类世界和各种类型国家今后发展前途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任何国家对跨国族体问题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研究应对之策。消解这类问题,需要构建"和平跨居"、"和合主义"的国际法制伦理观念;民族与国家双方都必须有"人的安全""人的发展"为本的"相互包容"的观念;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需要建立非军事的和平特殊部队,特别是决不能单纯采用只会加深仇恨的传统军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跨国族体问题
非传统安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传播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娟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对西北城市回族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基于临夏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实证研究"(16YJCZH044)
文摘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建设更强大的话语传播体系。新媒体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新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使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置身于全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认识新媒体传播形态,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新媒体促推作用,以"开放性沟通"打通两个舆论场,对于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取得切实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
西北民族地区
国家认同
Keywords
new media
northwest minority areas
national identity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文化交融、互兴及共生的理性诉求
被引量:
3
2
作者
万红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西北边疆治理方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50006)
文摘
古代中国先进的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巨大,如"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佛教文化圈"等的存在与发展形成了东亚各国文化的共通、共源与多元的存在。推动了东亚现代化经济合作与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变革。在求同与存异的发展过程中,既热爱、珍视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又要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尊重、接纳与理解,进而融合异质文化,借鉴优秀文化,实现文化互惠、互兴,最终构建平等、稳定、和谐的多元文化认同的理性诉求。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东亚文化
交融互兴
文化认同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跨国族体问题中凸显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3
作者
马曼丽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31-37,共7页
基金
2008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边疆民族心理
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研究>(08J2D0023-2)西北分课题研究成果
文摘
当代跨国族体问题不仅已经威胁到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族体日益增多,而其挥之不去的、情系梦绕的民族特性,如果没有正确的消解对策,必然会使有关问题呈现向各种大小跨国族体延伸的趋势,其已成为决定人类世界和各种类型国家今后发展前途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任何国家对跨国族体问题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研究应对之策。消解这类问题,需要构建"和平跨居"、"和合主义"的国际法制伦理观念;民族与国家双方都必须有"人的安全""人的发展"为本的"相互包容"的观念;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需要建立非军事的和平特殊部队,特别是决不能单纯采用只会加深仇恨的传统军事手段。
关键词
文化
跨国族体问题
非传统安全威胁
Keywords
culture
problems of transnational ethnic groups
nontraditional threats to safety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媒体传播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李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亚文化交融、互兴及共生的理性诉求
万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当代跨国族体问题中凸显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马曼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