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感离蠕孢叶斑病多花黑麦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龙嘉惠
许玲玲
+3 位作者
张哲
崔华嵬
刘佳奇
薛龙海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23-2432,共10页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感染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叶斑病后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离蠕孢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制备离蠕孢叶斑病多花黑麦草,收集感病与健康多花黑麦草叶片,采用高通量...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感染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叶斑病后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离蠕孢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制备离蠕孢叶斑病多花黑麦草,收集感病与健康多花黑麦草叶片,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多花黑麦草感病后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叶际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病叶叶际真菌、细菌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高于健康叶片。感病后叶际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功能预测发现多花黑麦草感病后的潜在致病性表型显著增加,其中变形菌门对致病性表型贡献较大,并且变形菌门在各组中的丰度差异与致病性表型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为植物叶际微生物对病原菌感染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离蠕孢叶斑病
叶际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分子和根际微生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娜
王剑峰
+6 位作者
龚记熠
陈兰兰
陈显磊
王丽
张晶
刘杰
乙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1,共11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镉在土壤中的累积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镉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持久性,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并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物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镉在土壤中的累积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镉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持久性,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并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镉,但存在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尤其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镉进行吸收富集,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修复方式。植物主要通过内在的生理生化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外在的根际微生物群落作用来响应镉胁迫。在分子水平上,植物会抑制镉的吸收、促进镉的液泡区室化和细胞外排,并通过植物激素调节等机制提高对镉的耐受性。同时,一些有益根际微生物可以提高植物生物量、改变土壤镉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植物在镉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或植物对镉的富集。综上所述,深入探究植物耐镉的分子机制和微生态机制并将二者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阐明植物应对镉胁迫的生物学基础,也将为镉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分子机制
根际促生菌
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
研究进展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离蠕孢叶斑病多花黑麦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龙嘉惠
许玲玲
张哲
崔华嵬
刘佳奇
薛龙海
机构
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
/草地
农业
科技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
生态
保护与修复
研究
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
研究
中心
出处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23-2432,共10页
基金
兰州大学“双一流”科研启动费项目(561120201)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4)资助。
文摘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感染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叶斑病后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离蠕孢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制备离蠕孢叶斑病多花黑麦草,收集感病与健康多花黑麦草叶片,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多花黑麦草感病后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叶际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病叶叶际真菌、细菌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高于健康叶片。感病后叶际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功能预测发现多花黑麦草感病后的潜在致病性表型显著增加,其中变形菌门对致病性表型贡献较大,并且变形菌门在各组中的丰度差异与致病性表型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为植物叶际微生物对病原菌感染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离蠕孢叶斑病
叶际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Keywords
Lolium multiflorum
Bipolaris sorokiniana
Phyll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分子和根际微生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娜
王剑峰
龚记熠
陈兰兰
陈显磊
王丽
张晶
刘杰
乙引
机构
贵州师范
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
大学
西南喀斯特山地
生物
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重点
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U1812401)。
文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镉在土壤中的累积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镉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持久性,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并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镉,但存在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尤其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镉进行吸收富集,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修复方式。植物主要通过内在的生理生化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外在的根际微生物群落作用来响应镉胁迫。在分子水平上,植物会抑制镉的吸收、促进镉的液泡区室化和细胞外排,并通过植物激素调节等机制提高对镉的耐受性。同时,一些有益根际微生物可以提高植物生物量、改变土壤镉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植物在镉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或植物对镉的富集。综上所述,深入探究植物耐镉的分子机制和微生态机制并将二者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阐明植物应对镉胁迫的生物学基础,也将为镉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
关键词
镉胁迫
分子机制
根际促生菌
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
研究进展
重金属
分类号
S184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感离蠕孢叶斑病多花黑麦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龙嘉惠
许玲玲
张哲
崔华嵬
刘佳奇
薛龙海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分子和根际微生态机制研究进展
李娜
王剑峰
龚记熠
陈兰兰
陈显磊
王丽
张晶
刘杰
乙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