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牦牛乳及乳制品、犏牛和黑白花奶牛乳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苟钰姣
丁路明
王玉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0,共7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牦牛乳、黑白花奶牛乳、犏牛乳及牦牛乳制品(奶油、酥油、曲拉、酸奶)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牦牛乳中功能性脂肪酸,如共轭亚油酸(CLA)、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γ-亚麻酸(GLA)占总...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牦牛乳、黑白花奶牛乳、犏牛乳及牦牛乳制品(奶油、酥油、曲拉、酸奶)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牦牛乳中功能性脂肪酸,如共轭亚油酸(CLA)、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γ-亚麻酸(GLA)占总脂肪酸的比重均显著高于犏牛乳和黑白花奶牛乳(P<0.05);犏牛乳中ω-6/ω-3PUFA的比值(1.55)略高于牦牛乳(1.54),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在最佳膳食平衡比值范围内,黑白花奶牛乳中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11.33)超过了推荐最佳比值。加工处理能够改变乳制品脂肪酸的构成,如牦牛乳奶油中检测出原奶中所不含的一种亚油酸(18:2Δ8c,11c)。酥油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UFA)为主,而曲拉主要以饱和脂肪酸(SFA)为主,牦牛酸奶中没有检测到G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黑白花奶牛
乳制品
功能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与油菜籽组合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拜彬强
郝力壮
+3 位作者
刘书杰
龙瑞军
吴克选
牛建章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2,共8页
将全年四期(枯草期、返青期、青草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与油菜籽分别以100∶0、95∶5、90∶10、85∶15、80∶2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其发酵产气特性及甲烷含量。结果表明:除枯草期20%油菜籽水平组的理论最大产气...
将全年四期(枯草期、返青期、青草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与油菜籽分别以100∶0、95∶5、90∶10、85∶15、80∶2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其发酵产气特性及甲烷含量。结果表明:除枯草期20%油菜籽水平组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低于5%水平组及对照组外(P<0.01),其他各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产气速率常数随油菜籽比例的上升而增大,且20%水平组最大,除青草期外,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20%水平组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返青期外,其他三期20%水平组的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烷产量随油菜籽比例上升而降低,15%水平组的最低,特别是返青期,15%和20%水平组的甲烷产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枯黄期外,15%水平组的产气组合效应均最佳。结论认为,油菜籽可在不影响瘤胃正常发酵的情况下,抑制甲烷产量,且最佳组合比例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牧草
油菜籽
体外产气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牦牛乳及乳制品、犏牛和黑白花奶牛乳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苟钰姣
丁路明
王玉鹏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国际管理中心
兰州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0,共7页
文摘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牦牛乳、黑白花奶牛乳、犏牛乳及牦牛乳制品(奶油、酥油、曲拉、酸奶)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牦牛乳中功能性脂肪酸,如共轭亚油酸(CLA)、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γ-亚麻酸(GLA)占总脂肪酸的比重均显著高于犏牛乳和黑白花奶牛乳(P<0.05);犏牛乳中ω-6/ω-3PUFA的比值(1.55)略高于牦牛乳(1.54),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在最佳膳食平衡比值范围内,黑白花奶牛乳中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11.33)超过了推荐最佳比值。加工处理能够改变乳制品脂肪酸的构成,如牦牛乳奶油中检测出原奶中所不含的一种亚油酸(18:2Δ8c,11c)。酥油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UFA)为主,而曲拉主要以饱和脂肪酸(SFA)为主,牦牛酸奶中没有检测到GLA。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黑白花奶牛
乳制品
功能性脂肪酸
Keywords
wild yak
cattle-yak
dairy cow
dairy products
functional fatty acids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与油菜籽组合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拜彬强
郝力壮
刘书杰
龙瑞军
吴克选
牛建章
机构
青海省
高原
放牧家畜营养与
生态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
高原
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海
高原
牦牛研究
中心
青海
大学
畜牧兽医科
学院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
学院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国际管理中心
出处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2,共8页
基金
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2011-QNY-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2CB722906)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315)
青海省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11-Z-Y12A
2012-Z-Y08
2013-Z-Y03)
文摘
将全年四期(枯草期、返青期、青草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与油菜籽分别以100∶0、95∶5、90∶10、85∶15、80∶2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其发酵产气特性及甲烷含量。结果表明:除枯草期20%油菜籽水平组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低于5%水平组及对照组外(P<0.01),其他各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产气速率常数随油菜籽比例的上升而增大,且20%水平组最大,除青草期外,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20%水平组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返青期外,其他三期20%水平组的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烷产量随油菜籽比例上升而降低,15%水平组的最低,特别是返青期,15%和20%水平组的甲烷产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枯黄期外,15%水平组的产气组合效应均最佳。结论认为,油菜籽可在不影响瘤胃正常发酵的情况下,抑制甲烷产量,且最佳组合比例为15%。
关键词
天然牧草
油菜籽
体外产气
甲烷
Keywords
native grass
rapeseed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methane
分类号
S816.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牦牛乳及乳制品、犏牛和黑白花奶牛乳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苟钰姣
丁路明
王玉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与油菜籽组合发酵特性研究
拜彬强
郝力壮
刘书杰
龙瑞军
吴克选
牛建章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