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PS跟踪定位系统对祁连山区秋季牧场牦牛和犏牛牧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培培 丁路明 陈军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0,共5页
研究旨在通过利用GPS跟踪定位技术对祁连山区秋季牧场上24h自由放牧牦牛和犏牛的昼夜采食活动进行对比研究。选取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地区牦牛和犏牛各3头,在2012年9月30日至10月25日利用家畜GPS跟踪定位系统进行家畜牧食行为的... 研究旨在通过利用GPS跟踪定位技术对祁连山区秋季牧场上24h自由放牧牦牛和犏牛的昼夜采食活动进行对比研究。选取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地区牦牛和犏牛各3头,在2012年9月30日至10月25日利用家畜GPS跟踪定位系统进行家畜牧食行为的研究,通过计算它们的水平游走距离,分析牦牛和犏牛在秋季牧场的昼夜采食活动。结果表明:(1)在24h内,牦牛和犏牛都表现出3个采食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9:00~10:00左右;第二个在18:00左右;第三个在23:00左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犏牛的采食活动量显著高于牦牛(P〈0.05);在试验的前半期(牧草初黄期)犏牛和牦牛的采食活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试验的后半期(牧草枯黄期)犏牛的采食活动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犏牛和牦牛牧草枯黄期的采食活动量都极显著高于牧草初黄期采食活动量(P〈0.01)。(2)同一牧场上放牧的牦牛和犏牛在牧草初黄期采食活动范围相似,而在牧草枯黄期二者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出现了分化,犏牛的采食活动范围变得相对狭长,牦牛的则变得相对宽广。研究结果表明当秋季牧场牧草大面积枯黄的时候,需要对家畜进行适当补饲,进而满足家畜的生长需求,同时减少由于游走觅食活动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通过对比牦牛与犏牛的牧食活动,牦牛较犏牛更加适应青藏高原的严酷环境条件,尤其在缺草季节,牦牛的适应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牦牛 犏牛 采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对啤酒大麦幼苗生长、离子平衡和根际pH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岳小红 曹靖 +3 位作者 耿杰 李瑾 张宗菊 张琳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373-7380,共8页
盐分胁迫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会影响植物根际微域环境。根际pH的改变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啤酒大麦幼苗对不同类型盐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和根际pH变化影响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通... 盐分胁迫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会影响植物根际微域环境。根际pH的改变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啤酒大麦幼苗对不同类型盐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和根际pH变化影响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通过不同类型盐分(对照、混合Na盐、混合Cl盐和NaCl)胁迫处理啤酒大麦幼苗,对其生长、离子平衡和根际pH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3种不同类型盐分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地上部干重、含水量均有所降低,而根冠比增加,尤其在NaCl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地上部干重较对照显著降低了17.88%,而根干重和根冠比则分别增加了19.12%和43.86%。不同类型盐分胁迫抑制了啤酒大麦幼苗根长的生长,尤其在混合Na盐胁迫下根长降低明显(P<0.05),但促进了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增加,尤其在混合Cl盐胁迫下,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41.76%和84.38%。2)不同类型盐分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地上部离子平衡发生改变,在混合Na盐和NaCl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主要吸收Na^+,地上部K^+/Na^+、Ca^(2+)/Na^+和Mg^(2+)/Na^+显著降低;混合Cl盐和NaCl胁迫下则过量吸收Cl^-,抑制了H_2PO_4^-、NO_3^-和SO_4^(2-)的吸收。3)在混合Na盐、混合Cl盐和NaCl盐分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对阴离子的吸收总量高于对阳离子的吸收总量,离子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根际呈碱化现象,与原位显色结果一致,且在混合Cl盐胁迫下根际碱化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胁迫 啤酒大麦 离子平衡 根际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州夏河县牧区冬春饲草储备与抗灾运营模式 被引量:8
3
作者 丁路明 张世挺 +2 位作者 韩永杰 范悦 李小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5,共3页
雪灾是制约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灾害。高寒牧区由于冬春枯草期漫长,可利用饲草短缺,一旦遇有雪灾会对当地畜牧业发展产生致命打击。如何探索可利用饲草资源作为牧区冬春饲草储备,以预防、抵抗雪灾或用作冬春补饲是解决高寒... 雪灾是制约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灾害。高寒牧区由于冬春枯草期漫长,可利用饲草短缺,一旦遇有雪灾会对当地畜牧业发展产生致命打击。如何探索可利用饲草资源作为牧区冬春饲草储备,以预防、抵抗雪灾或用作冬春补饲是解决高寒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论文以夏河县某公司经营模式为例,介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采取农牧交错区公司经营的模式种植优质饲草,并通过政府与公司签署订单收购牧草的模式,留够牧区抗灾、防灾饲草数量,从而有效预防和减轻了牧区雪灾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冬春饲草 储备模式 抗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桑科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军强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小刚 张世挺 丁路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试验开展了燕麦、绿麦和箭筈豌豆的单播、混播种植研究,对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生育期的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抽穗期到盛花期,单播和混播下的干草产量都显著增加(P<0.05),最高不同混播组合平均产量在盛花期达到10 038... 试验开展了燕麦、绿麦和箭筈豌豆的单播、混播种植研究,对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生育期的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抽穗期到盛花期,单播和混播下的干草产量都显著增加(P<0.05),最高不同混播组合平均产量在盛花期达到10 038kg/hm^2;盛花期最高产量出现在燕麦单播、绿麦单播、燕麦和绿麦混播组合中;随着不同混播组合牧草生育期的推迟,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蛋白(CP)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合出现在燕麦与箭筈豌豆、绿麦与箭筈豌豆的混播组合中,在盛花期含量达到11.3%~11.7%。研究结果表明,混播模式相比单播模式显著提高了牧草CP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牧草NDF和ADF的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绿麦 混播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中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5
作者 闫琦 刘培培 +3 位作者 张娇娇 王跃华 任斌 丁路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6,共7页
近年来,兽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超量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残留的主要原因。畜禽粪便中残留抗生素带来的生态风险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概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近年来,兽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超量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残留的主要原因。畜禽粪便中残留抗生素带来的生态风险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概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在养殖业的使用情况,以及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及生物处理(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四环素类抗生素 生物降解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黄芪超细粉和抗生素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海燕 王宪举 +3 位作者 闫琦 姜翠霞 丁路明 赵索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探究添加中药黄芪对模拟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以苜蓿为发酵底物,分别添加苜蓿5%DM的黄芪超细粉和四环素,并以空白处理(不添加)作为对照,瘤胃液供体为6头牦牛。结果表明:在体外发酵各个时间点,黄芪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 为探究添加中药黄芪对模拟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以苜蓿为发酵底物,分别添加苜蓿5%DM的黄芪超细粉和四环素,并以空白处理(不添加)作为对照,瘤胃液供体为6头牦牛。结果表明:在体外发酵各个时间点,黄芪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在发酵过程中,黄芪组和对照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而四环素组的变化不大。对照和四环素组的NH3-N显著升高(P<0.05),黄芪组显著降低(P<0.05)。在发酵过程中,对照组和黄芪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显著升高(P<0.05),而四环素组的变化不大。黄芪组的乙酸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和四环素组的的乙酸显著降低(P<0.05);且在发酵的各个时间点黄芪组的TVF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四环素组(P<0.05)。瘤胃微生物经过16SrRNA基因测序,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发酵过程中,黄芪组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和黄芪组的厚壁菌显著升高(P<0.05),而四环素组显著降低(P<0.05);黄芪组的变形菌门显著升高(P<0.05)。3个处理组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普雷沃氏菌属。在发酵过程中,黄芪组和四环素组的普雷沃氏菌属显著降低(P<0.05),且黄芪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黄芪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发酵底物的干物质降解率和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抗生素 体外瘤胃发酵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不同季节牧场植物营养动态研究
7
作者 丁路明 龙瑞军 +2 位作者 田福平 李小刚 张世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3-66,93,共5页
本研究采集了青海湖地区不同季节牧场的主要高山植物物种,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为青藏高原地区家畜养殖饲草料配方和营养标准提供参考,以指导牧民和养殖户等合理利用天然草场、配合补饲饲料,提高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水平。结果表明,青海湖... 本研究采集了青海湖地区不同季节牧场的主要高山植物物种,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为青藏高原地区家畜养殖饲草料配方和营养标准提供参考,以指导牧民和养殖户等合理利用天然草场、配合补饲饲料,提高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水平。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夏季草场主要优势物种为矮嵩草和小嵩草,秋季牧场主要优势物种为苔草和小嵩草。夏秋季草场可食牧草营养价值比较高,夏季草场矮嵩草和小嵩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9.4%和10.6%,秋季草场苔草和小嵩草的粗蛋白分别为10.6%和9.3%,但夏秋季草场可食牧草生物量比较低,主要可食牧草的干物质生物量为30~45g/m2。冬季草场可食牧草粗蛋白含量比较低,主要牧草粗蛋白含量苔草只有5.4%,地上干物质总生物量为29g/m2。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可食牧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在牧草生长季节控制放牧压力,通过放牧可以满足家畜的营养需求,冬春枯草季节需要适当补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物营养 放牧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