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提高HL-60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敏感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鹏云 邓黎黎 +1 位作者 岳玲玲 张连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0-883,共4页
本研究探讨黄芪多糖处理后HL-60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黄芪多糖处理48 h后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用RT-PCR、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15 mg/ml黄芪多糖处理48h后HL-60细胞MHCⅠ类相关蛋白酶A(MI... 本研究探讨黄芪多糖处理后HL-60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黄芪多糖处理48 h后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用RT-PCR、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15 mg/ml黄芪多糖处理48h后HL-60细胞MHCⅠ类相关蛋白酶A(MICA)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作用48 h后,HL-60细胞在不同效靶比(5∶1、10∶1、20∶1)时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60细胞MI-CA的表达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提高HL-60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提高HL-60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白血病HL-60细胞 MICA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阳 张连生 +3 位作者 曾鹏云 吴重阳 易良才 白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LSC)的体外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LSC)的体外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培养DC,悬浮细胞用IL-2、IL-1、IFN-γ和CD3 mAb诱导培养CIK。将KG-1a细胞冻融物作为抗原负载DC(即Ag-DC),与CIK共培养作为实验组(Ag-DC-CIK),无抗原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作为对照组(DC-CIK),单独CIK作为空白对照组,与KG-1a共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34+CD38-CD123+白血病干细胞的比例。DC-CIK与KG-1a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KG-1a细胞与CD34+CD38-CD123+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DC。CIK组、DC-CIK组及Ag-DC-CIK组中CD3+CD56+细胞比例为(17.36±4.44)%、(28.22±3.66)%和(36.16±5.88)%,依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g-DC-CIK组与DC-CIK组细胞中CD34+CD38-CD123+细胞比例显著降低[(8.78±0.62)%vs(3.95±0.53)%、(3.03±0.62)%,P<0.01〗。DC-CIK可诱导KG-1a细胞凋亡,凋亡率由(2.34±0.74)%上升至(12.27±1.01)%,但对其中CD34+CD38-CD123+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DC联合CIK能杀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但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L与GM-CSF体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DC功能比较研究
3
作者 易良才 高霞 +5 位作者 张连生 柴晔 张玉芳 宋飞雪 刘瑛 曾鹏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9-301,共3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而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fin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简称FL)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的能力,Flt3-L...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而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fin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简称FL)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的能力,Flt3-L和GM-CSF作为诱导DC的两种基本生长因子,研究比较二者在生物治疗中的作用特点,显然对更好的实现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白血病患者 功能比较 急性髓系 体外诱导 DC 肿瘤生物学治疗 造血干细胞增殖 抗原提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建霞 张连生 +3 位作者 易良才 曾鹏云 吴重阳 白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IL-6、TGF-β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15例,另取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IL-6、TGF-β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15例,另取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TIL-17+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CD4+T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TGF-β、IL-6的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1.39±0.24)%,高于对照组的(0.26±0.11)%(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11.58±2.17)%,高于对照组的(2.47±0.72)%(P<0.05);且Treg细胞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γ=0.37)。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TGF-β、IL-6、IL-17的水平分别为(26.06±2.43)、(14.66±2.47)、(18.63±2.38)pg/ml,高于对照组的(13.41±1.92)、(1.44±0.29)、(10.34±1.71)pg/ml(均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比例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TGF-β、IL-6、IL-17水平升高,可能影响Treg与Th17细胞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TGF- βIL-6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提高耐药K562/ADM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虹丽 曾鹏云 +7 位作者 邓黎黎 张连生 柴晔 岳玲玲 吴重阳 李莉娟 郝正栋 李亮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提高耐药K562/ADM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和real-time PCR检测硼替佐米处理前后K562/ADM细胞表面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chain-related molecule A,...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提高耐药K562/ADM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和real-time PCR检测硼替佐米处理前后K562/ADM细胞表面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chain-related molecule A,MICA)蛋白和mRNA的表达,LDH释放法检测硼替佐米处理前后K562/ADM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结果:硼替佐米处理后,K562/ADM细胞表面MICA蛋白表达率上升[(17.03±4.94)%vs(23.77±5.26)%,P<0.05];处理后K562/ADM细胞MICA mRNA的表达水平是处理前的(2.03±0.33)倍。效靶比为10∶1、20∶1时,NK细胞对硼替佐米处理后的K562/ADM细胞的杀伤率上升[(23.22±3.03)%、(30.30±0.74)%vs(33.69±1.28)%、(41.40±1.97)%,P<0.05]。结论:硼替佐米提高耐药K562/ADM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硼替佐米上调K562/ADM细胞MIC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NK细胞 MHC Ⅰ类链相关分子A(MICA) 耐药K562/ADM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