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醇化酶1通过调控PKM的可变剪接促进胃癌的进展
1
作者 王娜 乔慧 +3 位作者 邓成辉 杨磊 曾苗苗 关泉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6-715,共10页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1(ENO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WB法检测ENO1在人胃癌细胞HGC27、MKN-45、N-87、MGC803、BGC-823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水平,利用CRISPR、过表达等基因编辑工具分别构建E...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1(ENO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WB法检测ENO1在人胃癌细胞HGC27、MKN-45、N-87、MGC803、BGC-823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水平,利用CRISPR、过表达等基因编辑工具分别构建ENO1敲低及敲低—恢复表达细胞株,将MKN-45和BGC-823细胞分别分组为Ctrl组、ENO1 KD组、ENO1KD-OE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EdU染色、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或敲低—恢复表达ENO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构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及肿瘤组织块测量观察ENO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在MKN-45细胞中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ENO1,利用RNA免疫共沉淀-转录组测序(RIP-Seq)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鉴定ENO1下游的靶基因,分析ENO1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结果:ENO1在胃癌细胞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在MKN-45和BGC-823细胞中敲低ENO1可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P<0.001或P<0.0001);回复实验结果显示,恢复ENO1的表达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提高并减少细胞凋亡(P<0.05或P<0.01或P<0.001或P<0.0001)。裸鼠荷瘤实验结果表明,敲低ENO1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001)。与ENO1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RNA剪切相关通路,且ENO1蛋白与PKM基因具有相互作用,胃癌组织中ENO1与PKM2基因表达事呈正相关(r=0.886)。结论:ENO1在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其通过与PKM的前体mRNA相互作用影响PKM的RNA剪接过程,进而调控PKM2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胃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 烯醇化酶1 免疫沉淀 胃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合并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坤(综述) 刘雅婷(综述) +4 位作者 张蓓(综述) 王涛(综述) 陈天星(综述) 裴霞霞(综述) 宋飞雪(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913-917,共5页
近期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BA.2亚型在全球大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肿瘤患者因疾病自身或治疗的原因处于免疫失衡状态,更易罹患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并且感染后病死率高于... 近期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BA.2亚型在全球大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肿瘤患者因疾病自身或治疗的原因处于免疫失衡状态,更易罹患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并且感染后病死率高于正常人群。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群在感染病毒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类细胞因子不受调节的过度释放,另一方面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后继无力,故抗肿瘤治疗策略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对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这类特殊人群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肿瘤 免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工具筛查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玉霞 杨依依 +6 位作者 魏晓琴 陈燕茹 秦江霞 袁月 陈雅婧 吴银瓶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66-4076,共11页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确性,为准确筛查PSCI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SCI筛查工具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位研究者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57篇文献,包含12113例患者,报告了7种PSCI筛查工具: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5-min测验(NINDS-CSN 5-min测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阿登布鲁克认知能力检查-修订版(ACE-R)、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5分钟蒙特利尔评估(MoCA-5 min)。Meta分析结果显示:MoCA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80~0.87)和0.74(95%CI=0.67~0.80),合并AUC为0.87(95%CI=0.84~0.90);MMS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67~0.79)和0.76(95%CI=0.69~0.82),合并AUC为0.81(95%CI=0.77~0.84);IQCOD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48~0.89)和0.95(95%CI=0.75~0.99),合并AUC为0.91(95%CI=0.88~0.93);NINDS-CSN 5-min测验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3(95%CI=0.78~0.87)、0.69(95%CI=0.60~0.76),合并AUC为0.85(95%CI=0.81~0.88);ACE-R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90(95%CI=0.80~0.95)、0.61(95%CI=0.19~0.91),合并AUC为0.90(95%CI=0.87~0.92);TICS-m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4(95%CI=0.75~0.91)、0.67(95%CI=0.61~0.74),合并AUC为0.66(95%CI=0.60~0.71)。结论IQCODE和ACE-R的合并AUC较高,且IQCODE具有较高的合并特异度,ACE-R具有较高的合并灵敏度,故IQCODE和ACE-R是较为准确的PSCI筛查工具。因IQCODE和ACE-R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以上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筛查工具 META分析 诊断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飞雪 裴霞霞 +3 位作者 金七妹 彭艳 赵军 谢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A 29例,对照组B 30例。治疗组予以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对照组A和B分别予以胸腔注入顺铂和白介素-... 目的:观察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A 29例,对照组B 30例。治疗组予以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对照组A和B分别予以胸腔注入顺铂和白介素-2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7%和5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恶性胸腔积液顺铂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耐药卵巢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涛 宋飞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75-2579,共5页
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肿瘤之首,尽管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首次治疗后可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然而仍有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五年内复发,最终出现铂类药物化疗耐药,预后差,到目前为止铂耐药的患者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 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肿瘤之首,尽管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首次治疗后可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然而仍有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五年内复发,最终出现铂类药物化疗耐药,预后差,到目前为止铂耐药的患者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以改善多种实体瘤患者的预后。本文回顾了目前有关免疫治疗在铂耐药卵巢癌的最新研究,以期为铂耐药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铂耐药 进展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及TNF-α促进大鼠肠平滑肌细胞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并抑制其受体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慧玲 韩悌云 +6 位作者 高丽萍 熊彬 李小丽 齐国卿 曾鹏云 柴晔 张德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SD大鼠肠平滑肌细胞(ISM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Ret)和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改良酶消化法分离SD大鼠ISMC,免疫...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SD大鼠肠平滑肌细胞(ISM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Ret)和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改良酶消化法分离SD大鼠ISM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观察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结蛋白(desmin)的表达;单独或联合使用IL-1β和TNF-α处理ISMC 48 h,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GDNF、Ret及GFRα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利用改良酶消化法获得了高纯度的大鼠ISMC,其α-SMA及desmin阳性率均大于9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NF-α能促进ISMC表达GDNF,抑制其表达GFRα1,而对Re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IL-1β能抑制ISMC表达Ret,对GDNF及GFRα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IL-1β联合TNF-α能显著促进ISMC表达GDNF,抑制其表达Ret及GFRα1。结论IL-1β联合TNF-α能促进ISMC表达GDNF,抑制其表达GDNF受体Ret及GFR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肠平滑肌细胞(ISMC)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 受体酪氨酸激酶(Ret) 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飞雪 裴霞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891-3894,共4页
EB病毒(EBV)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约10%的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EBV,提示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EBV相关胃癌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 EB病毒(EBV)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约10%的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EBV,提示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EBV相关胃癌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现状,为EBV相关胃癌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疱疹病毒科感染 胃肿瘤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结构域受体1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熊彬 李小丽 +3 位作者 宋飞雪 李屹 韩悌云 张德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目的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1)在慢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肠纤维化中的功能。方法针对DDR1基因exon4设计并合成gRNA序列,与编码Cas9的mRNA混合显微注射入C57BL/6小鼠受精卵内,构建DDR1基因突变小鼠。选择F... 目的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1)在慢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肠纤维化中的功能。方法针对DDR1基因exon4设计并合成gRNA序列,与编码Cas9的mRNA混合显微注射入C57BL/6小鼠受精卵内,构建DDR1基因突变小鼠。选择F4代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DDR1^(-/-))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结肠炎模型。比较两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体质量、结肠长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DDR1^(-/-)小鼠;循环饮用DSS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DR1^(-/-)小鼠体质量下降减缓,DAI评分及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肠短缩减轻(5.81±0.11 cm vs 5.19±0.05 cm,P<0.05);血清IL-1β、TNF-α及TGF-β水平下调(P<0.01);Masson染色胶原容积评分显示肠纤维化减轻(DSS-WT vs DSS-DDR1,41.43±0.08 cm vs 21.37±0.07 cm,P<0.01);肠组织TGF-β、α-SMA和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DDR1参与慢性结肠炎的发生,敲除DDR1基因可减轻慢性结肠炎肠道炎症及纤维化的症状和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结构域受体1 CRISPR/Cas9技术 基因敲除 结肠炎 肠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竺晶 谢骥 胡晓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导致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isolated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deficiency,IA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发现ICIs导致的内分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导致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isolated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deficiency,IA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发现ICIs导致的内分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截至2022年7月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共纳入文献54篇,收集的7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年龄为34~87岁,平均年龄(64.17±11.33)岁,收集使用ICIs导致I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IAD最相关的肿瘤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35.7%(25/70),其次为恶性黑色素瘤24.3%(17/70)。最常见导致IAD的ICIs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87.1%(61/70)。使用PD-1、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PD-1联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抑制剂诊断IAD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80.0、364.0、87.5天。IAD患者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低钠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AD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PD-1联合CTLA-4抑制剂导致IAD的发生时间最短,ICIs治疗过程中及停药后均需监测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使用ICIs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若出现低钠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警惕IAD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肾上腺功能减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