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1089例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冷文婷 何晓霞 +1 位作者 王文菊 骆志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9-45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兰州地区2017-2020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的疾病特征和致病化妆品的相关信息,为科学有效防治化妆品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兰州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为分析对象,整理数据... 目的:回顾性分析兰州地区2017-2020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的疾病特征和致病化妆品的相关信息,为科学有效防治化妆品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兰州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为分析对象,整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0年兰州地区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1 089例,报告例数逐年增加,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秋季为该地区化妆品不良反应高发季节。化妆品不良反应全身均可发生,面部(83.1%)最常受累,颊部为面部最常累及区域;瘙痒(70.1%)、红斑(57.3%)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者占91.4%,但选择进行斑贴试验的患者仅为2.7%。护肤类(676例)为导致不良反应最常见化妆品类型,网购(33.61%)是引起不良反应化妆品的主要来源。结论:2017-2020年兰州地区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逐年增加且具有一定季节性,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为最常见临床类型,斑贴试验依从性远低于国内其他地区。需进一步普及哨点医院斑贴试验检查、加强化妆品不良反应知识宣教、提高群众安全用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强 胡天翼 +1 位作者 杨彤 李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320,I0001,共8页
脑肿瘤患者常共病睡眠障碍,损害日间功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失眠和日间过度思睡为主,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受肿瘤部位及类型、神经递质异常及情绪障碍等多种因素影响。认知行为干预等非药物... 脑肿瘤患者常共病睡眠障碍,损害日间功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失眠和日间过度思睡为主,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受肿瘤部位及类型、神经递质异常及情绪障碍等多种因素影响。认知行为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对缓解脑肿瘤患者的睡眠障碍均有效果,适度运动亦可进一步改善脑肿瘤患者睡眠症状和长期预后。本文对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增强对该病的认识,为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睡眠障碍 失眠 日间过度思睡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胃癌中的杀伤效果
3
作者 陈玲娟 王琪 +9 位作者 王璐 沈翌飞 王海斌 王恒鑫 苏学杰 雷美煦 陈显侠 艾承锦 李一凡 周雅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7-1144,共8页
目的:光动力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近来受到关注,光敏剂的效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应用光动力疗法杀伤胃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应用PEG-MTPABZ-PyC干预胃癌细胞MKN45,利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 目的:光动力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近来受到关注,光敏剂的效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应用光动力疗法杀伤胃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应用PEG-MTPABZ-PyC干预胃癌细胞MKN45,利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光敏剂进入细胞的时间和在细胞中的定位;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光动力疗法后光敏剂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并利用CCK-8法验证单纯PEG-MTPABZ-PyC光敏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法检测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情况。结果:单纯的PEG-MTPABZ-PyC光敏剂对细胞无杀伤作用,具有高效的细胞相容性,6 h内能够进入细胞内部,定位在溶酶体细胞器。经光动力光照治疗后光敏剂高效杀伤胃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杀伤效果显著增强(P<0.05),并且在细胞内产生大量ROS。结论: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胃癌中具备高效的杀伤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光敏剂 PEG-MTPABZ-PyC 光动力疗法 胃癌 杀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联合RSR法综合评估新医改后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状况
4
作者 李福轮 郑鑫 +1 位作者 李亚楠 赵乾龙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8,123,共5页
目的应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联合RSR法综合评估2009年新医改后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状况。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2021)》公布数据。采用N1(出生体重<2500克婴儿比重)、N_(2)(围产儿死亡率)、N_(3)(5岁以下儿童低体... 目的应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联合RSR法综合评估2009年新医改后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状况。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2021)》公布数据。采用N1(出生体重<2500克婴儿比重)、N_(2)(围产儿死亡率)、N_(3)(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N_(4)(新生儿访视率)、N_(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N_(6)(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等指标评价儿童保健发展状况。采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rank sum ration,RSR)法模糊联合综合评估新医改后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状况,采用敏感性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敏感度。结果熵权法计算结果显示,评价指标N_(1)~N_(6)的权重值依次为0.2779、0.1705、0.1423、0.1387、0.1390、0.1315。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联合RSR法综合评估结果示,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状况排名第1位为2020年,第12位为2009年。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Ci值与WRSR值呈显著正相关(r=0.9986,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示,各评价指标的敏感度大小顺序为:N_(1)>N_(2)>N_(4)>N_(3)>N_(5)>N_(6)。结论新医改后,我国儿童保健发展质量整体上逐年上升,评价指标中出生体重<2500克婴儿比重这一指标的权重系数和敏感度均最高,对儿童保健发展质量评估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秩和比法 儿童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CT诊断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1例
5
作者 王引弟 胥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3-664,共2页
1病例简介女,56岁,主诉:间断腹痛并近期加重半年,体重减轻明显,脾周积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389 g/L,红细胞3.43×1012/L,甲胎蛋白3.38 ng/ml,糖类抗原12534.6 U/ml,糖类抗原1998.23 U/ml,癌胚抗原0.49 ng/ml。3个... 1病例简介女,56岁,主诉:间断腹痛并近期加重半年,体重减轻明显,脾周积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389 g/L,红细胞3.43×1012/L,甲胎蛋白3.38 ng/ml,糖类抗原12534.6 U/ml,糖类抗原1998.23 U/ml,癌胚抗原0.49 ng/ml。3个月前全腹增强CT提示脾脏多发低密度影,血管瘤可能(图1A~C)。3个月后急诊腹部超声提示脾内多发实性占位,恶性病变多考虑、副脾、脾周积液(图1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影像学特征参数构建部分实性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明治 惠一鸣 +6 位作者 李斌 赵珮霖 郑智中 杨卓文 苏志鹏 孟于琪 宋铁牛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1-290,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肺癌通常表现为肺结节,准确评估其恶性风险对于延长生存期及避免过度诊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自动提取的影像学...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肺癌通常表现为肺结节,准确评估其恶性风险对于延长生存期及避免过度诊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自动提取的影像学特征参数构建模型,评估其在部分实性结节(part-solid nodule,PSN)恶性预测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5年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肺结节切除术的222例患者的229个PSN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45个良性病变及腺体前驱病变归为非恶性组,184个肺部恶性肿瘤归为恶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使用AI软件提取影像学特征参数。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显著变量,计算方差膨胀因子并剔除共线性较高的变量,LASSO回归进一步筛选关键特征,多因素逻辑回归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结果,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XGBoost、LightGBM、支持向量机5种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PSN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粗糙度(ngtdm)、依赖方差(gldm)和短运行低灰度重点(glrlm)。逻辑回归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和0.89,表现较好。XGBoost的AUC分别为0.78和0.77,表现相对均衡,但准确度较低。支持向量机在训练集的AUC为0.93,测试集AUC降至0.80,表明该模型存在一定的过拟合。LightGBM在训练集表现优异,AUC为0.94,但在测试集上有所下降,AUC为0.88。随机森林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均表现稳定,训练集AUC为0.89,测试集AUC为0.91,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泛化能力。结论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在PSN良恶性预测中表现最佳,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辅助预测,支持个体化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部分实性肺结节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抗炎及抗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竺晶 谢骥 胡晓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43-1548,共6页
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DPP-4而增强肠促胰岛素效应,从而起到降糖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目前已有研究显示D... 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DPP-4而增强肠促胰岛素效应,从而起到降糖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目前已有研究显示DPP-4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炎症的发生。然而,关于DPP-4抑制剂在炎症及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综述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抗炎及抗氧化应激机制,提出西格列汀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相关研究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 西格列汀 消炎药 非甾类 氧化应激 糖尿病 2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令潇 胡玉瑞 +4 位作者 王颖超 李洁 李浩源 张静 岳松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I)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预测高危孕妇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265例因可疑...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I)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预测高危孕妇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265例因可疑胎盘植入行MRI检查的孕妇的完整资料,按7∶3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72)与验证组(n=93),并根据术中是否诊断PAS分为PAS组和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影像特征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基于矢状位T2W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基于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121(DenseNet-121)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的基础模型,构建传统的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深度学习模型预测PA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模型的诊断效能,AUC值最大者确定为最优模型。结果:训练组及验证组中,PAS组与正常组在剖宫产次数≥2次、存在前置胎盘及胎盘厚度>4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剖宫产次数≥2次、胎盘厚度>40 mm及存在前置胎盘为发生PA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所有模型中深度学习联合临床的组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其他3种模型,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AUC分别为0.96(95%CI 0.93~0.98)、0.91(95%CI 0.87~0.95)。结论:基于MRI的深度学习联合临床模型在诊断PAS方面可能比临床或传统影像组学模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胎盘植入性疾病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快感缺失的磁共振成像与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佩姗 王克 +2 位作者 张雪琳 苗懿 董强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5,共6页
重性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是快感缺失,表现为个体对愉悦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伴快感缺失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影像表现出一定特点,如纹状体、颞叶等脑区体积或皮质厚度减少,脑白质束微观结构改变,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的神经元活动异... 重性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是快感缺失,表现为个体对愉悦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伴快感缺失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影像表现出一定特点,如纹状体、颞叶等脑区体积或皮质厚度减少,脑白质束微观结构改变,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的神经元活动异常,默认模式网络、奖赏网络和额顶叶网络的连接性改变等。此外,压力应激、基因表达、谷氨酸系统及生物节律等因素也可能对快感缺失产生影响。快感缺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复杂多样,对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缺失 重性抑郁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脑功能 脑网络 奖赏网络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调节CCL2-CCR2信号轴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芳 胡洁琼 +1 位作者 冯彦虎 何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胃癌(G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UT...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胃癌(G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UTI(0、100、200、400、800 U/ml)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AGS细胞分为control组、UTI组、pcDNA组、pcDNA-CCL2组,平板克隆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AGS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后,将CD8+T分为T细胞组、共培养组、UTI组、pcDNA组、pcDNA-CCL2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凋亡,ELISA检测CD8+T细胞上清中IFN-γ、IL-2、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CL2-CCR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在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UTI显著抑制AGS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降低AGS细胞中MMP-2、Vimentin、PD-L1、CCL2、CCR2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CCL2可逆转UTI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的抑制作用;与T细胞组比较,共培养组CD8+T细胞IFN-γ、IL-2、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共培养组比较,UTI组CD8+T细胞IFN-γ、IL-2、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CCL2组CD8+T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UTI可能通过抑制CCL2-CCR2信号通路抑制AGS细胞的EMT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CCL2-CCR2信号轴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胃癌细胞生长和5-氟尿嘧啶化学治疗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周雅丽 沈翌飞 +2 位作者 汪凯 李一凡 张静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9,共8页
目的:缺氧是造成胃癌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对单纯缺氧环境下胃癌的生长情况了解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缺氧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缺氧环境中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反应。方... 目的:缺氧是造成胃癌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对单纯缺氧环境下胃癌的生长情况了解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缺氧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缺氧环境中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反应。方法:设置缺氧(1%氧气)及常规空气环境,将胃癌细胞MKN45分别置于上述环境中培养,同时设立化疗药物5-FU干预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JC-1线粒体膜电位法及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氧含量环境中、不同干预组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线粒体变化情况。结果:不加5-FU干预的情况下,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JC-1线粒体膜电位法、Annexin-V/PI双染法及CCK-8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率更高,细胞死亡率更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被阻止在G0/G1期,不进展;电镜结果显示线粒体破坏更严重。而在加入5-FU干预的情况下,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凋亡率低,细胞周期更易进展,线粒体破坏更少。结论:缺氧环境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甚至死亡,但是缺氧环境对化疗药物5-FU的起效产生反作用,可能是造成5-FU化疗耐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胃癌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与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海天 刘晴 +6 位作者 李斌 陈玉珍 蔺军平 孟于琪 冯海明 郑智中 惠一鸣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1-430,共10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80%-85%。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NSCLC中的疗效已成为共识,新辅...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80%-85%。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NSCLC中的疗效已成为共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 nICT)在早中期NSCLC中显示出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nICT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抑制剂联合含铂两药新辅助治疗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就诊的85例确诊可切除ⅢA、ⅢB期患者,分为nICT组(n=32)和单纯手术组(n=5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并评估n ICT组的影像学缓解率、病理学缓解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T组选择开胸方式比单纯手术组发生率高(P=0.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R0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T组与单纯手术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5%和2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nICT组中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为84.38%,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5例(15.63%),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22例(68.75%),病理性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15例(46.88%),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reaponse,MPR)11例(34.38%)。nICT治疗期间,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共12例(37.50%),无不良反应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而且,n ICT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nICT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NSCLC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可控,是局部晚期可切除NSCLC安全、可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免疫化疗 PD-1抑制剂 客观缓解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鉴别诊断及声像图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青 朱阳阳 +3 位作者 贾英英 李振东 王芙蓉 聂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LM)的价值,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声像图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NPM(84例PDM,50例GLM)患者的超声表现,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LM)的价值,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声像图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NPM(84例PDM,50例GLM)患者的超声表现,比较PDM和GLM声像图表现(病灶数量、病灶侧别、病灶方位、距乳头距离、长径、厚径、纵横比、边界、边缘、外形、内部回声、周边高回声晕、后方回声、钙化、内部血流、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的差异,并根据病灶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总结NPM的声像图特征。结果PDM与GLM声像图表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M合并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的概率略高于GLM(χ^(2)=4.209,P=0.040);134例NPM病变的声像图根据形态及回声改变情况分为7种类型,脓肿型在GLM中更多见(χ^(2)=4.928,P=0.026)。结论PDM与GLM的声像图表现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及影像学无法区分PDM与GLM的情况下,治疗前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再进行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患者获得最佳预后。将NPM分为7种类型有助于超声医师掌握NPM的声像图特征,从而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庆达 贺宝荣 +5 位作者 刘团江 杨俊松 郑博隆 昌震 黄云飞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52例脊柱结...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5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LOS是否超过整体研究队列第75%分位的术后LOS分为LOS延长组(PLOS组)和LOS正常组(NLOS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截瘫、抗凝史、结核耐药、术前抗结核时间、输血、手术部位、手术入路、融合椎体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BL)、术后并发症、输血费用、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蛋白(albumin,ALB)、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套索(Lasso)回归,选择与脊柱结核术后LOS延长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随后将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绘制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可视化,以此来预测脊柱结核术后LOS延长的风险概率。使用自举法(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该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以及临床适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152例患者中位LOS为10d,75%LOS为14d,PLOS组96例,NLOS组5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抗凝史、结核耐药、术前抗结核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入路、手术时间、IBL、术后并发症、CRP、ESR、术前ALB、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截瘫、输血、融合椎体数目、输血费用、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患者手术时间、IBL、术前Hb、术前ALB,按ROC的约登指数为分割点,手术时间临界值为198(min)、IBL临界值为1000(mL)、术前Hb临界值为118(g/L)、术前ALB临界值为38.8(g/L)。筛选出与脊柱结核术后LOS延长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输血、融合椎体数目≥3、手术时间≥198min和IBL≥1000mL、术前Hb<118g/L和术前ALB<38.8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融合椎体数目≥3、手术时间≥198min和IBL≥1000ml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LOS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Logistic回归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列线图中的预测因子包括女性、融合椎体数目、手术时间和IBL。进行1000次Bootstrap自助抽样以完成模型内部验证,C指数值为0.88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4(95%CI:0.782~0.98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表观曲线与偏差校正后的曲线拟合良好。DCA曲线显示在0.2~0.9的阈值区间具有最大临床效益。结论:女性、融合椎体数目≥3、手术时间≥198min和IBL≥1000ml是脊柱结核患者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LOS延长的主要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所绘制的连线图可以帮助医生做出临床决策并优化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融合术 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血清刺激素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霞 吴洁 +2 位作者 党银霞 王生霞 王凡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4-720,F0003,共8页
缺血性卒中因其损伤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一直是脑血管病研究领域棘手的问题,寻找新型有效的干预及神经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白细胞介素33(IL-33)作为IL-1家族新发现的成员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清刺激素2(ST2)是其作用的主要... 缺血性卒中因其损伤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一直是脑血管病研究领域棘手的问题,寻找新型有效的干预及神经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白细胞介素33(IL-33)作为IL-1家族新发现的成员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清刺激素2(ST2)是其作用的主要受体。作者就IL-33/ST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梳理该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扩增调节性T细胞、调节炎症和改善白质损伤等,以期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白细胞介素33 IL-33/ST2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依赖弥散MRI用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雪莲 严家豪 +2 位作者 贾非 张静 刘光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0-1443,共4页
弥散加权成像是用于诊断和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像学技术,但其主要关注水分子整体扩散而忽略了其微观运动和组织微观结构。时间依赖弥散MRI(t_(d)-dMRI)利用振荡梯度自旋回波和脉冲梯度自旋回波序列组合获取不同扩散时间的MRI信号,... 弥散加权成像是用于诊断和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像学技术,但其主要关注水分子整体扩散而忽略了其微观运动和组织微观结构。时间依赖弥散MRI(t_(d)-dMRI)利用振荡梯度自旋回波和脉冲梯度自旋回波序列组合获取不同扩散时间的MRI信号,以捕获不同微观结构的信息;随着MR硬件设备的快速发展,近年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本文就t_(d)-dMRI技术原理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乌头碱通过cGAS/STING通路调节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免疫逃逸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芳 胡洁琼 +1 位作者 冯彦虎 何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78-2183,共6页
目的:探讨次乌头碱(HA)通过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HA低剂量组(HA-L组,2μmol/L)、HA中剂量组(HA-M组,4... 目的:探讨次乌头碱(HA)通过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HA低剂量组(HA-L组,2μmol/L)、HA中剂量组(HA-M组,4μmol/L)、HA高剂量组(HA-H组,8μmol/L)、RU.521(cGAS抑制剂)组(1μmol/L)、HA-H+RU.521组(8μmol/L+1μmol/L),CCK-8、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趋化因子配体(CXCL)2、CXCL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cGAS、STING蛋白表达。将上述各组细胞分别与NK细胞共培养24 h,命名为NC共培养组、HA-L共培养组、HA-M共培养组、HA-H共培养组、RU.521共培养组、HA-H+RU.521共培养组,检测NK细胞杀伤力。结果:与NC组比较,HA-L组、HA-M组、HA-H组BGC-823细胞OD450(24 h)(0.87±0.08 vs 0.75±0.06、0.62±0.06、0.41±0.03)、克隆形成率[(47.75±2.13)%vs(41.12±1.81)%、(33.58±1.61)%、(19.95±0.84)%]、划痕愈合率[(43.37±2.08)%vs(36.65±1.54)%、(27.74±1.03)%、(13.36±0.62)%]、侵袭细胞数(78.85±3.67 vs 65.59±2.49、51.52±2.01、22.23±1.36)、CXCL2、CXCL8水平、PCNA、MMP-9蛋白表达降低,cGAS、STING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C组比较,RU.52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NC共培养组比较,HA-L共培养组、HA-M共培养组、HA-H共培养组NK细胞杀伤力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NC共培养组比较,RU.521共培养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U.521减弱了高剂量HA对BGC-82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结论:HA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乌头碱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胃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染毒方式构建镍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晶晶 陈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5-820,共6页
镍(nickel)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接触的一种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过量蓄积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镍中毒后对人体造成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而镍损伤中毒模型是研究镍损伤发生机制和治疗的基础。... 镍(nickel)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接触的一种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过量蓄积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镍中毒后对人体造成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而镍损伤中毒模型是研究镍损伤发生机制和治疗的基础。不同镍损伤中毒模型的制备特点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实验目的来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模型,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毒方式 镍损伤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泽宁 侯博儒 +2 位作者 姜呈 朱苗娟 任海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91-494,共4页
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lymphoplasmacyte-rich meningioma, LPRM)是一种罕见的脑膜瘤,其特征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浸润,脑膜上皮成分比例的变化,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被列为Ⅰ级肿瘤^([1]),但核磁共振成... 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lymphoplasmacyte-rich meningioma, LPRM)是一种罕见的脑膜瘤,其特征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浸润,脑膜上皮成分比例的变化,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被列为Ⅰ级肿瘤^([1]),但核磁共振成像(MRI)却经常发现邻近脑组织的浸润^([2])。尽管这种罕见的脑膜瘤的起源和生物学行为仍不清楚,手术切除不加辅助治疗的结果总体上是有利的。我们收治1例右侧额叶LPRM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浆细胞 脑膜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阳 王娜 +2 位作者 王博方 李玉民 陈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84-2288,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问题之一,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尤其是胃癌,已有大量证据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对于H.pylori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pylori的毒力因子。血型抗原结合黏...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问题之一,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尤其是胃癌,已有大量证据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对于H.pylori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pylori的毒力因子。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blood group antigen⁃binding adhesion,BabA)作为一种新识别的毒力因子,在H.pylori诱导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获得关注。本文将对BabA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促胃癌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旨在为开发新型防治策略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 LewisB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