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毒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开鑫 巩朝阳 +1 位作者 向高 张海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8-1042,共5页
A型肉毒毒素(BoNT/A)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迅速进展。BoNT/A被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疼痛、痉挛、肌张力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的治疗。BoNT/A在神经传递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药理特性和作用机制已经被阐明,并促进了基础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神经系统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i在大鼠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赵鑫 寇江力 +6 位作者 郭永强 蒲彦川 周开升 南伟 汪静 伍亚民 张海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8-974,共7页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Ski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情况,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ki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GFAP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固有表达,LPS活化和划痕损伤后表达均上调。Ski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1 mg/L LPS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后,Ski表达开始增加,4 d时表达量最高(P<0.05),6 d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活化组;细胞划痕损伤后Ski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情况高度一致。Ski在正常及LPS活化6 d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主要集中在胞核,LPS活化后2和4 d时在胞质中出现明确的Ski表达。结论:Ski蛋白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并在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上调。由此,我们推测Ski蛋白可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载壳聚糖/rhBMP2缓释微球的NiTi合金的制备及体外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立虎 韵向东 +2 位作者 陈元哲 安丽萍 夏亚一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联合溶解法在NiTi合金表面制作疏松多孔的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复合有机层,在该有机层表面进行壳聚糖/骨形态蛋白2(BMP-2)涂层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逐层处理后合金表面结构变化;用接触角检测仪检测材...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联合溶解法在NiTi合金表面制作疏松多孔的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复合有机层,在该有机层表面进行壳聚糖/骨形态蛋白2(BMP-2)涂层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逐层处理后合金表面结构变化;用接触角检测仪检测材料表面亲水性;利用BMP-2ELASA试剂盒检测在模拟体液中rhBMP-2的释放情况;经过修饰的材料分别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检测不同时期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经盐酸溶蚀后PAA/PAH涂层广泛形成纳米至微米级的孔洞结构,经壳聚糖/rh-BMP-2溶液浸泡后孔洞被填充覆盖。改性后NiTi合金表面亲水角明显降低,在模拟体液中rhBMP-2释放的时间逐渐延长。改性后NiTi合金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后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说明改性后的合金亲水性显著改善,在模拟体液环境中rhBMP-2能够缓慢释放,具有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骨形态蛋白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4
作者 武作龙 任恩惠 +4 位作者 邓亚军 解琪琪 张广智 袁文华 张海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34-1241,共8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相关基因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阐明继发性SCI的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大鼠SCI的mRNA表达谱数据集GSE464和GSE45006,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损伤和正常脊髓... 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相关基因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阐明继发性SCI的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大鼠SCI的mRNA表达谱数据集GSE464和GSE45006,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损伤和正常脊髓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并取交集。然后进行GO、KEGG及GSEA分析。随后使用STRING在线工具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将其进行可视化,利用cytoHubba插件选择hub基因。最后使用GOSemSim包预测hub基因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共筛选出226个DEGs。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涉及细胞对炎症的反应、离子的调节、再生及修复等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主要参与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神经元投射终点站等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介导ATP磷酸化、细胞骨架的结构组成、与钙依赖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富集的通路主要有TNF、AGE-RAGE、NF-κB和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共获得10个hub基因,分别为Tubb5、Prkcd、Anxa2、Gns、Fabp5、Ctsc、Lyz2、Gusb、Vat1和Grn,并且与SCI密切相关,其中Prkcd、Ctsc、Vat1、Gns和Lyz2基因在SCI中缺乏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本研究鉴定了可能参与继发性SCI的hub基因和信号通路,为继发性SCI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