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E引导下外科封堵卵圆孔未闭合并三房心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韦亚林 吴向阳 +2 位作者 陈文胜 关新强 张燕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3-644,共2页
患者男,56岁,3个月前因脑梗死就诊,经颅彩色多普勒发泡实验阳性,TTE明确卵圆孔未闭。拟行TEE引导下卵圆孔封堵术,术中TEE示卵圆孔未闭,直径3 mm;左心房内探及隔膜,一端连接于卵圆窝上缘(图1A),另一端连接于左心耳上方(图1B),中间连接左... 患者男,56岁,3个月前因脑梗死就诊,经颅彩色多普勒发泡实验阳性,TTE明确卵圆孔未闭。拟行TEE引导下卵圆孔封堵术,术中TEE示卵圆孔未闭,直径3 mm;左心房内探及隔膜,一端连接于卵圆窝上缘(图1A),另一端连接于左心耳上方(图1B),中间连接左心房前后壁,将左心房分为副房和真房,副房接受4条肺静脉血流,真房连接卵圆孔未闭、左心耳和二尖瓣口,隔膜孔(真、副房交通口)最大径约28 mm,血流速度150 cm/s;提示:三房心,临床分类为A2型(Lam's改良分型)。于TEE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封堵术,术中以右侧股静脉为穿刺点,置入股静脉鞘管,在TEE引导下送入加硬导丝,通过卵圆孔至左心房内,沿导丝将9号鞘管送至左心房,以18号卵圆孔伞进行封堵;释放左、右侧伞盘后发现左心房侧伞盘贴壁不良,形态似葫芦状,反复推拉试验仍不能贴壁,且隔膜孔血流增多,流速200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三房心 房间隔穿刺 外科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 Nido液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肌保护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旭 王玮璠 +1 位作者 于敏 李勇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754,共8页
目的比较Del Nido液和常规心脏停搏液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清华同方(CNKI)、万方和维普(VIP)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相... 目的比较Del Nido液和常规心脏停搏液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清华同方(CNKI)、万方和维普(VIP)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共纳入10项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研究显示应用Del Nido液组体外循环时间和阻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心脏停搏液组(MD:-7.32,95%CI:-13.72~-0.92,P=0.03;MD:-5.63,95%CI:-9.70~-1.55,P=0.007)。术中Del Nido液组停搏液灌注量和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D:-555.34,95%CI:-784.02~-326.65,P<0.00001;MD:-61.17,95%CI:-78.43~-43.91,P<0.00001)。应用Del Nido液的患者,I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MD:-0.50,95%CI:-0.85~-0.15,P<0.005)。两组在心肌酶、术后心脏支持、机械通气时间、房颤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中,相对于常规心脏停搏液,使用Del Nido液在能明显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阻断主动脉时间的同时,达到与其相近的短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Del Nido心脏停搏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大动脉炎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
3
作者 韦亚林 吴向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43-446,共4页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以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受累为主的慢性血管炎,年发病率为0.4/1000000~2.6/1000000,常见于亚洲育龄期女性。TA对心脑血管系统危害极大,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但儿童TA发...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以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受累为主的慢性血管炎,年发病率为0.4/1000000~2.6/1000000,常见于亚洲育龄期女性。TA对心脑血管系统危害极大,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但儿童TA发病隐匿,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导致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本文报道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TA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心肌疾病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与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卢晓峰 张朋宾 +4 位作者 李娜娜 李勇男 陶震泽 高秉仁 柳德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14,共13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外科手术与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通过关键词搜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获取关于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研究文献。经研究者筛选...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比外科手术与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通过关键词搜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获取关于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研究文献。经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并对样本量、手术方式、国家(亚洲和其他)、发表年份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共获取3 584篇英文文献,1 678篇中文文献,去除重复后共计4 019篇文献。最终纳入33项研究,共计1 286例患者进行定性分析。其中26项研究共计572例患者纳入定量分析。单个率的合成分析显示: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88.00%(95%CI:81.31%~93.56%),总体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为9.09%(95%CI:4.30%~15.05%),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心血管事件率分别为0.59%(95%CI:0.00%~1.83%)、0.46%(95%CI:0.00%~1.63%)。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症状缓解率、血管再狭窄率与不同手术方式具有相关性(P<0.001),而与样本量、发表年份、国家无关(P>0.1)。亚组分析显示外科手术术后症状缓解率(95.45%vs 67.21%,P<0.001)、血管再狭窄(3.89%vs 24.33%,P<0.001)与术后心血管事件(0.01%vs 2.91%,P<0.001)均优于介入手术,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1.65%vs 0.00%,P=0.1 405)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外科手术相对于介入手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具有较高的术后症状缓解率和较低的血管再狭窄率,不过仍需开展更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支架植入术 松解术 旁路移植术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韦亚林 陈福芳 +6 位作者 陈文胜 关新强 张燕春 毛勇 周亚雄 罗伟 吴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234例OPCAB临床资料,术后出现新发房颤36例(房颤组),未出现房颤198例...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234例OPCAB临床资料,术后出现新发房颤36例(房颤组),未出现房颤198例(非房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新发房颤可能的预后因素有年龄、高血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合并心脏其他畸形、收缩压,术前肌酐、尿酸、射血分数(EF)、左房前后径和肺动脉压力,术后血钾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6.109,P=0.019),频发房早或房速(OR=9.915,P=0.017),肌酐增高(男性>106μmol/L,女性>97μmol/L)(OR=18.798,P=0.019),左房前后径增大(男性>38.7 mm,女性>36.8 mm)(OR=17.894,P=0.000)和EF减低(EF<55%)(OR=11.505,P=0.004)是OP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合并高血压、频发房早或房速、肌酐增高、左房增大和EF减低是OP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新发房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环合并气管狭窄等多种先天畸形1例
6
作者 赵启明 马玉梅 +4 位作者 蒋璐霞 李彩娥 杨堃 盛开 赵文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17,共1页
患儿,女,7月,主因"检查发现心脏杂音7月"于2015年7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双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阳性。心脏彩... 患儿,女,7月,主因"检查发现心脏杂音7月"于2015年7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双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阳性。心脏彩超:动脉导管未闭(PDA,管型),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气管狭窄 环合 血管 股动脉枪击音 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杂音 入院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SD大鼠肝、肾和脾脏功能及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毛勇 刘浩 +1 位作者 吴向阳 高秉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极低频电磁场(ELF-EMF)暴露对SD大鼠肝、肾和脾等脏器功能及形态的影响,阐明ELF-EMF辐射损伤的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暴露组大鼠暴露于磁感应强度为0.1T、频率为50Hz的ELF-EMF装置中,每... 目的:探讨极低频电磁场(ELF-EMF)暴露对SD大鼠肝、肾和脾等脏器功能及形态的影响,阐明ELF-EMF辐射损伤的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暴露组大鼠暴露于磁感应强度为0.1T、频率为50Hz的ELF-EMF装置中,每天8h,连续暴露30d;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上述电磁场暴露。暴露30d后,检测2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UN)和肌酐(Cr)水平,HE染色检测2组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形态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大鼠血清ALT、AST、UN和Cr水平明显升高(P<0.05)。暴露组大鼠肝脏中央静脉及肝血窦、肾脏肾小球及间质毛细血管以及脾脏脾血窦均出现扩张充血,且部分肝细胞出现坏死;对照组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形态无异常。结论:ELF-EMF (0.1T、50 Hz)暴露影响SD大鼠肝、肾和脾脏功能及结构,其机制可能与ELFEMF暴露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大鼠 SD 肝脏 肾脏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小檗碱对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丁世豪 李真真 +2 位作者 王石雄 卢俊阳 高秉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灌胃不同剂量小檗碱,探讨小檗碱对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和对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冠脉方法制作大鼠心梗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持续灌胃5 d,每天灌胃1次,末次灌胃后测量相关心功能参数,随后处... 目的: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灌胃不同剂量小檗碱,探讨小檗碱对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和对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冠脉方法制作大鼠心梗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持续灌胃5 d,每天灌胃1次,末次灌胃后测量相关心功能参数,随后处死大鼠做心肌形态学和血清酶学分析。结果:小檗碱可以改善梗死后心脏的心功能,减小心肌缺血范围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释放。不同剂量小檗碱的心肌保护作用有所差异。结论:小檗碱对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且其这种作用随剂量的不同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陋医疗环境中15例胸部枪击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9
作者 梁娟娟 赵雪娟 +3 位作者 呼延琳 省晓琴 张正华 贺逢孝 《军事护理》 2025年第11期26-29,共4页
总结了在非洲简陋医疗环境中接诊的15例胸部枪击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旨在为胸部创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提供借鉴。护理要点包括全面且细致的伤情评估、开通双静脉通道、确保充足氧供、角色转换协助心肺复苏及手术、制... 总结了在非洲简陋医疗环境中接诊的15例胸部枪击伤患者急诊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旨在为胸部创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提供借鉴。护理要点包括全面且细致的伤情评估、开通双静脉通道、确保充足氧供、角色转换协助心肺复苏及手术、制作胸腔引流装置、强化术后体位与疼痛管理以预防胸部感染、重视术后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以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经过精心护理,14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腹腔出血不幸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击 围手术期 护理 心脏破裂 康复 疟疾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