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睡眠呼吸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颖 宋润旭 +1 位作者 第伍丹琲 万毅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间质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干咳和劳力性气促,且随着肺纤维化的发展逐渐加重。IPF患者常发生睡眠呼吸障碍,其睡眠结构的改变包括睡眠效率降低,深睡眠、快动眼睡眠减少,...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间质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干咳和劳力性气促,且随着肺纤维化的发展逐渐加重。IPF患者常发生睡眠呼吸障碍,其睡眠结构的改变包括睡眠效率降低,深睡眠、快动眼睡眠减少,而微觉醒指数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IPF缺乏有效疗法的情况下,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治疗目标,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能显著改善IPF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睡眠呼吸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素A通过EMT信号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2
作者 第伍丹琲 王虹 +1 位作者 陶红艳 武凡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4-1481,共8页
目的探究鸦胆子素A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鸦胆子素A对NSCL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影响;3D基质胶球侵袭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对细胞... 目的探究鸦胆子素A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鸦胆子素A对NSCL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影响;3D基质胶球侵袭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对细胞侵袭和凋亡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凋亡关键蛋白表达;荷瘤裸鼠体内验证鸦胆子素A抗肿瘤作用;在线数据库、分子对接,DARTS实验分别预测和筛选鸦胆子素A作用靶点。结果鸦胆子素A明显抑制NSCL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上调c-caspase3、c-PARP、Bax、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Bcl-2、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P<0.05);裸鼠荷瘤实验表明,注射鸦胆子素A后肿瘤体积和质量均明显减小(P<0.05)。靶点预测、分子对接结合DARTS综合分析发现,鸦胆子素A可增加HSP90α蛋白稳定性。结论鸦胆子素A通过激活EMT信号引起NSCLC细胞EMT水平降低、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与HSP90α结合来调控细胞功能,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素A 非小细胞肺癌 上皮间质转化 凋亡 靶点预测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虹 万毅新 +2 位作者 张丽 陶红艳 黄晖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胸部CT提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规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 目的:探讨支气管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胸部CT提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规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检查的68例患者,共穿刺121枚淋巴结,分别对目标淋巴结行支气管镜下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的各个参数。以EBUS-TBNA穿刺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各个参数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对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蓝色面积的比例,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6,诊断的准确率为87.10%,敏感度为89.20%,特异性为79.33%,阳性预测值为89.23%,阴性预测值为72.3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下各参数和弹性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门和纵隔肿大淋巴结中影响其良恶性的主要因素为超声下病变短径、边界、回声均匀、血供及弹性成像蓝色面积的比例。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蓝色面积的比例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以及精准引导EBUS-TBNA操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超声 弹性成像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 针吸活检术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气道高反应性及致气道重塑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武虹艳 万毅新 +5 位作者 王晓平 陶红艳 魏海东 王虹 黄晖蓉 李芳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884-2886,共3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细胞因子TGF-β1、T-bet、GATA-3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8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治疗前及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2个月后气道黏膜中TGF-β1、T-bet、GATA-3表达量及肺功能参数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细胞因子TGF-β1、T-bet、GATA-3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8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治疗前及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2个月后气道黏膜中TGF-β1、T-bet、GATA-3表达量及肺功能参数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1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哮喘组TGF-β1、GATA-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bet的表达及引起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20%的激发剂浓度(PC20)(FEV1<16 mg/m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个月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C20与GATA-3呈负相关(r=-0.836,P<0.01),T-bet的表达与TGF-β1呈负相关(r=-0.697,P<0.01),GATA-3的表达与TGF-β1呈正相关(r=0.618,P<0.01)。结论哮喘患者气道黏膜中TGF-β1表达紊乱,T-bet、GATA-3表达失衡,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致气道重塑细胞因子的表达,调节T-bet、GATA-3表达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TGF-Β1 T-BET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阻塞8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陶红艳 万毅新 +5 位作者 魏海东 王虹 黄晖蓉 李芳伟 武虹艳 王晓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支气管结核气道阻塞的患者在全身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联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根据气道阻塞狭窄程度选择冲洗、钳夹清除、高频电凝治疗及球囊扩张术治疗,后再...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支气管结核气道阻塞的患者在全身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联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根据气道阻塞狭窄程度选择冲洗、钳夹清除、高频电凝治疗及球囊扩张术治疗,后再局部管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INH。结果82例患者管腔完全通畅54例、管腔轻度狭窄26例,气道阻塞未改变2例。结论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阻塞的疗效确切,能有效解除气道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治疗 支气管镜检查 气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弹性成像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 王虹 万毅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62-466,共5页
目的:用4种支气管内超声实时弹性成像(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real-time elastography,EBUS-RTE)评定方法对比分析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弹性成像图,探讨其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 目的:用4种支气管内超声实时弹性成像(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real-time elastography,EBUS-RTE)评定方法对比分析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弹性成像图,探讨其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检查的患者,同时行EBUS-RTE操作。分别使用弹性图像类型、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及蓝色区域面积比例法(blue color proportion,BCP)分析淋巴结的弹性成像图,最后以EBUS-TBNA的病理结果、微生物检测结果确定病变淋巴结的性质。为评价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最佳诊断临界值,同时比较4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152枚纵隔/肺门淋巴结,其中102枚恶性淋巴结,50枚良性淋巴结。弹性图像类型、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及BCP 4种评定方法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统计结果显示,BCP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最高为88.3%,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94.1%、85.4%和88.6%。BCP的最佳界定值为85.7%,BCP≥85.7%的65枚淋巴结均为恶性淋巴结。结论:弹性图像类型、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及BCP 4种超声弹性成像评定方法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BCP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超声 弹性成像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丹 李芳伟 万毅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表观遗传改变在PAH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表观遗传修饰...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表观遗传改变在PAH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主要由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调节,在染色质和基因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与PAH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靶向组蛋白乙酰化途径对PAH有一定的治疗潜力。本文就HDACs在PAH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PAH发病机制的了解,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肺动脉高压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表观遗传改变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反应抑制的影响:证据、原因和争论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鑫 刘晓婷 +1 位作者 昝香怡 周爱保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040,共10页
近期研究发现,吸烟会使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不吸烟的健康人群相比,吸烟者在测量反应抑制能力的Go/No Go任务和Stop-Signal任务上的虚报率较高,反应时间较长;吸烟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在反应抑制加工阶段受到影响,而在... 近期研究发现,吸烟会使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不吸烟的健康人群相比,吸烟者在测量反应抑制能力的Go/No Go任务和Stop-Signal任务上的虚报率较高,反应时间较长;吸烟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在反应抑制加工阶段受到影响,而在冲突监控阶段并未与正常被试表现出差异;另外,研究还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左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和左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较小。尼古丁的摄入对前额叶和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吸烟者反应抑制能力受到影响的原因。但是,一些研究并未发现吸烟对反应抑制能力存在影响,这可能与实验任务以及研究对象的选取有关。比较不同香烟剥夺状态下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比较吸烟者与其他药物成瘾者(酒精、毒品)反应抑制能力的差异并且比较使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与Go/No Go任务和Stop-Signal任务在对吸烟者反应抑制能力的研究上所得结果的异同以及对吸烟者反应抑制能力的干预和训练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反应抑制 尼古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丹 李芳伟 万毅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6-1239,共4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可逆的纤维化病变为主的间质性肺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一种促纤维化的β-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现...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可逆的纤维化病变为主的间质性肺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一种促纤维化的β-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现对Gal-3及其抑制剂在IPF中的作用作一综述,评估Gal-3作为IPF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炎症 半乳糖凝集素-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烷类药物2周对比3周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10
作者 田婷 辛元君 +2 位作者 祝俊年 杨金明 王晓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9-73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紫杉烷类药物2周与3周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CNKI,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紫杉烷类药物2周与3周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CNKI,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1年7月25日,搜集紫杉烷类药物2周对比3周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s,包括6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3周组相比,2周组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RR=0.49,95%CI:0.38-0.62,P<0.01)、恶心/呕吐(RR=0.60,95%CI:0.44-0.81,P<0.01)、脱发(RR=0.35,95%CI:0.16-0.77,P<0.05)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但在有效率(RR=1.09,95%CI:0.88-1.35,P=0.44)、1年生存率(RR=1.16,95%CI:0.91-1.47,P=0.22)和肝毒性(RR=0.26,95%CI:0.04-1.56,P=0.14)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烷类药物2周与3周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的有效性和1年生存率相似,但2周化疗方案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比星温热化疗诱导A549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继贤 赵莺 +1 位作者 张启昆 魏海东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DRB)温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A549细胞不经处理,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化疗组A549细胞分为4组,DRB浓度分别为0.5,1.0,2.0和4.0μg.mL-1,均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热疗组A54...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DRB)温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A549细胞不经处理,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化疗组A549细胞分为4组,DRB浓度分别为0.5,1.0,2.0和4.0μg.mL-1,均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热疗组A549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温度设定为42.5℃,加热时间30 min,然后在37℃孵箱中培养;DRB温热化疗组(热疗+化疗)DRB浓度同化疗组,处理方法同热疗组。四氮甲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法)测定细胞内DRB荧光强度及Fas蛋白水平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DRB温热化疗可明显增强DRB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FCM分析显示,化疗组、DRB温热化疗组细胞内DRB浓度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DRB温热化疗组细胞内DRB浓度高于化疗组(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化疗组和DRB温热化疗组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被阻滞于S期。化疗组和DRB温热化疗组Fas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增强。结论DRB温热化疗可增加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Fas依赖的Caspase-3诱导凋亡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温热化疗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肺康复训练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0
12
作者 霍少娟 申希平 +5 位作者 包海荣 周立元 李淑芳 陈颜芳 刘晓霞 刘晓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肺康复训练行为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及预调查形成待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 目的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肺康复训练行为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及预调查形成待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0例进行调查,对待验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评价,形成正式问卷。结果总问卷条目23个。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解释变异率63.042%,3个因子条目分布与预想较为一致。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知识、态度、行为的因子负荷均在0.5以上,模型拟合较好。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880,Cronbach′sα系数0.822,折半信度系数0.782,重测信度系数0.999。结论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步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现状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康复训练 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13
作者 刘仁杰 万毅新 +3 位作者 王晓平 石军年 段天林 李景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治疗前后)各30人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0人血清IL-17、IL-23浓度;血常规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由检验科及肺功能室测定。结果:①AECOPD、COPD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17、IL-23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E-COPD与COPD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ECOPD、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FEV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COPD患者血清中IL-23与IL-17呈直线正相关(r=0.449,P=0.000<0.001);⑤所有COPD患者血清中IL-17与N(%)呈直线相关(r=0.273,P=0.035<0.05);⑥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IL-17与FEV1%呈直线负相关(r=-0.510,P=0.000<0.001)。结论:IL-17、IL-23与COPD的炎症过程及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17 IL-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的CT值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倩 李侠 石军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CT值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7例胸腔积液患者,患者在接受胸部CT检查后1周内行胸腔穿刺术。测量所有患者胸腔积液的平均CT值,检查胸水生化和血生化。根据Light’s标准,将患者分为渗出液、漏出液...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CT值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7例胸腔积液患者,患者在接受胸部CT检查后1周内行胸腔穿刺术。测量所有患者胸腔积液的平均CT值,检查胸水生化和血生化。根据Light’s标准,将患者分为渗出液、漏出液2组。建立平均CT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97例胸腔积液患者中59例为渗出液,38例为漏出液。胸腔积液平均CT值与胸水总蛋白、胸水乳酸脱氢酶均呈显著正相关,胸水总蛋白与胸水乳酸脱氢酶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渗出液组平均CT值(中位数11.20 Hu,范围8.77~16.00 Hu)显著高于漏出液组(中位数5.12 Hu,范围0.29~6.53 Hu)(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平均CT值对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913)。胸腔积液平均CT值最佳界值为≥8.62 Hu时,其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92.1%。结论多层螺旋CT的CT值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有一定的价值。胸腔积液平均CT值≥8.62 Hu,提示为渗出液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渗出液 漏出液 多层螺旋CT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及IL-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仁杰 万毅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53,共2页
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Th17分泌IL-17、IL-6、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IL-17能够促进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激活,促进气道黏液腺分泌大量黏液。
关键词 IL-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Th17细胞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黏液 T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扩张症:一种新炎症类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石磊 夏茸 +2 位作者 王丹 李芳伟 魏海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022-1028,共7页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中性粒细胞历来被认为在支气管扩张气道炎症中占主导地位,但近年研究显示,20%~3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液和血液样本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或百分比增加(痰嗜酸性粒细胞...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中性粒细胞历来被认为在支气管扩张气道炎症中占主导地位,但近年研究显示,20%~3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液和血液样本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或百分比增加(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或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μl),被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扩张症(EB)。基于这一新的炎症类型,有学者呼吁将支气管扩张症作为“炎症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本文综述EB的发现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特征与治疗,旨在促进对这一疾病的理解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扩张症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炎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