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旺 李陈成 +6 位作者 李森 冯东亮 洪有建 南伟 江龙 黄显凯 伍亚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束后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结果正常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核仁及边界清晰,胞质尼氏体丰富,无明显神经元变性坏死;模型组大脑皮层细胞形态较规则、分布均匀,无明显病理改变;海马CA1、CA3区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减少,有较多空泡样细胞病变,CA3区更为明显;CA2区细胞排列较规则,分布较均匀;齿状回可见部分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尼氏体数量减少。结论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为探讨PTSD患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脑皮层 海马 病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病理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冯东亮 南伟 +8 位作者 伍亚民 王莉 江龙 周开升 朱彦东 汪静 洪有建 龙在云 张海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7-1272,共6页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病理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36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和损伤组(n=18)。用Allen法打击T10脊髓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10 g×25 mm。损伤后1 d、3 d...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病理变化特点及关系。方法36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和损伤组(n=18)。用Allen法打击T10脊髓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10 g×25 mm。损伤后1 d、3 d及1~5周每周1次行BBB后肢功能评分;术后5周时检测运动诱发电位,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术后1周、3周、5周各组分别取4只大鼠行HE染色,检测海马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术后每个时间点,损伤组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5周,损伤组运动诱发电位N1、P1波潜伏期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01),振幅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Morris水迷宫测试,损伤组到达平台潜伏期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01),在目标象限的探索时间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01),且多以系统定位或环形定位方法寻找目标平台,而假手术组则以空间定位方法为主。HE染色显示,1周时,损伤组海马组织有少量细胞形态异常;随着时间延长,海马内形态异常细胞逐渐增多,存活细胞逐渐减少;假手术组HE染色基本正常。结论脊髓损伤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学习记忆功能 海马 病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及其转录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同群 张谦 +4 位作者 耿喜林 胡旭昌 丁明聪 黄美贤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对比分析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持续2次的挤压处理导致严重的腓肠肌损伤,肌组织肿胀、炎性渗出明显、肌纤维坏死(2-4 d)并逐渐出现再生的中央核细胞(7-10 d)。芯片检测发现在39429个检测探针中,3494个基因因骨骼肌损伤而呈现显著的表达水平改变(P〈0.01),319个基因的表达改变超过10倍。富集率最高的gene ontology(GO)主要涉及免疫过程、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大部分基因在损伤后7-10 d趋于正常水平,41个基因在肌损伤后期仍持续上调,于伤后7 d或10 d达最高水平。结论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具有瞬时性,属于自限性炎症。再生期持续上调的基因可能参与肌损伤后期的抗炎效应,以避免持续、反复、破环性的骨骼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转录 基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动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珊 闫雪萍 +1 位作者 庾佳佳 聂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780-782,共3页
目的:通过壳聚糖、磷酸三钙的复合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将2种材料复合成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复合材料,对此材料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壳聚糖/磷酸三钙与肌肉... 目的:通过壳聚糖、磷酸三钙的复合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将2种材料复合成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复合材料,对此材料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壳聚糖/磷酸三钙与肌肉组织可以形成紧密的结合,降解较快。结论: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实验中符合评价标准,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的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磷酸三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致脑部结构功能重塑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东亮 张海鸿 伍亚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近几十年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脊髓损伤后不仅脊髓本身发生病理变化,还可引起脑内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从脊髓损伤引起脑部神经细胞变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及其常用药物治疗的影响几... 近几十年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脊髓损伤后不仅脊髓本身发生病理变化,还可引起脑内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从脊髓损伤引起脑部神经细胞变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及其常用药物治疗的影响几个方面,综述脊髓损伤对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脑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功能重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