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微血管生成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卫泽 褚嫒嫒 +2 位作者 陈永清 马凌 肖立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53-1957,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微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对照组和ADMSCs移植组(ADM...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微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对照组和ADMSCs移植组(ADMSCs组)。结扎兔前室间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动物模型,AMI1h内将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的第3代ADMSCs植入ADMSCs组梗死心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术前及术后4周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心功能变化。处死动物,取其心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区新生血管微血管密度,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结果 ADMSCs组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部分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超声心动图证实移植后4周ADMSCs组心功能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改善(P<0.05);ADMSCs组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梗死区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20.00±2.65)vs(7.75±2.12),P<0.05];ADMSCs组bFGF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明显增高[(0.590±0.028)vs(0.569±0.021),(0.913±0.030)vs(0.886±0.049),P<0.05]。结论ADMSCs移植促进心肌梗死区微血管的生成,并改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FGF、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